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 | 成语词典 | 诗词大全 | 文言文翻译 | 小学语文 | 本站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题库 >>高考文言文阅读 >>
《深虑论》《过秦论》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3-10-30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成10~14 题
材料一:
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 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与?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 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当秦之世,而灭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方以为兵革不可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弑之谋。武、宣以后,稍削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光武之惩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而其亡也,盖.出于所备之外。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
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虑切于 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古之圣人,知天下 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唯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
(节选自明·方孝孺《深虑论》
材料二:
秦王足己而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子婴孤立无亲, 危弱无辅。三主之惑,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当此时也,世非无深虑知化之士也, 然所以不敢尽忠指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也,忠言未卒于口而身糜没矣。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阖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谏,智士不谋也。故秦之盛也,繁法严刑而天下震;及其衰也,百姓怨而海内叛矣。
野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 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节选自西汉·贾谊《过秦论》)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 1 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 分)
故其子孙A虽有至B愚不肖者足以C亡国D而天卒不忍E遽亡之F此虑之G远者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一,文中表示“统一”,与《兰亭集序》“一死生为虚诞”中的“一”词义不一样。
B.祚,在文中有“皇位”之义,与《陈情表》“门衰祚薄”中的“祚”词义不一样。
C.“盖”有“大概因为”之义,与《齐桓晋文之事》“盖亦反其本矣”的“盖”同义。
D.重足而立,文中指天下之士重叠双脚站立,形象地表示出士人对秦王暴政的恐惧。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材料一开篇指出筹划国家大事之人常出现的一些问题,这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 也有所提及。
B.材料一列举了秦、汉、唐等历代君主的事例,指出他们之所以灭亡,正在于他们思 虑不够周全。
C.材料二中秦王、二世刚愎自用,暴虐天下,忌讳繁多,士人言未尽而身死,不敢竭 忠尽智指出过失。
D.材料二中比较了秦国强盛时期和衰弱时期的不同表现,阐明了秦国不察纳谏言导致 亡国的道理。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
(2).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14.材料二中说“三主失道”而天下乱。请概述两则文本中使国家安定的治国之道?(3分)

 

 

答案:

10.ADF
11.C (《齐桓晋文之事》“盖亦反其本矣”的“盖”是通“盍”,意思是“何不”
12.B (灭亡的原因是因为智力谋划的只能是人事的因素,却无法预测天道的安排。)
13.(1)这些人都有着超人的智慧,超越世人的才华,对于影响国家好坏、存亡的征兆,可谓考虑得细致,防范得周密了。[出人:超出常人;盖:超过;几:事物变化的前兆、迹象;审:周全细致。]
(2)了解兴盛衰亡的规律,详知谋略和形势是否适宜,做到取舍有序,根据时事而变化,所以历时长久,国家安定。[察:知晓,明了;宜:适当,适宜;去就:取舍;因:根据]
14.(1)深虑平时容易疏忽的事件,防范灾祸的发生。[“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
(2)以民为本,用诚心、大德教化百姓。[“而唯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
(3)虚心纳谏,闻过则改。[“秦王足已而不问,遂过而不变”;“三主之惑,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谏,智士不谋也”]
(4)以前人为鉴,并与时事相结合。[“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
(每点1分,答出3 点即可。)

 

文言文参考译文:
材料一:
筹划国家大事的人,常注重艰难危险的一面,而忽略素常容易的一面,防范随时会出现的可怕事件,而遗漏不足疑虑的事件。然而,灾祸常常在疏忽之际发生,变乱常常在不加疑虑的事上突起。难道是考虑得不周到吗? 大凡智力所能考虑到的,都是人事发展理应出现的情况,超出智谋和力量所能而人不能达到的范围,那是天道的安排呀!
秦始皇剿灭诸侯,统一天下后,认为周朝的灭亡在于诸侯的强大;于是改封建制为郡县制,当时认为这样一来就会根除战争动乱,天子的尊位可以代代安享,却不知汉高祖在乡野间崛起,最终颠覆了秦朝的江山。汉王室鉴于秦朝的孤立无辅,大肆分封兄弟、子侄为诸候,自以为凭着同胞骨肉的亲情,可以共辅江山,不生变乱,然而吴王刘濞等七国还是萌生了弑君篡位的阴谋野心。汉武帝、汉宣帝之后,逐渐分割诸侯王的土地,削弱他们的势力,这样便以为平安无事了,没想到外咸王莽最终夺取了汉家的皇位。光武帝刘秀借鉴了西汉(哀、平)的教训,曹魏借鉴了东汉的教训,西晋借鉴了曹魏的教训,各自借鉴其前代的教训而进行防备。可他们灭亡的根由。都在防备的范围之外。唐太宗听传言说:将有带“武”字的人杀戮唐室子孙,便将可疑之人找出来统统杀掉。可武则天每天侍奉在他身边,却怎么也没想到她。宋太祖看到五代的节度可以制伏君王,便收回节度使的兵权,使其力量削弱,容易对付,哪料想子孙后代竟在敌国的困扰下逐步衰亡。
这些人都有着超人的智慧,超越世人的才华,对国家乱亡的诱因,他们可谓考虑得细致防范得周密了。然而,思虑的重心在这边,灾祸却在那边产生,最终免不了灭亡,为什么呢?或许智力谋划的只是人事的国素,却无法预测天道的安排。
古代的圣人,知道国家将来的变化,不是人的智谋能考虑周全的,也不是政治手段能控制的,不敢滥用阴谋诡计,只是积累真诚,用大德来感动天心,使上天顾念他(对百姓)的恩德,像慈母保护初生婴儿那样不忍心舍弃。所以他们的子孙,即使非常愚笨不贤良足够使国家灭亡的,但是上天最终不忍心立即使其国家灭亡。这才是思虑得深远呀!
材料二:
秦王满足一己之功,不求教于人,一错到底而不改变。二世承袭父过,因循不改,残暴虐以致加重了祸患。子婴孤立无亲,自处危境,却又年幼而没有辅佐,三位君主一生昏惑而不觉悟,秦朝灭亡,不也是应该的吗?在这个时候,世上并非没有深谋远虑懂得形势变化的人士,然而他们所以不敢竭诚尽忠,纠正主上之过,就是由于秦朝的风气多有忌讳的禁规,忠言还没说完而自己就被杀戮了。所以使得天下之士只能侧着耳朵听,重叠双脚站立,闭上嘴巴不敢说话。因此,三位君主迷失了路途,而忠臣不敢进谏言,智士不敢出主意。所以秦朝强盛的时候,繁法严刑,天下震惊: 等到它衰弱的时候,百姓怨恨,天下背叛。俗话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因此君子治理国家,考察于上古的历史,验证以当代的情况,还要通过人事加以检验,从而了解兴盛衰亡的规律,详知谋略和形势是否适宜,做到取舍有序,根据时事而变化,所以历时长久,国家安定。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会员中心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栏目推荐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题库
  高中题库
 相关资料
《过秦论》《伶官传序》群文比较ppt课件
《过秦论·上、中、下篇》比阅读练习及答案
《过秦论》《史记·秦始皇本纪》阅读练习及答案
《过秦论》背诵指导
《过秦论》《伶官传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过秦论》pptx课件(103页)
《过秦论》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过秦论》理解性默写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过秦论》教案11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过秦论》教学设计10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过秦论》教案9(公开课)
《过秦论》情景默写
《阿房宫赋》《过秦论》阅读练习及答案
《过秦论》文言文知识梳理
《过秦论》教学实录4
《过秦论》ppt课件(61页)
《阿房宫赋》《过秦论》《封建论》阅读练习及答案
《过秦论》pptx课件(67页)
《过秦论》pptx课件(33页)
《过秦论》pptx课件(25页)
《过秦论》理解性默写(2)
《过秦论》理解性默写练习(教师版)
《过秦论》测试题
《过秦论》ppt课件(76页)
《过秦论》阅读练习及答案
《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师说》阅读练习及答案
《过秦论》导学案9
《过秦论》ppt课件(5课时)
《过秦论》公开课导学案
《过秦论》公开课ppt课件
《过秦论》知识点完备1-3课时ppt课件
《过秦论》导学案8
《过秦论》教学反思3
《过秦论》教学反思2
《过秦论》教案8
《过秦论》ppt课件(108页)
《过秦论》导学案7
《过秦论》导学案6
《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师说》导学案
《过秦论》导学案5
《过秦论》ppt课件(73页)
《过秦论》教案7
《过秦论》ppt课件(43页)
《过秦论》ppt课件(78页)
《过秦论》ppt课件(48页)

   版权所有 我爱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