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 | 成语词典 | 诗词大全 | 文言文翻译 | 小学语文 | 本站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题库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 >>
冯至《人的高歌》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者:冯至  上传者:tomacc  日期:22-12-17


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的高歌
冯至
大家游西山回来,坐在滇池的船上,回望西山的峭壁,总不免要把那峭壁上凿出来的龙门作为谈话的资料。有多少人从没有树林的枯山里凿出多少伟大的石窟,使我们除却放眼所见到的混浊的河水、无边的黄土外,偶然还能遇到宁静的庄严的石像。我们的身体虽然浴在黄土里,但是我们的心情对着那些石像,或者会感到天空一般地晴朗。
“这峭壁上一段小小的工程,比起云冈、敦煌等地的石窟来,真是小巫见大巫了”,M君这样说。
C君,略微知道一些昆明的掌故,听了这话,不以为然,他说道:“不能这样比。你要知道,像云冈,像敦煌,以及河南的龙门,多半是从南北朝开端,经过隋、唐,一直到宋时,还在那儿开凿,那是几世纪内,千万只手的成绩。而这里的龙门规模虽然小,却是一个人左手持凿,右手持锤,只是两只手一点一点地凿成的……”
M君不回答,C君回转头来,望着山腰上的三清阁继续说:
“这是一个人用坚强的意志凿成的。在乾隆年间有一个石匠,他姓吴,他在没有正式工作的时候,也离不开他的凿和锤。一天,他正在西郊修补一座小石桥,对面来了一个人,用手指着那峭壁向他说,你看那巉岩,那上边有一座石室,从三清阁到石室是没有道路的,人们只在岩石边架上一条铁索。人在铁索上走着,稍一不慎,便会跌落到湖里。况且铁索如今也朽败不堪了,你为什么不一劳永逸,因山就势,开凿出一条石路呢?
“那石匠听了,望着西山的峭壁,心中就从岩石里盘算出一条宛宛转转、高下不平的小路。不久,他开始了他的工作:左手持凿,右手持锤,不顾寒暑,不管风天或雨天,日日和那顽固的岩石搏斗。他不受任何人的帮助,十多年如一日,终于完成了我们方才登临过的那条石路。
“现在逛西山的人,没有一个不到那里去玩一玩眺望湖景。就艺术来看,它当然抵不住云冈的任何一个石窟,但它的开凿人的意志是值得我们钦佩的。尤其是因为他在刚凿成的那一年便死去了。”
M君听了这段话,也不敢再小看这段工程了,只是说了一句:“这类的故事,恐怕当时在云冈,在敦煌也少不了吧。
这时同游的友人里有一位T君,显得很沉默,当大家正在唏嘘赞叹的时刻,他说:“我望着这湖水总爱想到海,方才我听完这段与岩石搏斗的故事,不知怎么想起一个和海水有关系的人了。
“我的原籍是河北省离海不远的一县,因为地近海滨,那里的人多是以航海为业的。那时,一只船从大沽口开出去,往往是经过一年半载才能回来。船上的人们把一切交托给那靠不住的海洋。他们一离开家门,母亲常常就开始吃素,妻子就开始夜夜衣带不解地睡觉,以示同海上的人共甘苦的意思。
“我的原籍地是一片硵地,粮食必须到外处去运,所以往营口的那条航线就成了那一带居民的生命线了。在这线上有一块只有两三个渔村的荒岛,附近的礁石最多,人们死在这里的最多。在许多年前,有一只船从大沽口起锚出发了。走了两三天,正在这荒岛的附近,海上起了暴风,这只船触礁沉没了。其中有一个人,在垂死的时候遇了救,被另一只船载到营口。
“这人遇救后就决定了一件事:在那荒岛上为什么不建筑起一座灯塔呢?从此他就飘流在营口一带。他在他的家乡成了一个传说中的人物:有的说他死在海里了,有的说他遇了救不知流落在什么地方,有的说在营口街上被同乡看见过,好像成为乞丐。——他本人呢,却像是化缘的和尚一般,到处请求布施,说是要在一座荒岛上建设一座灯塔。
“陆地上的人很少有人想到海。谁听他这样荒唐的话呢?他用尽种种的言辞,翻来覆去地使人相信他所说的不是谎话。有的是相信了,但大半的人以为他不是个疯子,便是个骗子。他想,在他未死前完成这件事,他不能不想出一种残酷的方法。就是把自己的手指用布缠起,浸上菜油,在不肯施舍的人们的面前,把那块缠在手指的油布用火点燃,让火慢慢地燃到指尖。他说,在那荒岛旁,不知有多少人无辜地丧了性命,不知使多少人家的妻子一直到死不得安眠,这一点手指尖上的痛苦算什么呢?
“最后等到他的钱够建筑一座灯塔时,他的十指几乎都烧到了。他在营口出重资雇了几位泥水匠,率领着他们到了那座荒岛,开始了建塔的工作。塔建成了,他从此就天天在那塔上走上走下,在雾里,在风雨里,在海上的黄昏里,燃起一点比长庚星的光大不了多少的橙黄色的灯光。船上的人们望着这点光,分辨得出方向,他们怀着感谢的心情,以为是岛上有什么仙人出现,在怜悯他们。
“那人后来衰老得不成样子,但是他认为他是不能死的,因为塔上的灯光一天也不能缺少。据说,一天他病势很重了,他勉强爬到塔顶,燃着了灯,再也走不下来,他就望着那盏灯光,永久地闭上了眼睛。当时的海上起了很大的风涛……”
我们的船在湖上慢慢地走着,大家倾听T君的这段话,感到兴奋,在T君刚一闭口的时候,C君说出他的感想:
“方才我说完那段石工的故事,M先生曾经说,这类的故事,恐怕当时在云冈,在敦煌也少不了吧。我这时也觉得,在深山,在大海,在许多穷乡僻壤,也总少不了与这建塔者类似的故事。人间实在有些无名的人,躲开一切的热闹,独自做出来一些足以与自然抗衡的事业。”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主要写了一位石匠和一位渔民的故事,他们都是为他人无私奉献的无名英雄,尤其是渔民的故事写得悲壮感人,具有一种撼人心魄的力量。
B.文中渔民触礁遇救,飘流在营口一带,他在家乡成为一个传说中的人物,人们对他的说法不一,表现了当地人对他的怀念和感恩。
C.文中渔民出海一直没有回到家中,根据T君原籍地风俗,如果他有妻子,他的妻子应该夜夜衣不解带地睡觉,以示与他同甘共苦。
D.渔民将十指缠布浸油点燃,不惜以损坏自己身体的代价募集钱财,建造灯塔,是一个拼命硬干、为民舍命的“中国脊梁”形象。
7.下列对散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主要采用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叙述,叙述内容多采用对话方式展开,叙述方式灵活,使文章生动形象、真实可信,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B.“一个人左手持凿,右手持锤”一句运用细节描写,生动表现了文中石匠只身一人,使用简陋工具凿出石路的艰辛不易,凸显了石匠顽强的意志。
C.画线句在文中出现两次,强调作者所要歌颂的是人类历史上千千万万个披荆斩棘与大自然抗衡的无名英雄,收到了由点到面、铺陈渲染的效果。
D.“这峭壁上一段小小的工程,比起云冈、敦煌等地的石窟来,真是小巫见大巫了”,M君所说的话在文中起到欲扬先抑的作用,强化读者的印象。
8.本文标题“人的高歌”,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9.本文的结构非常严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案:
6.B7.C    8.①“人”不仅指文中以坚强的意志凿成石路的石匠和以不惜损害身体的代价建成灯塔的渔民,还指有着坚忍、顽强、无私奉献精神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人们。②“高歌”一指这些平凡而又伟大人们的高歌猛进、顽强奋斗,二指作者对这些人崇高精神的高歌赞美。    9.①议论开篇,引出石匠的故事:从四人游览滇池观赏西山峭壁时对“一段小小的工程”的议论写起,引出石匠的故事。②联想过渡至渔民的故事:T君由滇池湖水联想到家乡渤海湾的海水,由石匠与岩石的搏斗联想到渔民与海水的搏斗,引出渔民的故事,用联想把命运相同的不同人物与故事自然联结。③篇末点题:镜头回到船中,通过C君发表的感想,既是对全篇进行总结,又是对所讲故事社会意义的提炼和升华,首尾呼应。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会员中心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栏目推荐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题库
  高中题库
 相关资料
冯至《八月十日灯下所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冯至《林泽》阅读练习及答案
冯至《白发生黑丝》阅读练习及答案
冯至《一棵老树》阅读练习及答案
冯至《仲尼之将丧》阅读练习及答案
冯至《吴市》阅读练习及答案
冯至《江上》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新高考全国I卷高考题)
冯至《忆平乐》阅读练习及答案
冯至《昭关》阅读练习及答案
冯至《忆平乐》《八月十日灯下所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冯至《我是—条小河》阅读练习及答案
冯至《草堂岁月里的杜甫》阅读练习及答案
冯至《我是一条小河》赏析
冯至简介

   版权所有 我爱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