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 | 成语词典 | 诗词大全 | 文言文翻译 | 小学语文 | 本站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题库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 >>
张洁《从森林里来的孩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者:张洁  上传者:tomacc  日期:23-05-23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从森林里来的孩子
张洁
在音乐学院,孙长宁看见一间门上写有“招生委员会”字样的房间,便推门进去。
“喂,孩子,请你出去,这是考场!”
孙长宁舔着由于几天来的疲劳、没有睡眠、不正常的饮食而变得干裂的嘴唇,十分抱歉地说:“对不起,我也是来参加考试的!”
“你来晚了,复试都要结束了!”
桌子后面的监考老师骚动起来,主考傅涛教授向擅自闯进考场的孙长宁严厉地瞪视着。
人们的淡漠使孙长宁那敏感的自尊心感到了极大的难堪,他真想退出这个使他的脊背冒汗的房间。
为什么还要赖在这里呢?走就是了,很简单,只要转过身去,扬起脑袋,拉开房门。他想起梁老师在弥留的时刻对他说过的那些话。不,不能走!必须把梁老师没有说完的话,没有做完的事,一生一世地、永不松懈地继续下去。他叉开两腿,比以前更牢地钉在那里。
他那低垂着的、羞涩的眼睛抬起来了——那是一双像秋日的晴空一样明澄的眼睛——坚决而迅速地说起来:“老师们!还是请你们听一听吧,哪怕是只听一个曲子!”
傅涛教授不由得细细地打量着这个固执而古怪的孩子。孩子手里那个装长笛的盒子不知为什么引起了教授的注意。盒盖左上角的护皮脱落了……好像在哪里见过这个盒子似的。
“老师,让他演奏一下吧!”七位考生一齐为他力争。
就是这七个人,已经是难分高低上下,让教师们一个也含不得丢下啊!一股热乎乎的激流,冲击着每一个教师的心!教师们不由得同意了这个顽强的孩子。
孙长宁脱下了那件几个昼夜也未曾离身的大皮袄,摘下了大皮帽子。一缕柔软的、卷曲的额发立刻垂落到平平地展开着的眉毛上,带着初出茅庐的年轻人的局促,孙长宁开始了演奏。
不一会儿,孙长宁自己就被乐曲中表现出来的东西感动了。他不再记得这是考场,仿佛他重又对着那无涯无际的森林在吹;对着山脚下那像童话中的小木屋在吹,小屋顶上积着厚厚的雪,从凝结着冰花的小窗里透出了温暖的灯光。那儿,是他亲爱的故乡……
当明亮、质朴、优美的像散文诗似的旋律流泻出来的时候,教授被深深地感动了。从敞开的心扉里,他看见了一个没有在这个考场上出现的人,一个优美而高尚的灵魂。那人和这少年一同在倾诉着对光明的渴望,对真理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
不知为什么,他对这少年人渐渐地产生了一种歉疚。他是从哪里受到了这样严格而正规的训练呢?他的表现手法严谨而细腻。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引起了教授的联想。他又想起了那个好像在哪见过似的装长笛的盒子。
孙长宁轻轻地收住了音响。
傅涛教授却早已忘记了自己应尽的一个主考教师的责任,仿佛在参加一个精彩的音乐会似的,神情恍惚地说:“再演奏一个吧!”
孙长宁更自如地一个乐曲又一个乐曲地演奏下去。此时此刻,除了那片在春风里快乐地摇曳着嫩绿枝条的、朴实无华的白桦林以外,他什么也看不见了。
没有一个人愿意扰乱这些旋律在大家心里形成的感觉——干净的、纯洁的、向上的感觉。
那七个考生突然热烈地喊起来:“老师,这才是真正的第一名!”
孙长宁觉得好像一下子被人从深谷推上了山巅。
“告诉我,这是谁写的?我怎么从来没有听到过?”
“我的老师!”
“他现在在哪儿?”
“他……他在森林里!”
“在森林里?!”那飘飘渺渺、若有若无的呼唤一下子变成了鲜明而生动的形象,站在教授的眼前。难道真的是他?难道这个少年是他的学生?
孙长宁慢慢地把长笛放在教授面前的桌子上,又从背包里掏出厚厚的一叠乐谱,含泪说道:“这是老师留下的!”
在乐谱的封面上,教授看到了工整而熟悉的笔迹,端正地写着:“梁启明!”
啊!果然是他!教授想到那位最知己的朋友,同时代人里最有才华的一个。他抚摸着长笛和乐谱。这就是那个才华横溢、勤于事业、忠于理想的人留在世上的全部东西了。是全部吗?啊,远远不是,他抬起一双泪眼,宽慰地看着站在面前的这个少年,拉过他的手,把少年人那热泪纵横的脸贴近自己的心田。不,生命并没有在那片白桦林中结束,往事也没有成为陈迹,这就是他的生命的继续。
夜晚,当孙长宁躺进教授那松软的、散发着肥皂的清新气味的被窝里的时候,从浅绿色的窗帘的缝隙里,他又看见……
陈年的腐叶在他的脚下沙沙地响着;风儿在树叶间飒飒地吹着;蝴蝶飞着,甲虫和蜂子嘤嘤地哼着;啄木鸟笃笃地波着。一只不知名的鸟儿叫了一声,又停了下来,从森林的深处传来了另一只鸟儿微弱的啼鸣,好像是在回答这只鸟儿的呼唤。远处,时不时地响着伐木工人放倒树木的呼声:“顺山倒——”“横山倒——”。这声音像河水里的波浪似的荡漾开去。突然,一种奇怪的声音传入耳际——它既不像鸟儿的啼鸣缭绕,也不像敲打着绿叶的一阵急雨;它既不像远处隐隐约约的伐木工人那拖长了的呼声,也不像风儿掀起的林涛,可是它又像这许许多多的、他自小就那么熟悉的、大森林里的一切声响。朦胧而含混,像一个新鲜、愉快而美丽的梦。它是童话里的那支魔笛吗?在一片已经伐倒了不少树木的林间空地上,和爸爸住在一个帐篷里的从北京来的梁老师在吹着一根长长的、闪闪发亮的东西。
朦胧中,梁老师弥留之际的话萦绕耳际:“总有一天,春天会来,花会盛开,鸟会啼鸣。等到那一天,你到北京去。那里,一定会有人帮助你继续完成……”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孙长宁“干裂的嘴唇”和“皮袄”“皮帽”的穿着,可知他自寒冷的地方长途跋涉而来,也暗示了他朴实憨厚的性格特征。
B.孙长宁擅闯考场遭到了老师质问、漠视,在获得了其他考生的同情和老师们的许可后,他的表演便轻松自如渐入佳境了。
C.孙长宁的演奏逐渐唤起了傅涛教授对梁启明的记忆,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随着音乐渐渐清晰,最终乐谱印证了他的判断。
D.结尾处孙长宁在梦境中听到自然之声、伐木工人的呼声和梁老师的笛声,这些“声音”由近及远,传达出他再次回到森林的期盼。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他叉开两腿,比以前更牢地钉在那里”,这里用“叉”“钉”两个动词,表现出此刻的孙长宁因想到梁老师的嘱托,信念更加坚定。
B.文中心理描写细致入微,如孙长宁由遇挫时的难堪,到演奏时的忘我,再到演奏成功后的喜悦和兴奋,呈现出他心理的变化。
C..本文两次写到“白桦林”,既照应了题目,又为故事的发生和发展营造了一个真实可信的自然环境,预示着孙长宁美好的人生前景。
D.本文结尾含蓄隽永,可以预见孙长宁将会在音乐的道路上有更好的发展,并且他也将更好地完成梁老师弥留之际的心愿。
8.这篇小说在叙事上很有特色,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9.作家刘恒在多年之后仍然记得当年被这篇小说深深打动的情形:“张洁的《从森林里来的孩子》有一种人格的力量,给我以强烈的震撼。”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答案:
6.C(3分,A项“暗示了他朴实憨厚的性格特征”错。他的穿着和“干裂的嘴唇”源于生活环境和长途跋涉,和性格没有关系,选项过度解读。B项“他的表演便轻松自如渐入佳境了”错。原文为“带着初出茅庐的年轻人的局促,孙长宁开始了演奏”,一开始还是有局促之感,并没有“轻松自如”。D项“由近及远,传达出他再次回到森林的期盼”错。文章只是呈现梦境里出现的声音,是虚写,不能体现“由近及远”;梦境里的场景,都是孙长宁生命中印象深刻的事物,对他有较大影响,梦的内容表明他对那片森林及相关人物热爱,不能表明他期盼再次回到森林。)
7.C(3分,“预示着孙长宁美好的人生前景”错,白桦林即森林,白桦林养育了孙长宁,梁启明在白桦林里把自己的音乐才华转移给了孙长宁。白桦林对孙长宁意义重大,但不能预示孙长宁的人生前景。)
8.①设置了明暗双线结构。本文是以孙长宁的赶考为主线,以梁启明对孙长宁的音乐和人生的启蒙为暗线来叙述故事的;②设置了伏笔、照应。如围绕孙长宁、梁启明和傅涛的人物关系设有多处伏笔,长笛盒盖的出现为下文揭开梁启明的身份埋下了伏笔,两处“嘱托”前后照应;③虽然采用第三人称全知叙事视角,但多有作者自我感情的强烈渗入,使笔下人物获得了礼赞式的描绘;④综合运用多种叙事顺序。在顺叙的同时,文中插叙了对故乡森林景色的描写,文末通过梦境补叙了孙长宁与梁老师初见时的情景。(每点2分,共6分,答出三点给6分,言之有理即可。)
9.①小说人物身上无一不闪现着人格的魅力:孙长宁的坚定和执着、梁启明的信念和追求、傅涛教授的友善和热爱、七个考生的诚挚和无私。②他们对事业的追求、对理想的忠诚和对生活的热爱,会触动读者对干净、纯洁、向上等美好品质的向往与追求。(每点3分,共6分,言之有理即可。)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会员中心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栏目推荐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题库
  高中题库
 相关资料
高洪波《陀螺》阅读练习及答案
曹多勇《长出一地的好荞麦》阅读练习及答案(2023年全国乙卷高考题)
沈从文《社戏》阅读练习及答案(2023年全国新高考Ⅱ卷)
贾平凹《秦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陈村《给儿子》阅读练习及答案(2023年新高考全国I卷题)
毕淑敏《盲人看》阅读练习及答案
巴金《机械的诗旅途随笔之一》阅读练习及答案(2023年全国甲卷高考题)
卡夫卡《最初的痛苦》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慈欣《朝闻道》阅读练习及答案
张晓风《步下红毯之后》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犁《石猴——平分杂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朱光潜《谈在卢浮宫所得的一个感想》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愿坚《普通劳动者》阅读练习及答案
聂鑫森《花草柬》阅读练习及答案
丁玲《一个真实人的一生——记胡也频》阅读练习及答案
法朗士《里凯》阅读练习及答案
汪曾祺《落魄》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沈从文《鸭窠围的夜》阅读练习及答案
老舍《樱海集》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宗璞《都云哲人痴,谁解其中味》阅读练习及答案
茅盾《写于悲痛中》《为了纪念鲁迅的六十生辰》阅读练习及答案
卞毓方《扁担那头的父亲》阅读练习及答案
鲍尔吉·原野《光的笑容》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庆邦《打麦场的夜晚》阅读练习及答案
郭沫若《司马迁发愤》阅读练习及答案
汪曾祺《牙疼》阅读练习及答案
郭沫若《秦始皇将死》阅读练习及答案
瞿秋白《涴漫的狱中日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蒙《春之声》阅读练习及答案
阿来《莫格德哇行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张洁《一只不抓耗子的猫》阅读练习及答案
张洁《是的,我听见了》阅读练习及答案
张洁《梦》阅读练习及答案
有关作家张洁的名言名句
张洁作家简介

   版权所有 我爱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