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 | 成语词典 | 诗词大全 | 文言文翻译 | 小学语文 | 本站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七年级上 >>
《棋王》教学设计3
作者:   上传者:333333  日期:08-08-12


《棋王》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的文化时代背景,领悟小说的主题。:2.学习作者用词凝练、用语诙谐及反嘲的口吻,“静”与“动”相因相生的笔法。3.体会小说中的细节描写和场面描写,着重分析把握小说的主人公王一生的形象特点。4.品味小说别具一格的审品情致,体会作品在平凡人生中揭示出的文化沉思和哲学立意。

教学重、难点:王一生的形象特点分析。

教学方法:介绍、分析、讨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思路:本课选文在粤教版教材中被安排在高中二年级阶段(必修4)学习,可见,本文在学习和理解上是有一定难度的。而且,关于本课的分析材料,无论是网上还是相关教参中都比较少,因此不适合由学生自己搜集整理自学。

在讲解过程中应由教师进行大量的搜集整理工作,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理解能力、接受能力进行讲解,不要过深也不要过浅。作为初中一年级的学生,能够了解阿诚、了解寻根文学、了解棋王的故事梗概和王一生的形象,掌握基本的写作手法,就基本上达到了教学目的。

教学步骤:【阿城及其作品】:1.阿城,原名钟阿城,中国当代作家。北京人,出生于1949年清明节。十二三岁时就已遍览曹雪芹、罗贯中、施耐庵、托尔斯泰、巴尔扎克、陀斯妥耶夫斯基、雨果等中外文学名著。中学未读完,“文化大革命”开始,曾先后到陕西、内蒙古、云南的农村插队。

2.阿城于1984年开始创作。在处女作《棋王》中,阿城表现出自己的哲学:“普遍认为很苦的知青生活,在生活水准低下的贫民阶层看来,也许是物质上升了一级呢!另外就是普通人的‘英雄’行为常常是历史的缩影。那些普通人在一种被迫的情况下,焕发出一定的光彩。之后,普通人又复归为普通人,并且常常被自己有过的行为所惊吓,因此,从个人来说,常常是从零开始,复归为零,而历史由此便进一步。”小说一发表,便震惊文坛,先后获1984年福建《中短篇小说选刊》评选优秀作品奖和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此后又有作品接连问世,并写有杂论《文化制约着人类》。其作品集《棋王》,由作家出版社作为“文学新星丛书第一辑”出版,共包括三个中篇《棋王》、《树王》、《孩子王》和六个短篇《会餐》、《树桩》、《周转》、《卧铺》、《傻子》和《迷路》。

【文革与“寻根小说”】

1.“文革”犹如一场梦魇,醒来之后依然无法抹去记忆中的伤痛,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末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曾那样地震憾过中国乃至世界,无数热血青年卷进了这场本身就交织着正确与错误、庄严与荒谬、美好与丑恶的运动中,并在肉体和心灵上亲历了人情冷暖,亲历了严酷与温馨交混、希望与绝望相杂、生与死擦肩而过,笑与泪顺颊而溢。

这场运动在文学上先后反映为“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和“寻根文学”。“寻根小说”所意味的,是一种在更艺术的层面上使创作植根于自己的民族文化土壤的审美尝试(并企图经由这种尝试而达到对于人类生存命题的艺术把握的目的)。当“寻根”与文化意识——几乎作为同一概念而进入小说创作领域的时候,作家们也就获得了一种新的洞观方式及判断角度,随之而产生的,当然是批判精神的深化与对于某种文化传统或文化品格的自觉与不自觉的认同。“寻根”所体现的对于传统社会文化结构的分析是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之后,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寻根”的内在动因不仅是对中国社会状况的质疑,同时也是对“文化大革命”之所以发生的文化原因的尝试性追溯。

阿城的《棋王》正是“寻根小说”中比较有影响的一部,被人称为“集儒与道于一体”的“文化寻根上乘之作”。

2.阿城是“文化寻根派”的代表作家,他的小说《棋王》体现出了文化寻根意:以对传统文化精神的自觉认同而呈现出一种文化的人格魅力。

这部作品和阿城随后一气写下的《树王》《孩子王》皆取材于他本人亲历的知青年活,但无论在主题意旨还是表现形式上都与通常的知青小说有很大不同。阿城无意去描绘一种悲剧性的历史遭遇和个人经验,也避免了当时流行的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的风格模式,他在日常化的平和叙说中,传达出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认同。

【人物形象赏析】

1.讨论:从课文中找出直接或间接描写主人公王一生的语句,分析概括其性格。

2.总结:作者是如何塑造王一生的人物形象的?

提示1:①爱棋、迷棋之人,“精神上自有追求”。

精神上:爱棋——迷棋——成棋王,得棋魂。(王一生没有参赛资格也坚持与比赛的赢家对弈;为下棋不惜同时与九人鏖战,并力克群雄。)

②有棋品、讲棋道之人。

A.不为名利,不做交易,捍卫棋道“纯洁”,不玩物丧志,“为棋不为生”。(不贪图参赛名次,无所谓输赢,绝不用棋艺为自己换取更好的生活,仅仅为了棋艺而下棋。)

B.讲求“中华棋道”,讲求“大道”与“小技”的结合,即道德、人格、哲学、智慧、经验、技巧的融合。(“你小小年纪,就有就有这般棋道,我看了,汇道禅于一炉,神机妙算,先声有势,后发制人,遣龙治水,气贯阴阳,古今儒将,不过如此。老朽有幸与你接手,感触不少,中华棋道,毕竟不颓,愿与你做个忘年之交。”)

C.竞争与和谐。(王一生与多人对弈,不仅在于提高技艺,还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冠军老者提出言和,他便毫不犹豫地就说“和”了,既有进取的勇气又有超脱名利的心境。得棋道之精髓,故可以称棋王。)

提示2: “王一生孤身一人坐在大屋子中央,瞪眼看着我们,双手支在膝上,铁铸一个细树桩,似无所见,似无所闻。高高的一盏电灯,暗暗地照在他脸上,眼睛深陷进去,黑黑的似俯视大干世界,茫茫宇宙。那生命像聚在一头乱发中,久久不散,又慢慢弥漫开来,灼得人脸热。”

在这九局连环大战中,王一生的生命之光和盘托出,与茫茫宇宙气息相贯通,实现了人格力量的充分展示,也完成了传统文化精神在个体身上的再造和复活。

阿城在塑造王一生这个人物形象、写出他的无为的人生态度与有为的创造力时,力图表现古代道家文化思想。贯穿在小说里的是有为与无为、阴柔和阳刚的相互转化,生命归于自然、得宇宙之大而获得无限自由的所谓“道理”,并进而把这种传统文化精神与当代人生联系起来,赋予其进取的现代意义。但作家没有直接讲述这些“道理”,而是将其隐没于生动的艺术描写里。这正是《棋王》作为“寻根文学”作品的独特的价值取向。

【写作鉴赏】:1.善于抓住场面、细节描写,细致刻化人物。文中大量运用场面描写,尤其是在棋局对弈的过程中,通过场面描写,表现王一生的精湛棋艺。周围人的不同的反应形象地展现了王一生的棋艺所拥有的影响。文中还采用了人物外貌、心理活动描写。如外貌描写从“王一生孤身一人坐在大屋子中央”到“众人都不禁吸了一口气”这一段着重描写了王一生的眼、脸、头发,通过这些深刻的描写,深刻揭示了王一生心胸开阔,洞察世事,执着不服输的生命特质。

2.运用反嘲口吻,语言朴素,诙谐,富有深意。 “王一生坐在场当中一个靠背椅上,把手放在两条腿上,眼睛虚望着,一头一脸都是土,像是被传讯的歹人”诙谐的比喻较生动地表现了王一生当时的情态。“怕江湖的不怕朝廷的……”道出王一生的下棋经历和豪放性格;“不管路不是路,沟不是沟,也得咬牙死活不能放手。”语言通俗,生动地表现了下棋场面的起伏跌宕。

3.运用朴素的写实手法,“静”与“动”相因相生的笔法。文章在讲述王一生与九人对弈的前后情况,按照事件进行的先后次序娓娓道来,每个人物的描写自然亲切,使读者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亲进感。使文章显得十分真实贴近生活。“静”与“动”的结合也是恰到好处,“静”集中体现在棋者对弈的过程中,“王—生姿势没变”“稳稳地坐在那里”,整个棋局下了整整大半天,而在这静静地对弈中暗含着惊心动魄的波澜,思想的较量,技艺的周旋令众人都屏住了呼吸,倒吸凉气。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会员中心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栏目推荐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题库
  高中题库
 相关资料
《棋王》ppt课件(29页)
《棋王》说课稿
《棋王》练习题
《棋王》学案5
《棋王》教案5
《棋王》学案4
《棋王》教学案3
《棋王》表格式教案5
《棋王》导学案
《棋王》学案
阿城《棋王》原文阅读
《棋王》教案4
《棋王》赏析
《棋王》ppt课件3
《棋王》说课稿
《棋王》ppt课件2
河大版《棋王》教案2
《棋王》同步练习
如果那是我的青春——阿城《棋王》读后感
《棋王》ppt课件1
《棋王》教案1

   版权所有 我爱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