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 | 成语词典 | 诗词大全 | 文言文翻译 | 小学语文 | 本站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题库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 >>
茅盾《香市》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者:茅盾  上传者:tomacc  日期:23-04-14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香  市
茅  盾
    “清明”过后,我们镇是照例有所谓“香市”,首尾大约半月。
    赶“香市”的群众,主要是农民。“香市”的地点,在社庙。从前农村还是“桃源”的时候,这香市面上就是农村的'狂欢节'。因为从'清明'到'谷雨'这二十天内,风暖日丽,正是“行乐”的时令,并且又是“蚕忙”的前夜,所以到“香市”来的农民一半是折神赐福(蚕花廿四分),一半也是预酬蚕节的辛苦劳作。所谓“借佛游春”是也。
  于是“香市”中主要的节目无非是“吃”和“玩”。临时的茶棚,戏法场,弄缸弄整、走绳索、三上吊的武技班,老虎、矮子、提线戏,露儿戏,西洋镜、-将社座前的五六十亩地的大广场挤得满满的。简里的主人公是百草梨资糖、花纸、各式各样泥的纸的金属的玩具,灿如繁星的“烛山”,焦得眼睛流泪的檀香烟,木拜垫上成排的殖头者, 庙里庙外, 人声和锣鼓声,还有孩子们手里的小喇叭,哨子的声音,混合成一片骚音,三里路外也听得见。
    我幼时所见的“香市”,就是这样热闹的。在这“香市”中,我不但鉴赏了所谓“国技”,我还认识了老虎,豹,猴子,穿山甲。所以“香市”也是儿童们的狂欢节。
“革命”以后,据说为的要“破除迷信”,接连有两年不准举行“香市”。社庙的左屋被“公安分局”借去做了衙门,而庙前广场的一角也筑了篱笆,据说将造公园。社庙的左偏殿工又有什么“蚕种改良所”的招牌。
    然而从去年起,这'迷信'的香市忽又准许举行了。于是我又得机会重温儿时的旧梦,我很高兴地同三位堂妹子(她们运气不好,出世以来没有见过像样的热闹的香市)赶那香市去。
    天气虽然很好,“市面”却很不好。社宿前虽然化平日里多了许多人,但那空气里似乎很阴惨。居然有锣鼓的声音。可是那声音单调。庙前的乌龙潭一泓清水依然如昔,可是潭后的那座戏台却坍塌了,屋椽子像瘦人的肋骨似的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一切都不像我儿时所见的香市了!
    那么姑且到唯一的锣鼓响的地方去看一看罢。我以为这锣鼓响的是什么变把戏的,一定也是瘪三式的玩意了。然而出乎意料,这是“南洋武术班”,上海的《良友画报》六十二期揭载的'卧钉床'的大力士就是其中一员 那不是无名的'江湖班'。然而他们只售果价十六枚铜元。
    看客却也很少,不满二百(我进去的时候,大概只有五六十)。武术班的人们好像有点失望,但仍认真表演了预告中的五六套:马戏,穿剑门,穿火门,走铅丝,大力士……他们说:'今天第一回,人少可是把式不敢马虎,……'他们三条船上的男女老小总共有到三十个!
    在我看来,这所谓'南洋武术班'的儿套把式比起从前'香市'里的打律卖膏药的玩意来,委实是好看得多了。要是放在十多年前,怕不是挤得满场没有个空隙儿么?但是今天第一天也只得二百来看客。往常“香市”的主角———农民,今天差不多看不见。
    后来我知道,镇上的今有人是重笑远“香市”的主动者;他们想借此吸引游客“振兴”市面,可是他们也失望了。
1933年7月
文本二:
成功地运用对比的艺术手法来铺排事实表现主题,是《香市》显著的艺术特色。俗话说: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对比,不仅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重要方法,而且从来就是艺术创作中作家们所常常用到的一种极有力的表现手段。同一乡镇的“香市”昔盛今衰,前后迥异,孤立地看,难见深意,但两相对比,就给人以鲜明、强烈的印象,并能启人深思。农民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尚且如此凄凉,使人失望,终年岁月的辛酸悲苦就可想而知了。读了这篇散文,在读者的心海里激起的只能是对30年代初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数增恶和诅咒的思想情绪。
《香市》的另一艺术特色,是在散文创作中成动地创造和运用了窥斑见豹、大题小做的艺术手段,表现了30年代初旧中国的历史巨变。作者在《茅盾散文集·自序》讲过一段名言:“从来有‘小题大做’之一说。现在我们也常常看见近乎‘小题大傲’的文章。不过我以为随笔之类光景是倒过来‘大题小做’的。”“我的意思是:大题不许大做,就只好小做了。”“特殊的时代常常会产生特殊的文体。”揭露在蒋介石集团的反动统治下旧中国江南农村殖民地化的过程,这是个'大题',但在白色恐怖下不能直言'大做',只好'小做'。通过旧中国农村社会生活的一个小侧面'香市'昔盛今衰的变化来表现。这显示了作者的艺术创造能力和选取、挖掘题材的艺术匠心。
浓郁的乡土气息,是《香市》的第三个艺术特色。茅盾生长在农村,但在都市里长大。而他的血液里还保留着乡村的“混宝气愿”。他曾说:“我爱的,是乡村的浓郁的‘泥土气息'。'他在《关干'乡土文学'》一文中指出,'乡土文学'在描写'特殊的风土人情而外,应当还有普遍性的与我们共同的对于运命的挣扎'。《香市》从题材、内容上看是属于'乡土文学'一类,完满地达到了上述要求,它通过对'香市'今昔巨变的描述,勾勒了一幅朴素的色彩鲜明、有声有色、时代性很强的江南农村的风土人情画、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泥土气息。
(节选自陆维天《“香市”昔盛今衰因何在》)
【注释】
①蚕花廿四分:浙江一带方言,称蚕茧的收成为蚕花。这里的“蚕花廿四分”是希望蚕茧能有廿四分的好收成。
②革命:指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即1924—1927年间的北伐战争。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革命’以后……不准举行‘香市’。”不仅表明重兴香市的时代背景,并且说明“革命'以后的时代环境、社会文化对香市具有直接影响。
B.“香市”的场地被瓜分、暗示了“香市”衰败的缘由:国内的反动统治和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是导致江南农村经济调敝、破产的根本原因。
C.作为反映现代文明技艺水平的“南洋武术班”的表演,技艺高了,但是看客反倒少了,更加有力地深化了农民生活'今不如昔'的悲剧。
D.'香市'的主角由农民变为现在的小商人,表明只是采用'所谓南洋武术班的几套把式'的商业手段无法重兴'香市',还得需要其他商业手段。
7.下列对文本一、二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本一中“公安分局”和“蚕种改良所”具有象征意义,“公安分局”象征着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蚕种改良所'象征着反动的军阀势力。
B.文本一的主要意图并不在于介绍故乡习俗和追忆儿时生活,而是以“香市”的今昔变化,揭示“旧中国江南农材殖民地化的这程”(文本二)。
C.文本一通过'窥斑见豹、大题小做'(文本二)的艺术手段,生动传神、浅白直露地描写了“香市”今昔的历史变化及其原因.
D.文本二中“对比”的艺术手法,表现在文本一中则是通篇“今不如昔”的整体对比,但其他对比似乎没有,这不能不说是本文的一大遗憾。
8.文本--画横线部分是怎样描写“香市”的?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6分)
9.文本二说,《香市》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其“乡土气息”在文本一中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答案:
6.D。
7.B。
8.①采用了场面描写(场景描写)的方法。②先说明“香市”的主要节自是“吃”和“玩”。然后,从视觉角度描写庙前场面之大,由多和感合出发,绘届里的品物之露写每量高清试题男发香火之旺。最后,从听觉角度表现庙里庙外的声昏之嘈杂。评分参考:
(1)第①点2分;第②点4分。其中,先说明“香市”的主要节目是“吃”和“玩”(1分)然后,从视觉角度描写庙前场面之大(1分);由多种感官出发,描绘庙里的品物之盛与香火之旺。(1 分)最后,从听觉角度表现庙里庙外的声音之嘈杂。(1分)(2)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①记叙的内容是江南农村特殊的风土人情:对故乡风俗的介绍(农村的“狂欢节”),对“香市”的描写(“香市”中主要的节目无非是“吃”和“玩”,等等。②反映的主题与乡村(农民)有关:通过“香市的今变化,揭示了30年代初江南农村经济破产乡镇日益凋敝的衰败景象,表运了作者对农民深切的关注和同情。评分参考:
(1)每答出一点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
(2)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其他答案参考;①描写的人物多是农民(小商人):赶'香市'的群众,主要是农民:小商人是乡镇上的,不是城市里的。②语言具有'乡土'化:质朴通俗,亲切自然,并夹有一些方言词汇(蚕花世四分)。
10.B【解析】翻译,还要特别请他们分析政策得失,以求尽量了解事实,这样既可以启发您的思路,补考虑不周处,还能使您的威德更加发扬光大。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会员中心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栏目推荐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题库
  高中题库
 相关资料
茅盾《写于悲痛中》《为了纪念鲁迅的六十生辰》阅读练习及答案
茅盾《秋收》阅读练习及答案
茅盾《右第二章》阅读练习及答案
茅盾《残冬》阅读练习及答案
茅盾《大泽乡》阅读练习及答案
茅盾《不能忘记的一面之识》阅读练习及答案
茅盾《过封锁线》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茅盾《乡村杂景》阅读练习及答案
茅盾《石碣》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茅盾《风景谈》阅读练习及答案
茅盾《过封锁线》阅读练习及答案
茅盾《大鼻子的故事》阅读练习及答案
茅盾《春蚕》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茅盾《微波》阅读练习及答案
茅盾《过年》阅读练习及答案
茅盾《春蚕》阅读练习及答案
茅盾《收账》阅读练习及答案
茅盾《豹子头林冲》阅读练习及答案
茅盾《白杨礼赞》阅读练习及答案(五)
茅盾《官舱里》阅读练习及答案
茅盾《风雪华家岭》阅读练习及答案
茅盾《论“入迷”》阅读练习及答案
茅盾《子夜》节选阅读练习及答案
茅盾《雾中偶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茅盾《谈独立思考》阅读练习及答案
少年茅盾的故事
茅盾《儿子开会去了》阅读练习及答案
少年茅盾的趣事
茅盾简介

   版权所有 我爱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