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 | 成语词典 | 诗词大全 | 文言文翻译 | 小学语文 | 本站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选择性必修下册 >>阿Q正传 >>
《阿Q正传》展示阿Q心理的手法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7-09-17


 
“不准革命”两章中,对阿Q的心理描写:既有直接描述的对话,也有人物自语自唱和独白;既注重幻想、梦境的心理描绘,也注重运用联想回忆。其描写心理活动的手法多种多样,丰富多彩。 

   鲁迅的名著《阿Q正传》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作者成功塑造的阿Q形象是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的一个典型。阿Q这个封闭落后农村的流浪汉,有农民的憨厚、质朴的一面,但更明显地具有偏狭、愚昧、盲目、无知、落后的一面。其最突出的性格是自欺欺人、自轻自贱、自甘屈辱,而又妄自尊大、自我陶醉、自我麻木的“精神胜利法”。我们截取文中七、八两章“革命”和“不准革命”,来分析作者通过怎样的心理描写来刻划阿Q这一性格特征的。下面就从几个方面来鉴赏作者是如何展示阿Q的心理活动,从而成功地塑造了阿Q这个艺术形象。 

   一、运用直接描述,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来刻划性格 

直接描述人物的心理活动,就是作者出面直接描述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或者剖析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从而让读者透视到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动。例如,作者为了反映阿Q对革命的不理解的愚昧性,对革命党的无知的盲从性,在“革命”一章中,对阿Q的心理描写有这样一段直接描述: 

   阿Q的耳朵里,本来早听到过革命党这一句话,今年又亲眼见过杀掉革命党。但他有一种不知从那里来的意见,以为革命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所以一向是“深恶而痛绝之”的。殊不料这却使百里闻名的举人老爷有这样怕,于是他未免也有些“神往”了,况且未庄的一群鸟男女的慌张的神情,也使阿Q更快意。 

   这段心理描述,写阿Q先认为“革命便是造反”而一向“深恶”,后来革命使“举人老爷”怕而“神往”,“鸟男女”慌张而“快意”。这段直接描述心理的文字,直接反映了阿Q的落后愚昧和对革命的不理解而盲从得意。 

   在“不准革命”一章中,阿Q在向假洋鬼子“投降”革命而假洋鬼子不准他革命的前后也各有一段直接心理描写。在“投降”之前,阿Q心里“不平”“感着冷落”,分析原因“第一要着”是“要和革命党去结识”,“和假洋鬼子商量”。这不仅写出了阿Q对革命的自发性和自觉性,而且也反映了他对革命的无知性和盲从性。在“不准革命”之后,阿Q的心里就从“忧愁”“无聊”以至“渐渐的高兴起来”。作者对阿Q的这一心理揭示的非常细致、深刻,不仅揭示了阿Q被抛弃、被打击后的颓唐,也表现了阿Q缺乏对革命和革命党最起码的认识,反映了阿Q糊涂、落后和健忘的“精神胜利法”。 

   这些直接描述人物心理的语句,不仅直接揭示了人物的心理,而且成功地刻划了人物的性格。 

二、通过自语自唱和对话揭示人物心理活动达到刻划人物性格 

   自语自唱,就是作品中人物的独自的说话和吟唱。阿Q宣布“投降”革命之后,有一段自语自唱: 

   “好,……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 

得得,锵锵 ! 

悔不改,酒醉错斩了郑贤弟, 

悔不改,呀呀呀…… 

得得,锵锵,得,锵令锵! 

我手执钢鞭将你打……” 

这段《龙虎斗》中的戏文写出了阿Q飘飘然的心境。其中前面的一句自语揭示了阿Q心中革命的目的:“要什么就是什么”“欢喜谁就是谁”,反映了他对革命的不理解;而带鼓点的《龙虎斗》这段戏文吟唱,表现出了阿Q内心中的得意和盲目性,也揭示了他对革命的无知和盲目乐观。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到阿Q的无知、盲目的“精神胜利法”性格是他的精神领域的主导,而且这一性格一时一刻也没有离开他的躯体。 

   通过文中的对话,来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也是本文的一个特色。阿Q和赵秀才父子的对话,反映了他对革命的认识的幼稚、盲目和自得心理;阿Q静修庵革命和老尼姑的对话,他语言的含胡、情态的诧异和错愕,反映了他内心的糊涂和无知;阿Q向假洋鬼子“投降”革命时的对话,吞吞吐吐,结结巴巴反映了他内心的自轻和懦弱;阿Q和小D的对话,虽然各一句,他的“不平”和心跳,反映了他的欺软而又懦弱的心理以及对革命的糊涂思想。 

   对话,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刻划人物性格,是小说中常用的手法。鲁迅在这两章中运用对话,揭示人物心理活动而刻划人物性格,简练、深刻而又有侧重,是我们阅读时不可不注意的。 

三、运用幻觉、梦境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从而达到刻划性格 

   在“革命”一章中,阿Q在土谷祠里对革命的设想和愿望,是一绝妙的幻觉描写,也可以说是一段近似梦境的描写。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人物的幻觉、梦境,能够比较直接地反映出人物的追求和目标,能够比较准确地揭示人物的思想和性格。阿Q在土谷祠的绝妙的幻觉或梦境,就是他所追求的目标和内心思想的形象图解。 

   阿Q的“革命畅想曲”,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他对革命的理解仅仅停留在“造反”认识上,形式也仅仅只是“结伙”打劫。他设想的革命党的衣饰和兵器等也都反映了他思想意识的落后、对革命理解的荒谬与无知。二、他认为革命就是报复欺负过他的人,他设想杀人也就不分青红皂白,而把同样受压迫的小D和王胡也包括在其中,说明他根本不知道革命的目的、不明确革命的对象。三、他把革命当作占有金钱的手段,心目中只有“东西”——钱和物,抢财物是他的目的,而且是自己“不动手”。四、他另一目的,就是对女人的态度——找女人。他在对女人的选择上:有的嫌丑,有的嫌小,有的嫌作风不正,有的嫌眼上长疤,有的又可惜脚太大,这充分反映了他在得意忘形之后的心理状态,也充分表现了他的“精神胜利法”的性格特征。 

    这些都是通过阿Q如梦般的幻觉描绘表达出来的。在这幻觉中,阿Q的得意之态,贪婪之心,敌我不分,荒唐愚昧,都充分地表现了出来。这使我们对阿Q的形象“精神胜利法”就有了更充分地认识和了解。 

四、描写人物回忆、独白揭示人物内心活动来刻划性格 

   在阿Q“投降”假洋鬼子遭打击和赵家遭抢劫后,阿Q回到他的土谷祠里,作者对他有一段心理活动的描写: 

  “他躺了好一会儿,这才定了神,而且发出关于自己的思想来:白盔白甲的人明明到了,并不来打招呼,搬了许多好东西,又没有自己的份,——这全是假洋鬼子可恶,不准我造反,否则,这次何至于没有我的份呢?阿Q越想越气,终于禁不住满心痛恨起来,毒毒的点一点头:‘不准我造反,只准你造反?妈妈的假洋鬼子,——好,你造反!造反是杀头的罪名呵,我总要告一状,看你抓进县里去杀头,——满门抄斩,——嚓!嚓!” 

   这段话,前半部分描写的是阿Q的回忆,即刚才赵家遭抢劫的情形,然后是对假洋鬼子的怨恨之情;后半部是阿Q的愤愤地自白,表达了他不满、痛恨、诅咒的心情。在这回忆和独白的表露中,说明阿Q行为和思想上虽遭到打击而精神上却又是胜利的。这段回忆和独白,再一次突出地刻划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性格特征。 

   以上是对《阿Q正传》阿Q心理活动展示的几个方面的赏析。在这两章中,作者通过回忆、幻想、独白、对话或者直接描述等手法,去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从而达到刻划人物形象的目的。读来可以使你全方位地洞察到人物的内心世界,感悟到人物的心理性格个性,也可以使你体察到文章刻划人物多姿多彩。当你在阅读时,作品中的人物却不知不觉地活了起来,走了出来,并且向你畅开了心扉。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会员中心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栏目推荐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题库
  高中题库
 相关资料
《阿Q正传》pptx课件(39页)
《阿Q正传》pptx课件(58页)
《阿Q正传》ppt课件(29页)
《阿Q正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阿Q正传》思维导图(3张)
《阿Q正传》读后感
《阿Q正传》ppt课件(55页)
《阿Q正传》教案7
《阿Q正传》教案整合
鲁迅《阿Q正传》电子课文阅读
《阿Q正传》学案
《阿Q正传》教案5
《阿Q正传》ppt课件9
《阿Q正传》教案合集(5篇)
《阿Q正传》同步练习
由《阿Q正传》看鲁迅先生做小说的深层动机
“人学”小说——《阿Q正传》
《阿Q正传》说课稿
《阿Q正传》教案4
《阿Q正传》ppt课件8
《阿Q正传》ppt课件7
《阿Q正传》学习要点及能力检测
《阿Q正传》ppt课件6
《阿Q正传》第五课时教学实录
《阿Q正传》解题指导
《阿Q正传》练习
《阿Q正传》能力训练
《阿Q正传》重点词语
《阿Q正传》ppt课件5
《阿Q正传》ppt课件4
《阿Q正传》ppt课件3
《阿Q正传》教案3
《阿Q正传》教案2(6课时全)
《阿Q正传》rm音频课文朗读(下)
《阿Q正传》rm音频课文朗读(上)
《阿Q正传》延伸阅读与探究学习
《阿Q正传》的批判精神与现实意义
《阿Q正传》ppt课件2
《阿Q正传》ppt课件1
《阿Q正传》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阿Q正传》教案设计

   版权所有 我爱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