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 | 成语词典 | 诗词大全 | 文言文翻译 | 小学语文 | 本站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题库 >>高考论述性文本阅读 >>
余秋雨《真正的创造》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者:余秋雨  上传者:tomacc  日期:20-02-02


六、论述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17题。
真正的创造
余秋雨
有一种误解,以为创造的美名只属于那些偏重于主体心灵抒发的艺术家。他们泼辣放言,随心所欲,塑捏万物,很有“创造者”的气概。另一些艺术家则只知认真收集素材,老老实实地创作。你去问他们是不是在创造,他们多半会谦恭地说自已只是写身边实事,一点也不会创造。人们往往把前者称为伤感的、浪漫的艺术家,而把后者称为素朴的、写实的艺术家。创造,似乎是前者的专利。
这种误解应澄清。浪漫派的创造也受客观自然规律的羁縻,写实派的勤奋也处处涌现着主观创造的精神。真正的艺术,不管它们偏倾的形态和所在流派是如何不同,都必然是主客两方结合的结果。有的理论家以为浪漫派即主观派,写实派即客观派,为求两方统一而主张两种艺术流派的结合。对主客两方已结合的成果再来一个结合,会把第一度结合所结成的不同形态的果实拉平,就像“亲上加亲”式的结合,很容易造成退化。每个作品兼备两个侧重,也就没了侧重,没有侧重就没有个性,没有艺术世界的丰富性和创性。
既然我们不赏同“亲上加亲”式的二度结合,就把注意力都集中到了第一度结合上。事实证明,为了创造出优良的作品,必须加强结合的力度,既提高主体心灵的品位,又加重客观世界的厚度,造成主客观“两强相遇”的态势。
一切萎弱的艺术作品不是没有结合,而是结合的强度不够。见落花而感叹人生,见流水而惋惜时间,当然也能写出一些精巧漂亮的作品,但让我们听一听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就大不一般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中的客观世界是一个悠久的古迹,是一派苍茫的天地;诗中宣泄的主体心灵则是历史的远眺,人生的俯瞰,生命的太息!辽远的客体与苍浩的主体心灵遇合,使得短短几句诗成了中国文化史册上的喤喤钟声。
相比而言,许多不成功的作品的症结也容易找到了。有的作品,自我意识过于裸露,而所裁取的容观世界却猥屑不足道,甚至破残得不可信,它们只是艺术家自我意识的一件蔽体之衣,当客观世界失去了力度,心灵的力度也无从支撑。有的作品,客观世界过于自足,而主体心灵却难于访求。在这些作品里可以追索到清晰的客观结构,却追索不到内在的主观结构,让人看到了一个民族的生活环境,却看不到这民族的心理律动。也有一些作品,把客观世界开拓到了国界内外,把主体心灵延伸到了半个世纪前后,但仍然没有获得两方面的强度。让主人公漂洋过海,不应仅为情节调度的方便,而应具有把几个国家放在一起作整体认识的内在必要;让主人公苦守数十年,也不应仅为故事的传奇性,而应具有非数十年不能表明的那种情感的依据,这种情感依据也是艺术家主体心灵的依据。
一切传世的优秀艺术作品都让我们看到这样一种堪称壮美的遇合:极高的精神气流冲天而下,与极深广的现实土壤冲撞交合。于是雷声隆隆、电光闪闪,锻铸出一个不寻常的珍品,艺术家便在高天与大地的惊人距离间腾跃,上摩云天,下贴大地,既似天帝,又像地母,把大地提升到天宇,让天宇慰抚着大地,这才是艺术创造。(选自《艺术创造工程》,有删改)
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浪漫派艺术家侧重内心情感的抒发,其作品主观色彩浓厚。
B.无论浪漫派还是写实派,其作品都是主、客观结合的产物。
C.艺术作品不能暴露作者的自我意识,需要穿上客观的外衣。
D.把故事延伸数十年,可以增强其传奇性,但要有情感依据
 
1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写实的艺术家认真收集素材,老老实实创作,说自已只是写身边实事,但写什么、怎么写都离不开主观创造。
B.将浪漫派和写实派二度结合,破坏了艺术作品主、客观上的平衡,使艺术世界失去了丰富性和创造性。
C.《登幽州台歌》磅礴的气势,既源自悠久浩大的客观世界,又源自博大丰富的主体心灵,是两者结合的结果。
D.能再现一个民族的生活环境,又能让人感受到民族的心理律动,主、客观都有完整结构的作品,就可被认为是成功的。
 
17.如何理解末段中所描述的“壮美的遇合”?(6分)
【分析】(1)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3)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章重要语句的含义。理解句子的几种方法:①抓住关键词语理解。②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③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来理解句子。
【解答】(1)C.错误;原文第二段“真正的艺术,不管它们偏倾的形态和所在流派是如何不同,都必然是主客两方结合的结果”可见,并非不能暴露自我意识,而是要主客体结合。
(2)B.“使艺术世界失去了丰富性和创造性”错误;原文“对主客两方已结合的成果再来一个结合,会把第一度结合所结成的不同形态的果实拉平,就像‘亲上加亲’式的结合,很容易造成退化。每个作品兼备两个侧重,也就没了侧重,没有侧重就没有个性,没有艺术世界的丰富性和创造性”,是指该结合的作品没有丰富性和创造性,而非“使艺术世界失去了丰富性和创造性”。
(3)筛选关键语句“极高的精神气流冲天而下,与极深广的现实土壤冲撞交合。于是雷声隆隆、电光闪闪,锻铸出一个不寻常的珍品”,“极高的精神气流冲天而下”结合前文可知,是艺术家强大的主观精神;“极深广的现实土壤冲撞交合”是指客观生活内容,它们冲撞交融,最终就形成了优秀的作品。

答案:
(1)C。
(2)B。
(3)艺术家强大的主观精神与深厚的客观生活内容,两强相遇并完美结合,产生出优秀的艺术作品。
【点评】选择题做题技巧:
1、圈划选项信息源。
在作答过程中先用铅笔在原文找出选项信息源,并做标记。
2、将选项与选项信息源做比较。
比较点多为:
(1)句意逻辑是否一致。
(2)表意范围是否发生扩大或缩小。
(3)是否发生张冠李戴。
(4)是否绝对。
(5)是否无中生有。
3、有效利用排除法,由易到难。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会员中心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栏目推荐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题库
  高中题库
 相关资料
余秋雨《闲读梧桐》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有关余秋雨的名言名句
余秋雨《历史母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余秋雨《散文目光》阅读练习及答案
余秋雨《蜡梅》阅读练习及答案
余秋雨《白发苏州》阅读练习及答案
余秋雨《洞庭一角》阅读练习及答案
余秋雨《三个目标之后》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题)
余秋雨《柳侯祠》阅读练习及答案
余秋雨《枯萎属于正常》阅读练习及答案
余秋雨《沙原隐泉》阅读练习及答案
余秋雨《阳关雪》阅读练习及答案(四)
余秋雨《阳关雪》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阎肃:一位受欢迎的艺术家》阅读练习及答案
余秋雨《垂钓》阅读练习及答案
余秋雨《谁能辨认》阅读练习及答案
余秋雨《三十年的重量》阅读练习及答案
余秋雨《黑色的光亮》阅读练习及答案
余秋雨《一生中最大的勇敢都来自母亲》阅读练习及答案
余秋雨《闲读梧桐》阅读练习及答案
余秋雨《永恒的坐标》阅读练习及答案
余秋雨《一生最大的勇敢都来自母亲》阅读练习及答案
余秋雨《稀释但丁》阅读练习及答案
余秋雨《寻常威尼斯》阅读练习及答案
余秋雨《无争议陷阱》阅读练习及答案
余秋雨《重峦叠嶂间的田园》阅读练习及答案
余秋雨《门孔》阅读练习及答案
余秋雨《笔墨祭》阅读练习及答案
余秋雨《阳关雪》阅读练习及答案
余秋雨《旷野》阅读练习及答案
余秋雨《莫高窟》阅读练习及答案
余秋雨《三峡》表格式教案
余秋雨《三峡》教案2
余秋雨《文化苦旅·三峡》教案1
《文化旅人余秋雨》ppt课件
余秋雨个人图片集(46张)
余秋雨简介

   版权所有 我爱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