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 | 成语词典 | 诗词大全 | 文言文翻译 | 小学语文 | 本站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八年级上 >>孟子三章 >>
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学习要点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12-20


  《孟子二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名轲,字子舆,邹人,思想家、教育家。他是战国中期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在孔子''的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仁政'说,主张以'仁政'来统一天下。孟子还主张'性善'论。
  首先通读课文一遍,扫清文字障碍,了解文章内容。

  一、字
  1、读准字的音
  ( ) ( ) ( ) ( ) ( )
  2、通假字
  亲戚之   畔:pàn 叛,背叛
  二、解词
  人   和: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
  民   域:限制。
  国   固:使……巩固。
  失   道:天道,失道就是违背道义。
  学习本文
  1、本文的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道”指什么?“人和”指什么?二者间的关系?
  “道”指施行“仁政”;“人和”是下文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条件。而只有施行“仁政”,方能得“人和”,得民心,民心所向,作战就会取得胜利。
  3、本篇主要是谈战争呢,还是谈政治呢?
  本篇主要是谈政治,是借战争谈政治。孟子借谈战争的取胜条件以阐明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要有仁德,施行仁政(“得道”),这样才能“多助”,众人才会归顺,而“天下顺之”,“战必胜矣”,国家才能治理好。
  4、本篇在论证方面的特点是什么?
  本篇论证的主要特点是采取“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先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再分别设例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最后再从道理上论证中心论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快速通读课文,掌握生字生词,理解大概内容。
  一、字
  1、读准字的音
  亩( ) 傅( ) 胶( ) 乏( )
  2、通假字
  法家士   拂:bì 弼,辅弼。
  于虑    衡:héng 横,梗塞,指不顺。
  二、解词
  所以动心性   忍:使……坚韧。
  而后      作:奋起,有所作为。
  学习本文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本文第一段为什么要列举一系列历史人物?文中哪一句是从反面论证了这一点?
  列举一系列历史人物是为了说明逆境(困境)对造就人才的重要作用,选好人才尚且如此,推而广之治理国家更应如此。“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一句是从反面论证了这一点。
  3、从行文上看,文章中哪句话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4、文章第三段主要阐述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论述了人常常处在困境,才能不断奋发;国家常常没有忧患,则往往会遭至灭亡。即精神上的溃灭必然会导致物质上的灭亡。在论证方法上则运用正反论证,一反一正,为推断出中心论点打下基础。
  5、比较《孟子二章》在论证方面的不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将中心论点置于开头,先用概括性很强的事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论,突出地说明了“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将中心论点置于最后,先论证“生于忧患”后论证“死于安乐”。论证“生于忧患”,是全文的重点,方法是先举同类事例,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作者的观点,然后从理论上加以说明。论证“死于安乐”,只有“入则无法家拂士……国恒亡”一句,这是历史上大量亡国事实的高度概括。

《孟子》二章测试

  1.朗读时停顿不当的一项是(   )
  A.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B.必先/苦其/心志
  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D.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而”字的意义、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去之
  B.然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何苦不平
  C.困于心,衡于虑,后作  山不加增
  D.环攻之而不胜  面山

  3.句中红色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多助
之至      到了极点
  B.必先
其心志    使……痛苦
  C.所以动心
    坚韧
  D.人则无法家
拂士   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

  4.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能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B.行拂乱其所为——所行不顺,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
  C.曾益其所不能——增加他所不能得到的益处。
  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

  5.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先用攻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三里”“七里”都极言防守地域之大,以致难以攻破,所以说:“天时不如地利”。
  B.文章接着用守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这里采用“池非不深也”这样双重否定的句式,格外强调守城条件之有利。
  C.从守城一方的失利我们可以推断:攻城一方尽管没有“地利”,但因“人和”,能同仇敌忾,万众一心,因此无坚不摧。
  D.文章在论证“人和”对战争的重要性后,又顺势推论出“人和”在治理整个国家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1、D
  解析: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D
  解析:A.然后知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但是)  委去之(然后,表示承接关系)
     B.然
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但是,转折关系)  何苦不平(并列关系)
     C.困于心,衡于虑,
后作(然后,承接关系),山不加增(但是,转折关系)
     D.环
攻之而不胜  面山居(表示修饰关系)
  3、C
  解析:C.所以动心
  使……坚韧
  4、C
  解析:C.曾益其所不能——不断增长他的才干。
  5、A
  解析:A.文章先用攻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三里之城”是在说城池之小,包围起来攻打但却不能取胜,所以说:“天时不如地利”。

自测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然后能改,困于心,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文中“拂士”的“拂”读音是_______;红色的两个字中,“过”意思是________,“衡”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第二段后,请你联系历史或现实举出一个这样的事例(不能举文中事例),或写出与此相关的两则名言警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阅读文言文的综合能力。
  【分析】:
  (1)答案为:bì   犯过失   同“横”,梗塞、不顺。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可以翻译为:(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
  (3)选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此题为开放性试题,所举事例或名言警句与文中第二段内容含义相符即可。
  24.(2001年,安徽)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地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解释下列红色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革非不坚利也    兵:______________
  ②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______________
  ③寡助之至,亲戚之  畔: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红色“之”的意思和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永州野产异蛇    B、此诚危急存亡秋也
  C、环而攻而不胜    D、威天下不以兵革
  (3)翻译下面的句子。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在军事上的不同作用,作者持怎样的看法?(用文中句子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文中语句填空。
  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________”,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________”。
  【考点】:阅读文言文的综合能力。
  【分析】:
  (1)本题考查对课文中重要实词含义的理解。答案为:①兵器②限制③通“叛”,背叛。
  (2)答案为C项。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之”用法的掌握,ABD三项中“之”的用法都是助词,可以译为“的”;C项中的“之”是代词,代上文的“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3)“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可以译为: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4)本题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答案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本题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关键要选取恰当的原句来回答问题。答案为:得道;天下顺之。

    作者简介
  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当时,各大国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统治者是“庖有肥肉,厩有肥马”;人民是“仰不足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面对这样一个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吁各国诸侯重视人民的作用;提出残暴之君是“独夫”,人民可以推翻他;强烈反对不义战争,认为只有“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孟子向往着历史上尧舜的功绩,他到处游说,宣扬他的“仁政”“王道”,并把这一希望寄托在封建统治者发“仁心”上,力图维护原始的井田制度,从而使天下归顺,达到成就王业,“黎民不饥不寒”的目的。这些都反映着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前代政治家提出的民本思想,对于恢复经济,发展生产,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有一定的作用。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推尊为“亚圣”。记录他的言论、活动的《孟子》一书,是儒家经典之一,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7篇,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孟子》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具风格,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会员中心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栏目推荐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题库
  高中题库
 相关资料
《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ppt课件(57页)
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ppt课件(53页)
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ppt课件(43页)
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练习及答案
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翻译
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6
《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ppt课件(40页)
对《孟子二章》原文断句的质疑
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导学练习
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导学案
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ppt课件(58页)
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学案2
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学案
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知识要点
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5
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及练习
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4
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3
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2

   版权所有 我爱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