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 | 成语词典 | 诗词大全 | 文言文翻译 | 小学语文 | 本站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三年级上 >>课文练习 >>
《阿Q正传》同步练习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7-09-17


阿Q正传

1.与句中加黑的“载”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那船便将大不安给了未庄”

  ①载歌载舞 ②年年载载 ③记载 ④载重

  ⑤千载难逢 ⑥载欣载奔 ⑦风雪载途 ⑧转载

  ⑨怨声载道 ⑩满载而归

  A.①②③④⑤⑧ B.①④⑤⑦⑧⑨

  C.②③⑤⑧⑨⑩ D.①④⑥⑦⑨⑩

  ( )

2.写出下列各句中“着”字的读音:

  ①拿着板刀,钢鞭,炸弹,洋炮……( )

  ②那邻村的航船七斤便着了道儿( )

  ③第一着仍然要和革命党去结识( )

3.下列字词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茶áng 鸟男女diǎo 深恶痛绝wù 怦pēng

  B.飘飘然的飞了一òng土谷祠cí 迸跳bìng pēi

  C.眼bāo 红焰焰yàhuō 唔、ǹg

  D.沫tuò 怯怯què 哭丧棒sāng 喘吁吁xū

  ( )

4.指出读音、书写、释义有误的一组:

  A.河头:bù停船的码头 茶坊酒肆:sì店铺 不以为:对、正确

  B.不相能:素,一向;能,和睦 殊不料:shū竟 然:wǔ失望的样子

  C.异:chà惊讶 错愕:è因吃惊而愣神 咸与维新:yù维,语助词;新,革新。

  D.进去:bié迟疑不决地走 赊:shē皇:xī

  ( )

5.与下句中“讹”字用法不同的一句是:

  “乡下人不懂‘自由党’,便成‘柿油党’了”

  A.不要道听途说,以讹传讹。

  B.横行乡里,压迫善良,讹赖百姓。

  C.如果有讹误,请批评指正。

  D.估计是在传抄中有所讹舛。

  ( )

6.把下列各句中的“令”字归类,用“/”线隔开:

  ①秋行夏令 ②便言多令才 ③令人痛惜 ④令行禁止 ⑤令箭荷花 ⑥令母在后单 ⑦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 ⑧臣能令君胜 ⑨犹有令名 ⑩猜拳行令

  归类

7.为加点字拼音并解释字义:

 

8.依拼音填汉字:

  黑xū xū( ) 黑qū qū( ) 黑yǒu yǒu( )

  白áái( ) 蓝yíng yíng( ) 黄dēng dēng( )

  红tóng tóng( ) 灰mēng mēng( ) 绿róng róng( )

9.对下列句中加黑词的词性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那是举人老爷的船 ②阿Q更其诧异了 ③惟有邹七嫂不以为 ④殊不料这却使百里闻名的举人老爷有这样怕 ⑤阿Q没有见,昂了头唱过去 ⑥这是“咸与维新”的时候了 ⑦而且也居然用一支竹筷 ⑧他颇悔自己睡着

  A.①副 ②代 ③形 ④副 ⑤形 ⑥助 ⑦形 ⑧副

  B.①形 ②副 ③代 ④形 ⑤形 ⑥动 ⑦副 ⑧副

  C.①副 ②助 ③形 ④副 ⑤副 ⑥助 ⑦副 ⑧副

  D.①副 ②副 ③形 ④副 ⑤形 ⑥助 ⑦副 ⑧副

  ( )

10.为下面文字加标点:

  他立即悟出自己之所以冷落的原因了 要革命 单说投降 是不行的 盘上辫子 也不行的 第一着仍然要和革命党去结识

11.破折号的一般用法有:A.解释说明 B.补充说明 C.意思递进 D.语意转折 E.语言的中断、延长等等。下列各句的用法属于哪种:

  ①宣统三年九月十四日——即阿Q将搭连卖给赵白眼的这一天——三更四点( )

  ②此外便摆了钱家的桌椅,——或者也就用赵家的罢。( )

  ③吴妈长久不见了,不知道在那里,——可惜脚太大。( )

  ④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官,带兵的也是先前的老把总。( )

  ⑤他却总说道NO!——这是洋话,你们不懂的。( )

  ⑥白盔白甲的人明明到了,并不来打招呼,搬了许多好东西,又没有自己的份,——这全是假洋鬼子可恶,( )

  ⑦妈妈的假洋鬼子,——好,你造反!( )

  ⑧我总要告一状,看你抓进县里去杀头,——满门抄斩,——嚓!嚓!

  ( )

12.指出下列说法有错误的项:

  A.“宣统三年九月十四日”指的是1911年11月4日,“宣统”是溥仪的年号,宣统元年是1909年,所以宣统三年即1911年。“九月十四日”是阴历,按照阳历(公历)则是11月4日。

  B.“三更四点”,一夜分为五更,一更两个小时,“三更”是夜里十一点到一点,又称半夜、午夜、子夜。每更又分为五等分,称作点;三更四点即夜里十二点半左右。

  C.“穿着崇正皇帝的素”,“崇正”就是“崇”(zhēn),是明思宗(朱由俭)的年号。“正”是他的谥号,老百姓称其谥号,与认为革命是“反清复明”一致。

  D.“元夜”,农历正月十五的夜晚,也叫“元宵”。这一天称作“元宵节”、“上元节”、“灯节”。

  E.“宣德炉”,“宣德”是明宣宗的年号,宣德年间铸成的铜香炉,炉底有“大明宣德年制”的字样,故称“宣德炉”。

  F.“茂才”即“秀才”。东汉时,为了避讳光武帝刘秀的名字,将“秀才”改为“茂才”,后世有时因袭这种称呼。

  G.“翰林”,官名,唐朝时开始设置,明、清时代以翰林院为“储才”之地,主管编修国史、起草文件等工作。

  H.“八仙”,传说中的八位神仙: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吕洞宾、蓝采和、何仙姑、曹国舅。刘海蟾也是八仙之一。

  I.“羲皇”,我国古代神话中的伏羲氏,蛇身人首,相传与女娲是兄妹,或说是夫妻。传说他生活的时代是太平盛世。

  J.《阿Q正传》的“正传”是传记文学的一种,还有列传、自传、内传、外传、别传、家传、小传等等。

  ( )

13.将下列记叙、描写的句子分类:

  (1)即阿Q将搭连卖给赵白眼的这一天

  (2)这船从黑魆魆中荡来

  (3)乡下人睡得熟,都没有知道

  (4)但茶坊酒肆里却都说,革命党要进城,举人老爷到我们乡下来逃难了。

  (5)然而谣言很旺盛,说举人老爷虽然似乎没有亲到,却有一封长信,和赵家排了“转折亲”。

  (6)至于革命党,有的说便在这一夜进了城,个个白盔白甲:穿着崇正皇帝的素。

  (7)未庄人都用了惊惧的眼光对他看

  (8)这晚上,管祠的老头子也意外的和气

  (9)走出街上看时,样样都照旧。

  (10)这是“咸与维新”的时候了,所以他们便谈得很投机,立刻成了情投意合的同志,也相约去革命。

  (11)未庄的人心日见其安静了。

  (12)革命党虽然进了城,倒还没有什么大异样。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官,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

  (13)但未庄也不能说是无改革。几天之后,将辫子盘在顶上的逐渐增加起来了。

  (14)假洋鬼子回来时,向秀才讨还了四块洋钱,秀才便有一块银桃子挂在大襟上了;

  (15)未庄人都惊服,说这是柿油党的顶子,抵得一个翰林;

  (16)对面挺直的站着赵白眼和三个闲人,正在必恭必敬的听说话。

  (17)这一夜没有月,未庄在黑暗里很寂静,寂静到像羲皇时候一般太平。

  (1)表现未庄闭塞、愚昧、落后的句子有:

  (2)表现辛亥革命波及未庄的句子有:

  (3)表现人民群众不了解革命的句子有:

  (4)表现买办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勾结,投机革命的句子有:

  (5)表现辛亥革命妥协、不彻底的句子有:

14.回答下面文字后的问题:

  阿Q的耳朵里,本来早听到过革命党这一句话,今年又亲眼见过杀掉革命党。( )他有一种不知从那里来的意见,以为革命党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 )一向是“深恶而痛绝之”的。殊不料这却使百里闻名的举人老爷有这样怕,( )他未免也有些“神往”了,( )未庄的一群鸟男女的慌张的神情,也使阿Q更快意。

  □革命也好罢□阿Q想□革这伙妈妈的命□太可恶□太可恨□便是我□也要投降革命党了□

  (1)在括号处填关联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A.但 并且 所以 况且

  B.而 所以 于是 何况

  C.但 所以 于是 况且

  D.而 并且 所以 何况

  ( )

  (2)在□处加标点符号,恰当的一组是

  

  ( )

  (3)课文中还有一句,与“今年又亲眼见过杀掉革命党”相应,这句话是: 。这两句都暗中与另一篇小说 里的 被杀相呼应,而这个人物的原型是现实生活中的

  (4)“革命党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这句话的修辞方法是:。阿Q的这种错误认识来源于

  (5)“深恶而痛绝之”加引号,表明 ,变为成语是

  (6)阿Q说自己“投降”革命党,说明

  (7)阿Q由痛恨革命党变为要“投降”革命党,这说明

15.阿Q对辛亥革命的认识是错误的,请把他的各种错误认识填在下面的表格里: 

16.将下列记叙描写按要求归类并回答问题:

  (1)一面想一面走,便又飘飘然起来。不知怎么一来,忽而似乎革命党便是自己,未庄人却都是他的俘虏了。

  (2)这一种可怜的眼光,是阿Q从来没有见过的,一见之下,又使他舒服得如六月里喝了雪水。

  (3)阿Q料不到他的名字会和“老”字联结起来,以为是一句别的话,与己无干。

  (4)他说不出的新鲜而且高兴,烛火像元夜似的闪闪的跳,他的思想也迸跳起来了。

  (5)第一个该死的是小D……王胡本来还可留,但也不要了。

  (6)秀才娘子的一张宁式床先搬到土谷祠。

  (7)叫小D来搬,要搬得快,搬得不快打嘴巴。

  (8)假洋鬼子的老婆会和没有辫子的男人睡觉,吓,不是好东西!……吴妈长久不见了,不知道在那里,——可惜脚太大。

  (9)他颇悔自己睡着,但也深怪他们不来招呼他。他又退一步想道:“难道他们还没有知道我已经投降了革命党么?”

  (10)况且有一回看见小D,愈使他气破肚皮了。

  (11)但他终于饶放了,单是怒目而视的吐一口唾沫道“呸!”

  (12)阿Q将手向头上一遮,不自觉地逃出门外。

  (13)他游到夜间,赊了两碗酒,喝下肚去,渐渐的高兴起来了,思想里才又出现白盔白甲的碎片。

  (14)阿Q越想越气,终于禁不住满心痛恨起来,毒毒的点一点头:“不准我造反,只准你造反?妈妈的假洋鬼子,——好,你造反!造反是杀头的罪名呵,我总要告一状,看你抓进县里去杀头,——满门抄斩,——嚓,嚓!”

  (1)表现阿Q愚昧、狭隘、保守等落后思想的句子是:

  (2)表现阿Q“精神胜利法”的句子是:

  (3)阿Q的这些缺陷,其根源是什么?

17.从下面选出适当的词填空并分类:

  游、嚷、快意、悔、踱、神往、喊、高兴、跨、诧异、意外、悟、躄、飞、走、遮、逃、涌、舒服

  (1)于是他未免也有些( )了。

  (2)未庄的一群鸟男女的慌张的神情,也使阿Q更( )

  (3)他得意之余,禁不住大声的( )道:“造反了!造反了!”

  (4)一见之下,又使他( )得如六月里喝了雪水。

  (5)他更加高兴的走而且( )道:“好,……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

  (6)他说不出的新鲜而且( )

  (7)但他忽而似乎有了主意了,慢慢的( )开步,有意无意的走到静修庵。

  (8)“什么?……”阿Q( )了。

  (9)阿Q很出( ),不由的一错愕。

  (10)他颇( )自己睡着,但也深怪他们不来招呼他。

  (11)钱府的大门正开着,阿Q便怯怯的( )进去。

  (12)阿Q将手向头上一( ),不自觉的逃出门外。

  (13)阿Q飘飘然的( )了一通,回到土谷祠。

  (14)于是心里便( )起了忧愁:洋先生不准他革命。

  (15)他( )到夜间,赊了两碗酒,喝下肚去。

  (16)他立即( )出自己之所以冷落的原因了。

  (17)待酒店要关门,才( )回土谷祠去。

  (18)阿Q一看见,便赶紧翻身跟着( )。

  (19)迟疑多时,这才放胆的( )去。

  (1)描写阿Q心理活动的句子有:

  (2)描写阿Q语言行动的句子有:

18.依据小说情节、线索排列下面的词语:

  ①骤然大阔 ②很出意外 ③神往 ④惊惧 ⑤情投意合 ⑥盘辫子 ⑦思想也迸跳起来了 ⑧感着冷落 ⑨扬起哭丧棒来了 ⑩满心痛恨

  (1)表现阿Q的词语依次是:

  (2)表现地主、买办势力的词语依次是:

19.课文节选原著第七章《革命》和第八章《不准革命》,两章标题的含义是:

  “革命”所指的是:(1) (2) (3)

  “不准革命”的是:(1) (2) (3)

20.鲁迅塑造阿Q这个形象的意图是:

  A.哀怜阿Q革命不成,反而被挂着革命党牌子的政客送上刑场的悲惨遭遇。

  B.说明中国人如此愚昧落后,实在没什么希望。

  C.批判辛亥革命的妥协性、不彻底性,脱离群众。

  D.要画出这样国民的魂灵来,是想暴露国民的弱点的,以引起疗救的注意。

  ( )

21.下列说法错误的项是:

  A.《阿Q正传》是鲁迅最著名的一篇小说,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1921年12月至1922年2月,分章连载在《晨报》副刊上,当时署名巴人。

  B.作者在小说中无情地鞭挞和辛辣嘲讽了赵太爷、赵秀才、假洋鬼子之流;对阿Q则寄予同情,但也讽刺他的不觉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C.小说借故事情节,刻画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这篇小说的典型环境就是在未庄这个闭塞、落后的农村。

  D.本文反映了封建统治所造成的国民的愚昧,深刻揭露封建势力凶残狡猾的反动本质,批判了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

  E.阿Q是世界文学画廊中的著名形象。他对“革命”有本能的要,但是由于长期受封建统治阶级思想的毒害,性格上有很多缺陷:自私、狭隘、愚昧、保守、落后,充满“精神胜利法”,是一个瘪三式的可笑人物。

  F.阿Q的“精神胜利法”表现在;自轻自贱、自欺欺人、欺弱怕硬和对敌人善于健忘几个方面。这种“精神胜利法”是消极有害的,它是封建阶级的精神奴役在阿Q身上留下的创伤。但它也是来自劳动人民不断反抗中的不断失败,以这种方法自慰,目的是表示对压迫者的不妥协。这与反动统治阶级的“精神胜利法”有着本质的区别。

  ( )

答案:

  1.D

  2.①zhe②zháo③zhāo

  3.C 4.D 5.B

  6.①/②⑨/③⑥⑧/④⑤/⑦/⑩

  7.ǎo折、掰,ào绕,不顺,niù固执;jùn通“进”,jùn通“俊”,juàn意味深长

  8.魆、黢、黝、皑、莹、澄;彤、蒙、茸

  9.C 10.略

  11.①B②D③D④B⑤A⑥C⑦C⑧C

  12.CHJ

  13.(1)(1)(3)(17)(2)(4)(13)(3)(6)(7)(8)(15)(16)(4)(2)(5)(10)(12)(14)(5)(9)(11)(12)(13)

  14.(1)C (2)D

  (3)城里的一个早已“嚓”的杀掉了、《药》夏瑜、秋瑾

  (4)顶真、反动统治阶级的思想毒害

  (5)引用、是统治阶级的立场和态度、深恶痛绝

  (6)没有认识自身应属革命的力量

  (7)阿Q不了解革命,但阶级本能使他倾向革命

  15.力量:投降革命党,把假洋鬼子当成革命党。方式:穿着白盔白甲,拿着板刀等武器,一同去,乌合之众。目的:报私仇、要东西、娶老婆。对象:第一个该死的是小D,王胡也不要了。行动:大声嚷“造反了,造反 了”,唱《龙虎斗》;盘辫子;找假洋鬼子去投降“革命党”。最后态度:要杀革命党。

  16.(1)(3)(5)(6)(7)(8)(10)(12)(2)(1)(2)(4)(9)(11)(13)(14)(3)长期受封建思想的毒害,受欺压与愚弄

  17.(1)神往(2)快意(3)嚷(4)舒服(5)喊(6)高兴(7)跨(8)诧异

  (9)意外(10)悔(11)躄(12)遮(13)反(14)涌

  (15)游(16)悟(17)踱(18)逃(19)走

  (20):(1)(1)(2)(4)(6)(8)(9)(10)(14)(16)(2)(3)(5)(7)(11)(12)(13)(15)(17)(18)(19)

  18.(1)③⑦②⑥⑧⑩(2)④⑤⑥①⑨

  19.(1)辛亥革命(2)阿Q要革命(3)赵秀才、假洋鬼子投机革命;(1)阿Q不准小D革命(2)假洋鬼子不准阿Q革命 (3)阿Q不能革命,反过来要杀革命党

  20.D 21 .C、E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会员中心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栏目推荐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题库
  高中题库
 相关资料
《阿Q正传》pptx课件(39页)
《阿Q正传》pptx课件(58页)
《阿Q正传》ppt课件(29页)
《阿Q正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阿Q正传》思维导图(3张)
《阿Q正传》读后感
《阿Q正传》ppt课件(55页)
《阿Q正传》教案7
《阿Q正传》教案整合
鲁迅《阿Q正传》电子课文阅读
《阿Q正传》学案
《阿Q正传》教案5
《阿Q正传》ppt课件9
《阿Q正传》教案合集(5篇)
由《阿Q正传》看鲁迅先生做小说的深层动机
《阿Q正传》展示阿Q心理的手法
“人学”小说——《阿Q正传》
《阿Q正传》说课稿
《阿Q正传》教案4
《阿Q正传》ppt课件8
《阿Q正传》ppt课件7
《阿Q正传》学习要点及能力检测
《阿Q正传》ppt课件6
《阿Q正传》第五课时教学实录
《阿Q正传》解题指导
《阿Q正传》练习
《阿Q正传》能力训练
《阿Q正传》重点词语
《阿Q正传》ppt课件5
《阿Q正传》ppt课件4
《阿Q正传》ppt课件3
《阿Q正传》教案3
《阿Q正传》教案2(6课时全)
《阿Q正传》rm音频课文朗读(下)
《阿Q正传》rm音频课文朗读(上)
《阿Q正传》延伸阅读与探究学习
《阿Q正传》的批判精神与现实意义
《阿Q正传》ppt课件2
《阿Q正传》ppt课件1
《阿Q正传》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阿Q正传》教案设计

   版权所有 我爱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