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与乐业①
梁启超
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②”和《老子》③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④造出来的。我所说的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深求;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⑤。
本题主眼⑥,自然是在“敬”字、“乐”字。但必先有业,才有可敬、可乐的主体,理至易明⑦。所以在讲演正文以前,先要说说有业之必要。
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⑧”又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⑨!”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诲,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唯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碰着他,也没有办法。
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禅师⑩,他常常用两句格言教训弟子,说道:“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他每日除上堂说法之外,还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岁,日日如此。有一回,他的门生想替他服务,把他本日应做的工悄悄地都做了。这位言行相顾⑪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地不肯吃饭。
我征引⑫儒门、佛门这两段话,不外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地劳作。倘若有人问我:“百行⑬什么为先?万恶什么为首?”我便一点不迟疑答道:“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蛀米虫,简直是“掠夺别人勤劳结果”的盗贼。我们对于这种人,是要彻底讨伐,万不能容赦的。……今日所讲,专为现在有职业及现在正做职业上预备的人——学生——说法⑭,告诉他们对于自己现有的职业应采何种态度。
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唯有朱子⑮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⑯。”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⑰,便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作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唯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全看我的才能如何,境地如何。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⑱,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吾蜩翼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曾文正⑲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是亵渎⑳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㉑。”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㉒。”我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但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里不愿意做。不愿意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它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地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得快乐,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㉓,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㉔。”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聒不舍㉕。今天所讲,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我盼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
①选自《饮冰室合集》第五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本文是作者1922年8月14日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的演讲。有删改。
②〔敬业乐群〕语出《礼记·学记》。意思是专心于学业,与朋友和睦相处。
③〔《老子》〕也称《道德经》,道家的主要经典,相传为春秋时期老子所著。
④〔断章取义〕不顾全篇文章的内容,而只根据需要,孤立地截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⑤〔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人道、不可言传的门径。常用来指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法门,指修行者入道的门径。
⑥〔主眼〕重点,主旨。
⑦〔理至易明〕道理极容易明白。
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语出《论语·阳货》。意思是整天吃饱了饭,不肯动脑筋去做点儿事,这种人是很难造就的呀!
⑨〔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战〕语出《论语·卫灵公》。意思是和大家整天混在一起,不说一句有道理的话,只是卖弄小聪明,这种人是很难教导的呀!
⑩〔百丈禅师〕即怀海禅师(720—814),唐代禅宗僧人,因为居住在百丈山(在今江西奉新),故称“百丈禅师”。
⑪〔言行相顾〕意思是指言行不互相矛盾。出自 《北齐书·魏收传》: “言行相顾,慎终犹始。”
⑫〔征引〕引用。
⑬〔行〕德行。
⑭〔说法〕说教,讲道理。
⑮〔朱子〕即朱熹(1130—1200),南宋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
⑯〔主一无适便是敬〕语出朱熹《论语集注》,是对《论语·学而》“敬事而信”一句的注释。主一无适,专一无杂念。
⑰〔旁骛(wù)〕在正业以外有所追求。骛,追求。
⑱〔《庄子》记佝偻(goulóu)丈人承蜩(táo)的故事〕故事见《庄子·达生》。一位驼背老人,举杆粘蝉从不失手。孔子问他有什么诀窍,他说天地虽大,万物虽多,他的注意力只集中在蝉翼上。这个故事旨在说明,用心专一就可以达成目标。佝偻,脊背弯曲。丈人,古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承,(用杆)取物。蜩,蝉。
⑲〔曾文正〕即曾国藩(1811—1872),晚清军政大臣,谥号文正。
⑳〔亵渎(xièdú)〕轻慢,不尊敬。
㉑〔用志不分,乃凝于神〕语出《庄子·达生》。意思是用心专一,就能集中精神。
㉒〔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语出《礼记·中庸》。意思是在现在所处的位置上,做好分内的事,不企求本分外的事。素,平素、现在,这里作动词用,处于,安于现状。
㉓〔骈进〕并排前进。
㉔〔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语出《论语·述而》。意思是,他(孔子)这个人勤奋努力而忘记了吃饭,沉浸在快乐中而忘记了忧愁,以至于不知道自己将要老了。如此而已。
③〔强聒(gu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聒,声音嘈杂,使人厌烦。
课文说明
这篇文章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
文章一开始,作者就引用国人熟悉的儒家经典《礼记》和道家经典《老子》中的格言,开宗明义地提出了 “ ‘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的中心论点。接下来,从中心论点分出三个分论点,分别谈论“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最后, 用“责任心”和“趣味”升华文章主旨。
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再到解决问题,主旨鲜明,层次清晰,逻辑严密,很好地体现了议论性文章“说理” 的特点。
“敬业乐业”的前提是“有业”。作者先引用孔子的话和百丈禅师的故事,得出“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的结论,强调“有业”是做人之本。
在论证“敬业”问题时,先用朱熹的“主一无适便是敬”,解释“敬业”的含义就是专心致志、心无旁骛。接着,提出“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的疑问,并从“人”和“事”两方面予以回答。从“人”的方面来看,人类生存的需要(“为生活而工作”)与个体生活的意义(“为劳动而生活”),决定了人要做事。从“事”的方面看,作者认为“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在作者看来,当大总统与拉黄包车,在职业的神圣性质上,并没有什么高下之别。因此,“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至于该做哪一种劳作,全看“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只要“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于是,他又设问:“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并回答“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是敬”。庄子、孔子、曾文正的名言,木匠与政治家、挑粪工与军人的比较,都是为了强调一个道理:“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仅有“发愤忘食”的“敬业”还不够,“乐以忘忧”的“乐业”才是人生更高的境界和价值。论述“乐业”重要性时,作者先从司空见惯的“做工好苦呀”的叹气声中谈起,指出人生在世,做任何事情都要淘神费力;对于无法逃避的事,与其“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不如寻找出乐趣。“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为什么呢?”这句设问下面,列出了四个理由。这四个理由,浸透着深刻的人生体悟和哲理,相信任何一个曾经专注于某项工作或事务的人,都会有同感和共鸣。
文章最后,作者言简意赅地把“敬业与乐业”总结为“责任心”和“乐趣”,强调 “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呼应开头,强化了中心论点。
文章善于灵活运用多种论证方法,如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文中引用了大量的名人名言,如《礼记》中的“敬业乐群”,《老子》中的“安其居乐其业”,孔子说的“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百丈禅师说的“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朱熹说的“主一无适便是敬”,庄子说的“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曾文正说的“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等等,都被作者拿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大量引用名人名言,一方面对“‘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的中心论点以及三个分论点起到了有力的支持作用,增强了论述的力量,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作者渊博的知识,流露出浓浓的书卷气。举例论证有唐朝百丈禅师的故事,有当大总统与拉黄包车的例子,还有《庄子》中佝偻丈人的故事等,这些事例鲜明生动,有力地证明了作者的观点。另外,文中还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如在分析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时,文章先从正面论述要把事情做好,“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要一心一意。然后文笔一转,引用曾文正的话“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从学理和事实两方面,分析了不敬业的危害。正反两个方面把需敬业的道理分析得全面透彻,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善于运用设问句,有效地推进论证的进程。比如,在论述完“有业之必要”这个分论点后,作者说:“倘若有人问我:‘百行什么为先?万恶什么为首?’我便一点不迟疑答道:‘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 ”这个设问句有效地总结了作者对“有业”必要性的态度, 并为下文对“敬业”和“乐业”两个分论点的论述做了铺垫。再如,讲“敬业”的问题, 作者提出“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的问题,之后从“人”和“事”两个方面予以回答,使人们清楚地理解了作者关于“敬业”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