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 | 成语词典 | 诗词大全 | 文言文翻译 | 小学语文 | 本站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二年级上 >>
二年级上《登鹳雀楼》教案5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3-09-15


《登鹳雀楼》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字,会写2个字。

2.读诗句、想象画面,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4.拓展阅读畅当的《登鹳雀楼》,背诵积累。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想象诗歌画面,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一、图片导入

1.出示课文插图。

 师:同学们,从这节课开始,我们要去祖国的大江南北游玩一番,看看各地的美景,我们先来到这儿参观。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师:在我国唐朝,有一位大诗人,名叫王之涣。一天傍晚王之涣来到黄河岸边,他看到夕阳挨着群山慢慢落下,余晖染红了天边,滚滚的黄河水浩浩汤汤流向大海。诗人不禁感叹,这里的景色太美了!可是他并不满足,还想看到更远的风景,同学们你们能从图上找个更好的观测点吗?

2.简介:鹳雀楼。

师:这座楼就是鹳雀楼。读一遍。(生读)大家注意观察鹳雀这两个字形上什么相同之处?(都有隹,一种短尾巴鸟)这座楼上经常会有鹳雀在楼台上停歇休息,因此这座楼得名叫鹳雀楼。鹳雀楼在山西省永济县。前面可以看见中条山,下面紧邻黄河,我们大诗人王之涣登上鹳雀楼后就写了一首诗,题目就叫——(生)《登鹳雀楼》。这节课我们到鹳雀楼去旅行。

3.板书课题。

识记“楼”字、指导书写。

设计意图:从单元主题入手,用足教材,观察插图导入新课,让学生进入课堂学习中。同时,二年级写字教学是重点,依照一看二范三描四写的原则,让学生自己观察生字,再进行书写。同时,关注学生的双姿,让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读准字音

1.师:接下来,我们走进这首诗。第一遍读,要求同学们,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古诗中出现的生字,可以多读几遍,自由地读。

2.指名2人读,师评价。(这位同学能够读准字音,还有谁愿意读读?)那你们能字字落实吗?齐读。

3.去掉拼音指名读。那么现在老师把拼音去掉,不借助拼音,还能读准确吗?谁来试试?(按照刚才的要求,生评价)

4. 巩固字词复沓读。

师:现在,我们来一起合作读。注意,我们读的时候要读准生字,记清字形。(指名一人领读)

5. 师:读准了古诗里面的生字,现在这些生字走出了古诗,你们还认识吗?我们来看第一个字,谁来认?(指名读,组词,全班读PPT的词)

6.指导写“层”字

   师:同学们可真厉害,这么快就认识了生字,奖励给大家一个好玩的字,大家猜一猜这个字读什么?(层的字理教学)

简介“层”字字理:尸  人,“曾”表示重叠。人住的多层房屋,如云般层叠。

设计意图:运用自读、指名读、巩固字词复沓读等形式,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认识课文生字,读通古诗,潜移默化中落实识字教学任务。

三、读出韵律

1.每首古诗都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现在根据老师帮你划分出来的节奏自由读一读古诗,看看能不能读出古诗的韵律美。

2.指导读出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师:现在老师带领大家一起来读一读,感受一下这首诗的节奏和韵律。(师带读)

3.指名读,师评价。

4.感受快节奏的韵律(可拍手打节奏读)

5.自主发挥多种古诗读法。

师:同学们,除了可以拍手读,还可以怎么读古诗?你们知道古人读古诗有着什么样的动作?(摇头晃脑)

6.古诗除了可以读,还可以唱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第一遍我们洗耳恭听……

第二遍 轻唱,轻轻的看着字……

第三遍,可以把声音稍稍放出来,但是唱的时候我们要关注到古诗。

设计意图: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要教师范读为先,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美,读出古诗的停顿和抑扬顿挫。


四、读出画面

1.古诗韵律美,画面也美。一句诗就是一个画面,读诗句,你看到了哪些景物?

出示:白日依山尽, 齐读

师:读到这句诗同学们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

(师板画 “群山”“白日”)

2.欣赏“白日”

拉近镜头,仔细看看这太阳,是什么时候的太阳啊?从哪儿看出来的?

师:太阳紧紧的挨着群山,课文中把快要落山的太阳称为?(白日)

突出重点词语读:白日依山尽

3.引导体会“依、尽”用词的贴切

师:太阳是慢慢地、慢慢地挨着群山往下落,所以”依“字要读得再慢一些。男生起:

突出重点词语读:

白日依山尽,依—山—尽

师:现在太阳完全落下去了,男生起。

突出重点词语读:白日依山尽,依—山—尽

4.感受黄河气势画面。
现在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师:这位同学看见了黄河水浩浩荡荡向大海奔流,王之涣也看见了黄河水浩浩荡荡的向大海奔流,你能读出这种壮观的景象吗?

师生评价读:

生:黄河入海流。

师:黄河水真是滔滔不绝啊!

生:黄河入海流。

师:这一景象真是壮观呀!(起)

师:接下来,我们再来一起读,感受这种壮观的画面美。

5.想象画面美读。

退潮式朗读:白日依山尽,依山尽  依山尽

涨潮式朗读:黄河入海流。入海流  入海流

6.此时此刻,诗人站在鹳雀楼上看到这样壮观的景象,他想到了什么呢?我们一起读诗句。

齐读: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现在,请你再读读上下句,这个“欲”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老师在这个字旁边做了一个批注,你们也学学老师,在课本上把不理解的字词做上批注,做笔记也是一种学习方法。

师:“欲”字在这里是想要,那么诗人想要什么?

师:想要看到更远处的景物,那么想要看的更远,就必须要怎样呀?

师:对,站得高看得远,想要看得更远,就要更上一层楼。

7.二部交替读:

师:我们来二部交替读。男女生一起。

设计意图:借助了多媒体资源,利用各种直观的图片让学生从图片中感悟诗歌的意境,在读中体会诗歌的含义。

五、熟读成诵

1.描述情景读:(配乐)

师:诗人王之涣来到了鹳雀楼,他看见:

生: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师:登高望远是件多么愉快的事,王之涣不禁吟诵起来:

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引导背诵。

王之涣因这首五言绝句而名垂千古,鹳雀楼也因此诗而名扬中华。诗因楼出,楼因诗名。让我们牢牢记住这首广为流传的古诗吧!

填空背诵。

师:大家在背诵的古诗的时候也要注意这首古诗的韵律美,大家可以一起摇头晃脑的背一背。(起)

3.语用实践环节

(1)这首诗之所以流传至今,是因为最后两句诗(齐读),也是因为它要告诉我们的道理(齐读)。“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千古名句,它不光运用在登楼上,还可以用在学习上、工作上等许多地方,用来鼓励自己或别人。

(2)语用实践读。

设计意图:我们的常说要让学生“活以致用”,创设两个具体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补充,一方面是检验了学生对古诗的理解程度,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会员中心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栏目推荐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题库
  高中题库
 相关资料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7
《登鹳雀楼》原文译文及赏析
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教案3
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3
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教案2
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ppt课件2
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练习题
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同步练习
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知识点
《登鹳雀楼》ppt课件5
《登鹳雀楼》ppt课件4
《登鹳雀楼》ppt课件3
《登鹳雀楼》ppt课件2
古诗二首《登鹳雀楼》《鹿柴》教案1
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ppt课件1
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教案1
《登鹳雀楼》教案6
古诗二首《登鹳雀楼》《古朗月行》教案1
《登鹳雀楼》教学反思
《登鹳雀楼》说课稿2
《登鹳雀楼》说课稿
《登鹳雀楼》教案4
《登鹳雀楼》教案3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2
《登鹳雀楼》教案1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5
《登鹳雀楼》教案4
《登鹳雀楼》教案3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3
《登鹳雀楼》教案2
《登鹳雀楼》ppt课件1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王之涣《登鹳雀楼》诗歌鉴赏
《登鹳雀楼》Flash在线朗读

   版权所有 我爱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