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光的笑容
鲍尔吉·原野
①光从长裙似的厚窗帘的脚下射进来时,只有三寸长,它落在提花地毯上,好像捕捉羊毛里的尘埃。如果你“哗”地掀开窗帘,光像洪水一般扑进来,占领屋里的每一个角落。还是节省点光吧,我一点点拉开窗帘,光像客人从一条窄道走下来。它们只走直线,前方不管是床或者椅子,光都要走过去,把自己的衣服摊在上面。
②每天从窗外进入我家里的光是原来的光吗——昨天、前天、许多天以来的光?
③这些光线——它虽然被称为线,我实在不知道它们是多少根线——真像是我家里的熟人,从窗玻璃上的每一部分穿越而来,从它和煦的温度上可以感到这些光线带着笑意。如此说,光带着笑容来到我家。是的,否则它来此做什么呢?
④光坐在地板上笑,坐在橱柜、枕头、书本、床头眼药水上笑,它们坐在垂直的镜子上笑,它们在镜子里看到了墙壁和吊灯上的光的兄弟。
⑤这些光线只是光的先头部队,是天色熹微之后进入屋子里面的亮,我称之为泛光,而整齐的光的队伍在后面。当阳光越过前楼的屋檐进入房间时,它们全穿着金色的制服。这些光不乱走,这些光永远保持队形,排成一字的方形向前面推进。无论遇到什么东西,早晨的光都刻板地为这些东西涂上一层金色。如果你在地板上放一个金黄色的小南瓜,阳光也照样为它涂上金色,虽然南瓜身上一点也不缺这种颜色。
⑥如果我家黑猫飞龙少校端坐在光里,光比平时劳累。把金色洒在飞龙的每一根毛上,而猫毛又如此之多。飞龙如刺猬一样沐浴在晨光里,不时看一看自己爪子上的光,但没等它把光舔进肚子,光已经跑了。爱因斯坦早就说过,光的速度是人可以理解的速度里面最快的,但飞龙少校从未听说过爱因斯坦,连塔吉克斯坦也闻所未闻,它认为斯坦并不比一只麻雀更重要。
⑦光行进的时候,边走边衍生新的光,即反光,否则光不够用了。反光也是光,你看到光在地板上缓缓推进时,它的反光已经把天花板照亮了,这又省了许多光。没错,墙壁也被照亮了。我家卧房的墙壁露出布达拉宫式的红色,客厅露出小葱的绿色,它们上面进驻了光。
⑧然而我们并没有见到光本身,这样说好像不讲理。怎样说才讲理呢?在光照中,我看到了栗子色的地板、彩色墙壁和其他东西的轮廓与色彩,但它们是地板、墙壁与其他东西,并不是光。光是透明的?当然透明,光从来不是一堵墙。然而透明的水、玻璃与水晶都有实体,而光的实体在哪里?
⑨你伸出手,当你看到你的手时,光就在你的手里,你却握不住它,更不能把光藏起来。以人的贪婪的本性而言,如果可以把光藏起来,不知有多少人藏起多少光,大街上到处是卖光的人,行贿也会贿之以光,但太阳没让人这样做。造物主所造的核心物质都具有不可复制性与不可储存性,比如空气,光。电来自能源转换而非制造,同时不可储存。
⑩在我们见到光照射万物时,仍然可以说我们不知什么是光,没见过光本身。你说光原本不存在也未尝不可,说它存在,你怎么指给人看呢?爱在哪里?智慧和仁慈在哪里?人没办法指出它们,尽管它们就在那里。
⑪我趴在地板上摆火柴棍测量阳光的行进速度,后因接电话把这项重要试验耽误了。当你趴着看地板上阳光的脚步时,光似乎不动了。从理论说,光每秒每刹那都在行走。从实践——以人的视网膜、人的无法安住的心念——说,它不曾移动,而人一转身,它又迈了一大截。光均匀地走过房间和整个大地,走过上午和下午。光时时在生长,人从来抓不住它们不断生长的尾巴。
⑫从古至今,只有光从容不迫。
8.第①段对“光”的描写很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9.有人认为第⑥段画线句为闲笔,是否可以删去?请简述理由。
10.本文③-⑦段描写了“光”在行进过程中的各种形态,请从构思的角度加以赏析。
11.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我校文学社公众号将隆重推介鲁迅文学奖得主鲍尔吉·原野的作品。公众号有“自然”和“童心”两个专栏,你认为这篇文章应该编入哪个专栏?请说明理由。
答案:
8.动词精准,光的进入方式(“落”“捕捉”“扑”“走”),给人以具象化的画面感;用拟人、比喻修辞,将光比作“我”的客人,体现光与人的和谐关系。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可感,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9.示例一:不是“闲笔”。画线句引用爱因斯坦的话说明光速度极快、不可捕捉的特点,用调侃、幽默的笔调(拟人手法或者引用《相对论》中相关素材),表现猫对光的无知并不影响它享受光,凸显“光”与“猫”游戏的趣味。 示例二:是“闲笔”。画线句虽然引用爱因斯坦的话说明光速度极快、不可捕捉的特点,本段重点在于通过猫沐浴在阳光中的场景表现光的特点,而画线句与光的特点没有直接的关联性,因此是闲笔。 10.文章首先描写了晨光熹微时的光线,与人最熟悉亲近;然后是天亮后的阳光,整齐有序,辉煌庄严,给人启迪;最后写行进中衍生的反光,客观地照出万物色彩,使人自省。三种光按时间顺序先后出现,同时也呈现了人从自然中获得智慧的过程,表现了作者观察的细致入微,并为后文哲理思辨作铺垫。 11.示例一:应编入“自然”专栏。本文以“光”这一自然界物象为核心,从光——自然——人三者间关系思考,视“光”与爱、智慧、仁慈等最高价值同列,倡导在美学、哲学意义上师法自然,同时反思人本性贪婪、心念无法安住。所以应编入“自然”专栏。 示例二:应编入“童心”专栏。“光”虽然是本文重点描写的对象,但观察“光”的视角同样是其核心要素。文章以“光的笑容”为题吸引读者,充满童心童趣;内容选材如“黑猫飞龙少校”符合儿童兴趣,贴近儿童视角;语言表达符合儿童理解,表现了追求纯真的思想主题。所以应编入“童心”专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