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 | 成语词典 | 诗词大全 | 文言文翻译 | 小学语文 | 本站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八年级下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知识点总结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2-03-26


一、作者简介
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故事背景
本文是丁肇中于1991年10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接受特别荣誉奖时发表的演讲。在这篇演讲词中,丁肇中以一个科学家的身份,对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进行反思,提倡以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去探索世界上的未知事物。


三、理解词义
1.荣幸:光荣而幸运。
2.授予:给予(勋章、奖状、学位、荣誉等)。
3.领悟:领会;理解。
4.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士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
5.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6.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7.彷徨: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8.激变:急剧变化。
 
四、问题归纳
1.本文第段的作用是什么?
交代演讲的原因,提出论题。
 
2.段中引用《大学》里的格物”“致知有何用意?
从中国传统儒家经典中提出“格物”“致知”,既点明题目,又说明这一观点由来已久。用《大学》里的“格物”和“致知”来描述现代学术的基础,强调探察物体即实验在现代学术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要真正地了解现代学术发展,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样使论述更有说服力。
3.结合第三段内容,谈谈古今格物致知的不同含义。
在中国古代,由于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并不是为了“寻求新知识”,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平天下”。
 
4.举王阳明竹失败的例子有何作用?
本题运用举例论证作用分析法解答。举王阳明“格”竹苦思头痛而失败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论证了“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观点,语言幽默,通俗易懂。
 
5.第八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举例论证、对比论证。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论证“实验的过程”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的过程”,同时与王阳明“格”竹的事例形成对比,突出论证了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得到的道理。
 
6.“大都”“往往”“常常在文中有何作用?
本题运用议论文修饰限制性词语作用分析法解答。“大都”指明了范围,“往往”和“常常”则指出了频率上的多。这些词语突出了传统的中国教育对学生的不良影响的普遍性,语言准确严密。
 
7.作者举自己在美国求学这一事例来进行论证,有什么作用?
本题运用举例论证作用分析法解答。作者现身说法,以自己在美国求学的例子证明中国传统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思维轻动手的弊端,再次说明实践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使说理更加真实可信、无可辩驳。
 
8.《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做实验得到知识。作者所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只是消极的袖手旁观。
 
9.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积极的、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五、课文主题
本文由古代文化典籍引出观点,以王阳明和作者自己的例子为论据,论证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号召中国学生追求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这样才能有所建树。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会员中心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栏目推荐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题库
  高中题库
 相关资料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实录3
丁肇中《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音频朗诵3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wma音频朗诵(女声)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表格式教案
《匠心之道“守破离”》阅读练习及答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阅读练习及答案(五)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练习题
比尔·盖茨《释放你的创造力》阅读练习及答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课件(30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课件(39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知识点(含练习)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结构图解,思维导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写作背景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互助导学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生字拼音、词语解释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阅读练习及答案(四)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课件(10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阅读练习及答案(2017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题)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课件(34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读读写写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课件(41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课件(12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8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课件(18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7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改写成诗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问题学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堂实录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课件(15页)2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学案2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阅读练习及答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mp3音频朗诵(男声)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读后感(2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课件(20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课件15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课件(25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课件(22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字词归类复习
华裔诺贝尔奖十位得主的基本情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高效导学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课件(15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学案

   版权所有 我爱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