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 | 成语词典 | 诗词大全 | 文言文翻译 | 小学语文 | 本站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题库 >>高考文言文阅读 >>
《六国论》阅读练习及答案(六)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2-10-22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邪?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山东诸侯之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兵连祸接,曾无虚岁。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当苏秦之始出也,固尝欲用秦,而教之吞天下矣。惟其不用,而转而说六国以纵亲,彼岂不逆知夫纵约之不可保哉?其心特苟以弋一时之富贵,幸终吾身而约不败。其激怒张仪而入之于秦,意可见也,洹水之盟,曾未逾年,而齐、魏之师已为秦出矣。夫张仪之辨说,虽欲以散纵而就衡,顾其言曰,亲昆仲同父母,尚有争钱财,所以状衰世人之情,非甚谬也。彼六国相图以攻取,相尚以诈力,非有昆仲骨肉之亲,其事又非特财用之细也。乃欲责以长保纵亲,与相佐助,岂可得哉!
所以然者,何也?则以误于欲为秦之所为也。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嗟夫!自春秋以未兵祸目炽迄平战国面生民之荼毒有不忍言者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六七君者,肆于人上,以终刈于虐乎?其必不尔矣!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凡此者,皆天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后之论者,何厚于六国,而必为之图存也哉!
曰:“若是,则六国无术以自存乎?”曰:“奚为其无术也。焉独存,虽王可也。盂子尝以仁义说梁、齐之君矣,而彼不用也,可慨也夫。”
(李桢《六国论》,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自春秋以来/兵祸日炽迄乎/战国/而生民之荼毒/有不忍言者/
B.自春秋以来/兵祸日炽/迄乎战国/而生民之荼毒/有不忍言者/
C.自春秋以来/兵祸日炽/迄乎战国而生/民之荼毒/有不忍言者/
D.自春秋以来/兵祸日炽迄乎/战国而生/民之荼毒/有不忍言者/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山东:崤山、函谷关以东的地区,战国七雄之中,除秦国以外的六国都在崤函以东。
B.洹水之盟:在张仪的建议游说下,齐国、魏国、秦国三国在洹水歃血盟誓。
C.顾:看。与《出师表》:“先帝……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的“顾”意义不同。
D.昆仲:指兄和弟,也作“昆弟”,昆为兄,仲为弟。也比喻亲密友好或同辈的人。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认为六国最终的灭亡是因为受到了秦国的欺骗,而且不采纳孟子的仁义主张。
B.苏秦本想助秦国统一天下,然而未得秦王重用,他为自己一时的富贵,合纵伐秦。
C.作者不同意后世的评论,认为他们评论的立场是:偏重六国,一定要六国存在。
D.本文与苏洵的《六国论》在主旨上不同,但论证时都使用了假设论证和举例论证。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邪?(4分)
(2)奚为其无术也。焉独存,虽王可也。(4分)
14.结合本文概括李桢认为秦国能灭六国的主要原因。(3分)
 
 
答案:
10.B自春秋以来,战祸一天天的严重;到战国,老百姓被残害的情况,有的(已经)到了不忍说的地步了。
11.B由“洹水之盟,曾未逾年,而齐、魏之师已为秦出矣。”可推断,应该是齐、魏等国结盟对付秦国,而且是苏秦的推动不是张仪。
12.A错在想做秦国所做的事,沉溺于武力攻打,习惯于尔虞我诈,而且没有得到上天的帮助。
13.(1)后人憎恨秦国的原因,难道不是因为秦国统治者的残暴吗?(之所以,……的原因;恶,憎恨;以,因为;各1分。句意1分)
(2)哪里是他们没有办法啊!岂止是保存下来,即使称王(也)可以。(奚,哪里或怎么;术,办法;虽,即使;各1分。句意1分)
14.①地理优势(1分)②六国想做秦国所做的事(征服别国)而互相攻打,不行仁政。(1分),③有上天的帮助。(1分)
译文:
后人憎恨秦国的原因,难道不是因为秦国统治者的残暴吗?据我看来,那六国都想做秦国所做的事,未必只是因为秦国有罪。在这个时候,山东诸侯六国中,没有一个(诸侯国的实力)能超过秦国的啊,他们沉溺于武力攻打,习惯于尔虞我诈,弱肉强食,(这)与秦国相比没有什么不同。战争连续不断,战祸连年不绝。假使拥有的地理形势有利如秦国,并且得到上天的帮助,那么六国当中的一国也可以像秦国一样统一中国。只是他们最终没有能够做秦国所做的事,因此(六国)是自己削弱(自己),而导致灭亡的。当苏秦才出来(游说)时,本来曾想得到秦国所用,而希望秦国统一天下。只因他不被秦国所用,就转而游说六国合纵,他难道没有预料到纵散约败之后不能保住(自己)吗?他只是想暂且用这种方法获取一时的富贵,希望自己在世时合纵不散。他用计激怒张仪使张仪来到秦国,其意图是显而易见的,洹水之盟,还不过一年,齐国、魏国的军队已经替秦国出征了。张仪的辩说,虽说是只想使合纵离散而连衡成功,但看他说的话,即使是同一父母所生的亲兄弟,还有争夺钱财的,所以陈述衰微时代人们的情形,不是很错。那六国相互图谋相互攻取,相互欺诈相互威胁,(他们)没有兄弟骨肉之亲,他们的事又不只是财物用度的小事。你想要求长保合纵如亲,相互辅助,怎么可能啊!
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因为错在想做秦国所做的事。六国都想做秦国所做的事,而秦国独做了,而且成功了,这就是所说的得到了上天的帮助啊。唉!自春秋以来,战祸一天天的严重;到战国,老百姓被残害的情况,有的(已经)到了不忍说的地步了。上天很爱人民啊|难道它能使六七个君王,临驾于人民之上,而最终被虐杀吗?它一定不这样啊!因此秦国不极强盛,就不能灭六国而称帝,不称帝,那么它的罪恶(就)不能达到极点,秦国没有恶贯满盈,也就不会迅速灭亡。这一切,都是天意,也是秦国和六国自己造成的结果啊。后人的评论,为什么偏重六国,而一定要他们存在呢!
(有人)说:“如果这样,那么六国就没有办法来保存自己了吗?”回答说:哪里是他们没有办法啊!岂止是保存下来,即使称王(也)可以。孟子(就)曾经用仁义游说梁国、齐国的君王,而他们都不采纳,可叹啊!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会员中心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栏目推荐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题库
  高中题库
 相关资料
《六国论》pptx课件(57页)
《六国论》《教战守策》阅读练习及答案
《六国论》思维导图(5张)
《六国论》课文注释
《六国论》《阿房宫赋》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六国论》情景式默写练习
《六国论》pptx课件(45页)
《六国论》理解性默写
苏洵、苏辙《六国论》对比阅读练习及答案
《六国论》ppt课件(68页)
《六国论》ppt课件(62页)
《六国论》ppt课件(55页)
《六国论》阅读练习及答案(五)
《六国论》阅读练习及答案(四)
《六国论》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六国论》ppt课件(很适合中职共98页)
《六国论》ppt课件(17页)
《六国论》《阿房宫赋》阅读练习及答案1
《六国论》导学案6
《六国论》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六国论》教学设计7
《六国论》复习导学案
《六国论》导学案5
《六国论》导学案4
《六国论》表格式导学案3
《六国论》修辞手法
《六国论》近义词的运用
苏洵和《六国论》学案(含答案)
《六国论》ppt课件(18页)
《六国论》讲学案
《六国论》复习ppt课件
《六国论》导学案2
《六国论》教案(含课课练)
苏洵《六国论》原文和译文
《六国论》ppt课件(8页)
《六国论》ppt课件(37页)
《六国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六国论》导学案
《六国论》ppt课件(22页)
《六国论》说课稿2
《六国论》ppt课件11
《六国论》ppt课件10
《六国论》教学反思
中国古代散文欣赏之《六国论》ppt课件
《六国论》学案

   版权所有 我爱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