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 | 成语词典 | 诗词大全 | 文言文翻译 | 小学语文 | 本站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八年级下(初二下) >>课文练习 >>
八年级下册名著阅读《经典常谈》第十章练习题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3-02-23


【同步训练】
一、填空。
1.春秋、战国之际,“士”成了有才能的人的通称。
2.第一个开门授徒是孔子(人名),他主张有教无类,是第一个将学术民众化的人。
3.孔子开了讲学和游说的风气,是“士”阶级的老祖宗。
4.孔子的讲学是多方面的。他讲学的目的在于养成“人”,养成为国家服务的人。他教学生读各种书,学各种功课之外,更注重人格的修养。
5.孔子认为当时制度的崩坏,阶级的紊乱,都是名不正的缘故。救时之道,便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正名定分,社会的秩序,封建的阶级便会恢复的,这种学说是“正名主义”。
6.孔子以后,儒家还有孟子和荀子,他们也都拥护周代的文化和制度。
7.孟子说人性是善的,荀子说人性是恶的。性是生之本然。
8.孟子反对功利,荀子却注重它。荀子从功利主义出发,给一切文化和制度找到了理论的根据。
9.儒士多半是上层社会的失业流民,其所拥护的制度,所讲、所行的道德,也是上层社会所讲、所行的。
10.墨家的创始者墨翟便出于武士,“墨”原是做苦工的犯人的意思。
11.墨家是有团体组织的,他们的首领叫作“巨子”,他们不但是打仗的专家,并且是制造战争器械的专家。但墨家和别的武士不同,他们反对侵略,提倡“非攻”“兼爱”,主张“节用”“非乐”。
12.道家反对一切文化和制度。他们对于世事,取一种不闻不问的态度。
13.后人杨朱将道家思想理论化了,建立“为我”的学说。他主张“全生保真,不以物累形”。
14.庄学排除是非,是当时“辩者”的影响。当时的辩者有惠施和公孙龙两派。
15.儒、墨、道各家都都假托古圣贤之言以自重,这就是托古立言。
16.法家出于“法术之士”, 贵族政治崩坏,法术之士便创一种新的政治方法帮助当时的君主整理国政,这就是法治。法术之士有重势、重术、重法三派,而韩非子集其大成。
17.诸子都讲政治,但都是非职业的,多偏于理想。只有法家的学说,从实际政治出来,切于实用。中国后来的政治,大部分是受法家的学说支配的。
18.汉代所称的阴阳家便出自方士,古代术数注意于所谓“天人之际” 以为天道人事互相影响。战国末年有些人更将这种思想推行起来,并加以理论化,使它成为一贯的学说,这就是阴阳家。
19.秦相吕不韦编撰《吕氏春秋》想化零为整,集合众长,统一思想,但他的基调却是道家。汉武帝时期淮南王刘安编撰《淮南子》,也以道家为思想基调,想要统一思想。然而最后成功的人却是董仲舒,他向汉武帝谏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帝王用功名利禄提倡儒学,儒学统于一尊。
二、阅读表格,回答问题。
下面是你班三位同学读完《经典常谈》中《诸子第十》后的发言,其中有两位同学的说法有误,请你找出并修改。
20.说法错误的同学一是_______ ,我的修改意见是:___________。
21.说法错误的同学二是______ ,我的修改意见是:___________。
小明 孟子注重圣王的道德,荀子却注重圣王的威权。
文文 诸子之学,大部分可以称为哲学。
三、简答。
22.道家学派除了墨子以外,还有哪两位代表人物?他们有什么主张思想?请结合原文内容,简要概括。
老子、庄子。老子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为,无治而治;庄子更进一步,主张绝对的自由、绝对的平等。

标题: 八年级下册名著阅读《经典常谈》第十章练习题
文件大小: 109K
文件格式: zip
作者:
下载地址: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下载说明: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暂无图片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会员中心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栏目推荐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题库
  高中题库
 相关资料
《经典常谈》教案1
《经典常谈》课堂反馈练习
《经典常谈》名著概览、章节梳理
《经典常谈》同步练习
《经典常谈》练习题
《经典常谈》重点题目练习
《经典常谈》每篇主要内容
《经典常谈》——选择性阅读方法指导ppt课件2
《经典常谈》知识点及习题精选汇编
名著阅读《经典常谈》第六章《春秋》三传第六练习题
《经典常谈》结构图梳理
《经典常谈》阅读方法梳理
《经典常谈》知识点整理
《经典常谈》ppt课件1
《经典常谈》填空专项练习
八年级下名著《经典常谈》导读
朱自清《经典常谈》读后感
《经典常谈》读后感
读《经典常谈》阅读练习及答案
叶圣陶:读《经典常谈》原文阅读

   版权所有 我爱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