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 | 成语词典 | 诗词大全 | 文言文翻译 | 小学语文 | 本站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题库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 >>
茹志娟《三走严庄》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者:茹志娟  上传者:tomacc  日期:24-03-0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三走严庄(节选)
茹志娟
去年,正是高粱红的时候,我和军区民运部的老马同志第一次来到了严庄,发动群众搞土改试点工作。虽然是大白天,但是庄里肃静无声,静得叫人不安。我们首先来到农会长严来全的家里。窗前的炕头上,端端正正坐着一个妇女,有二十多岁,她低眉垂眼地在做针线,好像根本没看见她家来了两个陌生的客人。老马和来全谈着如何串联群众,培养积极分子,怎么开齐心会搞土改。不知什么时候,那位宁静的妇女已悄悄地下了炕,靠在房门框上听我们谈话。
当晚我就睡在来全家。“女同志,”来全嫂轻轻地说话了,并且还朝我身边挨了挨,“你说,我们分地主的地,那红契呢?”这可能是她考虑了好久的一个问题。我连忙跟她说:“原来的地契是反动政府搞的,都不能算数。人民政府重新另发土地证。”“对!”她似乎解决了一个重大的疑难。看得出来,这个妇人绝不是一个榆木脑袋,我对她产生了兴趣。她说她娘叫她收黎子。收黎子,收黎子,这天晚上,我念着这极动听的名字睡着了。
转天晚上,她拉住我膀子又问了:“昨黑,你说把地主的红契都拿来烧了,要是地主把它藏了呢?”我忽然觉得,这位淑静而又有点封建的收黎子关心土改,对反动势力没有丝毫的畏怯,这才是土改中真正的骨干分子。我兴奋起来,一把抓着她的胳膊说:“收黎子,你敢不敢分地主的地?”她却仍是那样安静,笑了笑说:“这……我不当家。”我对这位端坐炕上的收黎子不禁又气又爱。
贫雇农齐心大会第二天就在来全家的堂屋里召开了。收黎子出来给灯里添了油,加了两根灯草,就走进里屋。会议一开始,来全说了几句团结起来斗争地主的话。大家都没开口。他等了一会,看看大家只是抽烟咳嗽,不知怎么就来了火,红了脖子,猛地一拍桌子,粗了喉咙喊道:“要地的留下,豁出来干;不要地的出去!”我身边的房门帘子一动,收黎子垂着眼皮,站在房门里,怯怯地说道:“老少爷们,我说,咱们还是要地。”她这轻声细语的一句话,竟比刚才来全拍桌子大喊更出人的意外,那些站起的,要走的,都一起停了下来。收黎子的嘴唇微微有点哆嗦,但是话却说得很稳很清楚。“咱们祖祖辈辈从没说要分地主的地,结果也没个好日子。像我娘,本庄的爷们都知道的,她给地主害死了,还给地主的狗拖。我说,倒不如分,闯个活路。”屋子里肃静无声,也没任何的动作。来全张开嘴巴,似乎也给自己媳妇的这番话镇住了。小屋里给她这几句热血沸腾的话一喊,气氛立刻激烈起来。
在丈量土地、分户插标签的时候,来全抱了儿子小全,在分给他的土地上撒欢打滚,收黎子噙了眼泪,只是一味地笑。
走的那天,收黎子拿起事前准备好的一卷高粱饼子,放在我手里说:“等明年,咱们的麦子起了身,磨了白面等你。”
部队天天行军,大片大片的土地从我们脚下伸展开去。地里的庄稼苍黄了,成熟了。那大片大片的土地,又落下麦种。麦种具有穿山之力,它不畏严寒,不畏风霜,在土里渐渐地发芽了,出苗了,然后绿茵茵地满铺在黑土上。
四八年的春上,麦子才一拃高,我又第二次来到了严庄。我在来全原来的屋基角落上,一个临时搭起来的茅草地庵子里看到了收黎子。她稍稍黑瘦了一些,眼睛显得大了。她瞅着灯光,慢慢地说着,使我如同跟她一起经历了那一刻钟。
焦黑的严庄在冒烟,火舌舐过的门洞,像一张一张乌黑的大嘴。几个中央军缩着头抱了枪,踢着地上的枕头、筷子,踩着碎碗碴和晒干的辣椒在放哨。风,跟着他们的脚跟扬起灰烬,然后又在树上打起唿哨……
收黎子抬起眼看着我,一字一字地说道:“仅仅把反动派从严庄赶跑是不行的,赶到哪里,哪里就会出现严庄,是敌人,就得干脆彻底地消灭,而不是赶跑。”
已是后半夜,我站起身,重新紧了紧绑腿,决定要走了。“慢点走!”收黎子揭开锅盖,锅里是半锅开水,锅边上贴着六个红面饼。“等咱的麦子收起,我再来吃吧!”我把饼放回她的手上,又回头说道:“收黎子,我过两个月来,你可要磨好白面等我呀!”
“我送来。”她好像决定了一个问题似的,说了这一句,可是身子仍是没动。她身后那一点微弱的灯光,把她衬得十分高大。
我走了,远离了严庄,可是我觉得胜利伴同着收黎子总跟着我,每一个战士后面都有她,手里托着那包热腾腾的饼。微黑的脸上,沉静而坚决。不管我们行军到达宿营地,还是从前线换下来休息。是在深夜还是清晨,只要我们轻轻一扣老乡的门,她就会立即跑来拔栓开门;我们累了饿了,立即会有热热的洗脚水,滚烫的地瓜汤或是小米粥:我们出发了,每人的肩上,都背有一条长长的干粮带,袋里是炒麦粉,也许是馍馍干,这是她给我们备的干粮。当我们走在路上,觉得燥热口干的时候,她又抬来了一桶一桶的凉茶。有时,她悄悄地在我们口袋里塞两只滚热的鸡蛋,或是一把红枣。我们的脚上,穿着她缝的袜子。她做的鞋。她叮嘱我们的话,往往只有一句:“要彻底地消灭反动派,保住咱的好光景。”
是了,大爷们,大娘们,小全的爷,小全的母亲,我们的力量汇集在一起,就能战胜一切敌人,因为,我们的名字叫“人民”。
……
雪,悄无声息地飘落着,远近的村庄,不时闪出一星两星的灯光,淮海前线的军民在欢度一九四八年最后的几个小时。
前面响着鞭子,来了一个大车队,赶车的都是女的,车子没到跟前,我就听见她们尖声吆喝牲口的声音。
“同志,你们车上装的是什么?”
“粮食。”
一九六0年十二月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收黎子”尽管也是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由于母亲的悲惨遭遇,故事一开头就显示出她比其他妇女来得进步,具有一般妇女没有的见识。
B.文章第四段收黎子“垂着眼皮”“嘴唇微微有点哆嗦”,内心全是胆怯与慌乱;但她轻声细语的这一番话,很有说服力,最终还是打动了众人。
C.“焦黑的严庄在冒烟,火舌舐过的门洞,像一张一张乌黑的大嘴”,“冒烟”“乌黑的大嘴”等词语既展现了反动派的凶残,也象征着严庄人民的愤怒。
D.当收黎子说出“我送来”这句话的时候,她其实做出了一个重要的承诺,她的形象在“我”眼中也显得“十分高大”。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齐心大会,大家都不开口,只是抽烟咳嗽,来全拍桌子,粗喉咙地喊,有人见状打退堂鼓要走,这些主要为了体现土改工作的不到位以及农民落后的精神面貌。
B.视角是指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三走严庄》与《百合花》都采用第一人称视角,收黎子的进步便是通过“我”的视角来展现的。
C.茹志鹃作品中的一些意象不仅成为联结情节纽带,而且蕴藏丰富的内涵,如《百合花》被子上的百合花,如本文中收黎子与“我”多次相约的“白面”。
D.《百合花》中新媳妇对小通讯员经历了前后态度的转变,《三走严庄》中收黎子思想的成熟也有清晰的脉络,作者通过写小人物的成长历程,体现了现实风貌和时代变化。
8.“闲笔”是指在主线叙述中穿插的支线情节或闲散细节。它们看似可有可无,实际上蕴含了作者的匠心。《百合花》中就多处运用闲笔,如“馒头”“布片”“枪筒里的野菊花”等,起到了独特的表达效果。请分析选文中划横线处闲笔的作用。
9.划波浪线这段多次用“她”来指代“收黎子”,具有多重意蕴,请加以梳理概括。
 
 
答案:
6.D 7.A    8.①展现生机勃勃的乡村图景;②烘托人物心情,体现乐观主义精神;③延缓叙事节奏;④借物喻人,形象地展示出民众正逐渐觉醒,赞颂其斗争精神,深化作品主旨。    9.①“她”是虚指,时空的转换与场景的真实体现了“她”始终如一地和我们在一起,有一种电影蒙太奇的手法(镜头的切换也可)。
②“她”是泛指,“她”不是收黎子一个人,是人民的化身。
③“她”与大量表示条件、限制与选择的词语句式连用,强调人民的无条件与全方位支持是我们取得胜利的根本条件。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故事一开头就显示出她比其它妇女来得进步”不正确。原文只是写她关心土改“你说,我们分地主的地,那红契呢?”,提议大家要地“老少爷们,我说,咱们还是要地”,并未和其他妇女比较。
B.“内心全是胆怯与慌乱”错误,收黎子嘴唇哆嗦,是因为紧张与激动,她为她的发言有助于推进心中分田的梦想而激动,而在大庭广众之下跟一帮子男人说话,她不习惯,这有违于她心中对妇女身份的固有认知,感到紧张。
C.“象征着严庄人民的愤怒”理解错误。这些都是反动派对村庄的残害,体现的是反动派的凶残和百姓的被欺凌。
故选D。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A.“这些主要为了体现土改工作的不到位以及农民落后的精神面貌”理解有误。这些说明大家受旧思想束缚,对土改信心不足。
故选A。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①画线句描写地里的庄稼,先写收获“苍黄了,成熟了”,再写播种“落下麦种”,然后写麦苗的生机,“发芽了,出苗了,然后绿茵茵地满铺在黑土上”,展现生机勃勃的乡村图景;
②景物描写中透露出人物的心情,如对麦苗的描写,写它“具有穿山之力,它不畏严寒,不畏风霜”,明显是意有所指,这样的麦苗代表的是军队、人民的乐观精神;
③在小说叙事中插入景物描写,使得叙事节奏变得舒缓;
④借物喻人,麦苗象征的就是人民,从上文严庄百姓的表现来看,他们已经敢于分地主的土地,敢于为自己争取权益,写麦苗“具有穿山之力,它不畏严寒,不畏风霜”就是写人民敢于斗争的精神;写麦苗“发芽了,出苗了,然后绿茵茵地满铺在黑土上”,形象地展示出民众正逐渐觉醒。总之,这段描写赞颂人民的斗争精神,深化作品主旨。
9.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人称作用的能力。
①人称代词有的是实指,有的是虚指。从画线句中“每一个战士后面都有她,手里托着那包热腾腾的饼”,明显是虚指,后面写不管我们到了哪里,不管时间是早是晚,“她”都会给我们开门,给我们烧洗脚水,送地瓜汤或小米粥,给我们准备出发的干粮,口渴时给我们送凉茶,送鸡蛋、红枣,给我们缝袜子、做鞋等。时空的转换与场景的真实体现了“她”始终如一地和我们在一起,有一种电影蒙太奇的手法(镜头的切换也可)。
②人称代词还有具指和泛指,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她”并不是某一个具体的人,而是是泛指,“她”不是收黎子一个人,是人民的化身。
③写“她”为我们做事时采用了大量表示条件、限制与选择的词语句式,如“不管我们行军到达宿营地,还是从前线换下来休息。是在深夜还是清晨,只要我们轻轻一扣老乡的门,她就会立即跑来拔栓开门”,“不管……,还是……,是……还是……,只要……就会……”,类似的语句连用,强调人民的无条件与全方位支持是我们取得胜利的根本条件。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会员中心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栏目推荐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题库
  高中题库
 相关资料
孙犁《向导》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愿坚《征途上》阅读练习及答案
宗璞《野葫芦引》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白浪街》阅读练习及答案
谭谈《故乡的桥》阅读练习及答案
郑玉超《茶镖》阅读练习及答案
丰子恺《辞缘缘堂——避难五记之一》阅读练习及答案
康·巴乌斯托夫斯基《摩崖石刻》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亮程《开满窗户的山坡》阅读练习及答案
唐敏《女孩子的花》阅读练习及答案
徐怀中《不褪色的旗》阅读练习及答案
聂鑫荣《怀念一种声音》阅读练习及答案
游宇明《有知亦不可无畏》阅读练习及答案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衣柜》阅读练习及答案
鲁迅《肥皂》阅读练习及答案
里柯克《平淡生活研究——记我的裁缝》阅读练习及答案
朱山坡《日出日落》阅读练习及答案
杜卫东《林园师傅》阅读练习及答案
石钟山《上海往事》阅读练习及答案
约翰·斯皮克曼《来自过去的恐惧》阅读练习及答案
中岛敦《山月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严歌苓《毕业歌》阅读练习及答案
汪曾祺《乡下的阿基米德》阅读练习及答案
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李锐《犁铧》阅读练习及答案
冯至《蒙古的歌》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建东《长白逢岳桦》阅读练习及答案
肖复兴《豆包儿》阅读练习及答案
萧红《旷野的呼喊》阅读练习及答案
鲁迅《在酒楼上》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茹志娟简介

   版权所有 我爱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