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 | 成语词典 | 诗词大全 | 文言文翻译 | 小学语文 | 本站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高考复习教案 >>高考名著复习 >>
高中必修教材古代文化知识清单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3-04-12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古代文化知识清单
1.编年体:编年体是中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以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为经,按年、月、 日来编撰、记述历史的一种方式,是编写历史最早也是最简便的方法。如《春秋》、《资治通鉴》等就是编年体史书。
2.《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他根据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和体例,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五十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3.侯、伯:春秋时诸侯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4.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中国古代的国王(主要是秦朝以前的国王和后来分封的诸侯国国王)不称“朕”,而是称“寡人”“孤”“不穀”等。
5.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6.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7.国别体:国别体是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的一种文体。《国语》是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一部分国记事的历史散文,起自西周穆王,讫于战国初年的鲁悼公,分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等八国的历史。
8.《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 240年的历史。西汉刘向编定,分为 12 策,33 卷,共 497 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
9.卿:古代对男子的敬称。
10.足下:敬辞,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都可用足下。
11.太子:古代储君称谓,商周时期天子及诸侯的嫡长子,称太子或世子。自秦朝开始,只有皇位的继承者,才能称太子或皇太子。封建社会的太子,其地位仅次于皇帝,并拥有类似于朝廷的东宫。
12.竖子:对人的蔑称,犹言小子。
13.陛下:对帝王的尊称。陛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指的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后来就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的敬称。
14.臣:最初指男性奴隶,跟女性的“妾”相对;后来成为君主时代官吏和百姓的统称。另外,“臣”又是表示谦卑的自称。
15.币:古人用作礼物的丝织品。币,礼品。
16.中庶子:战国时国君、太子、相国的侍从之臣。秦、汉为太子侍从官。历代沿置。
17.将军:春秋时代以卿统军,故称卿为将军;一军之帅称将军。到战国时代始为正式官名,而卿仍称将军。自唐以后,上将军、大将军、将军,或为环卫官,或为武散官。宋、元、明三朝,多以将军为武散官,殿廷武士也称将军。明清两代,有战事出征置大将军和将军,战争结束则免。清朝将军为宗室爵号之一,驻防各地的军事长官也称将军。
18.诸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汉朝分王、侯二等。周代诸侯名义上需服从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贡、述职、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汉朝时诸侯国由皇帝派相或长吏治理,王、侯仅食赋税。
19.宾客:春秋战国时多用称他国使者及贵族的门客、策士;东汉以后用以称依附世家豪族的人;官名,太子宾客的省称。
20.祖:古代饯行时的仪式,即出行之前祭祀路神,引申为在半路上为别人设宴送别。
21.变徵: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宫、商、角、徵、羽是按五行的相生顺序排列的,合称五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凄凉。
22.诏:帝王的命令或文告。分为即位诏、遗诏、表诏、伏诏、密诏、手诏、口诏等。始于秦始皇,终于清朝,是一种命令文体。
23.朝服:又称为“具服”,是古代在大祀、庆成、正旦、冬至、圣节及颁诏开读、进表、传制等重大典礼时使用的礼服。
24.九宾:宾同“傧”,九宾是我国古代外交上最为隆重的礼节,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司仪施礼,并延引上殿。
25.郡县:中国古代继宗法血缘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盛行于秦汉。郡县制是古代中央集权制在地方政权上的体现,它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
26.箕踞:坐在地上,两脚张开,形状像箕。这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27.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的一种体裁。纪传体史书的突出特点是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是记言、记事的进一步结合,能够更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从体裁的形式上看,纪传体是本纪、世家、列传、书志、表的综合。始于汉代司马迁所著的《史记》。
28.《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 3000 年间的历史。全书 130 篇,包括 12 篇本纪(历代帝王的传记)、30 篇世家(贵族王侯的传记)、70 篇列传(历代诸侯之外名官名人的传记),8 篇书(记载典章制度、天文地理)、10 篇(年)表(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共52 万余字。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9.幸:宠爱,指封建君主对妻妾等的宠爱。封建时代称皇帝亲临也叫幸。
30.寿:以酒或物向别人祝福。
31.山东: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32.关中:函谷关以西地区,今陕西一带。
33.左尹:战国时楚国令尹的助手有左尹、右尹,左尹地位略高于右尹。令尹是楚国总揽军政大权于一身的最高官衔。后又为古代官的通称,如京兆尹、河南尹、州尹、县尹等。
34.季父:叔父。古代兄弟或姊妹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最小的都以“季”字相称。
35.跽:也叫“长跪”跪起,挺直上身两膝着地。是受惊而耸身欲起的样子。
36.参乘:也称“骖乘”或“车右”,陪乘或陪乘的人,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古代乘车,尊者在左,御者在中,一人在右陪坐。乘,四匹马拉的车。
37.河:特指黄河,河南是黄河以南,河北是黄河以北。
38.亚父:对对方的敬称,尊敬仅次于对待父亲的人,项羽尊谋士范增为“亚父”。
39.再拜:拜两次,古代隆重的礼节。拜,是古人常用的表示礼节的方式,就是行礼叩头。不同的场合,用不同的拜礼。《周礼·春官·大祝》:“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褒拜,即报拜,再拜是也。
40.西宾: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古书上有“东家”、“西宾”的说法,即是就室内而言。
41.粟:本指谷子,脱壳后称为小米,可泛指粮食。
42.长吏:职位较高的县吏,指小官。《汉书·百官公卿表》:“秩(俸禄)四百石至二百石,是为长吏。”
43.太长卿:掌管国家祭祀、礼乐、医药的官。
44.三径:西汉末,兖州刺史蒋诩隐居后,在院里竹下开辟三径,只与求仲、羊仲来往。后来,三径便成了隐士住处的代称。隐居之地的代称常见的还有“墙东、五柳、沧浪”等。
45.帝乡:天帝居住的地方,也即所谓仙境。
46.下榻:在某地住宿。豫章太守陈蕃素来不接待宾客,专为徐稚设一榻,平时挂起,只有徐稚来访才放下。因此后世有“下榻”之说。榻是狭长而低矮的坐卧用具。
47.翼轸:古人用天上二十八宿(列星)的方位来区分地面的区域,某个星宿对着地面的某个区域,叫做某地在某星的分野。翼、轸是星宿名,属二十八宿。
48.三江:泛指长江中下游地区。旧说古时长江流过彭蠡(今鄱阳湖),分成三道入海,故称“三江”。
49.五岳:中岳嵩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五岳是古代民间山神崇敬、五行观念和帝王巡猎封禅相结合的产物,后为道教所继承,被视为道教名山。
50.五湖:泛指太湖区域的湖泊。一说指太湖、鄱阳湖、青草湖、丹阳湖、洞庭湖,南昌在五湖之间。
51.夷:我国古代对东部各民族的统称。东方少数民族称夷,南方少数民族称蛮,北方少数民族称狄,西方少数民族称戎。古代蔑称东方和南方各族为夷蛮。
52.旬休:西汉时就有“吏员五日一休沐”制度,官员第五天放假返家休息,洗澡更衣。唐制是十日为一旬,遇旬日则官员休沐。
53.学士:南北朝以后,设置的掌管文学撰述的官。唐代翰林学士本为文学侍从之臣,因接近皇帝,往往参预机要。宋代始设专职,其地位职掌与唐代略同。明代设翰林院学士及翰林院侍读、侍讲学士,学士遂专为词臣之荣衔。清代改翰林院学士为掌院学士。
54.清霜:古代名剑,因剑光清凛若霜雪而故名。《西京杂记》:“高祖斩白蛇剑,十二年一加磨莹,刃上常若霜雪。”
55.宰:殷商时始置的掌管家务与奴隶,后为侍从君王左右之臣。西周时指掌王家内外事务,又在王左右参预政务的人。春秋时各国都设总管内朝事务和财务的太宰。古代卿、大夫的家臣也称宰,如子路为季氏宰。地方县邑长官亦称宰,如“家君作宰”中“宰”即指县令。
56.三秋:古人称七、八、九月为孟秋、仲秋、季秋,三秋即季秋,有时亦指秋季的第三个月,即农历九月。
57.闾阎:里门。代指房屋,泛指平民百姓。古代居于里门左边的是贫苦的平民百姓,后以“闾左”代指贫苦百姓。
58.钟鸣鼎食:指大家世族。古代贵族吃饭时要鸣钟列鼎,鼎中盛食物。
59.四美:指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60.东隅:因日出东隅,故以“东隅”指早晨,引申指始,初。
61.桑榆:日落时光照桑榆树端,因以指日暮、傍晚。比喻事之最后阶段,引申为晚年。
62.微命:即“一命”,周朝官阶制度是从一命到九命,一命是最低级的官职。
63.请缨:请求皇帝赐给长缨(长绳),去缚住敌人。后指投军报国。
64.弱冠:指 20 岁,古代以 20 岁为弱年,行冠礼,为成年人。
65.投笔:指投笔从军。后人把班超投笔于地、参军作战的故事叫做“投笔从戎”,比喻弃文从武,有志报国。
66.簪笏:指冠簪、手板,簪是束发戴帽用来固定帽子的,笏是朝见皇帝时用来记事的手板。因都是官吏用物,故可代指官职。
67.登龙门:龙门本指山西河津西北的黄河中,那里两岸夹山,水险流急,相传鲤鱼跃过龙门则变为飞龙。后比喻得到有名望、有权势者的援引而身价大增。后亦指科举时代会试得中。
68.高山流水:《列子·汤问》记载,春秋时代,琴师俞伯牙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生不弹,故有高山流水之曲。后以“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69.晦:阴历每月最后一日。
70.朔:阴历每月的第一日。
71.春秋: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古代有择“春秋”两季代指四季的习惯。
72.六气:阴、阳、风、雨、晦、明。
73.表:古代臣下给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书。古代臣子写给君王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统称为“书”,到了汉代,被分为章、奏、表、议四类。刘勰在《文心雕龙·章表》上说:“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74.期功:古代丧服的名称。古代以亲属关系的远近制定丧服的轻重,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种。期,穿一周年孝服的人。功,是穿大功服(九个月)、小功服(五个月)的亲族。
75.太守:太守是秦汉时期对郡守的尊称,汉景帝更名为太守。是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除治民、进贤、决讼、检奸外,还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史。南北朝时,新增州渐多,郡守权为州刺史所夺,州郡区别不大。至隋初遂存州废郡,以州刺史代郡守之任。此后太守不再是正式官名,仅用作刺史或知府的别称。明清则专称知府。
76.孝廉:汉代以来推举人才的一种科目,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汉武帝开始令郡国每年推举孝廉各一名,晋时仍保留此制,但办法和名额不尽相同。“孝廉”也是明朝、清朝对举人的雅称。
77.刺史:汉武帝元封五年始置,刺,检核问事之意。刺史巡行郡县。王莽称帝时刺史改称州牧,职权进一步扩大,由监察官变为地方军事行政长官。刺史制度在西汉中后期得到进一步发展,对维护皇权,澄清吏治起着积极的作用。
78.秀才:汉代以来选拔人才(“举士”)的一种科目。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改称“茂才”。明清两代科举制中的生员的通称是“秀才”。
79.郎中:尚书省的属官,分掌各司事务,其职位仅次于尚书、侍郎、丞相的高级官员。还是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
80.洗马:又叫太子洗马,太子的侍从官。
81.东宫:太子居住的地方,也代指太子。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建储指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82.伏惟:古时下级对上级表示恭敬的用语,奏疏和书信里常用。伏,俯伏。惟,想。
83.牧伯:古代称州郡的长官。
84.皇天后土:皇天:古代指天,天帝。后土:古代指地,土神。天地或天地神灵的总称,指天地。旧时迷信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亦作“后土皇天”。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会员中心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栏目推荐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题库
  高中题库
 相关资料
高中古文化常识集锦及专题练习
2023年北京市十区高三一模名著阅读汇编
2023年高考复习:文化常识专练
高考语文必备知识古代文化常识之科举制度训练
2022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名著阅读
高考复习:中国古代文化常识170题
2023届新高考文化常识专项训练
数字有关的文学常识(100题)
2022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二模名著阅读汇编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判断题——六大类148道
高中名著导读
2022年北京各区高三一模名著阅读汇编
高考复习:古代文化常识之常见错误
2022年上海市高三一模《红楼梦》题型汇编
2022届高考一轮复习文化常识竞赛题
2022届高考模拟最新试题汇编:古代文化常识
2021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名著阅读
2021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二模试题分类名著阅读汇编
2021年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试题分类汇编名著阅读
2021年北京各区高三二模语文《红楼梦》阅读汇编
2020年北京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名著《红楼梦》、《论语》汇编
2021届新高考各地高三试题文言文文化常识汇编
读书知识竞赛试题150题(高考文常必备)
2021届高考复习:古代文学常识复习填空练习
《平凡的世界》知识点梳理
古代文化判断题100练
高考名著阅读《红楼梦》知识点汇编
高考名著阅读简答题汇编
高考名著《红楼梦》复习ppt课件
历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名著阅读(2017-2019年)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中国古代文学常识(作家作品)教案
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专题:文学、文化常识
高考历届古文化常识真题探究
2018年高考文化常识终极预测50题
古代文化常识判断题(100道)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本文学常识梳理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选择题及解析集锦
高考复习:文化常识(含例题)
2018年高考复习系列--专题:文化与文学常识
历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文学与文化常识(2015-2017年)
高三名著阅读主要答题方法归纳总结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测试50题
2017届高考古代文化常识汇总(45页)
高考复习备考文化常识100题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做一个有文化的中国人ppt课件

   版权所有 我爱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