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 | 成语词典 | 诗词大全 | 文言文翻译 | 小学语文 | 本站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三年级上 >>课文练习 >>
《人是什么》同步练习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7-07-10


人是什么
 赵鑫珊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A.伫(zhù)立   泡(pào)影   迥(jiǒng)然不同
 B.安谧(mì)   干瘪(bī)   雨霁(jì)日明
 C.劳碌(lù)   烟霭(ǎi)   伉(háng)俪之情
 D.追溯(sù)   蹉(cuō)跎   溘(kè)然长逝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忧郁  夜雾茫茫  慰藉  厉厉往事  B.赋予  若阴若现  枯藤  根深蒂固
 C.憧憬  万古恒新  诚挚  老骥伏枥  D.迟钝  朝气蓬勃  铭记  倍感亲切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我自己也没有什么可  的,对我这一生所经历的路程也并不挑剔。
 ②这本身就是一个征候,它  我们将在黑暗的路上摸索很长一段时间。
 ③这样一种状态就像心脏在动物肌体中  了工作一样。
 A.抱怨  标明  停滞     B.报怨  表明  停滞
 C.抱怨  表明  停止     D.报怨  标明  停止
 4.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虚词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的生存之所以有意义,与其说是靠他个人的力量,不如说是由于他是伟大人类社会的一个成员。
 B.他们的一生自然使我想起了孔子同他的弟子的一段对话。
 C.这些令人伤感的对象已经成了诗歌和绘画的题材,往往就会给人以最高的美学享受。
 D.有些青年人居然这样评价《城南旧事》这部影片:“小孩片,没劲!”
 5.下列句子中画线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这所学校的学生来自不同家庭,生活态度、文化素养、言谈举止等都显得格格不入。
 B.除夕之夜,一家人躲在破庙里,猛烈的北风伴随着他们度过了一个风烛残年。
 C.在一些触景生情的场合,往事历历,那风雨不蚀的记忆,实在是人性一种根深蒂固的表现。
 D.小明是我们班小有名气的诗人,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他都能通过多愁善感后反映在笔端。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就心灵的维度来说,温柔与刚强是互为表里的。最温柔的人,往往是最刚强的人。   温柔与刚强共同建构了契诃夫以及许许多多俄罗斯知识分子心灵的维度。
 ①在那些最能够体现知识分子人格力量的关键时刻,契诃夫总是作出掷地有声的回答。
 ②在日常生活中契诃夫表现出温柔的一面,对爱人、对亲人、对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俄罗斯百姓,他操碎了心,倾注了所有的爱。
 ③其实,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契诃夫是毫不含糊的。
 ④人们对于契诃夫温柔的一面有较多的认同,而多少忽略了他刚强的一面。
 ⑤从现行制度到民族文化心理,他层层深入,剥茧抽丝,堪称民族精神疾病的诊断者。
 A.①②⑤④③    B.②④③⑤①   C.②③④①⑤    D.④⑤①③②
 二、(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希望就是理想,就是追求。
 18世纪德国著名思想家兼文学家莱辛说过,不断追求真理要比占有真理更高贵。这是爱因斯坦最喜欢引用的一句格言,他把它作为自己一生的座右铭,从中得到力量,得到慰藉。
 的确,使人真正感到幸福和满足的,是不断的追求,是追求的过程。充满希望的旅行(过程)要比到达目的地好。
 我以为,这是支配人类一切活动的一条最根本的心理原理。
 不断追求、充满希望的人,正是孔子所说的“生无所息”的生活强者。毕加索也是这样一位大艺术家。他在60岁学版画技术,70岁学陶工,他那永不衰竭的追求艺术美的热情令人叹服。他说:“永远不会有这么一天……可以说‘我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工作’,‘明天是星期天’。一旦你的工作结束,便意味着你必须开始新的工作……你永远都不能说‘结束’这两个字。”
 7.为什么爱因斯坦能从莱辛的话中得到力量?(2分)
 答:                  
 8.“生无所息”的意思是什么?(2分)
 答:                  
 9.“这样”指的是什么?“叹服”的应该是什么?(4分)
 答:                  
 10.为什么什么时候都不能说“结束”这两个字?(4分)
 答:                  
 三、(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18分)
人的折旧率
 我读一篇文章、一本书,抑或一个人,读罢之后总想抽出一两个关键词,读罢台湾“第一才子”“最后的贵族”张继高的散文后,我抽出的关键词之一就是:人的折旧率。
 什么是人的折旧率?依我们的生活经验来看,这个世上的东西倒是会折旧的,所谓旧的不去,新的不来。那么,什么是人的折旧?张先生的回答是:人的资质也是一样,“经久耐用”的人越来越少。在台北冷眼旁观,人的折旧率比什么都高。可见张先生所谓的人的折旧;是指人的品位、人的情操、人的精神。
 人为什么会折旧?张先生分析的原因是,二战以后,一切东西包括文化教育都沦为大量生产化,一切就都拓展了普及面,而降低了水准。人也一样,这不禁使我想起每每外出坐在火车上看到道路两旁不尽的垃圾的情景。有一次,我坐在火车上,看见前方一片浩渺的白花的海洋,我还以为那是一块墓地,走近了才知道,原来是一片果园,果树上披麻戴孝的全是一朵朵白色的塑胶袋。张先生的意思是说,现在,人的质地太不牢靠了,他们在成批生产商品的同时,不小心把自己也当作原料投入了生产,他们在追求所谓消费文明的时候,不小心把自己也给消费了。但是我想,这事还不仅仅发生在二战以后,也不仅仅发生在台北,“冷眼旁观”,自从有了人以后,这事就在发生;而且一切有人的地方,这事都在发生。
 不是吗?古往今来,有多少东贤西哲不在思考着人的心灵?甚至穷经皓首,思考着人类的道德与灵魂?道、仁、礼、契约、博爱、上帝,这一杆杆秤,一台台天平,无不是用来称量人的精神,无不是在想方设法抵御人的折旧。《增广贤文》云“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是中国古人对人的折旧的具体防范措施之一。看来,人的折旧率,古已有之,现在更盛。或可说,人的折旧率与生俱来,早就埋下了种子;因为人要生存,就不得不用心。用心正,则愈发光明;用心不正,则折旧灵魂,甚至杀戮灵魂。不信,你可睁眼看看你身边的兄弟朋友,说不定就有一二个可以作为折旧的例证。
 那么,那些永垂不朽的灵魂,他们是如何保鲜的呢?张氏也有高论,“声音不是音乐”。这就是说,人不一定是人。“藏在声音里的感情、意境才是音乐”。深入人心的崇高、精致才是人。镶在马桶上的黄金宝石,是一种昂贵的堕落。物质的丰富,消费的文明,目的不在于人的折旧;而恰恰在于人们在富足之后,有过见识之后,被某种“博大”观照过之后,以那些不曾折旧的灵魂为典范,对自己的精神境界实施可能还有些残酷的提升。
 是的,人不可能不折旧,但我们应该考究的是人的灵魂的质地。一种真实的文物,历尽岁月的沧桑,愈发光彩流溢。一部《红楼梦》,随着时世的变迁,愈发昭示着人间真理。一位真正的伟人,不管风吹浪打,永远像泰山和星斗一般巍然屹立,令人景仰。写到这里,我又想起一篇小文的题目——《擦亮自己的名字》,其实,面对现代文明,面对网上世界,面对昂贵的堕落,我们不必怀着被丢弃的恐惧,也不必怀着贫穷的丑陋,我们完全可以变恐惧和丑陋为压力,去竭力擦亮自己的名字,刷新自己的人生,也许这样也是一种痛苦,但痛苦值得痛苦的痛苦,我们才会有效地抵御人的折旧率。
(原载《武汉晚报》)
 11.请你在后面续写,使对于“人的折旧率”的理解正确、完整。(4分)
 答:在现实的诱惑或磨难中,             
 12.依照本文作者的原意,人的折旧原因至少有以下三点:(6分)
 ⑴              
 ⑵              
 ⑶              
 13.对“镶在马桶上的黄金宝石,是一种昂贵的堕落”一句,你是怎样理解的?(4分)
 答:             
 14.下列说法与本文的观点完全相吻合的两项是(4分)(    )(    )
 A.所谓“折旧”,就是对原来就具有一种“本”的耗损和毁坏,这个“本”大概就是人性。是善良的,且这善良又具有“经久耐用”的魔力,不然,何来折旧?
 B.人之会折旧一如物之必折旧,其势不可挡,除少数“永垂不朽的灵魂”和“质地”特异的灵魂外,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只有“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擦亮自己的名字”,才能防止折旧。舍此而外,难道还有别的办法么?
 C.在火车上亲见的“景观”恰好用来证明作者的一个观点,即人们在享受现代物质文明消费的同时,把自己也给消费掉了。
 D.防止折旧的办法之一就是“保鲜”,可是,“鲜”的“底”是什么,在哪里?“鲜”的“底”是可以因人而异的,那么,各人所“保”之“鲜’岂不是不一样了?
 E.“折旧”是绝对的,但也有能“保鲜”者,“保鲜”就是不“折旧”,如此说来,“折旧”又是相对的。同一个范畴的问题,怎么可能同时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呢? 
 四、(12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两小题)(4分)
 ⑴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      ,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⑵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仁,    ,    ;文武并用,垂拱而治。(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⑶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6.用对比的方式,仿照画线部分的结构,续写下面的句子。(4分)
 雷锋,在这个世界上仅仅活了20年,可是在这短短的时间里,他活得多么充实,多么高尚,多么光彩!对照雷锋的思想,一些                               。
 17.根据下面提供的情景,以“早晨”为重点,扩展一段话。(不少于30字)(4分)
 情景:校园  我  早晨
 答:                  
 五、(40分)
 18.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40分)
 人间需要友爱,慷慨解囊,拔刀相助是爱的主旋律;一个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语,未必不是爱的音符。还是一句广告词说得好:滴水之爱,无限关怀。
 实际上人人都会碰上这种友爱,但是每个人却不一定体会到“友爱”,你遇到或者体会到“友爱”吗?请以“友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2.人是什么(答案)
 一、1.D(A“泡”应读为“pāo”。B“瘪”应读为“biē”。C“伉”应读为“kàng”)  2.C(A“厉厉往事”应为“历历往事”。B“阴”应为“隐”。D“倍”应为“备”)  3.C(“报怨”指报复怨恨,“抱怨”指心中不满,数说别人不对,或埋怨,本句是“埋怨”的意思,应选“抱怨”。“表明”指表示清楚,“标明”指特意用文字或符号等把某事物直接标出来,句中是表示清楚的意思,应选“表明”。“停止”表示不再进行,“停滞”表示因为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运动或发展。句中表示不再进行,应选“停止”)  4.C(“已经”用于表示动作的时间已过去或事情已完成,“一经”表示一旦经过,下文说明就产生了相应的结果。这里应为“一经”)  5.C(A“格格不入”指有抵触,不投合。B“风烛残年”指风中之烛易灭,喻指老人的残年,不久于世。这里对成语的意义理解不当。D“多愁善感”形容内心忧郁,易于感伤,不能用于诗歌创作)  6.B(这是一段议论性文字,议论的核心是契诃夫刚强与温柔的问题。根据段首“温柔与刚强互为表里”一句的顺序,可以理出所填文字的前后顺序)
 二、7.莱辛的话阐述了一个真实的道理,只有不断追求,才能不断成功  8.生命永无停息  9.不断追求充满希望的人  叹服的就是毕加索对艺术的永不衰竭的追求  10.因为人生在于永远不停地追求
 三、11.人的资质不耐用、不管用,发生了废退性的变异,在品位、情操、精神等方面每况愈下。  12.折旧的原因有三:⑴现代社会的大生产化,因“量”的普及而降低了“质”的水准。⑵由于商品经济的发达,人们把自己也当成了商品:在高消费的同时,把自己也消费掉了。⑶在生存竞争中,一些人用心不正,居心不良。  13.用黄金宝石镶嵌马桶,意味着物质生活上的穷奢极欲,亦所谓享尽荣华富贵,但在实质上这是人性、资质、精神等等的沦丧,其所付出的代价,倘以价格来权衡,后者则更昂贵。  14.BC
 四、15.⑴且在邦域之中矣  是社稷之臣也  ⑵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⑶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16.只为自己活着的人,在这个世上也许活上近百年,可是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则显得那么可怜,那么渺小,那么没有意义!  17.示例:早晨,我踏进校门时,校园里已经书声朗朗。小鸟像是刚被这读书声吵醒似的,赶紧清清嗓子,背诵起他们的功课来,叽叽喳喳,和成了一首明快的曲子。(本题扩展需要突出校园早晨的特点)
 五、18.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会员中心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栏目推荐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题库
  高中题库
 相关资料
赵鑫珊《人是什么?》原文阅读
赵鑫珊《人是什么》mp3音频朗读
《人是什么》说课稿
《人是什么》ppt课件6
《人是什么》能力训练
《人是什么》能力提高训练
《人是什么》备课笔记
《人是什么》难点解析
《人是什么》质疑思辨
《人是什么》教学随想
《人是什么》名师点拨(内含同步练习)
《人是什么》课堂实录
《人是什么》ppt课件5
《人是什么》ppt课件4
《人是什么》ppt课件3
《人是什么》ppt课件2
《人是什么》ppt课件1
《人是什么》教案5
《人是什么》教案4
《人是什么》教案3
《人是什么》教案2
《人是什么》教案1
《人是什么》教案
《人是什么》教案6

   版权所有 我爱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