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 | 成语词典 | 诗词大全 | 文言文翻译 | 小学语文 | 本站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选择性必修上册 >>大学之道 >>
《大学之道》教案1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0-08-19


 【学习目标】 

1.积累文学常识。 

2.理解文意,准确翻译。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 

3.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 

4.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及现实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目标1、2、3 

难点:目标3、4 

【课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古代圣贤智慧的结晶,那古代中国人到底是如何连接自我、家族、民族、国家和天下观念的呢?今天我们学习选自《礼记大学》的一段文字,感受古代圣贤的智慧。 

二、题解 

“大学之道”,意思是大学的宗旨,大学的最终目的。“大学”,在古代指与“小学”相对的“大人之学”。古代儿童八岁上小学,主要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之类的文化课和基本的礼节。十五岁后可进入大学,开始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道:本指道路,在这里指的是在学习政治、哲学时所掌握的规律和原则。 

三、文学常识 

1.《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2.《大学之道》出自《礼记》,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第四十二篇。宋代以前,《大学》一直从属于《礼记》。朱熹将《大学》从《礼记》中抽取出来,为《大学》《中庸》做章句,为《论语》《孟子》做集注,把它们编在一起,做《四书章句集注》,经此,《大学》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并被确立“四书之首”的地位。 

四、研习文本。 

(一)自主学习 

请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自主翻译文章,在课本上标注重要词语。并记下疑难问题。 

指导学生重点学习以下词语: 

1.道:本指道路,在这里指的是在学习政治、哲学时所掌握的规律和原则。 

2.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彰显、发扬之意。第二个“明”是形容词,含有高尚、光辉的意思。 

3.亲民:亲近。一说是“新民”,使人弃旧因新,弃恶扬善。 

4.止:至,到。 

5.知止:知道目标所在。 

6.静:心不妄动。 

7.安:所处而安,性情安和。 

8.虑:思虑精详。 

9.得:处事全宜。 

10.齐其家: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家业繁荣。 

11.修其身:修养自己的德行。 

12.致其知:获得知识。一说,把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推到极致。 

13.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14.庶人:普通百姓。 

15.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壹是:一律,一概。本:本源、根本。 

(二)合作解疑 

1.在小组内交流展示学习成果,以句为单位,口头翻译,每人主讲一句。 

2.针对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讨论探究,尝试解决。 

【参考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好的德行,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使人达到完善的境界。知道要达到的“至善”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志向坚定,方能心不妄动;心地不妄动,则性情安和;性情安和,则思虑精详,思虑精详则处事合宜。凡物都有根本有末节,凡事都有终结有开始,明白了本末始终的先后顺序,就接近《大学》的道理了。 

古代那些想在天下彰明美好的德行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国家的人,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要想管理好自己家庭的人,先要修养好自身的德行;要想修养好自身德行的人,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意;要想端正自己心意的人,先要使自己的心意真诚;要想使自己心意真诚的人,先要使自己获取知识;获取知识的途径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明白了事物的原理后才能对外物的事理认识充分,对外物的事理认识充分后才能心意真诚,心意真诚后才能心思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好德行,德行修养好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家庭管理好后才能治理好国家,国家治理好后天下才能太平。从天子到普通百姓,都要把修养德行作为根本。 

(三)全员解疑 

由各小组提出疑问,全班同学和老师一起解决问题。 

以交流解疑巩固学习成果。 

五、探究思考 

(一)第一段重点写了什么内容? 

指出大学的宗旨,提出了大学的“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首先,《大学》对儒学作了一个高度概括,提出“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三项,即宋代儒家们所说的大学“三纲领”。这一概括非常准确地揭示了儒学的基本精神,也道出了《大学》的主旨。《大学》是讲治国平天下的学问,但是它按照孔子思想,不就事论事,而是将人的精神的弘扬和品德修养置于首位。“明明德”是发扬自己固有的德性,是激发求学者完善自己的自觉性,而不是用某种外在的、固定的道德准则束缚自己。“亲民”即“新民”,就是不仅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而且努力提高全体人民的道德品质,在儒家看来这是为治国平天下的伟业奠定精神基础。“止于至善”就是要将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社会、国家的治理提升到最完美的地步,不达到最理想的境界绝不停止,实际上是一个无限的完善过程。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既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 

(二)第一段的三句话之间是什么关系? 

首句开宗明义,提出大学之道的“三纲”,第二、三句承接上文对如何达到大学之道,阐明其中的逻辑关系,为下文引出八条目做准备。 

(三)第二段重点写了“八目”,包括哪些内容? 

第二段提出“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四)“八目”之间是什么关系? 

“格物、致知”为第一步,对应的是知的功夫;“诚意、正心、修身”为第二步,对应的是修的功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第三步,对应的是用的功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修己,“齐有、治国、平天下”是安人。 

(五)“三纲”“八目”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三纲”是宗旨,是纲领,是指导思想,“八目”是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六)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 

1.论证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先提出表明宗旨的“三纲”,然后提出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浑然一体,结构严谨,条理清晰。 

2.运用排比、顶真手法,论证力强。句式整齐,节奏分明,增强了语势,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 

六、诵读,加深理解。 

七、小结。 

《大学之道》提出“三纲”“八目”,强调修身是根本,修身的目的是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修养的一致性。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得知,在长期占据中国封建统治思想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文人志士之所向往,个人、家族、民族、国家、天下联系密切。“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不歧视他人,人不与之立异。在古代中国人看来,个人、家族、民族、国家、天下并无具体刻意化分割,因而得以连接。 

八、布置作业 

1.拓展阅读《礼记》部分章节,积累名句。 

2.思考:当今社会,我们如何借鉴学习“八目”的内容?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会员中心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栏目推荐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题库
  高中题库
 相关资料
《大学之道》同步练习
《大学之道》mp3音频诵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5.2 《大学之道》ppt课件(46页)
《大学之道》ppt课件(25页)2
选择性必修上《大学之道》教案5
《大学之道》pptx课件(20页)
《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知识点梳理练习
《大学之道》知识点
《大学节选》(大学之道)mp3音频朗读
《大学之道》教学设计4
《大学之道》导学案5
《大学之道》情景式默写
《大学之道》教案3
《大学之道》基础练习
《大学之道》理解性默写
《大学之道》教学设计2
《大学之道》导学案4
《大学之道》pptx课件(16页)
统编版《大学之道》pptx课件(18页)
《大学之道》pptx课件(19页)
《大学之道》pptx课件(30页)
《大学之道》pptx课件(17页)2
《大学之道》ppt课件(34页)
《大学之道》导学案3
《大学之道》学习任务单
《大学之道》pptx课件(24页)
《大学之道》pptx课件(17页)
《大学之道》pptx课件(46页)
《大学之道》pptx课件(15页)
《大学之道》ppt课件(25页)
《大学之道》pptx课件(41页)
《大学之道》ppt课件2
《大学之道》学案2
《大学之道》导学案
《大学之道》ppt课件
《大学之道》原文和译文

   版权所有 我爱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