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 | 成语词典 | 诗词大全 | 文言文翻译 | 小学语文 | 本站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试题 >>高考文言文阅读 >>
高考文言18个虚词并例句
作者:13821909945  上传者:13821909945  日期:22-12-02


而★★★★★
1.连词
(l)承接连词,用于承接关系中,表示前后两项在时间上或者事理上先后相承, 可译为“就”“便”“那么”“于是”等。
例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2)修饰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示前后两项是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可译为“着”“地”等,或不译。
例句: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3)转折连词,表示前后两者存在意义上的转折关系,可译为“但”“却”“可是”“然而”等。
例句: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4)并列连词,表示前后两者之间是对举、对照、注解等关系,可译为“又” “和”“且”等。
例句:侣鱼虾而友麋鹿。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5)递进连词,表示后者在数量、程度、范围、时间、功能等方面比前者要更进一层,可译为“而且”“并且”“况且”等。
例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6)因果连词,表示前后两项是因果关系,可译为“因而”。例句: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7)目的连词,后项陈述目的,前项陈述为了达到这目的而发生的行为或情况,可译为“用来”。
例句: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2.代词
人称代词,你,你的。
例句:某所,而母立于兹。
3.固定用法
(l)而已:固定词组,语气助词,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相当于“罢了”。
例句: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
(2)既而(寻而、已而、俄而、继而):固定词组,表示时间短暂,可译为“不久、一会儿”等。
例句: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之★★★★★
1.助词
(1)结构助词,用于偏正结构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表修饰或领属,可译为“的”,或不译。
例句: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2)结构助词,用于主谓结构的主语和谓语中间,取消该主谓结构作为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例句: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3)结构助词,用在动补结构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
例句: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4)结构助词,用于主语和状语之间,该状语多为“于”或“与”构成的介词短语,无义,不译。
例句: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而已。
夫吴之与越也,雠仇敌战之国也。(《国语-越国上》)
(4)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5)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姜氏何厌之有?
(7)音节助词,用在某些动词(主要是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无义, 不译。
例句:扣舷而歌之。
填然鼓之。
(8)语缀助词,用在表示时间的词语后面,无义,不译。
例句:顷之,持一象笏至。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2.代词
(1)人称代词,指代人、物或事,可译为“他(们)”“她(们)”“它(们)”。
例句:先妣抚之甚厚。
(2)指示代词,可译为“此”“这”“这里”“这些”等。
例句:之二虫又何知!
3.动词
可译为“到……去”“前往”等
例句: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乃★★★★
1.副词
(1)连接副词,表示承接,可译为“于是”“就”。
例句: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
(2)连接副词,表示结果出乎意料或者违背常情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居然”。
例句:吾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
(3)语气副词,表判断或确认,常用于判断句或陈述句中,也称判断副词,可译为:“是”“就是”“只是”“本来是”“原来是”。
例句: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2.代词
第二人称代词
例句:家祭无忘告乃翁。
3.固定用法
无乃:固定词组,表猜测,可译为“恐怕……”。
例句:无乃尔是过与?






为★★★★★
1.介词
(l)对象介词,引入动作行为的施事(主动者),表示被动,有时跟“所”结合, 构成“为所”或“为……所”“为……之所”结构,可译为“被”。
例句:为天下笑者,何也?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2)对象介词,引入动作行为所“服务”的对象。可译为“替”“给”等。
例句: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为大王为此计者?
(3)对象介词,引入动作行为所作用的对象。可译为:“向”“对”“跟”“同”等。
例句:不足为外人道也。
(4)原因介词,引入动作行为的目的或原因,可译为“为了”“因为”等,有时与“所”字构成“所+为+动”结构,可译为“为了……(原因)而……(做)”。
例句:《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2.固定用法
(l)以为:固定词组,动词,认为。
例句: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2)以为:固定结构,“以之为”省略了中间的宾语,其“为”字用如动词,町译为“把……当作”“认为……是”等。
例句: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

其★★★★
1.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代指人或事物,可译为“他(们)”“它(们)”或“他(们)的”它(们)的”等。
例句: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他)
揉掠其人,倚迭如山。(他的)
(2)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代词,视句意可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等。
例句: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
(3)指示代词,可译为“这”“那”“这个”“那些”“那里”“这(些)”等。
例句: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
2.副词
(1)语气副词,用于揣测句中,表揣测语气,可译为“恐怕”“也许”“大概” “可能”等。
例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於此乎?
(2)语气副词,用于反问句中,表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怎么”等。
例句:其孰能讥之乎?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日不然?





且★★★★
1.连词
(1)转折连词,表示前后两项之间存在转折关系,可译为“然而”“但是”等。
例句:老当益壮,穷且益坚。
(2)并列连词,表示两项之间是两相对照的并列关系,可译为“并且”“又”“又…又…”“一面…一面…”等。
例句:甲者出,太尉笑且入。
(3)递进连词,表示后者在数量、程度、范围、时间、功能等方面比前者要更进一层,可译为“而且”“并且”“况且”“再说等”。
例句: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
且尔言过矣。
(4)让步连词,相当于“尚且”,有时先表让步,然后再推进一层,可译为“尚且”“还”等。
例句: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2.副词
(1)时间副词,用在动词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即将发生,可译为“将”“将要”“将会”等。
例句: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且大乱,若何?
(2)时间副词,用在动词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发生是暂时性的,可译为“暂且”“姑且”。
例句: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3)语气副词,用于数词或数量词前作状语,表示对人、事、物接近某一数量的推度,亦称推度副词,可译为“近”“将近”等。
例句:年且九十。(列子《愚公移山》)
以★★★★★
1.介词
(1)工具(方式)介词,引入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或采用的方式,可译为“用” “拿”等。
例句:王好战,请以战喻。
(3)方式介词,引入论事的原则,由于可以明确译为“按”“按照”。
例句:斧斤以时入山林。
(3)条件介词,引入动作行为发生或进行所凭借、依赖的条件,可译为“凭” “凭借”“凭……的身份”等。
例句: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
(4)原因介词,引入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等。
例句:汝不必以无侣悲。
(5)对象介词,引入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可译为“把”。
例句: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6)时间(方位)介词,引入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一般和“东”“西” “南”“北”“前”“后”“上”“下”“来”“往”等表示方位、处所、时间的词连用,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可译为“于”“在”“从”“往”等。
例句:吾自遇汝以来。 
由山以上五六里。
2.固定用法
(1)以为:固定词组,动词,可译为“认为”“成为”等。
例句:其意以为天下事固易易也。
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2)足以:动词,足够可以用来。
例句: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3)奚以……为:固定结构,可译为“哪里用得着……”。
例句: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于★★★★★
介词
(1)时间介词,引入与动作行为相关的时间,可译为“在……时候”“自从……时候”“到……时候”等。
例句: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
上计轩辕,下至于兹。
(2)处所介词,引入与动作行为相关的处所,可译为“在……地方”“从……地方”“到……地方”等。
例句: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3)表示被动,可译为“被”。
例句: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4)对象介词,引入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可译为“从”“向”“对”“对于”“跟” “和”“为”“给”“把”或“在……方面”等。
例句: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给)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从)




则★★★
连词
(l)承接连词,表示前后两项在时间上或事理上先后相承,可译为“就”“便” “那么”“于是”等。
例句: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
(2)假设连词,表示前后两项是假设与结果的关系,用在假设项可泽为“如果” “假如”“要是”等,用在结果项可泽为“那么”“于是”。
例句: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4)转折连词,表示前后两项之间存在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等。
例句:爱其子,择师而教之,於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焉。
(4)让步连词,用于让步关系的前一项,表示对假设的情况姑且进行承认,可译为“即使”“尽管”“倒是”等。
例句: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者★★★★
助词
(1)结构助词,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指人、物、事、时、地等,表示“……的”“……的人(东西、事情、原因等)”。
例句:有不见者,三十六年。
(2)结构助词,构成“者”字结构,作某个名词的后置定语,有时也称其为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例句:村中少年好事者。
(3)语气助词,用于句子中各成分或分句后面,表示提顿,有时对下文起提示强调作用,一般不译。
例句: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4)语气助词,用于判断句中,常和“也”字呼应,构成“……者……也”等判断句式,一般不译。
例句:南冥者,天池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何★★★★
1.代词
疑问代词,可译为“什么”“哪里”等。
例句:何为其然也?
2.副词
(1)语气副词,用于询问原因或者反问,后面常有“哉”“也”等疑问语气助词与之呼应,可译为“为什么”“哪里”“怎么”等。
例句: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2)程度副词,多用于形容词之前,表示其描述的程度。可译为“多么”“何等”等。
例句: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3.固定用法
(l)奈何:固定词组,一般放在句首表示询问原因,可译为“怎么”“为什么”;放在句末表示询问方法,可译为“怎么办”“怎样对付”。亦可在中间加入“之” “若”等字,写作“奈之何”“奈若何”等。
例句: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为之奈何?
(2)何如:固定词组,表示询问情况或商议办法,可译为“怎么办”“怎么样”等。
例句: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今日之事何如?



所★★★
1.助词
(1)结构助词,与动词组成“所+动”结构,成为名词性短语,表示与动作行为有关的人、事、物,可译为:“……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等,可做主语、谓语、宾语和定语。有时 “所+动”前常有表示领属关系的名词或代词做定语,中间用“之”字连接,“之”可译为“的”,或不译。有时“所”和“动”之间还可插入修饰“动”的状语。
例句:杳不知其所之也。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2)结构助词,与介词“以、由、自、从、与、为”等组成“所+介”结构, 成为名词性短语.表示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处所、目的、方法或工具、条件等。译为“从……地方(时间)”“就是……的原因”“(用来)做……的方法(工具、条件)”等。
例句: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陶渊明《桃花源记》)
《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3)结构助词,和介词“为”构成被动句式“为……所……”,“为”译为“被”, “所”字不译。
例句: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重为乡党所笑。
2.固定用法
(l)所以:固定词组,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有时或以“之所以”“所以……者”形式出现,可译为“就是……的原因”等。
例句: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2)所以:固定词组,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凭借、工具和方式等,可译为“用来……的(方法、手段)”等。
例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因★★★★
介词
(l)条件介词,引入动作行为发生或进行所凭借、依赖的条件,可译为“依赖” “凭借”“依靠”“按照”“依照”等。
例句: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因材施教。
(2)条件介词,“因+宾”用于动词谓语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趁着一定的时机进行,可译为“趁”“乘”“趁着”,其后面的宾语常常省略(因此有人直接将 “因”作“趁机”解,“趁机”实为)。
例句: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3)原因介词,引入行为动作发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例句:因噎废食。
恩所加则恩无因喜以谬赏。

焉★★★
1.兼词
兼有介词“于”和代词“是”“之”的作用,相当于“于之”“于是”等。可译为:“在其中”“从这里”“向某人”等。
例句: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2.代词
(1)人称代词,用在动词后作宾语(第三人称),相当于“之”,指代人、物或处所,可译为“他”或“它”。
例句: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2)指示代词,可译为“此”“这”“这里”“这些”等。
例句:然力足以至焉。
3.助词
语缀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名词后面,凑足音节,或者相当于“然”,可译为“……的样子”“的”“……地”等,或不译。
例句: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盘盘焉,困困焉。



也★★
语气助词
(l)用于句子中间各成分或者分句末尾,表语气提顿,有时对下文起提示强调作用,一般不译。
例句: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2)用于判断句句末,常和“者”字呼应,构成“……者……也”等判断句式, 一般不译。
例句: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用于疑问句句末,表疑问语气,前面往往有疑问词“何”“安”“谁”等与之对应,一般翻译为“吗”“呢”。
例句:何为其然也?



乎★★
1.助词
(l)语气助词,用于句中表示提顿,视情况酌情译出,或可不译。
例句: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3)语气助词,用于疑问句句末,表一般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等。
例句: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儿寒乎?欲食乎?
(3)语气助词,用于反问句句末,表反问语气,可译为“吗”等。

例句: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4)语气助词,用于感叹句句末,表感叹语气,可译为“呵”“呀”等。
例句:嗟乎!
(5)语缀助词,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尤其是其中的叠音词)后面,如“……然”,可译为“……的”“……的样子”等。
例句: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2.介词
(1)工具(方式)介词,引入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或采用的方式,可译为“拿” “用”等。
例句: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2)对象介词,引出动作行为所比较的对象,可译为“比”。
例句: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3)处所介词,引入与动作行为相关的处所,可译为“在……地方”“从……地方”“到……地方”等。
例句: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若★★
1.连词
假设连词,表示前后两项是假设与结果的关系,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例句:若弗与,则请除之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日不然?
2.代词
人称代词,相当于“你”“你们”“你的”等。
例句: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标题: 高考文言18个虚词并例句
文件大小: 20K
文件格式: zip
作者: 13821909945
下载地址: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下载说明: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暂无图片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会员中心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栏目推荐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题库
  高中题库
 相关资料
新高考文言文阅读双文本对比专题训练
《昔者晋公子重耳出亡》阅读练习及答案(2023年全国乙卷高考题)
《凡战,若我众敌寡》《唐太宗李卫公问对》阅读练习及答案(2023年全国新高考Ⅱ卷)
《韩非子·难一》《孔丛子·答问》阅读练习及答案(2023年新高考全国I卷题)
《周尧卿,字子余》阅读练习及答案(2023年全国甲卷高考题)
高考文言文答题策略指导
高中语文教材常见古今异义词汇总(90例)
部编版和旧版高中语文课内古文化常识汇编
高考文言文中古代文化常识背诵清单
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一词多义选择题训练
山东省各地市2023届高三二模文言文阅读汇编
高考文言文阅读之文化常识知识汇编
2023年上海市各区高三二模文言文汇编
文言文通假字大全(266个)
高考文言文复习:最常见的310古文字
高考文言文复习:传记篇(针对一、二模精选题)
高中语文课内文言词组大全(带例句)
高考文言文七大特殊句式复习
高中文言文虚词破译四法及常见文言文虚词介绍
新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满分答题指导
高考史传类文言文阅读指导(含历届真题分析)
高考文言文复习:《古代文化常识之选官制度和居丧制度》教学设计
2023年全国各地高三一模试题文言文阅读汇编
高中文言文复习:文言虚词中的语气词
文言文常考实词40个
杜牧《投知己书》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天津市高考题)
​山东省各地2023届高三上期末考试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
高考文言文阅读专练:《战国策》
高考文言文复习备考:古代文化常识之称谓教学设计
2022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
高中文言文高频词总结
文言近义词归类举隅
高中文言文之综合训练ppt课件
高考文言文新题型之课内外词语推断指导
2023届高考复习:文言文断句专练30题
高中文言实词的推断方法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常用词语归
统编教材课本文言字词梳理(一)
2023年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专练:人物传记系列
高中文言常见句式知识清单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学案:文言文断句
2022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讲练学案之文言文阅读专题
《论语》《孟子》《大学》文言复习
《汉书·贾谊传》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北京市高考题)
高语文备考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专题:《孟子》

   版权所有 我爱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