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 | 成语词典 | 诗词大全 | 文言文翻译 | 小学语文 | 本站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试题 >>高考诗歌阅读与鉴赏 >>
重庆市2023届5月份高考模拟试题古诗鉴赏汇编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3-05-29


2023届重庆市高三三模语文试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5~16题。
咏怀
【魏晋】阮籍
壮士何慷慨,志欲威八荒。
驱车远行役,受命念自忘。
良弓挟乌号,明甲有精光。
临难不顾生,身死魂飞扬。
岂为全躯士,效命争战场。
忠为百世荣,义使令名彰。
垂声谢后世,气节故有常。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壮士”二句出语壮阔,“何”字带着饱满情感,赞扬壮士威震八荒的昂扬高志。
B.“驱车”句照应“威八荒”,“受命”句启领下文之出征效命,使全诗章法严谨。
C.“良弓”二句写壮士武器装备之精良,衬托壮士的英武风采和慷慨赴国难的豪情。
D.此诗与《诗经·无衣》一脉相承,都表现战况的激烈和壮士轻生死重名节的气概。
16.论者认为阮籍这首诗直承雄健深沉、悲凉慷慨的建安风骨。这种风骨体现在哪些地方?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15.D。此诗没有表现战况激烈;《无衣》表现同仇敌忾,无“重名节的气概”。
16.①形象上,塑造的是临难不顾、以死报国的壮士形象,豪迈刚健之气中也有不顾生死的悲凉意味;②主题上,颂扬留名青史的进取精神和忠义气节,体现出慷慨昂扬的格调;③风格上,措辞大气,用语俊朗,气魄阔大,如“威八荒”“魂飞扬”“百世荣”“故有常”等,措辞有浓烈的阳刚之气。(每点2分,共6分)
2023届重庆市九龙坡区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夜宿浙江
孙逖
扁舟夜入江潭泊,露白风高气萧索。
富春渚上潮未还,天姥岑边月初落。
烟水茫茫多苦辛,更闻江上越人吟[注]。
洛阳城阙何时见,西北浮云朝暝深。
[注]越人吟:战国时越人庄舄仕楚,不忘故国,病中吟越歌以寄情。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交代了时间和季节,既照应题目“夜宿”,也渲染出清幽的氛围。
B.颌联“潮未还”与“月初落”,对仗工整,暗示了光阴易逝人生苦短。
C.颈联写诗人听闻“江上越人吟”,顿时生发“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
D.尾联以“何时”发问,诗人虽感遥遥无期,但仍对回到朝廷充满信心。
16.《礼记·乐记》有云:“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请结合本诗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15.C    16.①一叶扁舟,露白风高,触发漂泊天涯的诗人内心萧瑟之意;
②江潮未还,山月初落,触发夜不能寐的诗人流落江湖之苦:
③烟水茫茫,越人吟唱,诗人感同身受,引发了诗人的乡国之思。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A.“也渲染出清幽的氛围”错误,“露白风高气萧索”表达出了萧瑟的氛围。
B.“暗示了光阴易逝人生苦短”错误,暗示诗人旅途中夜不能寐的苦闷之情。
D.“充满信心”错误,“何时”说明作者感到回朝遥遥无期,希望渺茫。
故选C。
1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意思是人思想感情的产生和变化,是由于外界事物引发的。联系诗歌手法,即借景抒情,然后分析借景抒情的手法即可。
首联“扁舟夜入江潭泊,露白风高气萧索”,作者从眼前景物写起,起笔开门见山,将时间地点寓于景物的描写之中,通过对“扁舟”“露白风高”等意象的描写,渲染了萧索悲戚的氛围,触发漂泊天涯的诗人内心萧瑟之意。
“富春渚上潮未还,天姥岑边月初落”,用对偶展现“气萧索”之景,“潮未还”“月初落”描写江上潮水汹涌、夜晚月落之景,触发诗人颠沛流离夜不能寐的苦闷之情。
“烟水茫茫多苦辛,更闻江上越人吟”,烟水迷蒙,再加上听到越人的歌声,更是引发作者对自己宦游经历的慨叹,增添心中思乡思国之情。
整体上,前三联通过对白露、风、天气、月、潮水、江面等景物的描写,渲染了萧索悲戚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漂泊在外无法回到朝廷的无可奈何和悲愁之情。
2023届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全国招生统一考试高考模拟调研卷六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剪梅·怀旧
[宋]汪元量
十年愁眼泪巴巴。今日思家,明日思家。一团燕月明窗纱。楼上胡笳,塞上胡笳。
玉人劝我酌流霞。急捻琵琶,缓捻琵琶。一从别后各天涯。欲寄梅花,莫寄梅花。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十年”突出时间悠长,与一双愁眼迭印到一块,起首有先声夺人之势。
B.“今日”“明日”堆叠,将归家的遥遥无期和对未来的绝望表达得极深刻。
C.月是“燕”月,笳是“胡”笳,强化国破家亡、离乡别土的痛苦与愁怨。
D.全词上实下虚,下片回忆当年离家时玉人杯酒相劝、弹捻琵琶的断肠意。
16.“莫寄梅花”的原因,词人没有交待,但根据语境可以大致推测。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
15.B。词作未曾表达“对未来的绝望”,只是表达思乡的折磨很痛苦难捱。
16.①别离十年,故国家乡可能物是人非,已不知梅寄何处;②因为身处胡地,水远山遥,纵知寄处,也不知如    何寄去;③因为即使寄到,也只能增添她的愁闷和担忧,毫无益处。(一点2分,共6分)
2023年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猜题信息卷(三)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慈姥竹
李 白
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
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
不学蒲柳凋,贞心尝自保。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二句用“竹”“石”“江”“岛”等意象,勾勒出一幅竹林与江岛相互映衬的美景。
B. 第四句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描写竹声,突出慈姥竹给人带来的早春的寒意。
C. 五至八句运用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描写慈姥竹,语言生动明快,富有表现力。
D. 诗歌第七句和《论语》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两句所用表现手法相同。
16. 竹在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心中具有很高的地位,他们将竹子作为品格高尚的化身,且常常以竹自喻。请结合这首诗简要分析。
【答案】15. B 16. ①慈姥竹虽然生长在石缝这种恶劣的环境中,但仍然长势茂盛,与江岛相映,还坚决不学蒲柳,秋风一来就凋零,可见慈姥竹坚韧不拔的神韵和顽强不屈的生命力;②用慈姥竹制作的笛子吹出的声音,似龙鸣之声,比笙箫奏出的“凤曲”更好,是对其高风亮节的赞美。③诗人托物言志,表现自己决不向任何黑暗势力屈服的铮铮傲骨,和对高尚人格的向往。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
B.“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描写竹声”错,虚声是听觉,寒意应是触觉,从听觉和触觉两个角度来描写竹声。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意象特征的能力。
《慈姥竹》首联描绘出一幅慈姥竹从石缝中钻出、茂盛竹枝叶缭绕轻烟辉映江岛的景致,传达出慈姥竹坚韧不拔的神韵、顽强不屈的生命力。尾联借蒲柳与慈姥竹对比手法,描绘出一幅蒲柳易凋谢、慈姥竹坚贞高洁的景致,侧面烘托出慈姥竹的坚韧顽强。可见慈姥竹坚韧不拔的神韵和顽强不屈的生命力;
颈联写慈姥竹制笛吹出的声音,似龙鸣之声,比笙箫奏出的“凤曲”更好。明写慈姥竹制笛吹出的声音,似龙鸣般动听,更胜笙箫奏出的“凤曲”。实则写诗人的感觉,突出慈姥竹高风亮节的品格,妙趣横生。
所以本诗托物言志,表面写竹,其实是写人,明写赞颂了竹永葆本色的精神,实则写象征了诗人面对种种艰难困苦,宁折不弯,决不向任何黑暗势力屈服的品格,和不肯与黑暗社会同流合污的铮铮傲骨,抒发了诗人自身向往高尚人格的感情。
2023届重庆市新高考冲刺压轴联考卷(二)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夜曲
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秋夜曲
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15.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诗首句以“桂魄”代指月亮,“初”字点明时间,写夜幕初临,秋露微生之景。
B. 王诗第二句紧承上句,写主人公虽感罗衣单薄,却并未更衣,为下文抒情作铺垫。
C. 张诗开头两句连用“丁丁”“漫漫”两个叠词,写出了秋夜的漫长、寂静、清冷。
D. 张诗第三句写暗虫彻夜鸣响搅得思妇通宵难眠,表现了思妇内心的厌弃与烦躁。
16. 这两首诗都表现了思妇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请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手法的异同。
【答案】15. D 16. (1)同: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王诗前两句写景,烘托出女主人公清冷孤寂的心情,字里行间隐隐流露出女主人公因秋凉需要更衣而思念远方丈夫的情愫。张诗前两句因情取景,通过思妇失眠时的所见所闻,写秋夜之长,暗衬闺中女子思念成夫的时间之长。(2)不同:王诗后两句运用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写女主人公因心怯空房而迷恋弹筝,委婉地表达了女子思念丈夫的哀怨。张诗的后两句,运用衬托、直抒胸臆,通过虫鸣衬托思妇的寂寞,进引发向老天爷求告,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深切思念。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D.“表现了思妇内心的厌弃与烦躁”错误,诗中表现的是思妇对征夫的思念之情。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抒情手法的能力。
王诗此诗前两句“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是写景,写秋夜微凉,景物凄清,暗含孤独寂寞之情;末两句“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写情,主人公寂寞难寝,殷勤弄筝。少妇独守空闺,沉浸于相思,不忍更衣;借弹筝自遣寂寞,又不忍回屋。诗人借用女主人公心理活动来展示其独守空房的哀怨,曲尽其妙;代写思妇心境,抒发内心空虚的痛苦,更显深刻细腻生动。
张诗的前两句中,用 “丁丁”和“漫漫”这两个形容词,前者形容漏水的声音,后者形容轻云的形状变幻。从而说明了丁丁的漏水声仿佛敲打在心上,缓缓移动的轻云、时隐时现的月亮使人感觉夜漫长的意思。但无论是形容漏水声音,或是形容轻云形状变幻,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这就是描写秋夜的时间之长。因此,这里用借景抒情手法写出了思妇在失眠时的所见所闻。
由此可见,两首诗的相同之处在于,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王诗前两句写景,烘托出女主人公清冷孤寂的心情,字里行间隐隐流露出女主人公因秋凉需要更衣而思念远方丈夫的情愫。张诗前两句因情取景,通过思妇失眠时的所见所闻,写秋夜之长,暗衬闺中女子思念成夫的时间之长。
王诗是直抒胸臆(或运用心理描写),直言“心怯空房不忍归”,写女主人公在深深思念着远出的丈夫,夜不能寐,不愿独守空房,只有借弹筝来排遣凄凉寂寞的情怀。房空,心更空虚,其情悲切。通过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展示了她独守空房的哀怨。
张诗中,第三句中的'逼'字下得极妙,它不仅透露了节气正在变化,深秋即将来临,对秋虫带来了威胁,冷得它们通宵哀鸣,这里环境的“冷”,更是衬托了思妇内心的冷。“征衣未寄莫飞霜”是思妇内心的独白,因此使用的是直抒胸臆。她既是在向老天爷求告,又是在径直命令上天。无论是求告还是命令,都可以从这天真的出语中窥见她对丈夫的无限深情。
因此,两者的不同在于:王诗后两句运用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写女主人公因心怯空房而迷恋弹筝,委婉地表达了女子思念丈夫的哀怨。张诗的后两句,运用衬托、直抒胸臆,通过虫鸣衬托思妇的寂寞,进引发向老天爷求告,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深切思念。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会员中心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栏目推荐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题库
  高中题库
 相关资料
高考古诗鉴赏考点汇编
2022年全国高考诗歌鉴赏试题pptx课件
高考古诗词满分答题模板及举例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复习:有关乡村生活的诗词练习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客观题和主观题指导及练习
高考古诗鉴赏复习:反常态题型
统编版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诗歌鉴赏专项练习
高中诗歌鉴赏常考题型及答题技巧最全整理
高考复习:考场上如何使用已知条件多维立体快读准解古诗词ppt课件
新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和默写》满分答题指导
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各类题型解法指导
福建省各地2023届高三二模古诗阅读汇编
广东省各地2023年高三一模古诗阅读题汇编
河北省各地2023年高三一模古诗阅读汇编
山东省各地2023届高三一模古诗阅读汇编
高考古诗文阅读之必背名句默写专题训练
高考诗歌鉴赏思想感情训练
古代诗歌阅读复习:常见的13种借代形式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ppt课件(52页)
2022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诗词鉴赏阅读
高中诗歌鉴赏十三大类型全集
高考诗词鉴赏专题训练:虚实结合
高考诗词鉴赏专题之对比手法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全五册古诗词鉴赏精编归纳
高中诗词鉴赏常用典故40例
高考古典诗歌开放性题型答题指导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古典诗词中的炼字
高考语文复习:千古兴亡多少事——咏史怀古诗复习
考场上如何使用已知条件多维立体快读准解古诗词ppt课件
高中诗词鉴赏答题答题技巧
2022年北京市高三上学期期末古诗阅读汇编
2023届高考第一轮复习: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高考古诗鉴赏常规习题答题模式
高中古典诗歌鉴赏知识汇总表
高考古诗词鉴赏--景物形象
高考语文复习之古诗词鉴赏--人物形象
2023届高考一轮复习课后习题:古代诗文参照式阅读与对比鉴赏
新高考备考之诗歌鉴赏专项训练
2022年上海新高考语文学科专题复习:诗歌鉴赏
新高考诗歌鉴赏之各地高三一模情境化试题汇编
2022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二模古诗阅读汇编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解题失误原因分析
高考复习:古诗词鉴赏中意象类对比练习
2019至2021高考真题诗歌鉴赏汇编
高考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

   版权所有 我爱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