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 | 成语词典 | 诗词大全 | 文言文翻译 | 小学语文 | 本站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题库 >>高考论述性文本阅读 >>
《咬文嚼字》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2-08-03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咬文嚼字》(有删减)
朱光潜
①一般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姑举一个人人皆知的实例,贾岛吟诗,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古今人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他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人情。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就上句“鸟宿池边树”来看,“推”似乎比“敲”更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所以问题不在“推”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
②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比如说“烟”,它的直指的意义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只是它的联想的意义远离不易捉摸,它可以联想到燃烧弹,鸦片烟榻,庙里焚香,“一川烟水”“杨柳万条烟”“烟光凝而暮山紫”“蓝田日暖玉生烟”……种种境界。直指的意义载在字典,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月晕,晕外霞光。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个不同,变化莫测。科学的文字越限于直指的意义就越精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是在诗方面。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却难用,因为前者是固定的后者是游离的,前者偏于类型后者偏于个性。既是游离的个别的他就不易控制。而且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义含糊甚至支离。
③联想意义也是最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喜欢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越走就越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字被人用得太滥,也是如此。从前作诗文的人都依靠《文科触机》《幼学琼林》《事类统编》之类书籍。要找词藻典故,都到那里去乞灵。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外“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数籍还是“付梓”“杀青”。像这样例子举不胜举。他们是从前人所谓“套语”,我们所谓“滥调”。一件事物发生时立即使你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而你也就安于套语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并且自鸣得意。这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所说的“套版反应”(stock response)。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于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因为就作者说,“套版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仇敌;就读者说,它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离不掉“套版反应”,在运思布局上面,甚至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不过习惯力量的深度常非我们的意料所及。沿着习惯去做总比新创更省力,人生来有惰性。常使我们不知不觉的一滑就滑到“套板反应”里去。你如果随便在报章杂志或是尺牍宣言里面挑一段文章来分析,你就会发现那里面的思想情感和语言大半都由“套板反应”起来的。韩愈谈他自己做古文“惟陈言之务去”。这是一句最紧要的教训。语言跟着思维情感走,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你遇事就会朝深一层去想,你的文章也就是真正是“作”出来的,不致落入下乘。
10.第③段中“乞灵”一词在文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结合全文,下列表述符合文章内容的一项是(     )
A.一件事物发生时,如果你的心理习惯倾向于“套板反应”,那么这件事容易让你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并且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
B.“烟”的直指的意义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但它的联想的意义迷离不能捉摸。
C.科学的文字越限于直指的意义就越精确,文学的文字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包括诗方面。
D.因为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难用,所以前者是固定的,后者却是游离的。
12.以下选项与作者原意最相符的一项是(     )
A.“蓝田日暖玉生烟”是因为蓝田发生燃烧使玉石俱焚产生烟雾引起的联想。
B.字的联想意义因带上主观色彩而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变化莫测。
C.只要在报章杂志里面挑一段文章来分析,你会发现那里面的思想情感和语言都由“套板反应”起来的。
D.诗文中的字难以控制是因为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支离。
13.阅读下面的材料,联系选文回答问题。
郭沫若先生的剧本里婵娟骂宋玉说:“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上演时他自己在台下听,嫌这话不够味,想在“没有骨气的”下面加“无耻的”三个字。一位演员提醒他把“是”改为“这”,“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就够味了。他觉得这字改得很恰当,研究这两种语法的强弱不同,以为“你是什么”只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意义,有时或许竟会“不是”;“你这什么”便是坚决的判断,而且附带语省略去了。根据这种见解,他把另一文里“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一句话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请从作者“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的观点入手分析“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改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的妙处。
14.第①段中作者是如何借“贾岛”“推敲”的故事来证明“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的观点的?

 

 

答案:

10.在古书中寻找辞藻典故(或:寻找套语滥调)

11.A

12.C

13.“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的显性语义往往带有明显的不满憎恶等情感,其隐含的后续语义亦往往是贬义指向的。

14.作者认为“推”字比“敲”字下得好,是在“推”与“敲”对举中完成的。

【解析】

10.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根据“从前作诗文的人都依靠《文科触机》《幼学琼林》《事类统编》之类书籍。要找词藻典故,都到那里去乞灵”可知,“乞灵”就是是寻找“辞藻典故”,用的是比喻义。意思是寻找套语滥调。

1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B.“但它的联想的意义迷离不能捉摸”表述错误,根据原文第一段“只是它的联想的意义迷离不易捉摸,它可以联想到燃烧弹,鸦片烟榻,庙里焚香”可知,文本强调是“不易捉摸”而非“不能捉摸”;

C.“文学的文字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表述错误。根据原文第一段“科学的文字越限于直指的意义就越精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是在诗方面”可知,文本强调是“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

D.因果倒置,根据原文“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却难用,因为前者是固定的后者是游离的”可知,选项“因为……所以……”关系倒置。

故选A。

12.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是因为蓝田发生燃烧使玉石俱焚产生烟雾引起的联想”错误,曲解文意。根据原文“只是它的联想的意义远离不易捉摸,它可以联想到燃烧弹,鸦片烟榻,庙里焚香,‘一川烟水’‘杨柳万条烟’‘烟光凝而暮山紫’‘蓝田日暖玉生烟’……种种境界。”;可知,“蓝田日暖玉生烟”只是“烟”的联想意义;

B.“因带上主观色彩而因人因时因地而异”错误,根据原文“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个不同,变化莫测”分析,并非是因为带上了主观色彩;

D.“是因为”强加因果,根据原文“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既是游离的个别的他就不易控制。而且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义含糊甚至支离。”可知,原文中的“它”指的是“字的联想意义”,而选项中的“它”指的是“诗文中的字”。故选项对象错误,强加因果。

故选C。

1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

原句“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和改句“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若从句类的角度看,均为感叹句,实在是难分轩轾。但其句型则是大相径庭的,前者为主谓句,后者为非主谓句。在语气相同的前提下,“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是主谓句中的判断句,一般地说,主语“你”传达旧信息,是交际双方均明白的原来的“你”,谓语“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传达新信息。此外,朱先生已经考虑到了“你这”句的语义倾向,明言“倒不仅是“坚决的判断”,而是带有极端增恶的惊叹语,表现着强烈的情感”。的确,在现代汉语中,“你这”句的显性语义往往带有明显的不满憎恶等情感,其隐含的后续语义亦往往是贬义指向的。如“你这劳模!(也不知怎么当上的)”“你这特级教师!(也不过如此)”“你这著名企业家!(原来是靠不正当手段起家的)”。如此看来在一个成句的名词性同位短语中,指代词“这”隐含了贬斥语义。

1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结构手法的能力。

作者认为“推”字比“敲”字下得好,是在“推”与“敲”对举中完成的。找到“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样妥当。”这一区间,对其认真阅读,可揣摩出两层意思:“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却表现冷寂和诗人的胸襟气度;“敲”就显得拘礼,表现出温情,却平添了搅扰。根据这两点信息,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整合。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会员中心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栏目推荐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题库
  高中题库
 相关资料
《咬文嚼字》pptx课件(37页)
《咬文嚼字》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咬文嚼字》表格式教案12
《咬文嚼字》ppt课件(27页)
《咬文嚼字》说课稿2
《咬文嚼字》知识点
《咬文嚼字——消灭错别字》学习资料
《咬文嚼字——消灭错别字》pptx课件(39页)
《咬文嚼字》pptx课件(23页)
《咬文嚼字》ppt课件(17页)
《咬文嚼字——消灭错别字》同步练习
《咬文嚼字》ppt课件(22页)
《咬文嚼字》ppt课件(11页)2
《咬文嚼字》教案11
《咬文嚼字》导学案4
《咬文嚼字》导学案3
《咬文嚼字》阅读练习及答案
《咬文嚼字》ppt课件(47页)
《咬文嚼字》表格式教案
《咬文嚼字》ppt课件(13页)
《咬文嚼字》表格式教案11
《咬文嚼字》ppt课件(30页)
《咬文嚼字》ppt课件(11页)
《咬文嚼字——消灭错别字》ppt课件(56页)
《咬文嚼字》ppt课件(48页)
《咬文嚼字》ppt课件(16页)
《咬文嚼字》ppt课件(44页)
《咬文嚼字——消灭错别字》说课稿
《咬文嚼字——消灭错别字》导学案
《咬文嚼字》ppt课件(29页)
《咬文嚼字》教学反思(2篇)
《咬文嚼字》读后感(2篇)
《咬文嚼字》ppt课件(40页)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10
《咬文嚼字》ppt课件15
《咬文嚼字》ppt课件(21页)
《咬文嚼字》(同步学案)
《咬文嚼字——消灭错别字》教案2
《咬文嚼字》ppt课件13
《咬文嚼字》导学案
《咬文嚼字》学案(3课时)
《咬文嚼字——消灭错别字》ppt课件3
也谈《咬文嚼字》ppt课件
也谈《咬文嚼字》教案
《咬文嚼字》ppt课件12

   版权所有 我爱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