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 | 成语词典 | 诗词大全 | 文言文翻译 | 小学语文 | 本站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中考试卷 >>中考其它专题复习 >>
初中语文中考应试系列训练(三)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8-14


 初中语文中考应试系列训练
   (三)散文阅读Ⅰ(总分70分)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语 言 积 累 及 运 用(24分)
   1.按要求默写。(5分)
   ①受任于败军之际,               。②苟全性命于乱世,              。
   ③        ,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④为报倾城随太守,       ,        。  ⑤马作的卢飞快,              。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布什政府能否在伊拉克找到他所要的证据呢?我们指日可待!
   B.生命科学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世界各国的研究者与日俱增。
   C.舅舅从日本回来了,我和他一见如故。
   D.徐老师,您无事不登三宝殿,找我有什么事,尽管吩咐。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2分)
   A.北京健康使者公司和10家医院共建的“医疗绿色通道”是一种新的快捷求医机制。
   B.对于环境污染问题,早就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重视。
   C.目前,我国正处于发展商务、推行信息网络,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D.记得当年我认识他的时候,还只是七八岁的小孩子,天真烂漫,无拘无束。
   4.将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我们对待生命如此倦怠,在对待自己的各种天赋及使用自己的器官上又何尝不是如此?           
            。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一旦失去了东西,人们才会留意它,人得了病才想到健康的幸福。
   ①那些成年后失明、失聪的人就更加如此。 ②他们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无任何鉴赏之心。
   ③只有那些失明了的人才更加珍惜光明。  ④然而,那些耳聪目明的正常人却从来不好好地利用他们的这些天赋。
   A.①③②④   B.③①④②   C.③①②④   D.④③①②
   5.用一句话表达下表反映的年龄与记忆效果的关系。(3分)
      记忆内容%
   100 机
   80 械 忆
   60 记 记
   40 义 忆
   20 意
                      年龄
   7 12 17 
   
   6.仿照例句的格式,仍以“教师的目光”为陈述对象,再写两个类似的句子。(4分)
   例:教师的目光是滋润的雨,滋润的是他对幼苗的呵护。
   教师的目光是            ,                 ;
   教师的目光是            ,                 。
   7.近几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增加了综合素质测评的内容。有的歌手演唱水平很高,但因不知陶潜、施耐庵为何许人,或不了解历史、政治常识而痛失大奖。对此,观众评说不一。请谈谈你的看法,并简要陈述理由。(理由不少于两点。有创新另加1分)(4分)
                                                      
                                                     
   8.孙中山留学日本归来,欲会湖广总督张之洞,递进名片:学者孙文求见洞兄。张之洞想,一介儒生竟敢与我称兄道弟,凭的什么?便让人递出一联来:持三尺帖,见一品官,儒生妄敢称兄弟。孙文略加思索,对出了下联。请选出孙中山的对句(   )(2分)
   A.远涉重洋,读万卷书,布衣也能笑王侯。  B.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傲王侯。
   C.行千里路,学富五车,布衣亦可蔑侯王。  D.远涉重洋,才高八斗,儒生岂不傲侯王。
   二、阅 读 能 力 训 练(46分)
    (一)报   秋(14分)
   似乎刚过完春节,什么都还来不及干呢,已是长夏天气,让人懒洋洋的像只猫。一家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却见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以后便是处暑便是白露便是秋分便是寒露,过了霜降,便立冬了,真真的怎么得了!
   这花的生命力极强,随便种种,总会活的。不挑地方,不拣土壤,而且特别喜欢背阴处,把阳光让给别人,很是谦让。据说花瓣可以入药。还有人来讨那叶子,要捣烂了治脚气。我说它是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算得一种玉簪花精神罢。
   我喜欢花,却没有侍弄花的闲情,因有自知之明,不敢邀名花居留,只有时要点花草种种。有一种太阳花,又名死不了,开时五彩缤纷,杂在草间很好看。种了几次,都不成功。“连死不了都种死了。”我们常这样自嘲。
   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往后院月洞门小径的两旁,随便移栽了几个嫩芽,次年便是绿叶白花,点缀着夏末秋初的景致。我的房门外有一小块地,“在晨光熹微或暮色朦胧中,一柄柄白花擎起,隐约如绿波上的白帆,不知驶向何方。”有些植物的繁茂枝叶中,会藏着一些小活物,吓人一跳。玉簪花下却总是干净的。可能因气味的原故,不容虫豸近身。
   花开有十几朵,满院便飘着芳香,不是丁香的幽香,不是桂花的甜香,也不是荷花的那种清香。它的香比较强,似乎有点醒脑的作用。采几朵放在养石子的水盆中,房间里便也飘散着香气,让人减少几分懒洋洋,让人心里警惕着:秋来了。
   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是两手空空。一年、两年过去了,总是在不安和焦虑中。怪谁呢,很难回答。
   久居异乡的兄长,业余喜好诗词。前天寄来南宋词人朱敦儒的《西江月》:
   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无束无碍。 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才,不消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
   我把“领取而今现在”一句反复吟哦,觉得这是一种悠然自得的境界。其实不必深杯酒满,不必小圃花开,只在心中领取,便得消遥。
   领取自己那一份,也有品味把玩,获得的意思。那么,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季,领取生活罢。
   9.文章开头写道:“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作者为什么“惊”?为什么“怅然”?(2分)
   答: 
   10.“我说它是生活上向下比,开作上向上比……”根据文章内容作具体说明。(4分)
   生活上向下比:                                      
   工作上向上比:                                      
   11.在描述玉簪花的特性、功用时,穿插了“我”不善种花,连“死不了都种死了”的经历,其作用是什么?(2分)
   答:                                      
   12.文中画横线的“领取而今现在”一句有什么含义?(2分)
   答:                                      
   13.本文采用    的写作手法,借报秋的玉簪花寄托作者“领取而今现在”的思想感悟。(1分)
   14.选择对文章主题分析正确的一项( )(3分)
   A.本文通过对“玉簪花”生动而形象的描述,赞美生活中像“玉簪花”那样“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的可贵精神。
   B.本文通过对“玉簪花”具有报秋作用的描述,表达作者因感悟到人生短暂,光阴流逝之快而产生的怅然心情。
   C.本文采用“物”、“我”两条线索相互交错进行叙述,含蓄而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因对生命与事业的渴望而产生的焦灼之情,表现出“抓紧时间建功立业”这一鲜明主题。
   D.本文采用“物”、“我”两条线索相互交错进行叙述,表达了“我”面对光阴荏苒,自己却两手空空而产生的无可奈何之情。
   (二) 山   泉(15分)
   ①演奏《二泉映月》,有一种心灵沐浴冲游泳的感觉。琴弓的马尾吃住了弦,像是把山里的玉石解开了一个缝儿,泉儿呢,顺着左手指头尖儿款款地流出来。跌扑回还,绕在身边。心里所有的浮躁、郁闷、烦琐,都被淙淙流泉冲走了。身上清爽得很,干净得很。舌根也甜润润湿漉漉。说来真得感谢盲人音乐家阿炳,他用一把胡琴,教会了我们听泉,让我们知道,感觉山中清泉,应该打通生命所有孔窍,只凭眼睛直观是不够的。是啊,古人说刑天舞干戚,以乳为目,以脐为口,就是说人的浑身上下都生着精明的感官,人本来就是精灵剔透的灵长目,我们和炳哥的差别就在于不懂得让心灵长出眼睛看宇宙,让耳朵生出触须抚摸自然,从这个角度说,也许我们才是真正的“盲人”。还有,我们没有化清流为音乐的神力,在盲人音乐家阿炳这里,泉水是灵感的婴儿。他一下子就捕捉住了稍纵即逝的灵感,再加进自己的天分,才情与生命感悟,人间就流淌出了不朽的经典,音乐的清泉《二泉映月》。
   ②“二泉”从前只是伴穷道士沿街卖艺的一支曲子,如果不是遇到杨荫浏先生,那音乐的“泉水”不知会在哪儿幽咽断流了。我在音乐学院学琴的时候,老先生杨荫浏的学养和人品极为师生尊崇。杨荫浏和阿炳(华彦炳)之间的理解与默契,是人间知音的绝唱,俞伯牙与钟子期也不能相比。换句话,琴师俞伯牙倘若遇到杨荫浏,就大可不必因世无知音摔碎瑶琴了。杨荫浏是建国初期为抢救濒临灭绝的文化遗产,寻访阿炳的。背着笨重的录音机,他和阿炳谈心,谈艺,谈琴。用那时候流行的“履带”般的录音机带,录下了阿炳的曲子。这首曲子无题,阿炳让杨先生取个题目,杨先生思忖了片刻说,就叫《二泉映月》吧。
   ③可以想像这时候阿炳是多么感动和惊奇,他那深陷的眼窝红了,几乎要流出“泉水”了。面前这位先生不仅听懂了他,把他的琴声录下来,让他的音乐永远活着,而且一语点睛,戳动了他的心泉之门。是呵是呵,这娓娓动听的音乐,不是映月的天下第二泉又是什么?泉水一冲出深山罅隙,月光就扑了过来。一轮梨花变成了液体。揉碎了月光,丁丁冬冬唱着歌,奔跑跳跃在惠山的绿竹林青草地。忽然从高高的石崖向上“蹦极”,珠王四溅;忽然在花丛潜伏蛇行,若断还连,幽幽咽咽的;忽然又有光滑的鹅卵在溪床上跳着轻盈的舞步,带着小鱼,携着蝌蚪,跑向山外的世界……音乐在胡琴的三个把位回还,如曲水流觞。装饰音和滑音机智乖巧有力,似鱼嬉水草。拌弓细碎流畅,清流里有诉不尽的柔情。《二泉映月》是回旋曲式,让人把醉人醴泉回味品咂个够。更要紧的是,杨先生听着盲人音乐家心泉的律动,深深感觉到了阿炳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也听到了涌动的泉水里,有一点儿淡的哀伤。
   ④阿炳和杨荫浏都已经离我们远去了,可映月的二泉还奔涌在我们的生命和生活中,记得,首美妙绝伦的乐曲使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由衷倾倒,他说过.二泉映月应当跪下来听。是的,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也许,惟有双膝跪倒,才可以聊表心中的虔敬和感激。我们感激创造美的阿炳和发现美的杨荫浏。阿炳开掘出了他心中独一无二的音乐美,杨荫浏牵着“泉水”的手,出了山。
   15.用简明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 
                                        
   16.第①节中“从这个角度说,也许我们才是真正的‘盲人’”。这个角度指什么角度?阿炳“化清流为音乐的神力”具体表现在哪里?(4分)
                                          
                                          
   17.作者说“琴师俞伯牙倘若遇到杨荫浏,就大可不必因世无知音摔碎瑶琴了”有什么用意?(2分)
                                        
   18.第几节哪些词句体现出《二泉映月》的作者阿炳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哪些词句流露出阿炳淡淡的忧伤?(4分)
                                             
   19.怎样理解“惟有双膝跪倒,才可以聊表心中的虔诚和感激”这句话的含义?(3分)
                                        
   (三)北 方 冬 天 的 魂 魄(17分)
   ①北方的冬天,莽莽大野之上,朔风卷地,草木枯黄,周天寒彻,飞雪降霜,大河冰封,蛰虫盖藏,大自然呈现出一派混混沌沌、苍苍茫茫的景象。
   ②冬者,冻也。因为这透天彻地、入肤入骨、痛快淋漓的冻,大自然的生命似乎都宣告了周期性的结束,那些或老或死或枯或败或眠或藏的动植物,又开始了新的生命周期的漫长而悄然的复苏。它们枯而不死、退而不败、败而不亡,于大寒大冻大风大雪之中,显示着生命的最本质最优秀的部分,展现着旷古自然的纯朴和生命原始的律动,以及生命本体在寒冬里的闪光与艰涩,困乏与潇洒。它们单纯而无浮华累身,轻松而不负荷重物,宁静而不事喧哗,在充满着原始意味和蛮荒景象的冬日里,沉着地调整着脚步,期待着生命的新的开始。
   ③北方冬天的大自然,与冻结成了秦晋之好,其母腹中正孕育着新的生命。那蠕动其中的不仅是阴柔之静,也是阳刚之动;不仅是胚胎之状,也是萌动之初;不是直线似的原路退回,而是环状路线上的以退为进,以终点为起点。从某种意义上讲,大自然一年一度的更新,最有生命的意义的东西都始于冬天,首功又当推这个冻字。冻,是生命的养料,是无处不在的造物主,是创造新天地的大英雄。野马般兀立于北方的昆仑山、祁连山、终南山、长白山,不仅有其横空出世的气魄之大,更有其终年积雪的山峰之奇。它们的生命也照样需要冻的营养来滋补。否则,这些庞大的生命就会因贫“雪”而元气大伤。我甚至觉得,在北方的冬天里消失的生命,哪怕是一片树叶一枚草叶,都是不可小瞧的。正是千万片树叶的零落入泥,千万枚具有献身精神的草叶的枯黄,才使小草维持了生命,才使整个板结的土地有了万物复苏的希望。那些光秃无叶、枝柯黝黑的树木,虽然表面上毫无生机,但其内部的生命运动却并未止息,尤其是树的根部天天都在板结着的冻土层之下沉着地呼吸,一点一滴地吸吮着大地的“乳汁”,慢慢地积蓄着抵抗寒冷和来年继续生长的力量。就连枝条上的芽鳞也在萌动,它们是一粒粒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种子,是一排排列队而立、待命出征的战阵。
   ④望着北方冬天的大自然,那光秃秃的树木,那飞满万里长空的雪片,使我想起了“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的刑天;想起了每天衔石丢入大海的精卫鸟;想起了喜雪的毛泽东和他一生的传奇及伟业。透过雄浑壮阔的茫茫雪原,我似乎还能倾听到我们祖先的脚步声,也能依稀望见盘古开天辟地的巨大身影。
   ⑤那么,在北方冬天的大自然里,我们的生命应该注入什么样的魂魄?
   20.总体感知全文,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下面句子的空白处。(4分)
   丰腴 肃杀 蓬勃 妩媚
   历代的诗文家都喜爱春的 、夏的 和秋的   ,而少有偏爱冬的     的。而本文作者却写出了对北方冬天的挚爱。
   21.品读第②段中“它们枯而不死,退而不败、败而不亡,于大寒大冻大风大雪之中,显示着生命的最本质最优秀的部分”这句话,联系上下文,说说加点的“它们”指代什么?“生命的最本质最优秀的部分”又指代什么?(4分)
   答:                              
   22.品读第三段中“那蠕动其中的不仅是阴柔之静,也是阳刚之动;不仅是胚胎之状,也是萌动之初”这句话,谈谈加点的词“阳刚之动”、“萌动之初”在文中的具体含义。(2分)
                                                   
                                                   
   23.作者说“望着北方冬天的大自然……”想起了喜雪的毛泽东和他一生的传奇及伟业”。联系全文主旨和某些语句,谈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联想?(2分)
   答:                                                
                                                   
   24.什么是北方冬天的魂魄?(2分)
   答:                                    
   25.通读全文,品味文章最后一句话,回答:在北方冬天的大自然里,我们生命究竟应该注入什么样的魂魄?(3分)
   答:                                                
   
   初中语文中考应试系列训练
   (三)散文阅读Ⅰ(总分70分)答案
   注:散文考测点导航见答案(四)
   一、语言积累及运用
   1.①奉命于危难之间 ②不求闻达于诸侯  ③亲贤臣,远小人 ④亲射虎,看孙郎 ⑤弓如霹雳弦惊(共5分)
   2.B  3.A  4.B  5. 随着年龄的增长,机械记忆呈下降,而意义记忆逐步增强。 
   6. (本题不设统一答案,每空1分,每句前后两空所填的内容必须关联方可给分。 例:⑴教师的目光是引路的灯,指引的是他对跋涉者的关爱;⑵教师的目光是吹拂的风,轻拂的是他对学子的丝丝爱意。)
   7.(本题系开放性试题。学生能提出自己的看法,且陈述的理由有一定的道理,均可视为正确。以下答案供参考。
   ⑴央视大赛对青年歌手进行综合素质测评,好。理由:①这一举措体现了对人才全面素质的关注。②有利于青年歌手在提高专业素质的同时关注自身素养(综合素质或文化知识等)③良好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歌手的演唱达到更高的境界……
   ⑵歌手大赛没有必要增加综合素质测评。理由:①歌手是凭借歌声赢得观众的。②凭几道题目不一定能反映歌手的全面素质。③抽题的偶然性太大…… 
   ⑶我们应注重自身全面素质的培养。理由:①歌手的教训。②时代对人才的要求……
   ⑷大赛增设综合素质测评可取,但应当加以改进。理由:①试题的难度应该基本相当。②试题不应过于冷僻。③测试方法尽可能科学、灵活……(这类看法视为创新)
   (看法1分;理由3分,答1点理由得1分,答两点以上理由得3分;有创新另加1分。)  8.B 
   二、阅读能力训练
   (一)
   9.因为“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玉簪花所警示的,正是生命的流逝。
   10.玉簪花的生命力极强,随便种种,总会活的。不挑地,不拣土壤,而且特别喜欢背阴处,把阳光让给别人,很是谦让。  花瓣可以入药。还有人来讨那叶子,要捣烂了治脚气。它的香比较强,似乎有点醒脑的作用。
   11.通过对比,反衬出玉簪花顽强的生命力。
   12.只要付出努力,只要认真工作,无论收获多少,便都可安然接受。
   13.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    14.C 
   讲析:第9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感悟能力。后文所说“……便是立秋……便是处暑便是白露便是秋分便是寒露,……便是立冬了。真真的怎么得了!”表达出时光飞逝给作者带来“惊”、带来“怅然”之情。
   第10题考查学生根据具体语境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注意要分析全面一些。第11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写作方法的理解能力。连“死不了都种死了”,而玉簪花却枝繁叶茂,这正是一个强烈的反差。第12题考查学生对文中句子深层含义的理解能力。到文章第6节作者借玉簪花报秋警示人们应珍惜光阴的思想已经可见,下面又宕开一笔用诗词名句使主题更进一层。直至文章最后一节,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之情才完全显现。第13题同第11题一样,也是考查学生对文章写作方法的理解能力。只不过第11题是就文章局部而言的,第13题是就文章整体而言的。
   (二)
   15.阿炳创造了《二泉映月》的美,杨荫浏先生发现了《二泉映月》的美。
   16.让心灵长出眼睛看宇宙,让耳朵生长触须抚摸自然;捕捉稍纵即逝的灵感,再加进自己的天分,才情与生命感悟。
   17.通过对比,突出杨荫浏先生发现《二泉映月》的美,并使之流传千古。显示了他的杰出贡献。
   18.第③段中,体现阿炳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的词句如:冲出,唱着歌,奔跑跳跃,跳着轻盈的舞步……
   流露出阿炳淡淡的忧伤的词句如:潜伏蛇行,若断还连,幽幽咽咽……
   19.①《二泉映月》自身的艺术魅力,只有跪着听,才能欣赏出其中的美;②只有怀着虔敬的心才能感悟出阿炳生活虽对他不公,但仍然充满着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的精神境界;③只有怀着感激的心,才能感悟杨荫浏先生发现美、传播美的博大胸怀。
   (三)
   20.妩媚  蓬勃 丰腴  肃杀  
   21.“它们”指代大自然的生命;“生命的最本质最优秀的部分”就是调整、适应、等待这种生命品质。  
   22.肃杀的冬天在死一般的寂静下,生命正以各种方式在顽强地积蓄着力量,虽然悄无声息,但孕育着岩浆般的喷发力量,充满了阳刚之气和青春的力量。 
   23.毛泽东的一生就是不断的蛰伏、继续、前进的过程,譬如红军长征,就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战略决策,这正如寒冬里的大自然的生命抉择,作者故而有这样的联想  
   24.在冰天雪地里,积聚着生命的养料和生长的力量。 25.在逆境中适应环境,在逆境中积攒力量。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会员中心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栏目推荐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题库
  高中题库
 相关资料
中考语文基础与诵读之练习(4份)
2022年广东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分类汇编:基础知识专题
中考语文基础满分冲刺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与积累易错题小盘点及分析
语文基础训练20套(病句标点成语排序)
初三每课一练基础系列(6-11)
初三每课一练基础系列(1-5)
中考复习:专项选择题练习
初中基础知识训练题ppt课件
九年级下基础知识强化训练ppt课件
九年级下册基础强化训练
有关抗击“非典”的中考语文试题整理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纲
语文知识清单ppt课件
2018年中招语文商水县域第一次备考研讨会ppt课件
人教版各册生字词大全(语境版)ppt课件
2017最新人教版中考语文课内知识训练七年级上册ppt课件
中考一轮复习之七年级基础检测语文试卷
广州中考语文前十二题基础训练
陵江五小2016级中考总复习测试题(八年级上册)
陵江五小2016级中考总复习测试题(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中考语文复习课ppt课件
2015年安徽中考考前辅导课件
中考前语文复习知识点归纳
初中语文专题复习课型模式
中考语文复习培训ppt课件
九年级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分析讲评ppt课件
2012年中考语文基础知识汇总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14页)
中考语文听力复习指导课
初中语文语法练习
初中语文升学毕业复习(基础知识)ppt课件
语文答题格式ppt课件
初中语文基本常识及答题公式(40页)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积累
《中考语文答题要领》教学设计
2011年中考语文复习:变化与重点ppt课件2
2011年中考语文复习:变化与重点ppt课件
2011年中考基础知识复习(标点符号,病句修改,名著导读,课内古诗文默写)
中考综合试卷分析ppt课件(730页)
2011年中考第一轮复习冀教版七年级上全一册ppt课件
中考语文应试精华·知识点梳理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积累运用十:语文知识综合运用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竞赛(包含字词,成语,病句,古文)ppt课件
北京市2010年中考语文冲刺满分专题讲座:基础·积累

   版权所有 我爱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