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 | 成语词典 | 诗词大全 | 文言文翻译 | 小学语文 | 本站手机版

  您的位置作文中心 >>话题作文指导 >>
话题作文等级训练
作者:郭西合  上传者:admin  日期:07-05-08


作者:郭西合
作者EMAIL:guoxihe@163.com

话题作文等级训练
湖北省阳新县实验中学  郭西合
一、基础等级训练
    尽管话题作文不设置审题障碍,但考场中部分考生脱轨走题,或远离材料规定的话题,或抄袭考前背好的文章,或对话题材料进行添枝加叶的扩写,造成题旨模棱两可的现象十分普遍,这类作文一般被判为三类以下,严重影响语文成绩和稍后各科的应试情绪。因此,话题作文也要准确审题:逐字逐句读懂话题材料,并以材料话题作为媒介去写人记事或抒情议论;另外还要根据话题提示语去挖掘话题材料的隐含信息,围绕同一话题去求新求异,如以“我很重要”为话题(2005年黄石试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话题中的“重要”是题眼,应紧扣不放,可是话题中的“我”则是一个不定代词,既可以是习作者本人,也可以是人类中的每一个个体。但如果再深入地想一想,“我”既然可以是每一个人,是否能代物呢?有了这一思考,思路便豁然开朗了,写地球重要,写森林重要,写其他生灵重要……这样,不但紧扣了话题,而且突破了题面——挖掘出了话题的深层含义,达到了求新求异的目的。切忌看到话题,不假思索便“奋笔疾书”,要审清话题的本义和引申义,审读话题前后的材料或提示语,看清话题后的写作要求,这样,才便于考生理解话题,打开思路,然后思考写什么,怎么写,不能因为是“自拟题目、自主立意、自选文体”而随心所欲,想啥写啥。
    审定题旨之后,要迅速确定文体。虽然中考高考都淡化文体,但不等于不要文体。自选文体的目的旨在给考生提供展示特长、求新求异的思维空间。因此考生应选择自己最擅长的又能表达话题主旨的文体,然后根据文体的特点,写出规范的文章,切不可似是而非,不伦不类。形象思维能力较强,且善于描写人物、叙述故事的同学,可以写记叙文;逻辑思维能力较强,且平时说话有理有据的同学,可以写议论文;而平时作文不善谋篇布局、文体不规范的同学,可以写成便于写人记事抒情议论的书信或日记;头脑灵活而缺乏素材的同学,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写成童话、寓言和科幻故事等等。诗歌、戏剧的创作,目前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尚未明确要求,且其创作难度较大,批阅涉及的因素复杂,不便客观公正地评价,建议大家慎重选用。
    文体选定之后,还要做到内容实在、生动。
    作文教学一直提倡“以我手写我心”,就是说,对生活、对人生、对自然有独特的自我感悟,不人云亦云,说真话抒真情张扬个性,必要时可以在现实的基础上大胆虚构。真实才能体现个性,有个性才能算得上真实,真实是文章内容实在的第一表现形式。
 酒是陈的香,文是新的靓。写进文章的内容材料,应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应能渗透自己对人生对社会对自然的关注意识,这样的题材既是实在的,又是新颖的。离开实在,内容空洞,扬扬洒洒千余言是最不受阅卷老师欢迎的。
    内容实在,还体现在剪裁精当方面。选进文章的材料要详略得当,切不可一味的轻描淡写,对那些最能体现主旨或最有说服力的感染力的地方要精雕细刻,写出精彩的语段,如果你的习作有了典型的细节、深刻的议论或酣畅的抒情,那么就可以收到突出中心、画龙点睛、升华主题等效果。倘若在这些精彩的语段中合理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采用排比加强语势,采用对比显出爱憎,采用比喻形象感人,那么,你写出的文章,语言就会流畅,整个文章也为之生色。剪裁得当,最忌贪大求全,如今年黄石中考作文题:依据下面的一段文字,以“我很重要”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体裁不限,不少于500字。“著名作家毕淑敏曾在一篇文章里说道:中国人一向忽视自己的重要性。可是,对于父母,我是他们的唯一;对于亲密无间的朋友,我的友谊是他们珍藏的财富;在生活和工作中,我是不可或缺的主宰……所以,我很重要!我们应该有勇气大声宣布:我很重要!”
    话题材料至少涉及到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我”对于父母、对于朋友、对于工作的不可或缺。如果这方方面面都写进文章,就会存在以下不足:1、切入口太大,不容易突出题旨。2、选材宽泛,主旨不突出。3、时间不够很难完卷。4、不好布局谋篇,行文平铺直叙,令人生厌。5、易入对话题材料进行简单扩写的误区。6、寻求不出话题的引申义,文章难以出新……。假如能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文章就能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行文想生动感人,就必须处理好选材的特殊性。首先是时间特殊,如妈妈生日那天晚上,小明兄妹不停地抚摸着给她精心准备的礼物,可那天妈妈硬是没有回家……以特殊的时间,引起读者强烈的阅读欲望。其次是空间特殊,如某人受母亲之托到商场购物,可他竟然在顾客休息大厅看了一天的书。回家时偏偏忘记了购物。以特殊的空间写某人勤奋好学,较之写他在家在校如何废寝忘食,会感人得多。最后是人物行为的特殊,如儿子锒铛入狱,其母大摆宴席以谢乡邻。这种近于病态的行为,更能真实生动地体现母亲深明大义的品格。一般来说,文章选材只要具备了一种特殊因素,就可以情动;当然特殊因素愈多,其感人效果愈强。
二、发展等级训练
    在《基础等级训练》中,我们简单地介绍了话题作文审题的方方面面,文体选择的自由天空以及内容实在的种种体现。这一节我们将以此为基础,来探讨语言、结构、主旨诸方面的创新理念。
语言是思想的外壳,心灵的窗户。也就是说,语言具有私人性,必须能体现人物的身份、性格、文化素养、某种经历等,不同的人物要说不同的话,力忌千人一腔。如出生于五十年代的奶奶面对孙子成绩的退步曰:“别灰心,因为失败是成功的妈妈”,这里将“母”字巧妙地切换为“妈妈”,就更能体现奶奶的知识阅历以及对孙儿的加油鼓劲,同时语言诙谐,感染力极强。又如,周立波的《暴风骤雨》——
老孙头看到老田头愿意调换,也慷慨地说:“我那玻璃眼倒也乐意换给她,就怕儿马性子烈,她管不住。”文中反复出现的“也”、“就怕”话中有话,其圆滑世故的性格,想进步又一时摆脱不了自私观念的觉悟过程以及勉强答应换马的假意心理,都得到了酣畅的体现。就某种程度上讲,实现了语言的个性化,便是实现了人物的个性化。要做到这一点,得力于平时对身边不同层次、不同性格的人的细心观察的积累。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也就是这个道理。
孔子曾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说的是仅有使作品中人物“活”起来的个性化语言是不够的,要使整篇文章“活”起来,使阅卷人“龙颜大悦”,还要讲究叙述语言的美丽生动。
    (一)引用古诗文曲或格言警句,或流行歌词,会使你的语言美起来。
    (二)精心锤炼词句,能使语言幽然传神。古代文人墨客在这方面留下许多佳话,在此不加赘述。这里只转引现在的两例加以佐证。我班马莉同学写自己在评为三好生后父母的笑容:“爸爸吃饭时也把微笑挂在脸上,妈妈笑起来脸上竟然挤出了几条皱纹。”一个“挤”字特别值得玩味,既写出了母亲微笑的情态,更传递出本来年轻的母亲内心的兴奋,给人留下较宽的想象余地。又如“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驿骆梨花》)。一个“闪”字,既写出了因梨树林挡住而突然发现小姑娘的感受,又写出了小姑娘的天真活泼的神态。这里建议大家多认真品读名家名著,仔细观察人物神情变化,体味名家遣词造句的妙处,力求变“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为“既能意会又能言传”,从而达到沈德潜所说的“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的艺术境界。
    (三)活用修辞诗化语言。在写作中,如果能恰当地使用一些修辞手法,就可以使乏味抽象的语言变得生动形象,从而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如“‘友帮人士’一惊诧,我们的国府就怕了”,“我们”本是中性词,用在这里便具有反语的讽刺效果,形象地画出了国民党政府摇尾乞铃、奴颜卑膝的丑态。又如艾青的《给乌兰诺娃》:“像云一样柔软/像风一样轻/比月亮更明亮/比夜更宁静/人体在太空里游行。”云是淡淡的白云,飘浮无定;风是温馨的春风,徐徐拂过。这里用自然界的风云来比喻翩翩的舞姿,给人以真切的感受。同时用月夜的静谧来对比衬托艺术家的美丽圣洁,创造出了一种人比月更美的意象。
    (四)通过形象幻化法给语言美容。把要表白的意义用平时熟悉的某种意象来代替,将比直白其义更具有诗情画意。如电视剧《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男主人公韩丁针对女友罗晶晶的执意出走,说道:“过不了两天,她就会拿红脸当白旗滚回家。”这里把“红脸”幻化为“白旗”,形象鲜明,令人畅想无限。形象幻化还可将无形化为有形,如“那声音仿佛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地,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零在水上。”亦可将无形化作有形,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东流。”
使语言亮丽出彩的方法还很多,这里只择其易学易懂者略作介绍。望同学们平时多进行这些方面的材料积累并有创意性的加强训练,相信你今后的习作一定会文从字顺,妙语连珠。
    再说文章的结构,它好比人的骨架,对身体具有支撑和定型的作用。文章的结构一般都由文题、开头和结尾,过渡和照应几部分构成。
    俗语说:“题好一半文。”这话虽然有些夸张,但也足以说明拟好题目对于习作的重要意义。通常的拟题方法有:①以事件或事件发生的环境为题,如《沙尘暴来了》、《深秋的北风》;②以起线索作用的人或物为题,如《睡莲》、《枣核》;③以说明对象及特征为题,如《巍巍中山陵》、《中国石拱桥》;④以论点或论题为题,如《反对自由主义》、《谈骨气》。这些传统的拟题方法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下面将介绍几种新兴的拟题方法以供参考。①引用俗语、格言、名句或歌词拟题,可谓是顺手拈来,饶有风趣。如《问世间情为何物》、《天生我材必有用》。②采用比喻、相关、设问等修辞手法拟题,可谓是文气十足,诗意横生。如《驿路梨花》、《走出地平线》、《口中剿匪记》。③悬念法。将内心的强烈情绪、事情的偶发性或不可思议性移作标题,从而产生扣人心弦的力量。如《不做你的朋友》、《报复行动》、《110失窃》。④运用逆向思维,以反常的说法为标题,给人以魅力无穷之感。如《为黄鼠狼平反》、《我真想少活一天》、《死海不死》。
    总之,给文章拟题必须做到紧扣话题,文学色彩浓厚,必须简明醒目,或新颖脱俗,或惹人深思。
要写好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仅凭亮丽出彩的文题也是不够的。它还必需具有精巧的艺术布局,尤其要讲究开头和结尾,过渡和呼应的艺术。
    我们目前虽很难达到“开卷之初,使人一见而惊,不敢弃去”的高度,但起码也得兼顾全篇,入题快、点题巧,切忌“千呼万唤始出来”。通常文章开篇的方法有:①以情入题,振起全篇。如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他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回忆的。”这样的开头,既点明了文章的叙事线索,又给全文定下了感情基调,自然引起下文,可谓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②设问开头,总揽全篇。如冰心的《无士则如何》:“前几年,不少领导人常说: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其后又有人加了一句:无兵不安。这些话都对,概括得也非常准确。可惜尚缺一个重要方面——无士怎么样呢?”此种开篇方法,怎能人令每一个人深思呢?③旁征博引,牵出话题。如潘益大的《交友之道》:“‘嘤其鸣矣,求其友声。’鸟儿呼叫,也是在寻找友谊,何况人呢?……然而,结交朋友,不可不察交友之道。这就是荀子所说的:‘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文章由《诗经》引出交友话题,由荀子之言导出交友之道,真可谓“言不必己出”,新颖而富有说服力。④设疑激趣,造成悬念。如萧乾的《枣核》:“动身访美之前,一位旧时同窗写来封航空信,再三托付我为他带几颗枣核,东西倒不占分量,可是用途却很蹊跷。”枣核的用途秘而不宣,诱发了读者强烈的求知欲望。⑤岩开一笔,引出故事,如梁厚甫的《美国人的读书态度》等。⑥联系对生活中某些现象或人们的片面认识,针对性的提出自己的观点,做到有的放矢,如马铁丁的《俭以养德》。⑦描写景物,渲染气氛,交待时间、地点,如王愿坚的《七根火柴》,杜鹏程的《夜走灵官峡》等。总之,文章的开头千变万化,没有也不该有固定的模式,但文章作为艺术,总是有规律可寻的。只要我们平时习作稍加注意,总会得到启迪。
    结尾也与开头一样,要下番苦功夫。古人说:“结句如撞钟,清音有余。”看了结尾,仿佛听到钟声余响,袅袅不绝于耳,使人执卷留连。一般来说,结尾的方法多种多样,没有定式,总的要求是新颖有力,不画蛇添足、不拖泥带水,更不能草草收场或空喊口号。常见的方法有总结全文,加强印象(如舒乙《傻小子画画》);照应文题,点明主旨(如唐弢《同志的信任》);抒发感情,增强感染力(如柯原《升旗》);虚实相生,深化主旨(如彭荆风《驿路梨花》)等等,真是不一而足。
     有了美丽的开头和响亮的结尾,还得重视过渡和照应。因为任何一篇文章都是由若干个段落组成的,段与段之间需要组织、连接,使其脉胳清晰,语气流畅,首尾圆合。这就要重视过渡和照应。过渡多用承上启下的过渡段或过渡句,也有少数文章用过渡词的。如果缺乏过渡,往往会造成事情脱节,论理不清,生硬而不自然。和过渡一样,文章还需要前后照应。照应包括交待和照应两方面:对后文要表现的内容,在前文适当地提示性的交待一下,避免由于突兀而造成失分;文章写到后来,对前面点及的内容要作适当的回答或一定的暗示,避免文长气短,给你带来缺憾。总而言之,过渡和照应,是使文章结构严谨,脉胳贯通的不可或缺的联系纽带。
    最后,我们来谈谈主旨方面的创新。时下,许多专家评委都在创新方面刻意追求一种“宁缺勿滥”的高品味,一些昔日的美文至今已觉不新鲜了。可见,文章主旨的提炼要新颖脱俗,不人云亦云。具体的方法有:
   (一)慧眼识“材”,突破题面。不少话题所包含的意义是多层次的,除本义或表义之外,还具有比喻义、引伸义或其它隐藏意义。在这方面,如能避实就虚就可能“无中生有”写出佳作。如以“人与环境”为话题习作,考生由环境一下子就会想到森林、大气、水等自然环境。其实这里的环境一定可以是社会生活环境、教育环境、政治环境。倘若有学生写不法网商利用色情毒品、刺激游戏等手段谋取高利;或写某少年长期泡网,以致玩物丧志。借此呼吁有关部门将关心下一代落到实处,或借此将青少年美好的人性毁灭给人看,努力使世人拯救美、趋向美。以震憾人心的笔法,唤起社会对毒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环境加以整治,都会使阅卷人执卷深思,自叹弗如。
  (二)反映大环境,表现大主题。传统习作一贯提倡“以小见大”,写出了无数奇文佳作。但一味强调,会误导学生不亲近自然,不关注人生,不走进社会,将慢慢丧失忧患、进取意识;“见大”就变成了空喊口号。习作中,如话题允许,可将笔触延伸到战争与和平、人权与法律、“入世”的利弊、强权与人道、下岗与就业等方面,未必不能写出令人乍舌的文章。
  (三)顺向思维,深入挖掘。不少话题材料已明确规定了各因素的内在联系,运用逆向思维很难展开,再说逆向思维犹如逆水行舟举步维艰,想在这方面打开缺口毕竟是极其有限的。在这种情形下,首先要做到小处入笔,深处挖掘。正如明人黄宗羲所言:“每一题,必有庸人思路共集之处,缠绕笔端,剥去一层才有至理可言,犹如玉在璞中,凿开顽璞,方始见玉。”因此提倡考生敢于否决自己的第一构思,在第二、第三构思的基础上小题大做,亦可写出好文。如章炳元的《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文章在叙例说理的基础上,联系国情,深入挖掘出真理:“在这个过程(体制改革)中是难免出现缺陷和错误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这样说:畏惧错误就是毁灭改革。”联系实际,通过小事反映大道理、大主题,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其次要做到目光敏锐,俗中出新。如同是写车上让座的文章,多数同学歌颂做好事不留名的英雄,但倘若有人不让座怎么办呢?让座别人不坐怎么样呢?不让座的是谁?让座不坐的人又是谁?记得有人写过这样一个细节,大意如下:一位中年男性见学生模样的男孩久久不肯给身边的老太太让座,怒气冲冲地揪起男孩的耳朵,就训斥起来,这时老太太急了:“你那龟孙子干嘛呀?他是我的孙子!”文章令人感慨良多:①大人该不该做榜样?②要求小孩做到的,大人为什么不先做到?③小男孩为什么不给疼爱自己的阿婆让座?由此引发出人们对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深思。事实证明:同样一件事,同是一个题材,细心人感悟独特,能在同中求异,写出佳作。
  (四)逆向思维,言人未言。所谓逆向思维,通俗的说就是打破常规,脱离传统观念的套路,在思维方式、主旨、立意方面寻找新的突破点。具体操作有二:
  (1)破旧。“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逆向思维首先要求习作者要有胆识,敢想、敢破、敢立。相信思路是闯出来的,不可畏首畏尾。略举一例:时下媒体炒作:“昔日北大学子,今朝卖肉屠户”,讲述的是一北大高材生,毕业分配到小县城工厂,后工厂破产卖肉谋生的故事。有人就事论事,感慨、惋惜。有人透过事实的背后,深掘出一个个沉重的问号:假如我们国家当年的分配制度灵活机动;假如失落的北大学子奋力冲围;假如人世间再多几个“伯乐”……相形之下,后者的报道更具深度、令人掩卷深思。
  (2)立新。逆向思维的终极目标是要“标新”。反其意而为之,化陈腐为神奇。想人所未想,言人所未言。有一位中学生曾写《假如兔子不再睡觉》,直指“兔子骄傲,乌龟胜利”这一传统观念,联系现实生活,标新:“吃一堑、长一智”,大举例证:居里夫人发现镭,屡败屡试;曹雪芹之《红楼梦》,几易其稿;曹操一统天下,谁言无败……结语:试问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谁曾一挥而就?
该生一反常规套路,冲破定向思维的束缚,有创见的标新立异,尤为难能可贵的是:新中有旧,旧中翻新。合情、合理、合时。
三、佳作导航
    话题1 自信
    自信是成功的前提,自信是自知的表现,自信让我们在困难面前不气馁,在成功面前不骄傲。自信为人生鼓起了一面风帆,而自卑是人生路上的绊脚石。
请以“自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挺起你的脊梁
——对一名自卑者的诊断报告
患者姓名:我没用
患者性别:任选
患者年龄:任选
表现症状:脊椎弯曲,无法挺直,面对的人越多,症状越明显;遇困难或别人交给任务时,颈部肌肉连续性左右拉动,带动头部摇摆,并伴有“我不行,我没用,我不重要”等语言;病情严重时体现在动作上的是连续性后退。
初步诊断:缺少信心,“知识”类钙含量低,影响脊椎正常生长;瞳孔浑浊性炎症,无法看清自身长处;胆萎缩;心脏间歇性跳动加速,导致大脑充血,在机遇前无法冷静思考和决断;“谦虚”腺病变,“谦虚”激素分泌过旺,刺激“自卑”细胞疯长。
治疗方法:视疗法,请成功人士写“天生我材必有用”七字挂在房里,多观看并揣摩;内服法,服“知识”钙片,一日三次,一次5粒;注射法,注射“自信镇定”针剂1盒,一日1瓶,注射“谦虚有度”针剂1盒,一日1瓶。
[附]网上专家会诊意见:
拿破仑: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的孩子,相信你自己,你很重要!
鲁迅: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倘看到没有路,又想着自己没本事走出路来,那你面前何以能有路呢?
刘邦:吾尝为布衣,然未以为无能,后见秦王,威武无比,吾思曰:“大丈夫当如此矣。”亦自认“吾可取而代之”。后兴兵,乃成帝王之业。由布衣而王者,古今惟吾刘邦一人乎?非也,以天上下为己任并终有所成者,多矣!大丈夫当自信,事当成矣!建议以“吾很重要”之汤剂辅之,大善也。
                                                           主治医生:包弃疾
[点评] 本文具有诊断时间、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以及临床表现、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法,完全符合病情诊断书的格式,正文从自信的反面——先叙自卑的表现,接着分析成因,最末从道理上开具“处方”;附文则重在用事实说话,选举三例,从正面阐明了自信的重要意义。
话题2 考场
考场,是学生最熟悉不过的地方,而考场又不仅仅局限于学校,不仅仅局限于文化课的考场,“人生处处是考场,人生处处有考试”,只不过考的内容不同罢了。
请以“考场”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内容应与考场有关,文体不限,可以记叙故事,描述人物,发表见解,抒发感情,编写故事等,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测   试
唯一
再过三天,小保姆一个月的试用期就到了。女主人对她的总体印象颇佳。不过,在最后的三天中,女主人还想对她进行一项测试。
清早,小保姆起床要去做饭,在房门口拾到一元钱。
她想准是女主人掉下的,就随手把它放在厅中茶几上。
第二天早晨,小保姆又在房门口见到一张钞票,是五元钱。她好生奇怪,女主人为何连续两天丢钱?她是个最精细的主妇,怎么会丢三落四的?咦,会不会是在试探,在怀疑我的诚实?小保姆想到这儿,翘起了嘴巴。她越想越气,准备找女主人理论。然而,她仔细一想,女主人刚从科长位置上退休,富态透着几分威严,接人待物很有风度。这样体面的人,怎么会玩这种游戏?
晚上睡前,小保姆趴在卧室窗前窥看厅中动静。不出所料,女主人果然悄悄来到厅中,在茶几前趴下,把手伸到茶几下……小保姆看呆了。女主人在小保姆心目中被敬重的位置轰然坍塌了,刹时变成了一个粗俗可鄙的恶婆婆。她狠狠地咬了一下嘴唇,暗暗下定了一个决心。
第三天清早,小保姆又在房门口见到一张钞票,是十元钱。她的嘴角泛起了一丝冷笑,便把钱拾了起来,装进了自己的口袋里……
当晚,女主人找小保姆谈话,像当年找科员个别谈话一样,严肃、婉转,采用启发式:“你在试用期的工作表现是不错的,这应该充分肯定。可是……唉!诚实是顶要紧的。你如果能记住这一点,痛改前非,我还是想留下你的!”
“你是不是说我捡了十元钱?”
“是呀!难道你还不觉得自己有错吗?”
“不,我已经将十元钱还给您了!”
“咦,你啥时啥地还给我了?”
“早七点,公共楼梯!”
女主人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还想开口回驳,但“楼梯”两个字,却让她像触电一样,浑身一颤。她一时脸红语塞。
原来女主人每天早上七点钟都要下楼去练香功,小保姆就把捡到的十元钱悄悄放到楼梯上。女主人下楼时,看见了十元钱,眼睛一亮,便左右张望,看没人在场,就赶忙捡起钞票,匆匆揣进了怀中……
[点评] 本文采用小小说的形式,紧扣话题,突破题面,围绕“考场”写出了“考试”的引申义。小保姆明知女主人在对她进行考验,但她并非像多数考生那样把钱捡到尊敬地送到主人手上,而是“反戈一击”。作者便从“测试别人反被别人测试”的角度翻出了新意。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女主人“富态和威严”中隐藏着的世俗和虚伪以及小保姆的伺机“报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生活气息。读后颇令人玩味。此外,对比手法的运用,层层悬念的设置,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升华主旨的作用。
话题3 批评与表扬
人们习惯地把批评比作“苦口良药”,可医百病,尽管如此,在生活中,人们大都渴望得到表扬。其实,任何事情有利必有弊,关键在于你如何对待。请以“批评与表扬”为话题,自拟题目,自我立意,自选文体,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批评与表扬
程红霞
批评与表扬是两兄弟,虽说平日里有说有笑,你来我往,可真正到了关键时刻,针锋相对是难免的。
一天,批评与表扬又碰面了,批评诉苦道:“表扬老哥,你可知道我现在的日子不好过啊!”
表扬问:“怎么啦!”
批评哭丧着脸说:“你表扬老哥当然好了,同学们听了你乐开花,而遇到我就愁眉苦脸。”
表扬得意地说道:“可不是嘛,我现在可是大红人了,就你,还是乖乖靠边站吧!”说完,哈哈大笑起来。
批评不服气地说:“哼,有什么了不起的,走,咱们找字典爷爷评理去。”
两兄弟骑着摩托车很快就到了字典爷爷那里。字典爷爷看看批评,又瞧瞧表扬,明白了,于是打开电脑笔记本,说:“走,让我们到现实中看看去。”
字典爷爷带着两兄弟来到一所小学里,说:“批评,你到那位穿粉衣的姑娘那里去,表扬,你到那位穿蓝衣的男孩那里去。”批评、表扬都照办了。
一个星期后,那位穿粉衣的姑娘受到批评的激励,不甘落后,成绩慢慢赶了上来,而那个穿蓝衣服的小男孩因天天受到表扬的醉陶,洋洋得意,别人在努力学习而他在外面玩得大汗淋漓,所以成绩很快下降了。
批评看了,嘲笑表扬道:“嘿,你还是不行吧!”
字典爷爷笑了笑,说:“先别急,走,去初中三年级看看。”
这一次,字典爷爷让批评到一位满脸忧郁的男孩那里去,而让表扬到一位充满活力的女孩那里去。
一周后,女孩进步了,而男孩却退步了。
最后,字典爷爷说道:“生活中,一句夸奖的话可以使我们倍受鼓舞,但也可以使我们沾沾自喜,甚至背上沉重精神包袱;一句批评的话常常使我们垂头丧气,甚至失去进取之心,但也可以使我们心灵警醒,精神振奋,从此奋发向上。”
批评与表扬互相笑了笑,肩搭肩地走了。
[点评] 这篇习作亮点较多,最突出的表现是文体创新。小作者以童话的体式,通过表扬与批评的对话,揭示了二者对不同人的影响及其辩证关系,令人折服。文章没有从受批评者和受表扬者的结果着手,避免了大众化,题材具有“私人性”,给人一新耳目的感觉。习作还体现了一种人文倾向,兄弟俩关键时刻难免“针锋相对”,可在二人争论后和字典爷爷的诱导下,他们不再得意,不再嘲笑,而是“相互笑了笑,肩搭肩地走了。”
话题4 最需要
有生活就有需要。在特定情况下,人们会有某种迫切的欲望和要求。如遇到困难时最需要帮助,产生误解时最需要沟通,学习最需要掌握方法,建设现代化最需要创新人才……我们对某种“最需要”可能有体验和见闻,可能有见解和认识。请你围绕“最需要”这个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提示和要求:
(1)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2)不要忘了拟一个题目。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否则会扣分。
    (4)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最好不要少于600字。
    (5)为了方便别人阅读,请注意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我们最需要的不是呵护
佚名
我会用物理公式求出电压和电阻,却不能安装一个简单的电灯泡,因为爸爸怕我碰到了电;我能用化学方法配制钾、氮、铵,却不能种一盆仙人掌,因为妈妈怕我弄伤了手指;我要帮爸爸倒垃圾,爸爸却责怪我浪费时间,不好好学习;我和同学相约去爬山,他们又如临大敌,对我大吼大叫……
现在的我烦恼极了,如同一只被关在笼中的小鸟,没有自由。多么希望能与小伙伴们一起在阳光下奔跑、嬉戏,多么希望能帮父母做一做家务。其实,有很多同龄人和我一样,总是走不出父母的呵护。诚然,呵护是一把美丽的伞,一把金色的摇椅,但如果我们总躲在伞下,坐在这摇椅中,那么,我们就永远也走不出呵护,永远也到达不了成功的彼岸。
每天,当我路过附近的小学时,总会看到这样的一幕:学校还没放学,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们就已等候在校门口,准备迎接自己的宝贝回家。放学的铃声一响,“小皇帝”、“小公主”们便争先恐后地拥了出来,等待的家长笑盈盈地一拥而上,接过宝贝们的书包,递上早已准备好的各色食品和饮料,跟在这些“小祖宗”的身后,欢欢喜喜地回家。刹那间,我被这一幕惊呆了。这些被娇宠的孩子就是我们祖国未来的接班人?
曾经看到这样的一则新闻报道:1997年,中国和日本合办了一次国际少年儿童登山的夏令营活动。这次夏令营活动中出现的一些现象令人惊叹。中国的少年虽然参加了这次活动,身后却跟着一群拎着大包小包的家长。原来,这些家长追随左右,是担心孩子们洗衣服的问题。在登山过程中,日本儿童表现得非常坚强,无论摔倒还是受伤,从不哼一声;中国儿童摔跤后却大喊大叫,其中有几个竟因受伤而大嚷:“我要爸爸妈妈!”
看了这则新闻,我们怎能不掩卷沉思?我不断地问自己,为什么日本孩子那么坚强,中国孩子却那么脆弱?终于,我明白了日本比中国富裕的原因,因为他们有独立性强、不怕困难的接班人。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是开拓创新的人才,不是那种只会纸上谈兵的“人才”,所以,我们应从小培养自己的独立自理能力。我们一定要走出呵护,自觉地磨炼自己,砺志成为真正的人才。朋友,不要再徘徊于幼稚与成熟之间,因为我们最需要的不是呵护!
[点评] 本文是篇中考满分习作,其优点突出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紧扣话题逆向立意。小作者不像多数考生那样写“最需要”的是什么,而是从自身需要出发,从“最需要”的不是什么立意,取得了出其不意的效果。二、围绕主旨,大力铺陈。文首用一组排比句,渲泄出在父母呵护下的无奈和烦恼;第二段运用贴切的比喻采用欲抑先扬的笔法,善意地肯定了青少年一代在父母呵护下的幸福无忧,但笔锋陡转,突出呵护的个人后果。三、选材的“私人性”,立意的忧患意识,更是这篇习作出奇制胜的关键。文章选材没有拘泥于文首的家庭小事,而是放眼世界,用对比的手法,一针见血的指出了一个国家也会因呵护而脆弱,因脆弱而贫穷的实质,从而深化了文章主旨,具有很强的时代责任感,不能不令你掩卷深思良久。
话题5 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识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识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识”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感时花溅泪

湖北考生
    我国诗人有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其实,这句诗正说明了景随情迁的道理。对事物的认识和一个人的感情有很大关系。
    对于常人来说,一粒沙子就是沙子,而在诗人的眼里,一料沙子可以弥漫整个世界。一粒水珠在诗人的眼里便可折射出整个世界。因为诗人富于感情,对事物的认识便不同于一般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可能是由于人们对事物感情的亲疏不同造成的。
    在“人比黄花瘦”的女词人李清照眼里,她的生活安定,幸福且少受战乱之苦,因此她才会“兴尽晚回舟,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然而世事沧桑,后期的她饱受战争的流离之苦、丧夫之恨,对于她来说,这时的舟已是“载不动许多愁”。前一舟是幸福愉快的载体,后一舟却成为愁绪与痛苦的寄托。难道是舟变了么?不,是她的感情变了——物是人非事事休。她对事物的谯抑或对,抑或错。其实本无定论,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有人说,中国人缔造了月。这话其实并未夸大。在科学上,月只是一块毫无生命和感情的矿石,但由于中国无数诗人无数美丽的诗篇却赋予了月亮以不朽的生命。在王维的诗中有云:“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张继诗云:“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李白的诗:“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苏轼的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些优美的诗句,至今细细体味,仍给人口有余香,不绝于耳的感觉。但我们同时也会发现诗人的感情却不尽相同:王维的安适,张继的失意,李白的狂放不羁,苏轼的人世旷远。也正是如此,对于同一事物——月的认识也不尽相同。同样,对于其他事物,诗人们也同样有不同的认识,有人喜春,有人悲春;有人伤时,更有人感时。感情却是对事物认识的一个基点,一个发散源。
    千百年后,我国伟大领袖毛泽东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则抒发了一代伟人豁达的胸襟和壮志豪情。他对于“天”这一事物的认识正是与他的宏大的志向和博大胸怀联系在一起的。
因此,人的感情亲疏不同,对事物的认识便也不同。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感情亲,则对事物爱好,感情疏,则对事物厌倦。其实,这本是见仁见智的。
    [点评] 这是今年高考满分作文,其之所以能得满分,主要得力于以下几方面的创新:一、立意方面,跳出了一般考生所写的“亲情影响理智,左右主客判断”的套式,有创见地提出了“景随情迁”的见解,真可谓是“发人之所未发,见人之所未见”。二、语言方面,融所引诗句与叙述语言于一体,长短参差,上下钩连,毫无造作之痕迹,结尾的“见仁见智”更是语言锤炼的精华。文章虽重在论理,语言却具有灵性。三、文章叙例个数虽多,却并无堆砌之嫌,倒使人觉得“增之一分则肥,减之一分则瘦”,达到了叙例与说理的完美统一。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会员中心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栏目推荐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题库
  高中题库
 相关资料
中学生写好话题作文的几个小方法
话题作文指导(22页)
话题作文如何拟题
画好“凤头”——话题作文开头七法
话题作文入门讲解ppt课件
初中作文话题指引与材料精粹
话题作文话教法
话题作文写法ppt课件
怎样写好话题作文
话题作文的立意ppt课件
话题作文快速命题ppt课件
话题作文指导ppt课件
话题作文的拟题指导
话题作文的指导--紧扣话题的方法ppt课件
怎样写话题作文(2)
“环境保护”话题作文范文(3篇)
准确审题立意,写好话题作文
话题作文拟题的四个“五”标准
最新十大类八十一篇话题作文经典构思示例
让读者对文章一见钟情——话题作文开头的方法
话题作文几种高效法
文采飞扬是语言,点子窍门不可少——话题作文语言创新方法
话题作文的题记用语集锦
话题作文构思指导教学案例
“阳光”话题作文思路点拨
话题作文拟题技巧例谈
话题作文练习
话题作文的拟题技法
话题作文写作技巧:如何写好话题作文
五莲县洪凝初中话题作文训练题选
话题作文写作指南
话题作文的写作技巧
“感动”话题作文教学实录
如何写比喻性话题作文
话题作文最新考题设计
话题作文立意思维训练
话题作文写作的几个误区
话题作文审题指导精选(14篇)
话题作文审题“四推敲”
话题作文拟题技巧
话题作文训练(例文3篇)
话题作文题目汇编
话题作文训练一例
话题作文布局技巧
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的区别

   版权所有 我爱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