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 | 成语词典 | 诗词大全 | 文言文翻译 | 小学语文 | 本站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七年级上 >>
《月迹》教案9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8-03-10


 

月      迹 
教学目的:  
1、学习课文借景抒情的写法,通过拓展阅读进一步强化此写作方法并能使之应用。  
2、培养学生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  
教学准备:复印资料  
教学过程:  
一、   预习阶段  
布置学生预习课文:  
1、印发资料《枫叶如丹》和《莫干山访竹》  
2、查找与月相关的文学作品  
3、查找作者贾平凹的资料  
4、扫清三篇文章的字词障碍  
5、对课文进行质疑   
二、   课堂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  
我们曾经读过许多描写月亮的文学作品,唱过许多与月相关的歌曲,有的是纯粹歌颂月的美好和纯洁,有的是借天上明月表达心中的情感和思绪。现在我想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与月相关的文学作品。  
学生背诵  
教师: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习一篇与月相关的散文。提到散文,我们先来回顾散文的特点。   
(二)以《枫叶如丹》一文加深对散文文体的认识。  
教师: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取材广泛,结构活泼自由,摘取生活中的片段和点滴寄托作者的情思和愿望,表现作者对生活的认识、感受和态度。请大家结合散文的特征讨论此文结构上的特点。  
明确:此文分上下两片。上片写生命的理念,句子短而整齐;下片写所看到的情景,句子自由、长短不一。全文表现了对生命的讴歌。   
(三)学生介绍作者:  
贾平凹,1952年生于陕西省丹凤县一农民家庭。父亲为其取名贾李平,后图口音方便,便喊他为平娃。陕西话中,娃凹同音。从西北大学毕业后曾在陕西人民出版社担任过编辑,后调到西安文联从事专业创作。著有小说《商州》、《山地笔记》等。   
(四)听课文朗诵录音(教师正音): 贾平凹(wā)     嫉妒(jí)   
(五)分组讨论课文的行文线索  
教师:散文在结构上看似自由,但文中都有一条线索将文章的材料组织起来——形散而神不散。请同学们讨论分析本文的行文线索。  
学生自行讨论并回答  
明确:屋中之月——院中之月——沙滩之月  
寻月——赏月  
(要求学生能自圆其说便可,不强求唯一答案)  
第二课时 
(一)导语  
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贾平凹的散文《月迹》。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散文的特点,了解了作家贾平凹以及对课文的行文线索作了讨论。这节课我们继续对文章进行深入细致地学习。  
下面请同学们翻开书本和预习本,以四人小组的形式,对课文内容进行小组讨论和质疑。   
(二)分组讨论课文内容  
预设问题:  
1、课文开头写“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不觉满足”,而结尾却说“大家都觉得满足了”,这是为什么?  
明确: 不满足——在孩子的眼睛里,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那么新鲜好玩,发生的任何现象他都充满了好奇,他的心里有无数个为什么,总想打破沙锅问到底,所以对孩子来说,他们总是“不觉满足”的。  
(启发:孩子们做了哪些事情或经历了什么后,最后得到满足呢?)  
满足——孩子们在寻月的过程中得到了满足  
在屋中的穿衣镜上看到了月亮,没多久,月亮在镜上消失了,孩子们很失望;(指名朗读)(板书:屋中之月——失望)  
孩子们跑到院子里寻找月亮,“满院子的白光”“玉玉的、银银的”月亮“明显大多了,也圆多了”,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指名朗读)(板书:院中之月——争执)  
    寻月寻出了院门,在沙滩上、在每个人的眼睛里找到了月亮,他们陶醉在月色中,而且明白了月亮是属于每个人的。(集体朗读)(板书:沙滩之月——满足)  
教师小结:在寻月的过程中,孩子们沐浴在皎洁的月光下,既欣赏到美丽的月色,又表达了纯真的愿望——美好的事物人人都享有。寻月的过程就是孩子们追求美的过程。(板书)   
2、“月亮是个好”,妹妹说的这句话如何理解?  
明确:“好”就是指美好的东西——月亮那么美丽和纯洁,给每个人都带来美的享受。  
(教师点拨:好是什么?月亮的好体现在哪里?)   
3、理解“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  
明确:一轮圆月衬着无边无际的天空,像一枚小小的印章盖在书本上,既然月亮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那无垠的天空也是属于我们的了。  
教师小结:月亮是美的,天空也是美的。无边无际的天空象征着世间所有美好的事物。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寻找到生活中的美,对美的追求,应该是人生的座右铭,对于你们是如此,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如此。   
(三)教师:经过同学们的讨论分析,我们对课文内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现在,我想问一个问题——为什么文章要以月迹为标题?(月迹的含义)  
展开讨论  
明确:月迹可以理解为月亮在孩子心中留下的美好印迹;也可以理解为月的变化轨迹,寻月的过程就是寻找美的过程,它有轨迹。  
(让学生自己发挥)  
教师:无论哪种理解,最后都归纳到一点——“月迹”是美好的,寻月的过程就是寻找美的过程。下面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优美的文学作品,请同学们拿出《莫干山访竹》一文。   
(四)拓展阅读〈莫干山访竹〉  
问:这篇作品写了哪些内容,你能按照先后顺序来说吗?  
个别回答  
明确:这篇课文写莫干山访竹的经过,分别描写和介绍了竹海竹涛、竹的种类、竹的神韵、竹的顽强的生命力。  
问:写竹的过程中,为什么多次描写小姑娘?  
教师:《莫干山访竹》和《月迹》在写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展开讨论  
明确:两文都是写景抒情。(借何景抒何情?)  
《月迹》通过寻月的过程,展现了美丽的月色,赞美了孩子美丽纯洁的心灵,表达了孩子们追求美好事物的纯真愿望,同时告诉人们——美属于每一个人,人人都应该拥有美。(结合板书)  
点拨:《莫干山访竹》一文中哪些是景色描写?(按照先后顺序来说)这些景色描写抒发了什么感情?  
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  
 三、   课后巩固提高  
1、 课外继续阅读有关写景抒情的散文。  
2、 要求运用写景抒情的写作方法,自选题目,完成一篇作文。  
附板书:  
月    迹  
屋中之月——失望  
院中之月——争执  
沙滩之月——满足  
寻月     追求美  
景        情   


教后记:优点:本节课基本实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  
1、学生的预习工作做得很充分,因此在大容量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能较快的接受。通过预习学生对课文的把握不再是一般的了解情节和表面内容,而是去挖掘去比较去感悟更深层次的含义。  
2、特别是学生的阅读笔记,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赏析能力而且能更好的去理解文章的难点疑点。  
3、学生推荐的文章也是一种对课文理解的延伸、拓展。  
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朗读水平与兄弟学校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引导、训练。  
2、在赏析过程中,教师的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方面还不够。教师除了能把握好教材外还要把握好学生课堂的反应,让他们能以认真地、积极地态度投入到交流当中,真正的达到师生间的交流、互动。这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一个重要体现。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会员中心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栏目推荐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题库
  高中题库
 相关资料
五年级上《月迹》教案及教学反思
五年级上《月迹》知识点
五年级上《月迹》pptx课件(21页)
五年级上《月迹》教学设计2
五年级上《月迹》教案1
贾平凹《月迹》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广西贵港市中考)
《月迹》ppt课件(30页)
《月迹》课堂检测(2篇)
《月迹》教学设计13
《竹影》《月迹》比较阅读
《月迹》课堂学习导学案
《月迹》表格式导学案6
《月迹》知识点积累
《月迹》导学案5
《月迹》ppt课件(19页)
《月迹》教学实录2
《月迹》ppt课件(16页)
《月迹》教学实录
《月迹》导学案(鄂教版)
《月迹》ppt课件(37页)
《月迹》ppt课件10
《月迹》自主学习导学案
《月迹》读后感(2篇)
《月迹》教案12
《月迹》ppt课件(10页)
贾平凹《月迹》赏析
《月迹》ppt课件8
《月迹》ppt课件7
《月迹》导学案2
《月迹》导学案
《月迹》flash课件2
《月迹》ppt课件6
《月迹》mp3音频朗读
《月迹》教案及练习
《月迹》说课稿
《月迹》学习指导
贾平凹《月迹》原文阅读
《月迹》表格式教案
《月迹》教案10
《月迹》教案8
《月迹》教案7
《月迹》教案6
《月迹》教学设计5
《月迹》教案4
《月迹》同步练习2

   版权所有 我爱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