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 | 成语词典 | 诗词大全 | 文言文翻译 | 小学语文 | 本站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必修下 >>烛之武退秦师 >>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案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1-09-22


     高中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教学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左传》的相关知识,积累文学常识,积累文言文常见的字词和句式,培养归纳整理字词的能力和习惯,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2. 学习概括要点的方法和作品的叙事结构和叙事艺术,挖掘人物深层次的精神品质。

3. 学习烛之武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恩怨,临危受命,只身说退秦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精神以及体会他善于利用矛盾,分化瓦解敌人的外交才能。

 

三. 教学重难点:

1. 积累和归纳常见的文言词语和句式,学习概括要点的方法。

2. 梳理文章的结构和内容,理解古代战争的实质。

 

四. 知识分析:

1. 整体感知:

本文记述了秦、晋联合攻打郑国时的一个故事。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说服秦伯撤走了围郑的秦军,而且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也不得不撤兵,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

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2. 把握结构:

  3. 写作特点:

(1)伏笔与照应

(2)波澜起伏

(3)详略得当

  4. 分析主要人物:

(1)烛之武:能言善辩,深明大义,有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有高超的外交才能。

(2)佚之狐:有知人之明和爱国精神。

(3)郑伯:能引咎自责,从谏如流,善做思想工作。

 

【典型例题】

1.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与释义错误的一项是(    )

A. 夜缒(zhuì)而出: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

B. 秦伯说(yuè),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

C. 失其所与,不知(zhì):“知”通“智”,明智

D.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shù)之:防守

E. 共(gòng)其乏困:共同,一起

F. 若不阙(quē)秦,将焉取之:侵损、削减

2. 下列句子中带点词的意思和用法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 越国以鄙远           鄙:做动词,当做边邑

B. 既东封郑                封:做名词,疆界

C. 晋军函陵                军:做动词,驻军

D. 若阙地及黄泉,隧而相见     隧:做动词,挖隧道

3. 下列句子中的“之”字用法和意思不完全相同。做代词的两项是(    )

A. 何厌之有                       B. 唯君图之

C. 将焉取之                       D. 君之所知也

E. 邻之厚,君之薄也         F. 行李之往来

4. 下列句子中带点的词有的是谦称,有的是敬称。属于敬称的两项是(    )

A. 是寡人之过也

B. 吾不能早用子

C.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D. 遇于中原,其避君三舍

E.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

F. 公子若返晋国,则何以报不毂

  5. 下列句子翻译不当的一项是(    )

A.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因为郑文公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怀有二心,从属楚国。

B.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如果派烛之武见秦国国君,敌军一定会退后。

C.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越过别国来鄙视远方敌人,您知道那是很难的。

D.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损害秦国的疆域却使晋国获得利益,请您好好考虑这件事。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    )知亡矣。(    )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    )无所害。(    )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6.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越国以鄙远            鄙:当做边邑

B. 敢以烦执事             执事:主持事务

C. 朝济而夕设版焉     版:筑土墙用的夹板

D. 又欲肆其西封         肆:延伸、扩张

  7. 文中括号内按顺序应填入的一组词是(    )

A. 既   若   亦   且                            B. 既   若   乃   而

C. 亦   而   乃   且                            D. 亦   而   亦   且

  8. 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

B.(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C.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烛之武)乃还。

D. 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

  9. 翻译下面句子。

(1)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2)夫晋,何厌之有?

                                         

 

阅读下面的一段课文,回答问题。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10. 说明下列“之”字的用法及意义。

(1)公从之               

(2)臣之壮也               

(3)是寡人之过也              

(4)许之                    

  11. “寡人”是谦称,用于         的自称,类似的谦称还有        、       。“子”是对人的         ,称对方的父亲用        ,称对方的母亲用       ,称对方的儿子用          ,称对方的女儿用         。

  12.“也”可以放于句末,表判断,表疑问;也可以放于句中表停顿,指明以下各句“也”字的用法。

(1)是寡人之过也             

(2)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4)安求其能千里也              

(5)孙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              

(6)无能为也已              

(7)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              

(8)终不东并六国者,何也              

归类: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崔杼与庆封谋杀齐庄公。庄公死,更立景公,崔杼相之。

庆封又欲杀崔杼而代之相。于是崔杼之子,令之争后。崔杼之子相与私哄,崔杼往见庆封而告之。庆封谓崔杼曰:“且留,吾将兴甲以杀之。”因令卢满嫳兴甲以诛之。尽杀崔杼之妻子及支属,烧其室屋,报崔杼曰:“吾已诛之矣。”崔杼归,无归,因而自绞也。

庆封相景公,景公苦之。庆封出猎,景公与陈无宇、公孙灶、公孙虿诛封。封以其属斗,不胜,走如鲁。齐人以为让,又去鲁而如吴。王予之朱方①。荆灵王闻之,率诸侯以攻吴,围朱方,拔之。得庆封,负之斧质,以徇于诸侯军,因令其呼之曰:“毋或如齐庆封。弑其君而弱其孤,以亡其大夫。”乃杀之。

黄帝之贵而死,尧舜之贤而死,孟贲之勇而死,人固皆死。若庆封者,可谓重死矣。身为戮,支属不可以见,行忮②之故也。凡乱人之动也,其始相助,后必相恶。为义者则不然,始而相与,久而相亲,卒而相信,后世以为法程。

                                             (取材于《吕氏春秋·慎行》)

    注:① 朱方:地方。        ② 忮(zhì):嫉妒、侵害。

13.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崔杼相之                              相:辅佐

B. 崔杼之子                           :挑拨

C. 景公与陈无宇……诛封         诛:杀掉

D. 始而相与,久而相信            与:结交

  14.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15. 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成分,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齐人)得庆封,负之斧质

B. 齐人以为让(鲁)

C.(卢满嫳)尽杀崔杼之妻子及支属

D.(庆封)身为戳,支属不可以见

  16. 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达“不义之人没有好结果”的一组是(    )

① 吾已诛之矣

②(崔杼)无归,因而自绞也

③ 荆灵王闻之,率诸侯以攻吴

④ 若庆封者,可谓重死矣

⑤ 身为戳,支属不可以见,行忮之故也

⑥ 其始相助,后必相恶

A. ①③④    B. ②④⑥    C. ①⑤⑥    D. ②③⑤

  17.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崔杼与庆封的交往是小人之间的勾结和利用。

B. 鲁国由于荆灵王的干涉而赶走了庆封。

C. 崔杼因家破人亡而自杀身死。

D. 按照大义行事的人才会有真正的友谊。

答案及分析:

1. E

    析:共gōng,通“供”供给,提供。

2. B

    析:封,做动词,使成为疆界。

3. B、C

    析:A项是宾语前置的标志。D、E、F是取独。

4. B、D    5. C

6. B

    析:是对对方的敬称。

7. A

8. C

    析:应为“秦伯”

9.(1)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2)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

析:注意重点字的翻译。焉:你怎么;陪:增加。厌:满足。

10.(1)代词,做宾语。             (2)助词,取独。 

(3)助词,相当于“的”         (4)代词,做宾语,“这件事”

析:总结“之”的用法,并积累。

11. 君主;孤;朕;尊称;令尊;令堂;令郎;令媛

  析:积累文化常识,丰富语文知识。

12. ① 句末语气词,表判断    ② 句中语气词,表停顿。    ③ 同②

④ 句末语气词,表疑问   ⑤ 同①    ⑥ 语气词连用,表已然

⑦ 语气语连用,表反问    ⑧ 同④

析:总结“也”字的用法,并积累。

13. C

    析:诛:责问,谴责。

14. A

    析:更:再

15. A

    析:(荆灵王)得庆封

16. B

    析:②④⑥表达的是不义之人没有好结果。

17. B

析:是因为齐国人的责备、责怪,鲁国人赶走了庆封。

 

【模拟试题】

1. 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

(2)若不阙秦(    )

(3)秦伯说(    )

(4)失其所与,不知(    )

(5)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

  2. 解释加点的词语。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2)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

(4)是寡人之过也(    )

  3.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

(2)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    )

(3)子犯请击之(    )

  4. 找出下列句子中活用的词并加以解释。

(1)烛之武退秦师(    )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

(3)若不阙秦(    )

  5. 指出下列句子中活用的词并解释。

(1)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

(2)肆其西封(    )

(3)越国以鄙远(    )

(4)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

(5)既东封郑(    )

6.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古今义。

(1)敢以烦执事

古:                 今: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                 今: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                 今:           

7.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以其无礼于晋(    )

(2)且贰于楚也(    )

(3)佚之狐言于郑伯(    )

(4)何厌之有(    )

(5)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

8. 翻译下面的句子。

    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一)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①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②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③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④ 焉用亡郑以陪邻?⑤ 邻之厚,君之薄也。⑥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⑦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⑧ 夫晋,何厌之有?⑨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⑩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9. 选出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 越国以鄙远                   鄙:把……作边邑。

B. 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救助。

C. 又欲肆其西封                肆:扩张。

D. 将焉取之                       焉:怎么。

10. 选出下列翻译正确的一项(    )

(1)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

(2)秦伯说,与郑人盟。

A.(1)况且您曾经给予晋君恩惠,答应给他焦、瑕这两座城池。

     (2)秦伯高兴了,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

B. (1)况且您曾经给予晋君恩惠,他也答应把焦、瑕两城割让给您。

  (2)秦伯高兴了,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

C. (1)况且您曾经给予晋君恩惠,答应给他焦、瑕两座城池。

  (2)秦伯说道,与郑国人结盟。

D. (1)况且您曾经给予晋君恩惠,他也答应把焦、瑕两城割让给您。

        (2)秦伯说道,与郑国人结盟。

11. 下列几项中,不是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理由的一项是(    )

A. 郑是小国,对秦无多大用处。

B. 亡郑对秦国有害而无益。

C. 放过郑国对秦有益而无害。

D. 晋忘恩负义,贪得无厌,必将犯秦。

12. 对下列各句的点评有误的一项是(    )

A.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站在秦的立场说话,引起秦王好感,为进一步打动秦伯提供可能。

B. 邻之厚,君之薄也。——帮晋成霸业必使秦自己的力量削弱,从根本上动摇秦晋联盟基础,不能不让秦伯动心。

C.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拉拢引诱之后,从历史出发,赤裸裸地挑拨秦晋关系。

D.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进一步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晋的贪欲,灭郑后必犯秦,使秦意识到自己的危险。

 

(二)

管仲夷吾者,颖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如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小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后百余年而有晏子焉。

  1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 不以为言                       B.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

C. 鲍叔不以我为无耻         D. 通货积财,富国强兵

  14. 选出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    )

A.

B.

C.

D.

  15. 下列各句中另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鲍叔终善遇之                              善:很好地。

B. 鲍叔遂进管仲                              进:举荐。

C.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知:了解。

D. 管仲因而令修召公之政                修:修建。

  16. 以下句子编成四组,全都表现鲍叔“能知人”的一组是(    )

① 鲍叔知其贤   ②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   ③ 鲍叔遂进管仲  

④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   ⑤ 故论卑而易行   ⑥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③④⑥    D. ①③⑤

  1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管仲后来家业非常富足,有“三归”“反坫”,可齐人并不认为他奢侈,管仲的子孙在齐国享受世禄,十几代都有封邑。

B. 管仲早年和鲍叔经商,老是赔本,做了齐国的相之后,才慢慢展露了他的才华,他利用地处海滨的便利,发展经济,使齐国强大起来。

C. 齐桓公做公子时与公子纠是对手,但他即位后却能重用公子纠的亲信管仲,可见其心胸开阔,难怪他最后能成就一代霸业。

D. 鲍叔牙这个人不太优秀,但他善于识别人才,以至于在管仲被重用之后,天下人并不怎么看重管仲,而是赞美鲍叔牙能知人。

  18.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三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2)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3)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试题答案】

1.(1)已通矣,了     (2)阙通缺,侵损,削减

(3)说通悦,高兴    (4)知通智,明智       

(5)共通供,供应

2.(1)假如   (2)助词,不译    (3)如果没有,如果不是    (4)的

3.(1)边境,这里用作动词    (2)推辞    (3)他们

4.(1)退,使动用法,使……撤兵     (2)亡,使动用法,使……灭亡

(3)阙,通“缺”,使动用法,使……缺

5.(1)敝,形容词用作动词,损害   

(2)肆,形容词用作动词,扩张,延伸

(3)鄙,名词用作动词,把……当边邑

(4)军,名词用作动词,驻军

(5)封,疆界,这里用作动词,使……成为疆界

6.(1)古义,文中是对秦穆公的敬称,不敢直接称对方时的婉转说法;今义,掌管某项事情(工作)的人,可用作动词或名词。

(2)古义,(去往)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现在一般引申为宴客的主人。

(3)古义,即行吏,指外交使臣;今义,出门时所带的(装有衣物、食品等物品的)包裹、箱子等。

7.(1)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以其于晋无礼,介词结构“于晋”作状语

(2)状语后置,介词结构“于楚”作动词“贰”的状语,正常语序:且于楚贰也

(3)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佚之狐于郑伯言

(4)宾语前置,“何……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之一

(5)省略句,省略介词“于”,“于函陵”“于氾南”,是介词强构状语后置

  8. 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的力量,我就不会有今天。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

  9. B    10. B    11. A    12. D   13. C    14. B    15. D    16. A    17. C

  18.(1)管仲既被录用,在齐国执掌政事,齐桓公因此而称霸,多次盟会诸侯,匡救天下,这全是管仲的谋略。

(2)知道我不为小节感到羞耻,却为功名不能在天下显扬感到羞耻。

(3)天下人不赞美管仲的贤明而赞美鲍叔能识别人才。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会员中心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栏目推荐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题库
  高中题库
 相关资料
必修下第一单元《烛之武退秦师》ppt课件(29页)
《烛之武退秦师》评估练习
《烛之武退秦师》pptx课件(48页)
《烛之武退秦师》pptx课件(23页)
《烛之武退秦师》《东莱〈左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烛之武退秦师》pptx课件(53页)
《烛之武退秦师》《东莱〈左传〉博议》阅读练习及答案
《烛之武退秦师》思维导图(13张)
《烛之武退秦师》人物形象分析
部编版必修下《烛之武退秦师》pptx课件(17页)
《烛之武退秦师》阅读练习及答案(八)
《烛之武退秦师》《新唐书·苑君璋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烛之武退秦师》ppt课件(42页)
《烛之武退秦师》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辽宁省朝阳市中考题)
《烛之武退秦师》《东莱博议》阅读练习及答案
《烛之武退秦师》《触龙说赵太后》阅读练习及答案
《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召公谏厉王止谤》阅读练习及答案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文知识梳理2
《烛之武退秦师》ppt课件(87页)
《烛之武退秦师》阅读练习及答案(七)
《烛之武退秦师》阅读练习及答案(六)
《烛之武退秦师》ppt课件(18页)
《烛之武退秦师》理解性默写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文复习pptx课件(70页)
《烛之武退秦师》ppt课件(32页)2
部编人教版高一下册《烛之武退秦师》练习指导ppt课件
《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文言阅读巩固与拓展
《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10
《烛之武退秦师》pptx课件(86页)
《烛之武退秦师》ppt课件(77页)2
《烛之武退秦师》ppt课件(69页)
《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复习
《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9
《烛之武退秦师》《东莱《左传》博议》阅读练习及答案
《烛之武退秦师》阅读练习及答案(五)
《烛之武退秦师》ppt课件(60页)2
《烛之武退秦师》ppt课件(30页)
《烛之武退秦师》ppt课件(34页)2
《烛之武退秦师》阅读练习及答案(四)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0
《烛之武退秦师》pptx课件(15页)2
《烛之武退秦师》ppt课件(38页)
《烛之武退秦师》ppt课件(66页)
《烛之武退秦师》重点字词和句子翻译ppt课件

   版权所有 我爱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