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 | 成语词典 | 诗词大全 | 文言文翻译 | 小学语文 | 本站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题库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 >>
孙犁《吊挂及其它》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者:孙犁  上传者:tomacc  日期:23-11-20


(二)现代文阅读 (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吊挂及其它  孙犁
梦中每迷还乡路,愈知晚途念桑梓。
吊挂
每逢新年,从初一到十五,大街之上,悬吊挂。
吊挂是一种连环画。每幅一尺多宽,二尺多长,下面作牙旗状。每四幅一组,串以长绳,横挂于街。每隔十几步,再挂一组。一条街上,共有十几组。
吊挂的画法,是用白布涂一层粉,再用色彩绘制人物山水车马等等。故事多取材于《封神演义》《三国演义》《五代残唐》或《杨家将》。其画法与庙宇中的壁画相似,形式与年画中的连环画一样。在我的记忆中,新年时,吊挂只是一种装饰,站立在下面的观赏者不多。因为妇女儿童,看不懂这些故事,而大人长者,已经看了很多年,都已经看厌了。吊挂经过多年风雪吹打,颜色已经剥蚀,过了春节,就又由管事人收起来,放到家庙里去了。吊挂与灯笼并称。年节时街上也挂出不少有绘画的纸灯笼,供人欣赏。杂货铺掌柜叫变吉的,每年在门前挂一个走马灯,小孩们聚下围观。
锣鼓
村里人,从地亩摊派,置买了一套锣鼓铙钹,平日也放在家庙里,春节才取出来,放在十字大街动用。每天晚上吃过饭,乡亲们集在街头,各执一器,敲打一通。说是娱乐,也是联络感情。
其鼓甚大,有架。鼓手执大棒二,或击其中心,或敲其边缘,缓急轻重,以成节奏。每村总有几个出名的鼓手。遇有求雨或出村赛会,鼓载于车,鼓手立于旁,鼓棒飞舞,有各种花点,是最动人的。
小戏
小康之家,遇有丧事,则请小戏一台,也有亲友送的。所谓小戏,就是街上摆一张方桌,四条板凳,有八个吹鼓手,坐在那里吹唱。并不化装,一人可演几个角色,并且手中不离乐器。桌上放着酒菜,边演边吃喝。有人来吊孝,则停戏奏哀乐。男女围观,灵前有戚戚之容,戏前有欢乐之意。中国的风俗,最通人情,达世故,有辩证法。
富人家办丧事,则有老道念经。念经是其次,主要是吹奏音乐。这些道士,并不都是职业性质,很多是临时装扮成的,是农民中的音乐爱好者。他们所奏为细乐,笙管云锣,笛子唢呐都有。
最热闹的场面,是跑五方。道士们排成长队,吹奏乐器,绕过或跳过很多板凳,成为一种集体舞蹈。出殡时,他们在灵前吹奏着,走不远农民们就放一条板凳,并设茶水,拦路请他们演奏一番,以致灵车不能前进,延误埋葬。经管事人多方劝说,才得作罢。在农村,一家遇丧事,众人得欢心,总是因为平日文化娱乐太贫乏的缘故。
大戏
农村唱大戏,多为谢雨。农民务实,连得几场透雨,丰收有望,才定期演戏,时间多在秋前秋后。
我的村庄小,记忆中,只唱过一次大戏,虽然只唱了一次,却是高价请来的有名的戏班,得到远近称赞。并一直传说:我们村不唱是不唱,一唱就惊人。事前,先由头面人物去“写戏”,就是订合同。列时搭好照棚戏台,连夜派车去“接戏”。我们村庄小,没有大牲口(骡马),去的都是牛车,使演员们大为惊异,说这种车坐着稳当,好睡觉。
唱戏一般是三天三夜。天气正炎热,戏台下万头攒动,尘土飞扬,挤进去就是一身透汗。而有些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在此时刻,好表现一下力气,去“扒台板”看戏。所谓扒台板,就是把小褂一脱,缠在腰里,从台下侧身而入,硬拱进去。然后扒住台板,用背往后一靠。身后万人,为之披靡,一片人浪,向后拥去。戏台照棚,为之动摇。管台人员只好大声喊叫,要求他稳定下来。他却得意洋洋,旁若无人地看起戏来。出来时,还是从台下钻出,并夸口说,他看见坤角的小脚了。在农村,看戏扒台板,出殡扛棺材头,都是小伙子们表现力气的好机会。
唱大戏是村中的大典,家家要招待亲朋,也是孩子们最欢乐的节日。直到现在,我还记得一个歌语,名叫“四大高兴”。其词曰:
新年到,搭戏台,先生(学校老师)走,媳妇来。
反之,为“四大不高兴”。其词为:
新年过,戏台拆,媳妇走,先生来。
可见,在农村,唱大戏和过新年,是同样受到重视的。
拉洋片
劳动、休息、娱乐,构成了生活的整体。人总是要求有点娱乐的。
我幼年的时候,每逢庙会,喜欢看拉洋片。艺人支架起一个用蓝布围绕的镜箱,留几个眼孔,放一条板凳,招揽观众。他自己站在高凳上,手打锣鼓,口唱影片的内容情节,给观众助兴。同时上下拉动着影片。
也就是五六张画片,都是彩画,无非是一些戏曲故事,有一张惊险一些,例如人头落地之类。最后一张是带点儿“彩”的,我记得题门叫“大闹瓜园”。
每逢演到这一张的时候,艺人总是眉飞色舞,唱词也特别朦胧神秘。到了热闹中间,他喊一声:“上眼!”然后在上面狠狠盖上一块木板,影箱内顿时漆黑,什么也看不见了。
他下来一一收钱、并做鬼脸对我们说:
“怎么样小兄弟,真看吧?”
这种玩意,是中国固有,可能在北宋时就有了。
以后,有了新的洋片。这已经不是拉,而是推。影架有一面影壁墙那么大,有两个艺人,各站一头,一个人把一张张的照片推过去,那一个人接住,放在下一格里推回。镜眼增多了,可容十个观众。
他们也唱,但没有锣鼓。照片的内容,都是现实的,例如天津卫的时装美人,杭州的风景等等。
可惜我没有坐下来看过,只看见过展露的部分。
后来我在北平,还在天桥拉洋片的摊前停留,差一点叫小偷把钱包掏去。
                                     (节选自孙犁《乡里旧闻》,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乡里逢丧事请小戏,谢雨则唱大戏,在作者看来大戏小戏受欢迎的原因是平时文化娱乐太贫乏。
B.乡村春节时期有悬吊挂的风俗,文章对吊挂的画法、内容、形式、受众均做了解说,使得吊挂舞动如在眼前。
C.灵前悲伤,戏前欢乐。这与陶渊明《挽歌》“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有异曲同工之妙,显示出人们对生死的通透。
D.唱大戏时,看戏扒台板是小伙子们表现力气的好机会,这种行为与鲁迅笔下的“看客”别无二致。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梦中每迷还乡路,愈知晚途念桑梓”这句话统摄全篇,是文眼,表现了作者的故土之思。
 
B.“硬拱”“扒住”“往后一靠”,一连串的动词再现了扒台板的小伙子体格好力气大,富有画面感。
C.文章采用第一人称回忆的口吻,讲述过程中回忆和现实相交织,使作品的意蕴更加丰富。
D.文章描写过去中国北方农村的生活和风俗,展现了农民的生活境遇,具有现实主义风格。
8.请简要赏析划线句子的表达特色。(6分)
9.俗话说“他乡纵有当头月,不及家乡一盏灯”,这句话用于孙犁晚年所作的《乡里旧闻》最是恰当。请分析文中蕴含的丰富情感。(6分)

 

 

答案: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6.(3分)D(“这种行为与鲁迅笔下的‘看客’别无二致”错,鲁迅的“看客”意在批判国民的劣根性)
7.(3分)C(“讲述过程中回忆和现实相交织”错)
8.(6分)①采用白描手法,描写故乡春节时鼓手击鼓的场景,表现故乡人民节日的情趣。②从多感官角度描写,视听结合,绘声绘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鼓手敲鼓的动人景象。③语言古朴典雅,句式整齐,多用文言词语,简洁凝练,富有张力。
(每点2分,“动作描写”给1分)
9.(6分) ①对故乡深情的追忆和眷念。作者在缅怀童年经历和乡风民俗中寄寓着浓浓的乡愁。②对农民生存境遇的理解和悲悯。对穷苦贫乏的农民娱乐,作者不以伦理道德视之,而以平和温情待之,品赏咀嚼,予以尊重。③对农民新生活的期盼和追求。作者以古朴、细腻之笔表现了农民淡然超脱、快乐热闹背后的痛苦与悲凉,蕴含着此情。④对已逝去的美好的淡淡忧伤。文末,作者将过去与当下娱乐的表现形式与内容进行了对比,隐喻着难以言说的复杂情感。(每点2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选自《乡里旧闻》,孙犁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39页)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会员中心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栏目推荐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题库
  高中题库
 相关资料
孙犁《村落战》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犁《石猴——平分杂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犁《光荣》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犁《青春余梦》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犁《新安游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犁《“藏”》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犁《吴召儿》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孙犁《荷花淀》《织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犁《种谷的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犁《村歌》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犁《红棉袄》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犁《正月》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犁《吴召儿》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题)
孙犁《守翻口》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犁《书的梦》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犁《纪念》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犁《截击》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犁《铁木前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犁《远的怀念》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孙犁《鞋的故事》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犁《芦花荡——白洋淀纪事之一》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犁《老胡的事》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犁《白洋淀边的一次小斗争》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犁《看护》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犁《识字班》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犁《童年漫忆》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犁《荷花淀》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孙犁《远的怀念》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犁《张秋阁》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犁《葛覃》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犁《采蒲台》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犁《无花果》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犁《丈夫》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犁《碑》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犁《麦收》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孙犁《山里的春天》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犁《走出以后》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犁《山地回忆》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犁《嘱咐》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犁《鱼苇之事》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犁《邢兰》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犁《风云初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犁《吴召儿》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犁《关于散文创作的答问》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犁《战士》阅读练习及答案

   版权所有 我爱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