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 | 成语词典 | 诗词大全 | 文言文翻译 | 小学语文 | 本站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六年级上 >>
《伯牙鼓琴》说课稿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1-12-25


《伯牙鼓琴》说课稿
   高新三小    程 敏
一、说教材
    《伯牙鼓琴》是篇文言文,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文言文大意;二是积累中华优秀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三是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本课是这组课文的的第一篇,在整组教材中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现结合本篇课文的编排意图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说出对《伯牙鼓琴》最后一句话的理解,并结合“资料袋”说出自己的感受。
   3.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二、说学生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很多首诗词,已经掌握了一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所以对于本课来说,学习方法的指导不是难点,重点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结合人物对话和表现人物动作、神态的词句,想象情境,养成学习习惯,体会人物情感,感受艺术魅力。
三、说教法:
    1、读中感悟。注意朗读和默读的训练,让学生在自主的读书中学习,思考,读中理解内容,体悟感情,增强语感。调动学生的情感积累和知识积累,在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上下功夫。
   2、想象情境,点拨引导法。这篇课文虽篇幅短小,但毕竟是文言文,因此要想让学生在一课时之内既充分的理解内容,又深刻的体会到朋友间深厚的情谊,就必须在课前对学生提出预习要求,要求学生一要将课文读通顺,读出节奏,读出感情;二要结合已有经验,参照注释,参看插图,查阅相关资料理解句意,把握主要内容;在课上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验,入情入境地读课文,激发想象,想象当时的情景,把自己的情感纳入到课文的人物和情节中去,了解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从而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运用音乐创设情境,渲染气氛,升华情感,使学生感受艺术的魅力。

四、说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教师播放乐曲《高山流水》。流水依依,千折百回 。高山伫望,恍然如梦。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一曲令人荡气回肠的《高山流水》的背后,蕴藏着一个何等感人至深的故事?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伯牙鼓琴》,顺势让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
     教学理念: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将学生思绪引入学习古文的情境中来。
   (二)、整体读文,初步感知
    1、同桌检查读课文情况,互读正音。
    2、指名读课文,根据自己对文言文的理解注意停顿恰当,指名点评。教师适当指导。
    3、教师范读,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然后学生齐读。
    4、小组合作探究:借助注释理解文章意思。
    教学理念: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将课文读通,读熟,读出节奏,并能初步读出韵味。
   (三)、初解绝弦
围绕课后第二题教师提问: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也读了很多遍了,谁知道:“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教师接着问: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学生通过预习,很容易就能说出句子的意思:子期死了,伯牙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知音了,就把琴摔破把琴弦弄断,从今以后再也不弹琴了。
    教学理念:通过这个环节,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文章最后一句话的意思,并初步了解了伯牙绝弦的原因。
   (四)、再解绝弦
   1、默读课文,哪些地方能看出子期是伯牙的知音,想想句子的意思,勾画相关语句,并在旁边写写自己的体会。
    预设:
   “方鼓琴而志在泰山……”从这能看出钟子期是伯牙的知音。当学生汇报这句话时,适当点拨引导:如果你是子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透过伯牙的琴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于是你怎么赞叹?伯牙故琴志在流水,你是子期,透过伯牙的琴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于是你怎么赞叹?
    教师引导:既然说伯牙善鼓琴,那么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巍巍泰山、汤汤流水,他的琴声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呢?引导学生想象回答:皎皎明月、徐徐清风、袅袅炊烟、潇潇春雨等。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拓展和运用:假如现在你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透过伯牙的琴声,你感受到那徐徐的清风了吗?于是你怎么赞叹?学生会很自然地脱口而出 “善哉,徐徐兮若清风!”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透过伯牙的琴声,你看见那皎皎的明月了吗?于是你怎么赞叹?学生会说“善哉,皎皎乎若明月!”
    这就叫──知音。而不论伯牙志在高山、志在流水,还是志在明月、志在清风,子期都懂他。板书:知音
    2、相遇相知:
    课件出示伯牙与子期在生活中相互欣赏,相互支持的相关资料:
    伯牙和钟子期是一对好朋友。伯牙喜欢弹琴,而钟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两人经常在一起研究音乐,切磋琴艺。伯牙听说成连先生的琴艺十分高明,便想去拜师学艺;钟子期全力支持他。于是伯牙背起行囊,跋山涉水,千里迢迢找到成连先生苦学三年。学得了高超的技艺后,伯牙拜别成连先生,回到家乡,钟子期前来为他接风,为他祝贺。
    读后引导:读了这份资料,你认为他们仅仅是音乐上的知音吗?学生可能会说,也是生活上的,精神上的等。(这是对课文的拓展,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绝弦的原因,从而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教师小结:是呀他们的相遇是心灵的相融。遇到了这样的知音,伯牙心情怎样?学生可能会说欣喜若狂,接着让他读出欣喜若狂,学生可能说激动不已,就让他读出激动不已……
    启发:他们在一起相处得其乐融融,他们彼此都因为遇见了知音而倍感幸福,让我们带着这种幸福感再来读这几句话。
   3、知音之死:
   无奈世事难料,子期不幸去世。
  (1)出示句子并引读:
鈡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2)你理解了伯牙此时的心情吗?
学生说孤独,就让他读出孤独,学生说寂寞,就让他读出寂寞,学生说苦闷,就让他读出苦闷……
    教学理念:通过朗读使学生感受到那种“士为知己者死”的真知己的境界,层层推进,从而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
   (五)、回味绝弦
   播放《高山流水》乐曲,教师引导:这个故事感动了很多人,这《高山流水》就是人们根据这个动人的故事而编写的,请学生轻闭双眼,静静的去欣赏,去品味,伴着这曲动人的《高山流水》再读读这篇课文。
    教学理念:使用音乐创设情境,渲染氛围,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的无穷魅力,同时配乐朗读升华情感。
   (六)、延伸悟绝弦
    在子期墓前,伯牙曾经写下了一首短歌,来追悼自己的知音钟子期。出示诗歌,配乐朗诵 :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读后引导学生在课下试着品味这首短歌。

五、说板书:
伯牙鼓琴
 
 善鼓     知音    善听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会员中心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栏目推荐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题库
  高中题库
 相关资料
《伯牙鼓琴》ppt课件(23页)
《伯牙鼓琴》阅读练习汇编
《伯牙鼓琴》原文及翻译
《伯牙鼓琴》评课稿
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书戴嵩画牛》ppt课件4
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书戴嵩画牛》ppt课件3
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书戴嵩画牛》ppt课件2
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书戴嵩画牛》ppt课件1
《伯牙鼓琴》课堂实录片段
《伯牙鼓琴》教案1
《伯牙鼓琴》教学反思
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书戴嵩画牛》课文原文阅读
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书戴嵩画牛》课后练习
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书戴嵩画牛》教学反思
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书戴嵩画牛》教案1
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书戴嵩画牛》知识点
《伯牙鼓琴》知识点荟萃

   版权所有 我爱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