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 | 成语词典 | 诗词大全 | 文言文翻译 | 小学语文 | 本站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选择性必修上册 >>百年孤独 >>
选择性必修上《百年孤独》教案6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3-10-03


《百年孤独》教学设计
导入
1.生命中曾经有过的一切绚烂,原来究竟都需求用寂寞来归还加。——加西亚•马尔克斯
《百年孤独》是一部充满奇思妙想的小说,有着奇特的人物和离奇的故事,语言也摇曳多姿——时而简洁紧凑,时而铺张奇丽,既有庄严的叙述,也有轻松的幽默,取得了非常高的艺术成就。小说讲述了一座虚构的城镇“马孔多”里一个家族的百年历史,借此展现了拉丁美洲人民几个世纪的生活和奋斗历程。
         

2.“他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天地,即围绕着那个由他虚构出来的马孔多小镇的世界。自20世纪50年代末,他的小说就把我们引入了这个奇特的地方。那里汇聚了不可思议的奇迹和最纯粹的现实生活。作者的想象力在驰骋翱翔:荒诞不经的传说、具体的村镇生活、比拟与影射、细腻的景物描写,都以新闻报道般的准确性再现出来。”
  ——1982年10月21日,瑞典皇家学院宣布《百年孤独》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理由
         

作者简介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2014),哥伦比亚作家,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人物。
马尔克斯1927年出生于哥伦比亚马格达莱纳海滨小镇阿拉卡塔卡。童年与外祖父母一起生活。1936年随父母迁居苏克雷。1947年考入波哥大国立大学。1948年因内战辍学,进入报界。五十年代开始出版文学作品。六十年代初移居墨西哥。
主要作品:1955《枯枝败叶》,1958《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1962《恶时辰》,1966《百年孤独》,1985《霍乱时期的爱情》,2004《苦妓回忆录》
创作背景
从1830年至19世纪末的70年间,哥伦比亚爆发过几十次内战,使数十万人丧生。长期以来,拉丁美洲这一地区的国家和民族,经历了外来文化的洗礼、西班牙等欧洲殖民者的入侵,在争取独立的斗争中付出了血的代价。摆脱殖民统治后,这一地区的人民又生活在军事独裁者的暴虐统治中。马尔克斯在小说中描写了一个象征着他故乡阿拉卡塔卡的小镇马孔多的时代变迁,以虚构的世界隐喻现实,不仅探讨了哥伦比亚的孤独闭塞,同时指出这是拉丁美洲的民族通病。
作品地位
长篇小说《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创作的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1982年,瑞典文学院认为,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天地,即围绕着马孔多的世界”“汇聚了不可思议的奇迹和最纯粹的现实生活”,因而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智利诗人巴勃罗•聂鲁达:他(马尔克斯)是“继塞万提斯之后最伟大的语言大师”。  《纽约时报》评价说:《百年孤独》是“继《创世纪》之后,首部值得全人类阅读的文学巨著。”
         

《百年孤独》对中国作家的影响
1.我必须承认,在创建我的文学领地‘高密东北乡’的过程中,加西亚•马尔克斯给了我重要启发。
2.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从根本上颠覆了我们这一代作家。我在1984年第一次读到《百年孤独》,心情就像当年马尔克斯读到卡夫卡的《变形记》一样:原来小说可以这么写!那之后十几年,我一直在和马尔克斯'搏斗'。
——莫言
         

人物关系
         

          
故事梗概
小说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命运。
第一代,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为了躲避在决斗中被他杀死的普鲁邓西奥的鬼魂的纠缠,带着妻子乌尔苏拉和他的朋友及家人,离开故土里奥阿查,经过将近两年的跋涉,在一个荒僻的河滩边建立了村庄--马孔多。晚年时他因精神失常被家人绑在一棵栗树下,几十年后在天降花雨中默默死去。
第二代,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的长子何塞•阿尔卡蒂奥不顾家人的反对与丽贝卡结婚,被赶出家门,最后在家中被枪杀;次子奥雷里亚诺上校,从小就有预见事物的本领,他一生发动过32次武装起义,遭遇过14次暗杀、73次埋伏和1次行刑队的枪决,终于厌倦内战,签订停战协定后开枪自杀未遂,回到马孔多,每天在孤寂的作坊里制作小金鱼。一直到死;女儿阿玛兰坦终身未嫁,一直织着那永远织不完的寿衣。
第三代,阿尔卡蒂奥,成为马孔多从未有过的暴君,最后被保守派军队枪毙。
第四代,俏姑娘蕾梅黛丝抓着床单,乘着微风冉冉上升,永远消失在高邈的空间;阿尔卡蒂奥第二参与香蕉公司工人大罢工,遭到大屠杀,从满载工人尸体的火车车厢里逃脱后遇到暴雨,这场雨下了4年11个月2天,回来后他将自己关在房里。专心钻研吉卜赛人留下的羊皮卷,一直到死。
第五代,何塞•阿尔卡蒂奥,从小被送往罗马神学院学习,回家后靠变卖家产为生,后来发现乌尔苏拉藏在地窖里的7000多个金币,从此过上放荡的生活,不久被抢劫金币的歹徒杀死。
第六代,奥雷亚诺•布恩迪亚,与姨妈阿玛兰坦•乌尔苏拉生下一个长着猪尾巴的婴儿,这位第七代继承人一出生就被一群蚂蚁吃掉了。
最后,马孔多被飓风刮走。从世人记忆中消失。
         

活动一:快速浏览,概括内容
请根据故事发展脉络,梳理课文内容,概括大意。
 
         
活动二:了解人物,感受“孤独”
在这三个事件中,涉及了哪些人物?请简要概括他(她)们的故事和形象特点。
1.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
①他是马孔多小镇的创建者。
②他极富责任心,受人尊重,很有威信。
③他向往外来的科学文明,积极进取,不懈探索。
④他具有惊人的智慧和实干精神。
第1段:他在新落户的居民中赢得极大尊重;第13段:召集起各家家长,把自己……
第1段:他着迷于眼前的现实;他忙于设计街道,规划新居……
第2段:很快便营造出一种井然有序的实干氛围;发现了能使树木经久不衰的办法……
补充:他的精神世界与马孔多狭隘、落后、保守的现实格格不入,他陷入孤独之中不能自拔,以至于精神失常,被家人绑在一棵大树上,几十年后才在那棵树上死去。乌尔苏拉成为家里的顶梁柱。
         
2.乌尔苏拉:
①勇于开拓。
②勤劳务实。
③善良宽厚。
④睿智果断。
第1段:探得了与外界的通道,打破马孔多的闭塞。
第2段:一心扩展家业,每天两次用树枝穿着糖制小鸡小鱼出门销售。
第7段:收留并热心治疗丽贝卡的恶习且使之好转,并建立了亲密的关系。
第9段/第12段:相信印第安人对失眠症的解释,隔离丽贝卡,并熬制各种草药治疗失眠症。
补充:乌尔苏拉拥有普通妇女中最为优秀的品质,她是丈夫的好妻子,儿女中的好母亲,家族中默默奉献不辞劳苦的人。她操持家务并且经营有道,亲自率领木匠泥瓦匠修建家园,把房子刷成白色,规划漂亮迷人的秋海棠长廊,即使遭受战乱也依然坚持重建家园。她教育后代果敢有方,鞭打暴戾的孙子,痛斥奥雷里亚诺上校的不仁。她收养说不清亲属关系的丽贝卡视如己出,改掉她吃土的恶习。她招待儿子的死敌在家里吃饭,只因为那人为穷人做了许多好事。她爱家族中所有的人,独自去寻找出走的大儿子而迷失回家的路,她说阿玛兰妲是最温柔的人……她一生操劳而没有任何怨言,而家族正是在她死后陷入加速的灭亡中,如果说她的丈夫以极大的魄力开创了马孔多,乌尔苏拉则以全部的心力经营了整个家族,从这一点来说她一点也不比丈夫逊色。
乌尔苏拉是一个实际的、自律的、又充满活力的人,她一共活了一百多岁,贯穿了布恩迪亚六代家族的兴衰史。在晚年,她凭着诡异的直觉料理家事,甚至没有人发现她已经失明了的事实。在临死之前,她已经萎缩得像一个胎儿一样了。
         
3.丽贝卡:
①父母双亡的孤儿。
②体弱多病。
③有怪癖。
④时而外向时而孤僻。
第6段:由几位皮草商带着从外地跋涉而来,托付给布恩迪亚家。
第6段:外貌等都显示出她体弱多名、多年忍饥挨饿。
第7-8段:有独自吮手指、吃湿土和石灰墙皮的习惯;初到不吃不喝,不与人交流。还患有失眠症。
第7-8:恶习治疗后融入了新家庭;会讲西班牙语,手头活计干得出色,会哼唱舞曲、自编歌词。
补充:在何塞•阿尔卡蒂奥被离奇枪杀之后,她就过着与世隔绝、孤独的生活直到去世。
如何理解丽贝卡吃土的情节?
“土”就是丽贝卡孤独的代表,对吃土有所执念的丽贝卡,并不喜欢混着蚯蚓的湿土味道,但却戒不掉这种味道。丽贝卡喜欢吃土,却不喜欢与人交流,“吃土”正是她孤独的表现,她通过这种行为来抗拒孤独。当她内心感到孤独时,苦涩的土的味道是唯一能够排解她痛苦的良方。
         
4.奥雷里亚诺:
稳重沉着,有些孤僻,理性、头脑清醒,善于思考,有预见能力。
第2、3、4、14段:热心于金银器工艺,从早到晚待在被遗弃的实验室里;能预见丽贝卡将要到来;想出了抵御失忆的“标签”方法。
补充:他长大后爱上马孔多里正千金蕾梅黛丝,但他美丽的妻子却因阿玛兰妲的不小心,意外被毒死,于是他参加了内战,当上上校。他年老归家后,每日炼金子作小金鱼,像父亲一样过着与世隔绝、孤独的日子,一直到死。
 
         
活动三:理解标题,探寻主旨
本文是《百年孤独》的节选部分,你认为文中所写的“孤独”体现在哪些方面?理由是什么?
1.文章第一句话“马孔多变了样”,这里发生了什么变化?
2.“失眠症”有何特点,他们是如何对待的?作者写这一情节有何象征意义?
         

1. 
时间标准殖民化:悄无声息的控制
群鸟                 代之以                        音乐钟
         
自然时间(传统时间)代之以                 机械时间(现代时间)
         

补充资料:马孔多之“变”
1.每年三月前后,一家衣衫褴褛的吉普赛人都会来到村边扎下帐篷,击鼓鸣笛,在喧闹欢腾中介绍新近的发明。吉普赛人梅尔基亚德斯给何塞带来磁铁、望远镜、放大镜、星盘、炼金术。另外一批新的吉普赛人则带来了冰块。
2.那一刻,市镇上的人都在一阵可怖的汽笛声和急促的喷气轰响中惊愕不已。之前几个星期,他们曾看见一队工人铺设枕木和铁轨,但没有人在意,都认为是吉普赛人带着新花样归来,还是吹笛子打铃鼓那老一套,吹嘘耶路撒冷的天才们发明的鬼知道什么药水。人们从汽笛和喷气引发的骚乱中间回过神来之后,都涌上街头,看见奥雷里亚诺•特里斯特正在火车上向他们招手。他们目瞪ロ呆地望着用鲜花装扮的火车在晚点八个月后首次开到。这列无辜的黄色火车注定要为马孔多带来无数疑窦与明证,无数甜蜜与不幸,无数变化、灾难与怀念。(《百年孤独》)
结论:现代文明和殖民者的野蛮入侵,使得偏远闭塞又宁静的小村庄马孔多发生巨变,他们把马孔多闹了个天翻地覆。马孔多在文明洪流的巨大冲击中狂欢、逃避、堕落、崩溃,最终消失。
         

(1)“马孔多”是“孤独的”。本该是一个世外桃源式的小镇,为什么会成为孤独的“培养皿”,使一个家族遭遇了长达百年的“孤独”?
①内因:马孔多自身的愚昧、落后、封闭、固执、僵化等民族痼疾。
②外因:异域文化和土著文化的冲突所致。西方文化代替了本土文化,“马孔多”虽然还在,但是民族的精神家园没有了。
         
2.第9段:“失眠症最可怕之处不在于让人毫无倦意不能入睡,而是会不可逆转地恶化到更严重的境地:遗忘。也就是说,患者慢慢习惯了无眠的状态,就开始淡忘童年的记忆,继之以事物的名称和概念,最后是各人的身份,以至失去自我,沦为没有过往的白痴。”
应对方式变化:兴高采烈  隔离外乡人   视为常态    贴标签
马孔多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正在逐渐麻木地遗忘自己的历史和文化,遗忘自己摆脱命运控制的初衷。
(1)“马孔多”有何象征意义?
创作背景:哥伦比亚16世纪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1819年正式独立。1830年后的70年间,哥伦比亚爆发过几十次内战,使数十万人丧生。1903年原属哥伦比亚的巴拿马省在美国的怂恿下宣布独立,美国势力从此侵入渐深。本书通过主人公的传奇生涯描述了这方面史实。政客们的虚伪,统治者们的残忍,民众的盲从和愚昧等等都写得淋漓尽致。作者曾在诺贝尔文学奖的授奖仪式上说,《百年孤独》 这部小说主要是表现“拉丁美洲的孤独”。
作者通过描写马孔多,展现了拉丁美洲人民几个世纪的生活和奋斗历程,揭示出拉丁美洲百年逃不出循环往复的苦难的内在原因。
    并通过“失眠症”造成“失忆”这一如真似幻的情节,提醒公众牢记容易被人遗忘的拉丁美洲大陆的历史,不要忘记昔日内战和殖民入侵的残酷与灾难,更不要忘记百姓的愚昧无知和民族的贫穷落后。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
         
3.小说为何定名为“百年孤独”?
①“百年”指拉丁美洲人民被压迫、被剥削的苦难岁月是漫长的;“孤独” 指拉丁美洲长期愚昧、落后、保守、僵化。
②作者以“百年孤独”为题,意在引起读者思考造成马孔多——实际上是拉丁美洲的缩影——百年孤独的原因,以及打破这种状态的根本途径。
4.作者借这部作品要表达什么样的主题?
《百年孤独》通过马孔多的变迁和布恩迪亚家庭的经历,揭露和批判了哥伦比亚国内外反动独裁政权的残暴和美国侵略者对拉美民族的政治压迫与经济掠夺,号召拉美人民团结起来反对专制独裁,反对帝国主义,反对愚昧、落后、野蛮,预示了拉美人民将告别愚昧、孤独,走向觉醒与文明。
小说是以“马孔多”被飓风卷走为结尾的,并且马尔克斯还在《百年孤独》的结尾处写道:“这手稿上所写的事情过去不曾,将来也永远不会重复,因为命中注定要一百年孤独的世家绝不会有出现在世上的第二次机会。孤独,虽然使个体得以苟延残喘,但对整个人类命运来说,孤独注定带来覆灭。”
         
活动四:品味语言,体悟手法
魔幻现实主义
1.魔幻现实主义是拉丁美洲特有的文学流派。它立足于拉美现实,运用荒诞派的手法,将拉美的现实生活与神魔鬼怪等幻觉的东西融为一体,往往写得晦涩难懂。魔幻现实主义在拉美兴盛,又接受欧洲文学,尤其是现代派文学(象征、隐喻、意识流)的影响,又有独特的印第安文化,其中的传说、神话、巫术、幻觉、怪诞成分为作家所吸收。
代表人物:马尔克斯。       
原则: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
特点:①弥漫着浓重而强烈的神奇气氛。
      ②具有鲜明的反殖反帝反封建反独裁的进步倾向。
      ③善于借鉴、吸收和运用外来文化,并结合本民族的习俗加以提炼、发展和融会贯通。
         
         
2.艺术手法
(一)“魔幻”性带有浓厚的本土色彩。
文中大量神话、鬼怪传说,以及他们对生与死、梦幻与现实等问题的思考,正是印第安民族所特有的“魔幻意识”的体现,也是拉丁美洲普通百姓真实的心理活动。
(二)荒诞、夸张的描写展现拉丁美洲的“神奇现实”。
(三)象征手法显示作者对历史的反思。
(1)每个子孙都有相同的名字,象征拉美土地上周而复始的贫穷、战乱、迷茫和孤独。
(2)失眠症导致了失忆症,象征着跨入现代社会的人们,对来路的迷失,对去路的迷茫。
(3)人物的孤独、马孔多的孤独象征着当时哥伦比亚乃至拉丁美洲甚至人类的孤独。
         
3.你认为文章中的哪些情节是真实的,哪些情节似乎是虚幻的?
真实:
(1)丽贝卡不吃正常食物,“只喜欢吃院子里的湿土和用指甲刮下的石灰墙皮”。丽贝卡在现实中的原型是作者的妹妹马尔戈特。
(2)丽贝卡失眠描写,“坐在摇椅上吮着手指。”
(3)对人物的外貌刻画细致,对许多细节描写的处理都显得真实。
(4)对疫病的防控措施也显得具体而真实。
虚幻:
(1)梅尔基亚德斯的部落由于逾越了人类知识的界限,已从大地上被抹去。p1
(2)奥雷里亚诺对丽贝卡到来的预言。 p3-5
(3)丽贝卡父母的骨殖会发出咯啦咯啦的响声。 P6
(4)丽贝卡失眠,“双眼像猫眼一般在黑暗中放光”。 p8
(5)失眠症可以传染,丽贝卡让整个镇子的人都染上了失眠症。 p12
(6)“他们不仅能看到自己的梦境,还能看到别人的梦境。”p12
         
小 结
   《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的经典作品。在这部小说中,真实与幻想之间的界限仿佛消失了,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一个离奇而又真切、不可思议而又栩栩如生的世界。作者将个人的命运和孤独的体验,编织成了一部家族史,而这部家族史同时也隐喻了哥伦比亚屈辱的民族史,甚至隐喻了拉丁美洲饱受殖民掠夺的历史,进而也可以说隐喻了人类发展的历史。
马尔克斯是被誉为“继塞万提斯之后最伟大的语言大师”。
         
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奖时的致辞:
面对压迫、掠夺和歧视,我们的回答是生活下去,任何洪水猛兽、瘟疫、饥饿、动乱,甚至数百年的战争,都不能削弱生命战胜死亡的优势。这种优势还在发展,还在加速:每年的出生者要比死亡者多七千四百万,新出生的人口相当于纽约每年人口增长的七倍,而他们大部分出生在并不富裕的国家里,其中当然包括拉美。相反地,那些最繁荣的国家却积蓄了足够摧毁不仅数百倍于当今存在的人类,而且可以消灭存在于这个倒霉世界上的任何生物的破坏力。 也是在像今天这样一个场合里,我的导师福克纳在这个大厅里说过:“我拒绝接受人类末日的说法。”……面对这个出人意料,从人类史看似乎是乌托邦式的现实,我们作为寓言的创造者,想念这一切是可能的;我们感到有权利相信:着手创造一种与这种乌托邦相反的现实还为时不晚,到那时,任何人无权决定他人的生活或者死亡的方式;到那时,爱情将成为千真万确的现实,幸福将成为可能;到那时,那些命中注定成为百年孤独的家族,将最终得到在地球上永远生存的第二次机会。


标题: 选择性必修上《百年孤独》教案6
文件大小: 341K
文件格式: zip
作者:
下载地址: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下载说明: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暂无图片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会员中心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栏目推荐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题库
  高中题库
 相关资料
《百年孤独》pptx课件(43页)
《百年孤独》pptx课件(33页)
选择性必修上册《百年孤独》ppt课件(18页)
《百年孤独》ppt课件(18页)
《百年孤独》教学设计5
统编版《百年孤独》同步训练
统编版《百年孤独》同步练习
《百年孤独》学习指导
《百年孤独》读后感
《百年孤独》解题指导
《百年孤独》能力训练
《百年孤独》ppt课件5
《百年孤独》教案4
《百年孤独》教案3
《百年孤独》mp3音频配乐朗读
《百年孤独》ppt课件4
《百年孤独》ppt课件3
作家的使命——《红楼梦》与《百年孤独》之比较
《百年孤独》ppt课件2
《百年孤独》ppt课件1
《百年孤独》教案2
《百年孤独》教案1

   版权所有 我爱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