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 | 成语词典 | 诗词大全 | 文言文翻译 | 小学语文 | 本站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试题 >>历届高考试卷 >>高考试卷评析 >>
2023年高考语文四份全国卷各大新题型及解析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3-06-10


全国甲卷
 
一、现代文阅读
 
1. 论述类文本阅读
 
节选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徐良高的《以考古学构建中国上古史》,论证中国考古学取得的巨大成就,“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文章展现了中国上古史构建的广阔学术前景。
 
文中列举的诸多考古发现,有助于考生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鼓励他们继续探索未知、揭示本源。
 
2. 实用类文本阅读
 
材料摘编自德国科普作家彼得•渥雷本《树的秘密生命》
 
第6题要求学生回答,人工栽培的植物要经常喷洒农药带给人们什么思考,引导学生在充分掌握和理解材料信息的基础上,对从材料引申出来的问题作深入思考。
 
3. 文学类文本阅读
 
选用巴金的散文《机械的诗——旅途随笔之一》,文章赞美机械具有“创造的喜悦”和“散布生命”的诗性,以独特的视角塑造工人形象,礼赞劳动,引导考生思考“机械的诗”背后是工人的辛勤创造。
 
二、古代诗文阅读
 
1. 文言文阅读(单文本)
 
材料选自《隆平集•儒学行义》,文中周尧卿是一位出色的学者,事母至孝、周济亲族、为官爱民。
 
第11题B选项将文中“何怨”与教材中李白《行路难》“今安在”的结构进行比较。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是文言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知识点,试题不要求考生具备系统的文言文语法知识,只需要熟悉课文中同类句子即可。
 
2. 古代诗歌阅读
 
材料选用宋代晁补之的《临江仙》,是一首典型的“言情”之作,面对未来与友人的离别,词人愈加珍视与朋友的相聚时光,词作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两人间深厚的情谊。词中有被后人赞为“绝妙”的两句“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
 
第15题要求学生分析这两句的“妙处”,引导考生借助联想和想象丰富自己对文学作品的体验和感受,品味诗词的语言之美。
 
3. 名篇名句默写
 
(1)《行路难》
 
(2)《邹忌讽齐王纳谏》
 
(3)以花喻雪或以雪喻花  
 
三、语言文字运用
 
材料摘编自张志公的《说工具》一文,通过介绍三位教师对成语“破釜沉舟”的不同教学方法,引入对语言作为思维和交流工具的思考。
 
第20题要求学生任选三位教师中的两位,对他们的讲解分别作出评论。
 
第21题要求从“卧薪尝胆、庖丁解牛、一鼓作气”三个成语中任选一个,借鉴材料中第三位教师的讲解方法,拟出讲解要点。
 
试题浓缩了阅读表达、探究梳理等典型的语文学习活动,引导考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主动积累、梳理和整合。作答的过程中要考虑语言交际的有效性和对知识的活学活用。
 
试题形式是“一拖五”,考点是俗语使用、句子修改、仿写、评论、成语讲解要点。
 
全国乙卷
 
一、现代文阅读


1. 论述类文本阅读
 
材料摘编自王富仁的《文学史与文学批评》,着眼于文学批评与文学史的相互关系展开论述,也有较强的思辨性。
 
2. 实用类文本阅读
 
材料英国作家罗伯特•麦克法伦的《深时之旅》。它以理性而富有文采的笔触,呈现了人类栖居的大地之下以“深时”计量的岩层、冰川、山脉的信息,鼓励考生带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踏上“深时之旅”。
 
试题设问既注重营造热爱科学的氛围,激发青年学子的求知欲,也引导他们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观念。
 
3.文学类文本阅读
 
材料选用当代作家曹多勇的小说《长出一地的好荞麦》。
 
小说主人公德贵在得不到众人理解且多次失败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耕种河滩地,既反映了中国农民对土地的深厚情感,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坚韧不拔的精神,引导考生思考“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的道理,自强不息,无惧失败。
 
二、古代诗文阅读
 
1. 文言文阅读(单文本)
 
选自《韩非子•十过》,文中曹君因“无礼”而“绝世”,釐负羁因“守礼”得以保全自身并惠及百姓。
 
【对比分析】:甲乙卷文言文试题引导考生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守正而不守旧、尊古而不复古。
 
2. 古代诗歌阅读
 
3. 名篇名句默写
 
(1)《琵琶行》
 
(2)《赤壁赋》
 
(3)开放性试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
 
1. 语言文字运用
 
材料节选自汪曾祺的短篇小说《俩老头》,语言精练、富有特色。节选部分以寥寥数笔刻画人物特征,形神毕肖。
 
试题考查对文学文本语言的理解和把握,要求考生领会作者是如何恰当运用文学语言增强小说审美表现力的。
 
2. 语言文字运用
 
试题形式分别是“一拖三”“一拖二”,考点是词语用法、句式含义、句式表达效果(能、袖子是袖子,领子是领子)、语句补写、语段删改(成分冗杂,删词重写)。
 
四、写作
 
新课标
 
一、现代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材料摘编自赫克托•麦克唐纳的《后真相时代》。西方媒体在关于拉美地区藜麦生产和消费的报道中大量使用“竞争性真相”,使读者产生误会甚至引发良心危机。
 
试题通过这一事例引导考生深入思考信息时代理性分析和审慎判断的重要性,提醒考生在面对热点事件时应走出情绪判断的误区,明辨深思,多角度、多层次地看待问题。
 
阅读材料则关联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四单元“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中“辨识媒介信息”等相关内容。
 
 2. 现代文阅读
 
材料选用当代作家陈村的小说《给儿子》,文中写到下田劳动的深切感受,年轻人经受劳动的洗礼,不仅能增强体质,“肩上的肌肉会在扁担下鼓起”,还能感悟到一些根本和永恒的道理。
 
第9题,要求考生写一则关于作品短评的思路,这一命题指向统编语文教材高中必修上册第三单元中“学写文学短评”的学习任务,教材为初学者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指导,如抓住感触最深的地方展开评论,善于聚焦、抓住小切口等。试题题干中给出甲、乙两组不同的关键词,契合这一指导方向。
 
二、古代诗文阅读
 
1. 文言文阅读(双文本)
 
两则材料分别选自《韩非子•难一》和《孔丛子•答问》,聚焦于“赏罚”问题,展现了法家和儒家主张的差异以及两家立论驳论的交锋,两则材料之间形成一种张力。
第14题针对两则材料设题,要求考生进行比较阅读、批判性阅读,思考子鲋在批驳韩非时如何抓住其论述的关键漏洞。
 
【对比分析】4套试卷的文言文断句题要求考生从8个断句点中选择3个正确的,避免单纯利用排除、猜测等技巧作答的可能,有效考查了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引导考生认真阅读原文,真正理解文意。得分可以有0分、1分、2分、3分四个等级。区分度得以提高,更能客观体现考生能力水平的层次差异。
 
2. 古代诗歌阅读
 
材料选取南宋林希逸的七律《答友人论学》,以诗歌的形式讨论治学的道理。尾联“卖花担上看桃李,此语吾今忆鹤山”,化用魏了翁的名言:“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也。”
 
第16题由此设题,启发考生思考:卖花担上的桃李,虽然也缤纷绚烂,但活力已经不再;唯有回归本原,方能获得学问真谛,就如同在树头枝底欣赏桃李,方能体会到其活泼的精神。
 
3. 名篇名句默写
 
(1)《报任安书》
 
(2)《李凭箜篌引》
 
(3)小刚临摹了一幅诸葛亮的画像,想在上面题两句诗,却一直没想好。汪老师认为不妨直接用古人成句,比如“                                    ”就很好。
 
三、语言文字运用
 
1. 语言文字运用
 
2. 语言文字运用
 
试题形式分别是“一拖二”“一拖三”,考点是语句补写、病句修改、重叠词语的含意、标点的表现力、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
 
四、写作
【立意角度】“深刻道理要通过讲故事来打动人、说服人。”什么是好故事、讲好什么故事、如何讲好故事,都是好的写作角度。考生可以联想精卫填海、愚公移山、苏武牧羊、木兰从军等故事带给自己的启发;也可以从新时代中国故事“主讲人”的角色出发,探讨如何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生动的中国形象。
 
新课标
 
一、现代文阅读
 
2. 现代文阅读
 
 
二、古代诗文阅读
 
1. 文言文阅读(双文本)
 
两则材料分别选自《百战奇略》和《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前者是对淝水之战史事及战略的记述,后者是基于史事及战略的评论,两则材料构成对话关系。
 
2. 古代诗歌阅读
 
材料选用北宋林逋的七律《湖上晚归》,写诗人秋日傍晚乘舟归家所见,于景物描写中见出诗人的恬淡心情。
 
第16题要求考生思考王国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的观点是如何在诗中得到印证的,引导考生领悟古典诗词的隽永魅力。
 
3. 名篇名句默写
 
(1)《五代史伶官传序》
 
(2)《临安春雨初霁》
 
(3)小刚在他创作的历史小说《正气歌》中写道:文天祥月下独步于江边,眼前壮阔的景象使他不禁吟诵起前人的写景名句“                             ”。
 
三、语言文字运用
 
1. 语言文字运用
 
2. 语言文字运用
 
试题形式分别是“一拖二”“一拖三”,考点是成语填写、语句表达效果、疑问代词用法、语句补写、病句修改。
 
四、写作
 
【总结分析】
 
4道写作试题形式和考查侧重点各有不同。全国甲卷写作试题“人·技术·时间”,材料的思辨性特征明显;
 
全国乙卷写作试题“一花独放不是春”,使用两则内容相关而富有张力的材料;
 
新课标Ⅰ卷写作试题“故事的力量”,材料围绕特定的话题组织;
 
新课标Ⅱ卷写作试题“青少年自己的空间”是一道读写结合类试题,材料是从试卷内其他模块的材料中衍生出来的。其中,读写结合类试题是新推出的题型。由于是首次在高考全国卷中正式使用,所以,只是和其他模块材料进行了弱关联,避免阅读障碍造成审题立意的困难。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会员中心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栏目推荐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题库
  高中题库
 相关资料
2022年高考语文试题权威解读
2020年全国2卷高考试卷讲评ppt课件
2021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试卷简析
2021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试卷解析
2021年高考语文试题权威评析
2018年全国卷1-3word版及试题变化分析
2015年高考语文新课标2卷试题简析
2014年高考广东卷作文试题点评
2013年江西省高考语文试卷分析ppt课件(32页)
2013年江西高考语文试卷分析ppt课件
2013年四川省高考语文试卷点评分析
2012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分析
2012年广东省高考语文试卷分析
2012年高考辽宁卷语文试题分析
2012高考语文试卷讲评----全国卷ppt课件
2012高考语文试卷讲评----新课标卷ppt课件
2011年高考安徽卷试卷分析ppt课件
2011年高考全国大纲卷试卷分析ppt课件
2011年高考试题评析ppt课件

   版权所有 我爱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