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 | 成语词典 | 诗词大全 | 文言文翻译 | 小学语文 | 本站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选择性必修上册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教学设计2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0-09-24


 【学习目标】 

1.了解孟子及其作品,了解孟子的思想。 

2.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3.赏析本文写法方面的特点。 

4.把握孟子“仁政”的观点,理解其现实意义。 

【学习过程】 

一、导入: 

1、齐读以前学过的孟子语录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也。 

2.教师小结:孟子——民贵君轻不愧圣,性善气正真完人。 

二、预习检测 

1.孟子,名 ,字 ,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 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政治上,他主张“ ”,提出“ ”的民本思想。 

《 》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共7篇,一般认为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属先秦语录体散文集。 

明确:轲  子舆  战国  仁政   民贵君轻    《孟子》 

2.字词注音 

怵惕( )恻( )隐 内( )交 要( )誉 羞恶( ) 

明确: 

怵惕(chù  tì)恻(è)隐 内(nà)交 要(yāo)誉 羞恶(wù) 

三、研习文本 

1、通读课文,读准句读,初步感知文意。 

2、检查基础知识,将红字部分翻译。 

(出示幻灯片)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才)有不忍人之政矣。以(用)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运转)之掌上。所以(  …的原因)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 表判断):今人乍( 突然 )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 恐惧)恻隐(怜悯  )之心;非所以(因为)内交(结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博取)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厌恶)其声而然(这样)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对自己的不善感到羞耻,对他人的不善感到憎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发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谦逊推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认为)不能者,自贼(伤害)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充实)之矣,若火之始然(燃),泉之始达(涌出)。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侍奉)父母。” 

四、梳理思路 ,理解层次 

思考1:朗读课文,分层次,把握文章思路。 

第一层(开头——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提出“人皆有不忍人之尽”的观点,指出“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理天下就很容易了。 

第二层(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非恶其声而然也),举例论证“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观点。 

第三层(由是观之——不足以事父母),阐述人要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扩充它们,就足以安定天下。 

思考2.赏析“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用排比句,突出“四心”与“四端”的密切关系。运用排比,能增强语势,表达强烈的感情,严密地展开论述。 

思考3.如何理解“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认为人所具有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仁义礼智”的发端,人具有为善,为仁政的“仁心”,扩充这些善端,就足以安定天下。 

练习:阅读检测: 

59654; 1.从文中看,孟子认为不忍人之心应包括四个方面,它们是                   、                   、                    、                   。  

59654; 2.孟子认为,不忍人之心是人所固有的,其论证的依据是:                                              。这在论证方式上属于            法。 

59654; 3.在孟子看来,不忍人之心是人所固有的,那么治国施行仁政也是天经地义的。文中最能体现这一主张的句子是                                                                8194;。 

59654; 明确:1、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59654; 2、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例证 

59654; 3、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四、思考探究 

1.我们该如何看待孟子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1)孟子是从人性的前提推导政治,从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的仁心推导仁政。由于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本身所固有的,所以,仁政也应该是天经地义的。 

孟子把“仁义礼智”这些社会性质的道德观念说成是人的天性里所固有的,与生俱来的,是主观唯心主义的。 

(2)孟子也不是完全否认后天培养的作用。他认为“不忍人之心”包含“四心”,而这“四心”只是“仁义礼智” 这四种道德范畴的发端,还需要“扩而充之”才能够发扬光大。他还是重视后天努力(“扩而充之”)的作用的。 

2.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1)运用比喻,使抽象的道理变得通俗易懂。 

如“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用在掌上运转东西比喻以仁政治理天下的容易,具体贴切。 

(2)运用排比,精炼整齐。 

如“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等句,运用排比,既增强语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又能严密地展开论述。 

(3)举例论证,形象生动,易于人接受。 

如论证“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以“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为例来论述。 

孟子认为“不忍人之心”是人所固有的,即“性本善”,但又要求“知皆扩而充之”,你认为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明确:不矛盾。,因为在孟子看来即使人的本性是善的,由于人们的社会活动存在私欲膨胀会导致善的本性逐渐泯灭,所以必须在后天的教育中指导人们自觉地扩大充实自己的“善心”。因此,“仁政”主张具有实践意义。 

结束语: 

孟子说人性善,他的意思并不是说,每个人生下来就是孔子,就是圣人,也就是说,人性内有种种善的成分,也还有些其他成分,本身无所谓善恶,若不适当控制,就会通向恶。 

孟子提出大量论证,来支持性善说,一人的本性中都有此\'四端\',若充分扩充,就变成四种\'常德\',即儒家极其强调的仁、义、礼、智。这些德,若不受外部环境的阻碍,就会从内部自然发展、扩充,有如种子自己长成树,蓓蕾自己长成花。 

正因为这样,我们都要弘扬自己的“善”。 

生活中,善良无处不在,用心感受,会体会到不同的善良。心存善意,我们就一定能收获到活着的意义;摒弃善意,我们的生命将会暗淡无光,注定是匆匆人世走一遭,留不下一丝美好。所以,生活需要善良,做人更需要善良!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会员中心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栏目推荐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题库
  高中题库
 相关资料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mp3音频朗诵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ppt课件(21页)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思维导图(3张)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理解性默写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ppt课件(41页)
《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知识点梳理练习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知识点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音频朗读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教案7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教案6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导学案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pptx课件(18页)2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pptx课件(22页)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教案5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教案4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pptx课件(25页)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教案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ppt课件(17页)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ppt课件(43页)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pptx课件(18页)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ppt课件(23页)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ppt课件(20页)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ppt课件(46页)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ppt课件(27页)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ppt课件1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教案1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同步练习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原文及译文

   版权所有 我爱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