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 | 成语词典 | 诗词大全 | 文言文翻译 | 小学语文 | 本站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四年级上 >>
《夜间飞行的秘密》教案1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3-10-18


《夜间飞行的秘密》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蝙、蝠、即”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系”,会写“蚊、即、科”等14个生字。
2.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学会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3.知道什么是雷达,了解仿生学的基本知识。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1.教师提问,牵引出本课的描写重点之一——蝙蝠。
导语:同学们,说到夜间飞行的事物,你们会想到什么?(学生答:猫头鹰、夜莺、夜蛾、蝙蝠……)对啦,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就与“蝙蝠”这种动物有关。其实,大家还忽略了一个会在夜间飞行的事物,就是飞机。我们在夜晚的天空,有时会看到两个亮点一闪一闪地移动,那就是飞机在夜航。
2.板书课题,巧设疑问。
过渡:课文的标题是“夜间飞行的秘密”,夜间飞行的是蝙蝠和飞机,可它们的“秘密”是什么呢?这就有待同学们自己去文中寻找答案了。
3.相机介绍蝙蝠和雷达的相关知识。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读文,提示学生思考以下问题:科学家们从_____得到启示,发明了_______,使能够________________。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圈出生字新词。
3.教师引导学生相互检查生字识记情况。
4.教师检测字词预习情况。
(1)课件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教师相机指导学生生字的读音。
识字方法:“横、系”是多音字,可以通过查字典辨别读音;“蝙、蝠、蚊、绳、蝇、荧、屏”等字,可以通过实物图来识记;“横、竖、驾、驶”等字,可以通过摆放书本、桌椅或做相关的动作来理解;“即、证、锐”等字,可以通过
区分形近字来识记。
(2)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笔顺,示范书写重点生字,指导学生书写。
(3)学生进行书写练习,教师巡视,相机纠正。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引导学生再读课文,圈画疑难的词语和句子。
2.同桌交流圈画内容,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点拨重点词语。
(1)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安全飞行的呢?
提示:结合词的不同义项来分辨。
(2)他们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
提示:通过形象的图片进行对比,感知词语意思。
3.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阅读与思考:
A.本文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人们从蝙蝠能在夜间飞行这件事上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
B.蝙蝠在夜间是靠什么探路的?科学家是怎样发现的?(嘴和耳朵;三次实验。)
C.科学家是如何实验的?最后得出了什么结论?(蒙上眼睛,铃铛一个也没响,塞上耳朵,封住嘴巴,到处乱撞;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嘴和耳朵。)
D.蝙蝠为什么在夜间也能顺利飞行?(蝙蝠边飞边从嘴里发出超声波,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蝙蝠接收到回声,从而定位。)
提示:引导学生自读课文,从文中提炼出关键信息作答。
E.出示课件,指名学生填空:蝙蝠在夜里飞行,靠的是______。能发出_______,_______接收到,蝙蝠就会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科学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_______,从而使飞机夜航更加安全。
(2)小组合作与交流。给课文划分层次,并写出每一层的主要内容。
A.给段落标上序号,划分层次。
B.梳理各层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叙述飞机能在夜间安全飞行,是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
第二部分(第3~7自然段):讲述科学家通过三次科学实验,终于揭开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
第三部分(第8自然段):揭示飞机安全夜航的答案。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并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小结:我们知道,即使在漆黑的夜晚,飞机也能安全、平稳地飞行,这是因为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那么人们是如何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的呢?雷达又有什么特异功能,能有效地指挥飞机避开障碍物呢?下节课我们再来深入地探究一番。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自由交流并积累学习方法。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语句,了解蝙蝠在夜间是如何飞行的。
2.概括分析科学家所做的几次实验,把握科学家从中得到的启示。
3.弄清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了解雷达的工作原理。
4.了解仿生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教师念词语,学生默写,教师检查学生的默写情况。
2.引导学生踊跃发言,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研究,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并从中受到启示,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
3.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过渡:上节课我们经过预习,已经初步掌握了课文内容,知道人们给飞机装上雷达,使之在夜间也能安全飞行,这是受到蝙蝠的启发。那么这一启发究竟是如何得来的呢?现在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跟随科学家一起去探究一下。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圈画重点内容和难以理解的语句。
2.同桌之间相互交流,说说对圈画内容的理解以及存疑的地方。
3.指名学生汇报,教师相机点拨有代表性的问题。
(1)紧扣第1~2自然段,研究以下问题。
A.本文的开篇有何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开头没有涉及蝙蝠,也没有提到雷达,而是描述飞机夜航的情况。这样写既可以激发读者探究飞机、蝙蝠、雷达三者关系的好奇心,同时能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而形象的描述性语言也使课文更生动。
B.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安全飞行的呢?要想了解其中的秘密,我们可以从蝙蝠说起。(这两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读了这两句话,你产生了哪些疑问?)
提示:分析这两句话的作用时,可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来进行。对于读了句子后产生的疑问,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见解,只要是合理的,教师都应给以鼓励。
(2)反复阅读第3~7自然段,探讨以下问题(该部分为课文重点)。
A.蝙蝠能在夜里飞行,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这句话运用了多个关联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你能运用这些关联词语再写一句话吗?)
提示:首先引导学生一一找出句中运用的关联词语,再结合句子具体分析它们的表达效果。运用这些关联词语写句子,要提醒学生注意句子内部的逻辑关系,事理上要能说得通。
B.为了揭示蝙蝠夜行的奥秘,科学家做了几次实验?每一次的发现有什么不同?请具体说明,并用表格的形式表现出来。
实验
次数
方法
结果
证明
第一次
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了许多铃铛,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
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一根也没碰着
蝙蝠夜行探路与眼睛无关
第二次
把蝙蝠的耳朵塞上,让它在屋子里飞
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蝙蝠夜行探路与耳朵有关
第三次
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子里飞
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蝙蝠夜行探路与嘴有关
明确:科学家采用三种不同的方式做了三次实验:蒙上眼睛飞、塞上耳朵飞、封住嘴飞。得出两个完全不同的结果:第一次一根绳子也没碰着,后两次到处乱撞。得出的结论是:蝙蝠夜里飞行是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C.科学家经过研究,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比较这两个句子,你有什么发现?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提示:第二个句子用“反复”“终于”这两个词表现出科学家工作的艰辛。
D.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超声波。而这种声音,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这几句话揭示了蝙蝠夜行的奥秘,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并画出蝙蝠夜行的示意图吗?)
示意图示例:
(3)仔细研读第8自然段,探究以下问题。
给飞机装上雷达是受到蝙蝠夜行的启发,那么雷达的工作原理和蝙蝠有哪些
相似之处呢?
明确: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显示在荧光屏上,这样驾驶员就能从荧光屏上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雷达的天线就相当于蝙蝠的嘴,雷达的荧光屏就相当于蝙蝠的耳朵,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相当于蝙蝠发出的超声波,雷达通过荧光屏接收信息就像蝙蝠用耳朵接收信息。
三、拓展延伸,学有所获
1.引导学生了解仿生学,启示学生回忆生活中的仿生学现象。
明确:人们研究生物某器官的构造和功能,从中得到启示并进行模仿,研制成功新的仪器、机械,由此产生的一门科学,就是仿生学。
2.出示仿生学中的各项成就,请学生谈感想。
生1:从这些图片中我感受到科学的神奇,科学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生2:大自然是人类的老师,我们要善于向生物界索取灵感,开阔眼界,利用自然造福人类。
3.指名学生说说他想利用仿生学发明什么,这种东西有什么功能。
示例:螳螂能够迅速、准确地捕捉猎物,利用这一特点,我想发明一种螳螂杀虫机器人。它有一对巨大的、可以扫描的眼睛,把它放在田间、果园里,当害虫出现时,它会以闪电般的速度飞来,一钳就能夹死虫子,而后把虫子处理一下,变成肥料。
4.简要评价学生的设想,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
5.教师简单总结,加强学生对仿生学造福人类的认识。
小结:同学们,仿生学其实就是一门研究自然、利用自然的学科,科学家们从蝙蝠身上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你们也从自然界的某些事物身上受到启发,设想发明有益于人类的东西,这就是仿生学的应用。自然是我们人类最好的老师,我们要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让人与自然更和谐、更美好。
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文,教学要点是让学生弄清蝙蝠的嘴和耳朵的作用,初步了解蝙蝠探路的方法,以及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关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一个个问题的启发下更加深入地去探究。教师可以让同桌之间相互交流,在合作中探究文本,找出问题的答案,真正做到自主学习;然后再相机点拨,纠正学生认识的偏差,这样学生头脑中对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会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对课文内容的把握会更准确。此外,文中涉及的雷达和仿生学方面的知识,学生可能了解得并不多,教师可对此进行一些相关知识的补充,并借助多媒体课件将其生动地展示出来,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本文虽是一篇科普文,没有优美的词句,但课文叙述思路清晰,逻辑性强,用词准确。教学时可抓住文本语言上的特点,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精练;在品词析句之后,很自然地通过朗读,让学生把自己的阅读感受表达出来。这样既准确地把握了句意,又巧妙地进行了价值观的引导,使得科普文章的学习也散发出浓浓的语文味。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会员中心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栏目推荐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题库
  高中题库
 相关资料
《蝙蝠和雷达》导学单
《蝙蝠和雷达》pptx课件5
《蝙蝠和雷达》课堂实录
《蝙蝠和雷达》同步练习3
《蝙蝠和雷达》基础知识练习
《蝙蝠和雷达》同步练习2
《蝙蝠和雷达》知识点
《蝙蝠和雷达》思维导图(4张)
《蝙蝠和雷达》同步训练
《蝙蝠和雷达》同步练习
《蝙蝠和雷达》练习题
《蝙蝠和雷达》导学练习
《蝙蝠和雷达》课文原文阅读
《蝙蝠和雷达》评课稿
《蝙蝠和雷达》说课稿
《蝙蝠和雷达》教学反思
《蝙蝠和雷达》教案5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4
《蝙蝠和雷达》教案3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2
《蝙蝠和雷达》ppt课件5
《蝙蝠和雷达》ppt课件4
《蝙蝠和雷达》ppt课件3
《蝙蝠和雷达》ppt课件2
《蝙蝠和雷达》ppt课件1
《蝙蝠和雷达》flash课件1
《蝙蝠和雷达》教案1

   版权所有 我爱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