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 | 成语词典 | 诗词大全 | 文言文翻译 | 小学语文 | 本站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中考题库 >>现代文阅读 >>
梁衡《“典”字诀,为文章增光添彩》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甘肃省武威市中考题)
作者:梁衡  上传者:tomacc  日期:21-12-12 出处:2021年甘肃省武威市中考题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
“典”字诀,为文章增光添彩
梁衡
什么是“典”?就是典故、典型、经典。
典包括哪些内容呢?一是过去的人和事,二是过去书上讲过的话。这些东西经过了时间的考验,并被证明是正确的。它们有的已转化为成语,有的是人们熟悉的句子、故事。我们写文章时可以拿来作为案例,或根据具体情况来使用,这样文章就显得厚重,作者也显得有学问且风趣幽默。
典是从哪里来的呢?答案是书本中。所以要多读书,“肚子里要有货”,有足够的知识储备。
典的使用方法大致有三种,一种是明典,一种是暗典,还有一种作为起兴的作用,我们把它叫作兴典。
明典就是明明白白地引用过去的典故和文字,典故可以是历史书上的,也可以是文学作品里的,或者是民间流传的,总之是人们所熟悉的。
我的文章《觅渡,觅渡,渡何处?》里面,讲到瞿秋白被杀害以前,他写了一篇《多余的话》,把自己的心路历程仔细地剖析了一遍。他是一个很坦诚的人,那怎么表现他的坦诚呢?这里就用了一个典故:项羽乌江自刎。
瞿秋白以文人为政,又因政事之败而反观人生。如果他只是慷慨就义再不说什么,也许他早已没入历史的年轮。但是他又说了一些看似多余的话,他觉得探索比到达更可贵。当年项羽兵败,虽前有渡船,却拒不渡河。项羽如果为刘邦所杀,或者他失败后再渡乌江,都不如临江自刎这样留给历史永远的回味。项羽面对生的希望却举起了一把自刎的剑,秋白在将要英名流芳时却举起了一把解剖刀,他们都把行将定格的生命的价值又推上了一层。
哲人者,宁可舍其事而成其心。
秋白不朽!
用项羽自杀的典故来比喻秋白自己解剖自己。
再举一个描写生活的例子。汪曾祺先生大家都很熟悉,他有一篇文章写家乡的鸭蛋。
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文不长,录如下:
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在这里,他把清朝袁枚《随园食单》里怎么吃高邮腌鸭蛋拿来作为一个典故,这个鸭蛋一下就有本钱了,文章也就有了厚度。所以大家读这一小段的时候,实际上是在读文化,用典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含量和知识厚度。
暗典就是         。我的文章《这里有一座古树养老院》里,有这样一段。
区里要建一座三千亩的大植物园,老王说,没有古树算什么植物园,顶多是个大苗圃,他张口就捐出了一百零八棵古树。他爱吾园以及人之园,要让树文化普及,让更多的人爱树。
“爱吾园以及人之园”,这句话是从哪里来的?显然是化用孟子的名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就是暗典。
第三个比较难理解,但是确实在文章里会用到,我把它叫作“兴典”。我们写诗歌的时候有一种修辞手法叫比兴。“比”就是明确的比喻,“兴”就是起一个开头,顺着这个往下说。
有一首长诗叫《王贵与李香香》,因为用的是陕北民歌的体裁,里面有很多比兴。如“山丹丹开花红姣姣,香香人材长得好”,作者先说山丹丹花,这有比,也有兴的作用。
现在的网络段子也会用比兴,比如,“春眠不觉晓,天天在变老。时时寻开心,月月领社保”就是一种兴的手法,上句只是为了引出下句,轻松愉快幽默。
如果在文章写作中用一个典故来引出下文,这就是“兴典”手法。比如,1939年,毛泽东对陕北公学即将要上前线的学员讲话,其中有一句话讲得很有意思。他说,姜子牙要下昆仑山,元始天尊给了他杏黄旗、方天印、打神鞭三样法宝。现在你们要出发上前线,我也要赠给你们三样法宝,那就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姜子牙的三样法宝和战士们上前线毫无关系,但毛泽东给学员的同样是“三样法宝”。毛泽东用姜子牙的“三样法宝”来起兴,这就是兴典,显得非常幽默。
我们常说文章是作者的一张名片,用典更像一张隐藏的名片。但是要掌握两个原则:一是要用大家熟悉的著名的经典;二是不可太多,多了以后就是“掉书袋”,特别是如果用的典太生僻,读者就烦了。
(选自《梁衡 21堂作文课》)
12. 根据上下文,在文章横线处补写一个恰当的句子。
13. 指出下面文段中的用典方法,并分析此处用典的具体作用。
面向未来,要战胜前进道路上的种种风险挑战,顺利实现中共十九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正所谓“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中国要飞得高、跑得快,就得汇集和激发近14亿人民的磅礴力量。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
14. 下面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文章中用典,可以为文章增光添彩,使文章显得厚重,也可以使作者显得有学问且风趣幽默。
B. 作者在讲明典、暗典、兴典时,都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这样做既便于读者理解,又能使文章富有说服力。
C. 瞿秋白写了《多余的话》,在文中用了“项羽乌江自刎”的典故;汪曾棋写了《端午的鸭蛋》,在文中用了袁枚吃高邮腌鸭蛋的典故。
D. 本文首先讲什么是典,典包括哪些内容,典从哪里来;其次重点分析典的使用方法;最后提出用典的原则。
15. 请任选一种用典方法写一段文字。(照抄本卷材料不得分,80字以内)
 
 
 
 
 
【分析】本文是一篇说明文,开篇以设问形式,引出本文说明对象;接着说明什么是典,典包括哪些内容,典从哪里来,重点分析典的使用方法;最后提出用典的原则。
【解答】(1)本题考查句子补写。从第四段看,本段概括讲明了典使用的三种方法,对下文有总领作用,接下来,五至十四段说明的是明典的使用,十五至十七说明的是暗典的使用,十八至二十二段说明的是兴典的使用,最后一段说明用典的好处和原则。文章文总分总结构,而在分述部分,每一层的第一句话都是说明本典的内涵。本题就是要求填写应说明暗典的内涵的句子。什么是暗典呢?从本层所举例子“‘爱吾园以及人之园’,这句话是从哪里来的?显然是化用孟子的名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就是暗典”来看,暗典,就是化用典故。
(2)本题考查用典及作用分析。文章介绍了三种用典的方法:明典就是明明白白地引用过去的典故和文字;暗典,就是化用典故;兴典就是用比兴手法引出下文。习主席的这段话里面的“正所谓‘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一句,直接引用古人的文字,属于明典的使用。其作用从“正所谓”的内容看,无论是大鹏还是骐骥,都不是凭借单一的力量,可见习主席引用此文,是为了说明“中国要飞得高、跑得快,就得汇集和激发近14亿人民的磅礴力量”。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分析。从第六段“我的文章《觅渡,觅渡,渡何处?》里面,讲到瞿秋白被杀害以前,他写了一篇《多余的话》,把自己的心路历程仔细地剖析了一遍。他是一个很坦诚的人,那怎么表现他的坦诚呢?这里就用了一个典故:项羽乌江自刎”,可知,用“项羽乌江自刎“典故的是“我”,而非瞿秋白。
故选:C。
(4)本题考查阅读写作。任选一种用典方法即可,注意字数。用明典,要直接点明典故或引用经典文字;用暗典,要体现特点;用兴典,要突出比兴手法。
示例一:用明典。李白诗云:“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青少年学生,应该胸怀大志,勇往直前,奋力拼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示例二:用暗典。那天语文课,看见老师一边讲课,一边悄悄拿起来讲台上的一支笔,突然,老师将那支笔猛然向我砸过来,我大吃一惊,结果那支笔砸在了正在睡觉的同桌头上,同桌马上惊醒了。我不由得感叹:落笔不是无情物,化作飞镖提精神。
示例三:用兴典。马上中考了,班会课上,班主任刘老师说,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科举落第,却成为一代文豪,凭得是对文学的执着和生活的热爱。你们现在要中考,要一颗红心,两种准备。
答案:
(1)示例一:不明说,暗暗地用一个典故。
示例二:不直接弓|用典故,而是化用典故,让典故暗含其中。
(2)明典。文段中++明确地引用古籍里的文字,说明“中国要飞得高、跑得快,就得汇集和激发近14亿人民的磅礴力量”。
(3)C
(4)示例:作为学生,我们要每天反省自己的行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吾日三省吾身”说的都是这个道理。善于反省,且知过必改,才能不断进步。
【点评】阅读题以选择题的形式命题,难度相对降低。解答此类题,先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找到答案相对应的内容,再将选项内容与原文比对,通过分析与比对得出答案。解题时一定要注意句中的细微错误,如一些限定性的词语有没有丢失,使选项的说法过于绝对化等。
 
出处2021年甘肃省武威市中考题资料
1 甘肃省武威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 积累与运用(2021年甘肃省武威市中考题)
3 默写古诗文(2021年甘肃省武威市中考题)
4 沈石溪《一觉醒来是早晨》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甘肃省武威市中考题)
5 梁衡《“典”字诀,为文章增光添彩》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甘肃省武威市中考题)
6 《记承天寺夜游》《龙井题名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甘肃省武威市中考题)
7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甘肃省武威市中考题)
8 《骆驼祥子》《儒林外史》名著阅读(2021年甘肃省武威市中考题)
9 2021年甘肃省武威市中考作文题目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会员中心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栏目推荐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题库
  高中题库
 相关资料
梁衡《徽饶古道坚强树》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衡《雨中明月山》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衡《泥墙小院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衡《煤海上有棵勿忘树》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衡《读韩愈》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衡《人生谁能无补丁》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衡《把栏杆拍遍》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衡《补丁》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衡《铁锅槐》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衡《沙堆里的城隍》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梁衡《一棵怀抱炸弹的老樟树》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衡《沙堆里的城隍》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衡《沙海一苗树》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作文指导:梁衡《文章五诀》
梁衡《深巷里的老墙》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衡《秋风桐槐说项羽》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衡《看见绿色就想起了你》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衡《红毛线,蓝毛线》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个永恒的范仲淹》《试论作为散文文体家的梁衡》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衡《霍山红岩松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衡《热炕》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衡《左公柳,西北天际的一抹绿云》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衡《中华版图柏》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衡《冬日香山》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衡《不如静对一院秋》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衡《那一片幸存的原始林》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衡《一线万物生》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题)
梁衡《科学与文学的互补》阅读练习及答案
《草原八月末》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衡《觅渡,觅渡,渡何处?》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梁衡《河套忆》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衡《杏花村访酒》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衡《明月出天山》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题)
梁衡《桃花源在哪里?》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衡《这里有一座古树养老院》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衡《感悟九华》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衡《书与人的随想》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衡《万鞋墙》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衡《我们为什么要阅读?》阅读练习及答案(2017年湖北省天门市、仙桃市、潜江市、江汉油田中考题)
梁衡《方志敏最后的七个月》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衡《何处是乡愁》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衡《泰山——人向天的倾诉》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衡《百年震柳》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衡《觅渡,觅渡,渡何处?》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衡《砍的不如旋的圆》阅读练习及答案

   版权所有 我爱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