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 | 成语词典 | 诗词大全 | 文言文翻译 | 小学语文 | 本站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高考复习教案 >>高考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
常见的修辞格
作者:byzxhxq  上传者:byzxhxq  日期:20-01-03


常见的修辞格
一、比喻
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这种辞格叫比喻。
比喻里被比方的事物叫“本体”,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叫“喻体”,连接二者的词语叫“喻词”。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事物,利用它们之间在某一方面的相似点来打比方,就构成了比喻。
比喻的作用:一是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使事物生动、具体,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一是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帮助我们深入理解。有些说明道理的比喻也有使语言形象化的作用。
比喻主要有明喻、暗喻、借喻。此外还有博喻和倒喻。
1、 明喻
明喻的构成方式是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象、如、似、仿佛、犹如、有如”等喻词来连接。
例如:她们从小跟小船打交道,驶起来就象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般快。
喻词“一样、似的、一般、般”等有时单独放在喻体后面,有时与前面的“象、如”等结合成“象……似的”“如……一般”等格式。
例如:正是花一样的年龄。
2、 暗喻
暗喻又叫“隐喻”。本体和喻体也都出现,用“是、变成、成为、等于”等喻词连接。
例如:(1)生存的小品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
(2)这里成了花的海洋。
3、借喻
借喻根本不说出本体,或不在本句说出来,而是把喻体直接用在本体应该出现的地方。
例如:(1)乱石穿空,惊涛怕按,卷起千堆雪。
(2)中国最多的却是枉道:不打落水狗,反被狗咬了。但是,这其实是老实人自己讨苦吃。
例(1)用喻体“雪”来比喻浪花。例(2)用喻体“不打落水狗,反被狗咬了”来比喻不彻底消灭敌人,反被敌人伤害了。这两个例子都是只出现喻体,本体没有出现,也没有喻词。这种比喻以喻体代替本体,有突出本体的某些特性的作用。
3、 博喻,也叫复喻,即运用多个不同的喻体来说明或描写同一个本体。
博喻能充分地描写事物的特征,形象地揭示事物多方面的内涵,增强文章的气势。
例1: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例2: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雨,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词人描写闲愁就像无边无际的如烟青草一样繁多,像狂飞乱舞的满城风絮一样纷乱,像淅沥不止的黄梅时雨一样绵长,令人无法排遣)
4、 倒喻,也叫逆喻,是为了强调本体的属性,有意改变一般比喻中本体与喻体的位置。
例1: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通常比喻都是以具体可感的事物来形容抽象、难以捉摸的事物,可词人却反其道而行之,不说梦似飞花,愁如丝雨,却说飞花似梦,丝雨如愁,令人耳目一新)
例2: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古人常用秋水形容女子的眼睛,用远山形容女子的眉毛,而词人却倒过来作比,那些清澈明亮的江水就像女子流动的眼波,那些团簇纠结的山峦就像女子蹙聚的眉峰。“眉眼盈盈”语带双关,既指有着盈盈眉眼的女子,又指江南明丽的山水有如女子的秀眉和眉眼,别开生面)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下列几处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
同类相比。例如: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表示猜度。例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表示想象。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
表示举例的引词。例如: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等。
二、 比拟
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作物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这种辞格叫做比拟。
比拟是物的人化或人的物化或把甲物拟作乙物,具有思想的跳跃性。正确地运用比拟,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的感情,从而引起共鸣。运用比拟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增亲切;表现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丑态毕露,增强人们对它的厌恶感。
比拟可分为拟人和拟物两大类。
(一) 拟人
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
例:(1)满天的星星都在眨眼欢笑。
(2)这里叫教条主义休息,有些同志却叫它起床。
(二)拟物
把“人”当做“物”来写,也就是使人具有物的情态或动作,或把甲物当乙物来写。
例:(1)日本鬼子夹着尾巴逃跑了。
(2)老支书直截了当地下达了任务:“让你带一队人马把黑龙潭的水牵到山下的坝子里来。”
例(1)把日本鬼子写成“夹着尾巴”的狗。例(2)把“黑龙潭的水”当牲畜来“牵”。
比拟、比喻都是两事物相比。不同的是比喻重点在“喻”,即以乙事物“喻”甲事物,甲乙两事物一主一从;比拟的重点在“拟”,即将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甲乙两事物彼此交融,浑然一体。
三、 借代
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种辞格叫借代,也叫做“换名”。如用“红领巾”代替少先队员。被代替的事物称为本体,用来代替的事物叫做借体。
借代重在事物的相关性,也就是利用客观事物之间的种种关系巧妙地形成一种语言上的艺术换名。这样的换名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借代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 特征代本体
用借体(人或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先生,给现钱,袁世凯,不行么?(用“袁世凯” ------银元上的人头象代替银元)
(二) 专名代泛称
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作借体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成万的“诸葛亮”,每个乡村,每个市镇,都有那里的“诸葛亮”。(“诸葛亮”是三国时代历史人物的名字,在中国人民心中已经成了智慧的代称,例子用它来代替“有智慧的人”)
(三) 具体代抽象
用具体的事物来代替抽象的概念或事物。
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小米”代替军需供应,“步枪”代替武器装备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了)
(四) 部分代整体
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替本体事物。
例(1)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一针一线”代一切东西)
(2)二孔明也叫二诸葛,原来叫刘修德,当年作过生意,抬脚动手都要论一论阴阳八卦,看一看黄道黑道。(“抬脚动手”代替做一切事情)
借代的方式很多,以上是常见的。
借喻是喻中有代,借代是代而不喻;借喻侧重“相似性”,借代侧重“相关性”;借喻可以改为明喻,借代则不能。
四、 夸张
为了表达上的需要,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事物尽力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这种辞格叫夸张。
夸张是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上,对事物的特征加以合情合理的渲染,因此,它使人感到真实可信。夸张的艺术效果:
1、 深刻地表现出作者对事物的鲜明的感情态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2、 通过对事物形象的渲染,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
夸张的方式可分为扩大、缩小、超前三种。
(一) 扩大夸张
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大(多、快、高、长、强……)处说。
例:他的话我们已经听得耳膜起茧了。(“耳膜起茧”是听的次数多的夸张说法,表达了我们对他的话的厌烦)
(二) 缩小夸张
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小(少、慢、矮、短、弱……)处说。
例:五岭逶迤走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把五岭山脉看作细浪,把乌蒙山脉视为泥丸,极言其小以显红军形象的高大)
你的心如针眼般小。(借助比喻形成夸张)
(三) 超前夸张
在两件事之中,故意把后出现的事说成是先出现的,或是同时出现的。
例:(1)他酒没沾唇,脸就红了。
(2)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的香味来了。
夸张的表现往往借助于比喻、比拟等其他辞格,运用时要注意表达上的一致。
五、 对偶
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联的两个词组或句子,成对地排列,这种辞格叫对偶。
对偶,从形式上看,音节整齐匀称,节律感强;从内容上看,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对偶就上联和下联在意义上的联系可大致分为正对、反对、串对三种。
(一) 正对
从两个角度、两个侧面说明同一事物,在内容上相互补充。
例:泰山不辞抔土才能就其高;河海不择细流方可成其大。
(二) 反对
上下联从新与旧、好与坏、美与丑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来说,意思是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的。
例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例2:敌人害怕您静若悬剑,人民信赖您稳如磐石。
(三) 串对
上下联内容从事物的发展过程或因果、条件、假设等方面相关联。
例1: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例2: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两例上联表示原因、条件,下联表示结果、目的。
对仗不仅要求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一致,而且平仄也要协调。这是严格的对偶。
六、 对比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对比可以使事物的性质、状态、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对比可以分成两种。
(一) 两体对比
把两种根本对立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对照,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大的显得更大,小的显得更小,等等。
例: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将“战士”和“苍蝇”拿来对比,尖锐地讽刺了当时某些污蔑革命者的奴才们,坚决地支持了坚持革命的勇敢的战士)
(二) 一体两面对比
把同一事物中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来说,能把事物说得更透彻、更全面。
例:对人民,他象春风,融冰化雪;对敌人,他象步枪,弹雨无情。(通过比喻进行对比,说明了周总理对人民满腔热情,爱护备至,对敌人恨之入骨,势不两立,鲜明形象地表现了周总理立场坚定、爱憎分明的伟大人格)
对比的修辞作用,总的来说是能使语言色彩鲜明。不同类型的对比,作用又各有特点。两体对比,揭示好同坏,善同恶,美同丑的对立,使人们在比较中得到鉴别。一体两面对比,揭示事物的对立面,反映事物内部既矛盾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使人们全面地看问题。
运用对比,必须对所要表达的事物的矛盾本质有深刻的认识。对立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应该确有相互对立的关系,否则是不能构成对比的。
对比和对偶不同。对比的基本特点是“对立”,对偶的基本特点是“对称”。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对,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对偶里的“反对”就意义说是对比,就形式说是对偶。这是辞格的兼属现象。当然对比不一定都是对偶,这要取决于它的结构形式是否“对称”。
七、 衬托
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的辞格,叫衬托。衬托可分为两种:旁衬、反衬。
(一) 旁衬
旁衬就是利用同主体事物相类似的事物作陪衬。也叫正衬。
例: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描绘海边沙地的美丽夜景,衬托少年闰土热爱生活、勇敢顽强、充满活力的形象)
(二)反衬
反衬就是从反面衬托,利用同主体事物相反或相异的事物作陪衬。例如《祝福》开头用鲁镇除夕“祝福”的气氛反衬祥林嫂悲惨的命运。
衬托的修辞作用,主要在于突出正面或反面事物,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使文章的中心思想深化。
衬托与对比不同。衬托有主次之分,陪衬事物是说明被陪衬事物的,是用来突出被陪衬事物的。对比是表明对立现象的,两种对立的事物并无主次之分,而是相互依存的。
八、 排比
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来,使语势得到增强,感情得到加深,这种修辞格叫排比。
例:在那黑暗的岁月里,人们在忧虑中度日,在沉默中思索,在悲愤中秣厉。
构成排比的一组语句总是包含三项或三项以上相关的内容,它们的关系是并列的。一般说,各部分又常带有共同或相近的提示语。提示语的作用是使前后联结,结构紧凑,文意贯通,语势强劲。
排比多用于说理或抒情。用排比说理,可以把论点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排比抒情可以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排比的突出作用在于能表达强烈奔放的感情,周密地说明复杂的事理,增强语言的气势,突出文意的重心。
九、 反复
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特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这种辞格叫做反复。分为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两种。
(一)连续反复
连续反复是接连重复相同的词语或句子,中间没有其他词语间隔。
例:怒火在他们胸中燃烧,燃烧。
(二)间隔反复
间隔反复是相同词语或句子的间隔出现,即有别的词语或句子隔开。
例:风雪一天比一天大,人们的干劲一天比一天猛,砍下的毛竹一天比一天堆得高。
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有时交错使用,可以表现感情由一般到强烈的发展变化。
例: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反复具有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的修辞效果。在说理文、记叙文中运用反复,能起到加强论点,分清条理的作用;在文艺作品,特别是诗歌中运用反复,能表现强烈深挚的思想感情,起到强调主题思想、增强旋律美的作用。
间隔反复往往与排比合用。从句式看,是排比,从语句重复看,是反复,这便是两种辞格的综合运用。
反复与排比综合运用,可以同时发挥两种辞格的作用;一方面使表达的意思更加突出,一方面使气势更加磅礴。反复与排比的区别:反复着眼于词语或句子字面的重复,排比着眼于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近、语气一致;反复的修辞作用是强调突出,排比的修辞作用是增强气势。
反复不是重复,重复是一种语病。
十、 设问
无疑而问,自问自答,以引导读者注意和思考问题,这种辞格叫设问。设问也叫明知故问。
例: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有的文章直接用设问作标题,起到了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更好地体会文章中心思想的作用;有的用在一段或一节文章的开头或结尾,能起到承上启下的过度作用。至于在长一点的说理文章中,为了使论证深入,波澜起伏,在关键性的内容上,设问说理,更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根据内容的需要,设问可以采取连用的形式。例:
是谁准确、及时地按住大海的脉搏,使它紧随祖国前进的步伐一齐跳动呢?是谁日日夜夜监视大海的动静,探索着海洋的奥秘呢?就是他们,战斗在海洋台站的海洋工作者。
设问的作用是提醒注意,引导思考;突出某种内容,使文章有变化,起波澜。设问要用得恰到好处,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
十一、反问
反问也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但它只问不答,把要表达的确定意思包含在问句里。否定句用反问语气说出来就表达肯定的内容,肯定句用反问语气说出来就表达否定的内容。
例1:池水涟漪,莺花乱飞,谁能说它不美呢?
例2:任务那么重,时间那么紧,谁能保证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这项任务呢?
反问这种说法语气强烈,加重了语言的力量,能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
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反问明确地表示肯定和否定的内容。设问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反问主要是加强语气,用肯定的语气表明作者自己的思想。
十二、双关
利用语音或语义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同时兼有两种意思,表面上说这个意思,实际上是另一个意思,这另一个意思才是说话的真意所在,这种辞格叫双关。
恰当地运用双关手法,一方面可使语言幽默,饶有风趣,另一方面也能适应某种特殊语境的需要,使表达含蓄曲折、生动活泼,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双关常用在歇后语和民歌中。
就构成的条件看,双关可分为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两种。
(一)谐音双关
利用音同或音近的条件使词语或句子语意双关。
例1: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指“情”)
例2:山顶滚石头——石(实)打石(实) 老虎拉车——谁赶(敢)?
山坡上烤火——就地取柴(材) 懒蛤蟆跳进——扑(不)通(懂)
(二)语义双关
利用词语或句子的多义性在特定语境中形成双关。
例:酒杯要摆在桌子上,但算盘却要收在抽屉里,或者最好是在肚子里。(利用“算盘”的本义和转义巧妙地构成双关,表面是说具体的算盘,实际是指“心机”,讽刺强烈)
十三、顶针(真)
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的句子头尾蝉联,上递下接,这种辞格叫顶针,也叫连珠。
例: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顶针的修辞作用:议事说理,准确、谨严、周密,表达如行云流水,气势贯通;状物叙事,条理清晰,句句顶接,顺势而下,显得格外明快流畅;抒情写意,格调清新,环环紧扣,引人入胜。
十四、回环
把前后语句组织成穿梭一样地循环往复的形式,以表达不同事物间的有机联系,这种辞格叫回环。
例1:心贴布,布贴心,多织好布为人民。
例2:在调整中前进,在前进中调整。
顶针是反映事物间的顺接或联结关系的,它从一个事物到另一事物,顺连而下,不是递升或递降的关系。回环是在词语相同的情况下,巧妙地调遣它们,利用它们不同结构关系的不同含义形成回环往复的语言形式,从甲事物到乙事物,又从乙事物到甲事物。有的反映事物之间相互依存或密切关联的关系,有的增添讽刺的效果。
十五、反语
使用与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子去表达本意,这种辞格叫反语。
例1:他将帝国主义的侵略,说成“外来者带来了进取性”,看阿,多么美丽的名称——“进取性”。(这里先说本意——正面意思,随后用反语“多么美丽的名称”一击,使前后正反对比,这就揭下了“进取性”的骗人面纱,使文章增加了鲜明性和战斗性)
例2:东方的古巴已受到应有的惩罚,“第三军事强国”的“勇士”们也早已丢盔弃甲……(这里的“第三军事强国”“勇士”是反语,打上引号就明确地告诉读者所指的是反面意思,以免发生歧义。但反语不一定都加引号,加了引号的词语更不一定都是反语)
反语虽然是说反话,有时可以表示人与人之间的亲昵感情,如:“你这冤家”“你这小鬼”。
十六、拈连
利用上下文的联系,把用于甲事物的词语巧妙地用于乙事物,这种辞格叫拈连。
甲事物一般都是具体的,在前;乙事物一般都是抽象的,在后。这种拈连是顺势建立的巧妙联系,也叫“顺连”。它使两个不同的概念,互相联系,互相映衬,使表达生动活泼,明快别致。
例:阿妈坐在门口,膝盖上放着几件军衣,飞针走线忙不停……缝啊缝啊,春风绕着长线荡漾,暖流跟着针眼流淌。这破洞曾收进了多少风寒,此刻,又缝进了多少温暖!(“温暖”是不能缝的,这里顺便从上文“拈”来“连”在下文里,让“缝”同“温暖”巧妙地连在一起。这就把军民的深厚情谊生动别致的表现了出来)
十七、仿词
在现成词语的比照下,更换词语中的某个词或语素,临时仿造新词语,这种修辞方式叫仿词。
仿词大多是以反义联想为基础的,所以往往是反义连用的。
例1:一个阔人说要读经,嗡的一阵一群狭人也说要读经。岂但“读”而已矣哉,据说还可以“救国”哩。(“狭人”是仿“阔人”而造的,对那些替反动统治者鼓吹尊孔读经的帮闲文人,做了无情而辛辣的嘲讽)
例2:希望大家积极支持文字改革工作,促进这一工作,而不要促退这一工作。(“促退”是仿“促进”临时造的词语,说法新鲜,用词简练,启人深思)
仿词也有近义、同义的仿造形式,词、短语(包括成语),都可以仿造。仿词一般是“一对一”的,也有“一词多仿”的。
例如 有人在县“抓点”,索取土特产品价值一千一百多元。……群众说:“这哪是‘抓点’,明明是‘吃点、喝点、拿点’啊!”(以“抓点”为基础,仿造出“吃点、喝点、拿点”,借以讽刺揭露以抓点为名,大搞违法乱纪的人)
仿词与被仿的词语在结构形式上一般要一致,如把“新闻”的反义仿造成“旧闻”就很好,仿造成“旧消息”就有点不伦不类了。
十八、互文,也叫互文见义,是指在有意思相对或相关的文句里,前后两句词语互相呼应,互相交错,意义上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使文句更加整齐和谐,更加精炼的修辞格。这种修辞格常用在古诗词中。例: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译:在明月下,在清风吹拂中,传来了鹊和蝉的鸣叫。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译: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
3、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译:向着窗户,对着镜子、梳理云一样的秀发,把黄花帖在脸上。
4、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木兰诗》) 译:雄兔雌兔脚扑朔眼迷离。
5、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译:湖光山色使鸟儿欢娱,使人心除去杂念。
6、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译: 在歧王宅里和崔九堂前,我们都经常相会。
(一)短语互文 就是一个短语中前后两部分的词语构成互文,理解时必须把前后两部分词语拼合起来。例如: 1、去国怀乡。(范仲淹《岳阳楼记》) 2、泉香而酒冽。(欧阳修《醉翁亭记》)
例1“去国怀乡”是“去国去乡,怀国怀乡”的浓缩形式,可译为“离开国都家乡,思念国都家乡”;
例2“泉香而酒冽”是“泉香冽,酒香冽”的浓缩形式,可译为“泉水和酒都很清香”。
(二)单句互文 即一个句子前后两部分构成互文。所谓单句互文者,即在同一句子中前后两个词语在意义上交错渗透、补充。例如:
3、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 4、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
例3我们应理解为:烟雾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月光笼罩着沙也笼罩着寒水。如将此句作:“烟雾笼罩着寒水,月光笼罩着沙”理解,那就大错而特错了。
例4由“秦时明月”和“汉时关”两部分组成,前者省“汉”和“关”,后者省“秦”和“明月”,可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和关隘”。
(三)偶句互文 指前后两个句子构成的互文,其特点是前后两个句子互相呼应,互相补充,彼此隐含,理解时必须把前后两个句子拼合起来。例如:
5、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柳宗元《捕蛇者说》) 6、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沁园春•雪》
7、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客至》)
例5这两句互文,不能说成“在东西呼叫,在南北骚扰”。应作:在东西南北叫扰,在南北东西骚扰呼叫来理解。这里的“叫嚣”和“隳突”,“东西”和“南北”是互相渗透,相互说明,意义上是合指兼顾的。例6是“千万里冰封,千万里雪飘”的浓缩形式。例7应理解为“花径不曾缘客扫,今始为君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不曾缘客开。”
(四)多句互文 由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子中的词语参互成文,合而见义。例如:
8、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东市”“西市”“南市”“北市”对举互文,可理解为“(到)东西南北的集市上购买骏马、鞍鞯、嚼子、缰绳和长鞭”,表现出木兰征战前的紧张忙碌。
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就是详细地叙事写景,表达作者的态度。
在篇幅较长的诗作中,铺陈与排比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用的。铺排系将一连串内容紧密关联的景观物象、事态现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为,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一组结构基本相同、语气基本一致的句群。它既可以淋漓尽致地细腻铺写,又可以一气贯注、加强语势,还可以渲染某种环境、气氛和情绪。在赋体中,尤其是富丽华美的汉赋中,赋法被广泛地采用。汉乐府和汉代某些五言诗也与汉赋互相影响,更将铺陈与排比相结合,相得益彰。如《诗经 周南 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芣苢(fú yǐ):车前(草名),野菜,可入药,可食。
这首诗用了赋的手法,通过动作的变换表现妇女们在田野上边采摘野菜边唱歌,一派欢快的劳动场景。
比:以彼物比此物也。比即喻,是其中最基本的手法,用得最为普遍。 一般说,用来作比的喻体事物总比被比的本体事物更加生动具体、鲜明浅近而为人们所知,便于人们联想和想象。形象生动,鲜明突出事物(事情)的特征。“硕鼠硕鼠,无食我黍”(《诗经》),诗人将剥削者比喻为大老鼠。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从特征上讲,有直接起兴、兴中含比两种情况;从使用上讲,有篇头起兴和兴起兴结两种形式。激发读者的联想,增强了意蕴,产生了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如李商隐的《锦瑟》首联就是用起兴的手法。《孔雀东南飞》的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也是起兴手法。
古诗中常见的修辞手法还有列锦、叠词、婉曲、用典等等







 古诗常见修辞格
   一、比喻:就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的修辞方式,即打比方。它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明喻就是指本体和喻体全都出现,有比喻词“犹”、“若”、“如”、“似”等。例如:“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暗喻是指本体喻体都出现。例如:“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孔雀东南飞》);借喻则是指本体不出现,直接叙述喻体。例如:“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李白《秋浦歌》)
二、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方式。常见的古诗文借代有四种类型。第一种是以部分代全体。例如:“沙鸥翔集,锦鳞游泳。”(范仲淹《岳阳楼记》)“鳞”是鱼的一部分,这里代指整体的鱼。“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樯橹”都是船的构件,在此代指战船,而文中则借代曹操的水军。第二种是以特征代事物(人)本身。例如:“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诸葛亮《出师表》)“布衣”本指没有官职的人穿的衣服,这里代指平民。第三种是以具体代抽象。例如:“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年不闻丝竹声。”(白居易《琵琶行》)“丝”和“竹”本是制做两种乐器的原料,因而可代指乐器,这里则代指音乐。第四种是人名代本体。例如:“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短歌行》)“杜康”本是我国古代最早造酒的人,此处用他的名字来代酒。
   三、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来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式。它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扩大夸张,就是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的夸张形式,也就是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例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洞庭湖赠张丞相》)。第二类是缩小夸张,是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的夸张形式,也就是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例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四、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句子来表示两个相对或相近、相关意思的一种修辞方式。可以分为正对、反对和串对三种形式。正对,是指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称的对偶形式。例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反对,是指上下句意思相反或相对的多对偶形式。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串对,也叫流水对。是指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五、双关: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项意义和相同读音的条件,有意使话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辞方式。也就是说,词句具有表面上一个意义实则表达另外一个意义的修辞方式。它是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情却有(晴)情。”(刘禹锡《竹枝词》)
六、互文:是指在古诗文中相邻的句子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方式。这类句子在内容上前后互相补充,可以起到言简意赅的效果。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应这样理解:“不因有外物环境和自己遭遇的好坏而高兴或悲伤。”又如:“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即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隘”。再如:“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应理解为:“主人和客人都下了马来到船上。”
七、设问: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目的是引起人的注意,启发人进行思考的修辞方式。如:“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琵琶行》)又如:“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白居易《卖炭翁》)
   八、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气,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式。如:“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木兰诗》)
九、婉曲:也叫委婉,是指在语言表达中,为了某种需要,对某件事情不直截了当地说出来,而是换一种说法暗示给读者的修辞方式。如:“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司马光《赤壁之战》)明明是大兵压境,杀气腾腾,却故意说得十分轻松自在。
十、用典: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为用典。可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思想。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会员中心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栏目推荐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题库
  高中题库
 相关资料
高考语言运用题之常考修辞训练
九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复习清单及训练
高考语用题复习:常见的九大修辞手法答题技巧总结及习题
高考复习:常用的九种修辞手法
2022年高考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复习指导
高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梳理(表格式)
渲染、烘托、衬托、对比的区别
修辞方法复习:比较、对比、类比、比喻的区别
高考《语文》常见修辞方法及表现手法
高中语文要掌握的修辞手法有哪些?
高考复习: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体察细微,辨识语境ppt课件
《高考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学案
高考复习:修辞集锦
高考语文考点8--修辞
高考专题训练--正确运用常见修辞
高考复习专题:对偶、对联ppt课件(31页)
2013年高考复习学案: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教案(3课时)
高考八种常见修辞手法的含义及其效果
九种常见修辞方法(通过流行歌曲学习)ppt课件(含教案、学案)
常用修辞手法知识梳理
2011年高考语文模块突破复习: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ppt课件
高考修辞复习:修辞种类详解
2011年高考语文备考: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常见的修辞手法ppt课件
高考复习:修辞ppt课件
高考复习专题: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ppt课件(5)
高三语文复习讲座(18)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ppt课件(4)
高考复习: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ppt课件(3)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高考复习教案及练习
高考复习专题《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教案1
高考复习: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ppt课件(2)
高考复习: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ppt课件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版权所有 我爱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