新华字典 | 成语词典 | 诗词大全 | 文言文翻译 | 小学语文 | 本站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中考试卷 >>历届中考试卷 >>四川省 >>
四川省乐山市2005年初中毕业会考暨高中阶段招生考试·语文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4-22


 绝密★启用前[考试时间:2005年6月13日上午9:00—11:30]
   四川省乐山市2005年初中毕业会考暨高中阶段招生考试·语文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积累•运用(共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A. 天籁(lài) 畸形(jī) 魁梧(kuí) 豁亮(huò)
   B. 恻隐(cè) 膂力(lǚ) 赊欠(shē) 白皙(xī)
   C. 馈赠(kuì) 装潢(huánɡ) 商酌(zhuó) 恬静(tián)
   D. 铁砧(zhān) 丘壑(hè) 晨曦(xī) 引擎(qínɡ)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蛛丝马迹 孜孜不倦 悬而未决 俯首铁耳
   B. 不齿下问 变幻莫测 越俎代庖 义愤填膺
   C. 兴风作浪 迎刃而解 恃强凌弱 天翻地复
   D. 别具匠心 少年老成 漫不经心 枕戈待旦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由于不懂外语,()了他直接阅读原著,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成就。
   ②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灵中最()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
   ③学术界对这件出土文物的所处年代,一直有()。
   ④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高()的作品来的。
   A. 妨碍 敏感 争议 品位 B. 妨碍 敏锐 异议 品味
   C. 妨害 敏锐 异议 品位 D. 妨害 敏感 争议 品味
   4.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张老师针对学生成绩参差不齐的现状,讲课时因材施教,取得了理想效果。
   B. 阿尔科克彗星上次“拜访”地球时,距离地球只有500万公里,可以说是与地球接踵而至。
   C. 周庄中学被命名为“环保教育基地”后,全校师生行动更加自觉,垃圾分类、旧电池收集、校园绿化等环保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D. “政协”和“人大”两会备受全国人民的关注,因为两会的议题与国计民生休戚相关。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这篇小说情感细腻,文笔生动,受到广大读者的普遍欢迎,把它誉为一曲难得的爱国主义颂歌。
   B. 世界是一个永远不停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
   C.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D. 中国继2003年10月成为世界第三个成功发射载人航天飞船后,计划2005年秋季第二次发射载人航天飞船。
   6.下列作家、作品、时代(国别)搭配有错的一项是
   A. 《背影》—朱自清—现代 《小石潭记》—柳宗元—唐代
   B. 《济南的冬天》—老 舍—现代 《有的人》—臧克家—当代
   C. 《麦琪的礼物》—欧•亨利—美国 《陈涉世家》—司马迁—汉代
   D. 《过零丁洋》—文天祥—南宋 《观书有感》—李 煜—南宋
   二、文言文阅读(共18分,每小题3分)
   崔昭行贿事
   裴佶尝话:少时姑父为朝官,有雅望。佶至宅看其姑,会其朝退,深叹曰:“崔昭何人,众口称美,此必行贿者也。如此安得不乱?”言未竟,阍者报寿州崔使君候谒。姑父怒呵阍者,将鞭之。良久,束带强出。须臾,命茶甚急,又命酒馔,又命秣马饭仆。姑曰:“前何倨而后何恭也?”及入门,有得色,揖佶曰:“且憩学院中。”佶未下阶,出怀中一纸,乃昭赠官絁匹。 (选自李肇《唐国史补》)
   注释:裴佶,字弘正。唐德宗时官至工部尚书。阍者,看门人。寿州,治所在今安徽寿县。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学院,书房。絁,音shī,粗绸。
   7. 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佶至宅看其姑,会其朝退 会:恰逢。
   B. 阍者报寿州崔使君候谒 谒:拜见。
   C. 良久,束带强出 强:勉强。
   D. 出怀中一纸,乃昭赠官絁千匹 昭:显示。
   8. 下面这个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 阍者报/寿州崔使君/候谒。
   B. 阍者/报寿州/崔使君/候谒。
   C. 阍者/报寿州崔使/君候/谒。
   D. 阍者报/寿州崔使君候/谒。
   9. 下列句中加点词与“少时姑父为朝官”中的“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B. 乡为身死而不受
   C. 齐无人耶?使子为使
   D. 为我吊望诸君之墓
   10. 下列对“之”字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姑父怒呵阍者,将鞭之
   ②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③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④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⑤欲报之于陛下也
   ⑥辍耕之垄上
   A. ①③相同 B. ②⑤相同 C. ④⑥相同 D. ①⑤相同
   11. 对句子“须臾,命茶甚急,又命酒馔,又命秣马饭仆”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 过了一会儿,(崔昭)急忙拿出茶,又拿出酒菜,又献上马匹和仆人。
   B. 过了一会儿,(姑父)急忙叫献茶,又叫准备酒菜,又叫人给崔昭喂马,招待崔昭的仆人吃饭。
   C. 过了一会儿,(崔昭)又急忙拿出茶叶,又叫拿出酒菜,又命令人喂马,招待仆人吃饭。
   D. 过了一会儿,(姑父)又急忙叫献茶,又叫准备酒菜,又叫献上马匹和仆人。
   12. 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解说有错的一项是
   A. 裴佶的姑父年轻时做朝官,有很好的声誉。
   B. 崔昭得到大家的称赞,裴佶的姑父因此推断崔昭是个会行贿的人。
   C. 姑父“前倨”是因为崔昭未曾向他行贿,“后恭”是因为崔昭送了他官绸一千匹。
   D. 裴佶的姑父其实是个徒有高尚声誉的贪官。
   
   三、说明文阅读(共12分,每小题3分)
   颜 色
   我们通常所见到的各种颜色,实际上就是物体反射光的颜色。光是一种电磁波,照射到物体上后,一部份被物体吸收,另一部分被物体反射。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质地,其吸收和反射光线的能力各不相同,因而显示出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颜色。 
   颜色可以给人进、退,凹、凸,远、近等不同感觉,这种感觉就称之为距离感。距离感包含两种,一是膨胀感,一是收缩感。也就是说,如果物体表面具有的某种颜色,能使人看上去增加了体量,该颜色属于膨胀色;反之,如果使人看上去缩小了物体的体量,该颜色就属于收缩色。
   每一种颜色都代表着某一具体波长的能,人的感觉器官能够接收到这种能。科学家们发现,人的皮肤往往会吸收其喜爱的颜色,而拒绝其讨厌的颜色。因此,如果你选用皮肤所喜爱的颜色,就会对身心健康有益;相反地,则易引起精神紧张或患上各种疾病。例如,室内的颜色就左右着人的身体状态。如果在一间没有窗户、壁纸及家具完全都是红色的房间里度过两个小时,就会感到像过了4小时一般;而在全蓝色的房间里,则会感到仅过了1个小时。而且,人的体温也会因室内颜色的变化而变化。如果从红色的房间移到蓝色的房间,人的体温就会随之下降。
   颜色能够影响人的脑电波。在可见色谱上的颜色有250万种之多,每一种颜色都能发生一种作为主体的电磁波长,这些波长通过神经渠道到达大脑下面的松果体和脑下垂体,这两个腺体分泌激素来影响整个身体。
   随着人们对颜色的深入研究,“颜色疗法”应运而生。美国亚拉巴马州塔斯卡鲁沙市的一座医院,便是颜色疗法最早的应用者。这里的医生让那些患有精神疾病的病人,在紧张时对着一块粉红色的布块凝视,结果他们渐渐地安静下来。在西亚图的海军禁闭所,应用粉红色疗法去遏制病人的多动和暴力行为,同样取得了成功。
   近年来,颜色疗法又有了新的发展,应用范围也有所扩大。美国医生曾对3万多患有黄疸症的初生婴儿用蓝色光浴治疗,效果奇佳。在俄罗斯,一些学校里的白色灯泡被换成了紫色灯泡,据说紫颜色可以启迪学生们的智慧。
   13. 对第1段的内容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 说明光是一种电磁波。
   B. 说明不同的物体对光的吸收和反射的能力各不相同。
   C. 说明物体有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颜色。
   D. 说明颜色是怎样形成的。
   14.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本文说明的对象是颜色。
   B. 第2段中“进、退,凹、凸,远、近”是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说的同一个问题。 
   C. 第4段主要说明颜色对人的脑电波会产生巨大影响。
   D. 末段加点的“据说”一词不能去掉,它说明了消息的来源,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15. 依次归纳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A. 颜色的形成,颜色给人的距离感,颜色对人的身体的影响,颜色的治疗作用。
   B. 颜色的形成,颜色的膨胀感和收缩感,颜色对皮肤的影响,颜色在医疗上的应用。
   C. 颜色的特征,颜色对人脑电波的影响,颜色的治疗作用。
   D. 颜色的特征,颜色对人身体的影响,颜色在医疗上的应用。
   16. 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有误的一项是
   A. 颜色对人有着不可轻视的作用。
   B. 粉红色能缓解精神病人的紧张情绪。
   C. “颜色疗法”已在医疗领域广泛应用。
   D. 颜色对人的影响的研究成果在俄罗斯已经运用到了教育上。
   
   四、议论文阅读(共12分,每小题3分)
   读书养气 
   说读书是为了升学,为了获取知识,为了提高修养,为了改变命运,为了做官,为了就业,为了成名成家,为了报效祖国,等等,均无不可。但我觉得,最根本的一条是,读书可以养气。
   人有三宝精气神,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不同的书,可以养不同的气。豪气,灵气,平和之气,浩然正气,可以养也;邪气,戾气,酸腐之气,阴阳怪气,亦可养也。读书于人,就像吃饭喝水一样不可或缺,我们可以从书中汲取无尽的精神力量,汲取一种激荡在我们的血管、充盈于我们的周身,又从我们的每一个毛孔里散发出来的气。同时,读书也要像吃饭那样,吃各种蔬果和五谷杂粮,摄取多种营养——阅读各式各样的书,汲取各种各样的气,以避免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不过,血气方刚的少男少女,不仅要杂学旁收,大量读书,还要有目标、有选择地读书,吸取精华,剔除糟粕,读天下好书,养人间正气。就像孟夫子说的那样: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也!
   如果说读书是养气,是输入,那么写作则是释放,是输出。作者把气注入文章,读者又通过读书,感受到文章的气,吸收了文章的气。人们常说的“回肠荡气”,不就是说读书时文气在我们的胸腹之间流转激荡吗? 是什么样的人,读了什么样的书,便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来。气不同,文章的味道就不同,形成的风格也就大不相同。所谓韩如潮、苏如海、柳如泉、欧如澜,便是韩柳欧苏四大文豪的禀赋、气质、学养之差异,贯透于文章中的具体表现。
   曹丕说“文以气为主”。韩愈也强调“气盛言宜”,意思是说写文章的人,只要气足了,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所谓“气”者,分为两个层面,先天为禀赋(本气),后天为学养(养气)。自身气弱的人,器小力薄,容易被书拿住,故世上多有食书不化的“两脚书橱”。而自身气足的人,不仅可以养气,而且善于融会,善于吐纳,作文时自然就会“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正因如此,“野孩子”们身上虽有侠气、野气和不驯之气,可是经过书卷气的浸染,其笔下之文,便多有杀气、霸气和蓬勃之气,别有手眼,异光灿烂。
   人虽有先天的禀赋和气质上的差异,然而读书可以养气,则是共通的。庄子在《逍遥游》中说过,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读书不足,养气不够,写起文章来只有出的气,没有入的气,就像游泳的人不会换气,用不了半个时辰,便三魂荡荡,七魄悠悠,蹬小腿儿翻白眼儿,像个垂死挣扎的瘪三。真正的文章好手,必然读书多,养气厚,厚积而薄发。那手笔,真个叫: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作者:李建永。文章有改动)
   17. 下列关于文章所说的“气”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气”有不同的含义:可以是豪气、灵气、平和之气、浩然正气,也可以是邪气、戾气、酸腐之气、阴阳怪气。
   B. “气”可以养,养气主要靠读书。中学生应该读天下好书,养人间正气。
   C. “气”分为两个层面,先天为禀赋,后天为学养。凡自身气弱的人,就要读各式各样的书,才会避免成为“两脚书橱”。
   D. “野孩子”身上有“侠气”“野气”和“不驯之气”,是因为自身气足,善于融会和吐纳,作文便多有“杀气”和“蓬勃之气”,别有手眼,异光灿烂。
   18. 下列对“读书”和“养气”的关系,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读书”和“养气”相互依存,循环往复。读书可以养气,气盛则言宜,能写出好文章。好文章又让读者“回肠荡气”而吸收文气。
   B. “读书”和“养气”,读书是行为,养气是读书的唯一目的。读书不足,养气便不够。
   C. “读书”和“养气”互为先后,读书在前,养气在后,未曾读书之人,不存本气之质。
   D. “读书”和“养气”齐头并举,边读书边养气,不读书则气亦绝矣。
   19. 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读书于人,就像吃饭喝水一样不可或缺”,“不可或缺”的意思是说有时不可缺少。
   B. “韩如潮、苏如海、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海”的意思是说苏东坡的文章有大海般豪迈、壮阔的气势。
   C. “曹丕说‘文以气为主’”,曹丕说的气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既指先天的本气,又指后天的养气。
   D. “养气厚,厚积而薄发”,其中“厚积而薄发”是说写文章时虽只是抒写了一点点东西,但这点东西里面隐含了作者多读书、多积累的素养在里头。
   20.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本文作者的观点是倡导人们多读书,因为读书可以养气。
   B. 本文作者观点与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中“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的意思大体一致。
   C. “人有三宝精气神,腹有诗书气自华”是过渡句,主要是为了引出“读书怎样养气”。
   D. 作者引用“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目的是用来批评没有文气的文章空洞无物。
   
   五、散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散文,完成21—24题。
   永生的鲜花 
   ——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而作
   一刹那间我收住了脚步,眼前又是那幢木屋,那株高大茂盛的白桦,那扇歪歪斜斜的花园栅门……
   我家的木屋完好无损。但我家对面一幢相仿的木屋已经全部炸平,废墟散发出一股冷灰的气味。炮弹还在不远的地方爆炸。突然地面又是一阵震颤,转眼之间,警报器尖厉地吼叫起来,接着又有一枚炸弹带着死亡的呼啸轰地一声炸响,而天上银光闪闪的云海里,也随着发出越来越响的隆隆声……
   我喘了口气,想起我得和弥留中的奶奶告别,便朝我家的小屋走去。
   房间里很亮,那是银白色的云海从天空投下的光亮,只有墙角上尼古拉的大幅圣像沉浸在一片昏暗中。我们从小就害怕这幅圣像,我入团以前便是从这幅圣像开始了我的“反宗教斗争”。现在主的仆人尼古拉面前点着一盏红色的长明灯,老人那张骄矜的棕脸在黑色的背景的衬托下,显得更加古板;神像前的无花果枝叶繁茂,像是一群张牙舞爪的怪物;房间里弥漫着我早已忘却的那种忧郁的神香味。
   我在走进房间的一刹那间便发现和感觉到了这一切,这让我当年反叛宗教、逃离家庭、投身革命的一切。但旋即我又十分惊奇地发现这里笼罩着一种分外安详、近乎庄严的气氛。
   奶奶看上去是那样心安理得,那样令人难以置信的纯朴。瓦莉娅姑妈站在她脚边,看到我便平静地说道:
   “她还清醒。看到你会高兴的。”
   我走到奶奶床前。这时,又一声强烈的爆炸震撼了小屋。主的仆人恬淡的面孔前那盏红色长明灯左右摇晃。奶奶枕着枕头,像个农村妇女似的扎着白头巾。她的脸变得十分瘦小,布满皱纹,眼睛深深陷了下去,然而这对深陷的眼窝里的目光却是那样聪颖和开朗,闪烁着某种生命的独特光彩。她胸口上那双交叉的手大得出奇,青筋暴突,手指上尽是疙瘩和趼子。这是一双辛劳一生的女人的手——在87年的生命历程中她干活干了整整80年,这是一双慈祥的母亲的手——她生养了14个孩子,把他们一个个拉扯成人,又抚育了许多孙子和重孙。我望着她瘦小的脸,望着她那闪着光彩的眼睛,望着她那双大手,心里涌起了前所未有的不安。突然我想起有生以来我还从未给奶奶做过一件好事,对她说过一句好话……这是怎么搞的? 我怎么能这样? 突然我又想起她带我去澡堂洗澡的情景,她把我抱进盛满凉水的澡盆,从我眼睛里吸出灼人的肥皂沫子,在澡堂门口给我买一只黑乎乎的甜面包,或者给我喝一杯酸溜溜的羊奶。可我呢? 我为她做了什么呢? 什么也没做。我顾不上她,我没时间:投身建设,掌握理论,建立自己的家庭——唉! 我在建设新社会,奶奶仍然过着她那种忙忙碌碌的小市民生活……
   “妈妈,”瓦莉娅姑妈唤了她一声,“莉莉来和你告别了。”
   奶奶朝我转过头来,一言不发,久久凝视着我,目光里流露出无限的温柔和爱怜。
   “莉列奇卡……我的大孙女……你不信上帝……共青团员……不过,还是让我祝福你吧。你不生气? ”
   “不,奶奶。”我回答。
   在她伸出满是疙瘩的手替我画十字时,猛烈的爆炸又一次震撼了这陈旧的木屋。我把嘴唇紧紧贴在她那已经冰凉的手上。
   “这不,”她说,声音轻得勉强可以听见,然而吐字清楚,“总算见到了一个孙女……穆西卡呢? 穆西卡在哪儿?”
   “她在莫斯科,奶奶……”
   “莫斯科……也在扔炸弹? ”
   “也在扔炸弹,奶奶……”
   “莫斯科在哪儿? 在哪个方向? ”
   我指了指她身边的那堵墙壁。
   “在这个方向,奶奶。”
   她朝墙壁稍稍转过身去,抬起那只操劳过度的大手画了一个小小的十字——她已经没有力气把十字画得大些:
   “主啊,救救你的奴仆穆西卡,救救你的红色首都莫斯科吧!”
   突然,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仿佛火红的朝霞一样在我心中慢慢升起。
   “瞧,她是怎么死的:不慌不忙,泰然自若,又是告别,又是祝福。她就是这样投入战争的,她做了力所能及的一切,这是她一生中最后一次劳动。这不是死亡。据说巴甫洛夫死的时候,一直关注着自己的身体状况,不断向坐在身边的助手口授自己的感觉。突然有人敲门,想来看他,但他回答:‘巴甫洛夫很忙——巴甫洛夫正在死亡。’人类的天才和我愚昧的奶奶在弥留之际的心态一模一样,没有丝毫恐惧,始终想着生活,并且为了生活不遗余力地去完成最后的事业。这绝不是死亡,这是挑战,是向降临在我们头上,在我们周围疯狂肆虐的死神的挑战。这是战士的死亡。我们,所有遭受炮击、在隆隆作响的云层里作战的人们,不顾死亡,仅仅想着生活。既然这样,那就是说,死亡并不存在,丝毫不用对它害怕。”
   我心潮起伏,思绪万千,情不自禁地从奶奶越来越凉的掌心中抽出手来,看了看表。“我得去单位,然后再去区委,去电台……”她明白我的手势,就像大人对做错了事情的孩子那样亲切而又略带宽厚地微微一笑。
   “去吧,莉列奇卡。”她温柔地说,“去吧,亲爱的,别等……我啦……”
   “奶奶,请你原谅,”我回答,仿佛不是和她永别,仿佛明天我还会来看她,“我真的该走了,这你知道……”
   “我全知道,我的孙女儿,我的孩子,去吧……去吧! ”
   (作者: [前苏联]别尔戈利茨。文章有改动)
   21. 作者说“我在走进房间的一刹那间便发现和感觉到了这一切”,“这一切”具体指的是什么?请组织语言分条概括出来。(4分)
   答:① ② ③ ④ 
   22. 文章写炸弹爆炸几乎贯穿了全文,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3分)
   答: 
   23. 概括文章中的主人公“奶奶”这一人物形象的特征。(3分)
   答: 
   24. 感悟体味。(4分,每小题2分)
   ①你怎样理解“巴甫洛夫很忙——巴甫洛夫正在死亡”这句话?
   答: 
   ②文章的标题命名为“永生的鲜花”,你感觉这标题命得好吗?为什么?
   答: 
   25. 今年(200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面对今天我们所处的和平、安详的世界,你有何感想?请在60字以内作答。(4分)
   答: 
   六、古诗文默写(共10分)
   
   26. 在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的原句。(每小题2分,共10分)
   ①老骥伏枥,(),(),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② (),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③莫道不消魂,(),()。(李清照《醉花阴》)
   ④()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⑤登斯楼也,则有(),(),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七、语文活动•语言运用(12分)
   
   27. 语文老师决定把《我的叔叔于勒》改编成课本剧,请你当导演。你已经确定了由同学A扮演于勒,由同学B扮演“父亲”,由同学C扮演“母亲”,由同学D扮演若瑟夫。
   ①你应该对这些演员进行指导,要他们从课文人物的()、()、() 来表现剧情和塑造舞台上的人物形象。(3分)
   ②语文老师问你为何挑选同学A扮演于勒、同学B扮演“父亲”,你怎样回答?(2分)
   答: 因为同学A(),因为同学B()。 
   28. 修改文段。(4分)
   失 物 招 领
   本人,不慎于昨天下午在篮球场遗失手表一只,它对本人有特殊的意义。若有人拾得,敬请送还,本人不甚感谢。
   初三⑴班 程 玲
   2005年5月30日
   答:①标点有错的地方是()。 
   ②文中有一个错别字是(),应改为()。
   ③文中有一句话多余,这句话是()。
   ④题目“失物招领”表意不准确,应改为()。 
   29. 模仿例句特点,以“童年”为描写对象,写三个句子。(3分)
   例句:理想是一块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一堆火,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是一盏灯,照亮夜行的路。 
   
   八、写作(50分)
   30. 在下面两个作文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作文要求600字以上。(50分)
   ①半命题作文:给()的祝福
   提示:横线上只能选填“儿童(六一节)”“青年(五四节)”“劳动者(五一节)”“祖国(十一国庆节)”等,作文前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话题作文:心灵是有门的。有的人总把自己心灵的门关上,有的人却喜欢把心灵的门
   打开,也有的人是半掩半闭。你呢?请你以“心灵的门是否打开”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四川省乐山市2005年初中毕业会考暨高中阶段招生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2005.6
   
   一、积累•运用(共18分)
   1.D 2.D 3.A 4.B 5.C 6.D
   二、文言文阅读(共18分)
   7.D 8.A 9.C 10.D 11.B 12.A
   三、说明文阅读(共12分)
   13.D 14.C 15.A 16.C 
   四、议论文阅读(共12分)
   17.D 18.A 19.A 20.D
   五、散文阅读(18分)
   21.(4分)
   答:①尼古拉圣像前点着长明灯;②尼古拉那张棕脸更加古板; ③尼古拉圣像前的无花果像怪物;④房间里弥漫着忧郁的神香味。(每回答正确1点得1分,意思相近即可) 
   22.(3分)
   答:①展现人物所处的环境,②突出了战争的惨烈,③衬托了人物勇敢品质,④便于尽情表现俄罗斯(苏联)人民反法西斯侵略、勇敢无畏地保卫祖国的炽热感情。(答出1点得1分,满分3分,意思相近即给分) 
   23.(3分)
   答:①外貌普通,勤劳善良,慈祥温柔,②宗教信仰虔诚,③面对死亡无所畏惧。(3点各占1分,意思相近即给分) 
   24.(4分,每小题2分)
   ① 答:人类的天才在弥留之际没有丝毫恐惧,始终想着生活,并且为了生活不遗余力地去完成最后的事业(1分)。这是向死神的挑战,这是战士的死亡(1分)。(答案可从文章中找。如果学生不从原文找,而是谈到“不惧怕死亡”,得1分;谈到“想着生活想着事业”,谈到“继续生活继续最后的事业”,得1分)
   ② 答:卫国战争时期普通的俄罗斯(苏联)人民面对死亡威胁时表现出来的勇敢精神就像鲜花一样灿烂(1分),这精神永远指引着俄罗斯人民前进(1分)
   25. (4分)
   答案略。这是一道开放性的试题。评分时注意学生陈述自己的感想时是否清晰有条理,是否有较深入的思考或深沉的感情,表述的语言是否优美。酌情给分。如果学生答案有明显的错误思想倾向(站在法西斯的立场上,歌颂法西斯,或者对法西斯的暴行持无所谓的态度,或者希望发生战争,此题不能得分)
   六、古诗文默写(共10分)
   26.(共10分,每句全对得2分)
   ①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②江山代有才人出;
   ③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④无可奈何花落去;
   ⑤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七、语文活动•语言运用(12分)
   语文活动(5分)
   27.(5分)① 对话、动作、表情(3分,每填对一个得1分)
   ② 答案要能说明A、B同学为什么适合担当这些角色。(2分,对A、B两位同学的回答各占1分。酌情给分。)
   语言运用(7分)
   28.(4分,每个小题回答正确得1分)
   答:①标点有错的地方是:“本人”与“不慎”之间的逗号多余。
   ②文中有一个错别字是:“不甚感谢”的“甚”,应改为“胜”。
   ③文中有一句话多余,这句话是:它对本人有特殊的意义。
   ④题目“失物招领”表意不准确,应改为:寻物启事。
   29.(3分)答案示例:童年是一支笔,描绘出美妙的图画; 童年是一幅画,开满了艳丽的鲜花;童年是一束花,散发着沁人的芳香。(每句1分。评分时注意比喻和顶真是否具备,并且是否运用恰当。) 
   八、写作(50分)
   30. (50分)
   作文评分时全员平均分控制在35分~38分之间。
   (二○○五年五月三十日)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会员中心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栏目推荐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题库
  高中题库
 相关资料
2022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满分、优秀作文:致敬,奋斗的时光
四川省乐山市2022年中考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2022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语文真题
2021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21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pdf版)
四川省乐山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四川省乐山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四川省乐山市2019年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2019年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
2018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作文《______,我的青春旋律》优秀范文(5篇)
四川省乐山市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四川省乐山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7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作文《扬起_____的风帆》优秀范文(5篇)
四川省乐山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四川省乐山市2016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5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优秀、满分作文《___也是一种养料》(5篇)
四川省乐山市2015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4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作文《原来___并不遥远》优秀范文(5篇)
四川省乐山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3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作文《那微笑,给了我___》优秀范文(4篇)
乐山市2013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2012年乐山市中考作文《谈责任》优秀范文(8篇)
乐山市2012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2011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优秀作文范文(3篇)
2011年乐山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0年乐山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09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08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优秀作文(8篇)
2008年乐山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乐山市2007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试卷及答案
2006年乐山市中考语文试卷
四川省乐山市2005年初中毕业会考暨高中阶段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卷(新课程版)

   版权所有 我爱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