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 | 成语词典 | 诗词大全 | 文言文翻译 | 小学语文 | 本站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选择性必修上册 >>别了,“不列颠尼亚” >>
《别了,“不列颠尼亚”》说课稿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9-08-29


《别了,“不列颠尼亚”》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解析:香港回归的背景:英国人的到来,使得香港卷入世界性事端。十九世纪,英商来华进行鸦片贸易,赚取大笔财富,换取中国的白银、丝绸、茶叶和香料。清廷担心老百姓受到鸦片烟毒影响,决定禁止鸦片的进口。英商方面,渴望在港口加强地位,不受满清朝廷控制,因此导致鸦片战争(1840~1842年)的爆发。英国船坚炮利,中国战败。香港岛就在一八四二年所签订的《南京条约》中,永久割让给英国。邓小平同志在接见时任英国首相的撒切尔夫人的时候,明确地表达了中国政府将收回香港主权的意愿,同时,这也是国家主权神圣不可侵犯的体现。

1997年7月1日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的大事,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文章出色地记录了英国王储查尔斯和末代港督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将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再现在读者面前

2、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 
  2.了解香港近百年的发展史。 
  二、能力训练目标 
  1.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 
  2.培养在阅读中筛选信息的能力; 
  3.学习两篇文章短小精悍、语言简练、概括力强的特点。 
  三、德育渗透目标 
  1.通过学习第一篇文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认识法西斯的暴行,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美好情感。

3、教学重点

   1、欣赏特写新闻的语言,品味文中蕴含的丰富感情。

   2、学习特写新闻的表达技巧,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4、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二、说教法和学法
  1、播放有关香港回归的纪录片和反映纳粹暴行的影片,设定好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

2、通过介绍香港近百年的发展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讨论纳粹暴行(扩展至南京大屠杀)对于我们人类的戕害,以及我们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样的教训。课外查找一些香港历史和纳粹暴行的背景材料,以辅助阅读。

3、分别找一些香港回归和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闻报道,比较一下写法的不同。

三、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导入是播放有关香港回归的纪录片和反映纳粹暴行的影片,设定好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

   二、新课

   研习课文

    1、学生听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注意新闻播音的特点,发现并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读音。 

    2、复习新闻知识

   ①什么是特写新闻?

明确: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群众关心的重要事实的报道。特写新闻,也称新闻速写、新闻素描,要求用类似于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来反映事实,是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现场,采写制作的一种新闻价值高、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精粹的消息文体。特写新闻侧重于“再现”,往往采用文学手法,集中、突出地描述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

    ② 新闻(消息)的结构:

明确:

     标题(引标、正标、副标) 、导语(新闻的第一自然段,或开头的一两句话,一般称为导语,由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者依托新闻事实的精辟议论组成)、主体(主体是导语之后,具体展开新闻事实的叙述,构成消息内容的主要部分)。一般新闻经常运用这三要素,有的新闻还有背景,一般说,背景材料是新闻的从属部分,它无固定的位置,但通常安排在主体之中,有时也可成为消息的主要材料,这篇课文就有不少背景材料。

3、文章的标题往往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中心,新闻标题更是如此。思考这篇新闻标题的用意所在。

讨论后明确:

     标题有两层意思。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不列颠尼亚”号在中国人的目光中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国历史上屈辱的一段终被洗雪。标题一语双关传递出中华民族在这种特定历史时刻的自豪感,同时,此刻所传递的情绪又是复杂和深沉的。标题寓虚境于实境,独具匠心又了无痕迹。本文标题,以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象征英国在香港的殖民统治。“别了”委婉的口气中略带一丝嘲讽,借以表达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主谓倒装,更能表达情感。这个标题不仅揭示了事件的主题,而且新颖别致,寓意深刻。

4、快速阅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掌握新闻的结构特征,理清思路。

讨论后明确:

     导语(第1自然段)。它告诉我们,香港末任港督乘“不列颠尼亚”号离港,这标志着长达156年的英国统治的结束。导语部分有三个重点,一个是点题,点明了英国国旗降落后,查尔斯王子和港督彭定康将乘坐“不列颠尼亚”号回国,“不列颠尼亚”号将最后完成接载英国王子和港督撤离的使命,这样就赋予了“不列颠尼亚”号以象征意义;二是揭示全文主旨,在香港飘扬了156年的英国米字旗即将下降,香港即将回归;三是导语突出时间概念,为新闻主体部分按时序顺序组织材料奠定了基础。

     主体(2-11自然段),可分四层,按照时间顺序,具体叙述了英国殖民者的告别仪式。

第一层(第2~3段):下午4∶30,港督府告别仪式(第一次降旗)。

     港督府告别仪式是英国告别仪式的序幕,地点: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时间:4∶30,降旗。4∶40,港督彭定康离开港督府。

第二层(第4~7段):晚6时15分,添马舰东广场告别仪式(第二次降旗)。

     添马舰东面广场的告别仪式,象征着英国长达156年统治的结束。时间:晚6时15分,仪式开始。7时45分,降旗。

第三层(第8~9段):子夜时分,交接仪式(降旗与升旗)。

     中英香港交接仪式是整个仪式的高潮。地点: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时间: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和7月1日的第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与此同时,添马舰东广场升起五星红旗,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香港防务。

第四层(第10~11段):0点40分,“不列颠尼亚”号离港。

时间:0点40分,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总督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港。

小结:

      主体部分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将事件的始末说清楚,通过对四个特定的场景的描述,这篇新闻真实地再现了香港回归祖国怀抱这一历史时刻。几个特定场景中着重描述了3次降旗与1次升旗。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与标志,英国米字旗的降下象征着英国一百多年的殖民统治的结束,五星红旗的升起则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主体部分共有10个自然段,其中有8个自然段,都是作者在新闻发生的现场,以眼睛为“摄像机”,以耳朵为“录音机”,简笔勾勒出的清晰可视的一个个场景、一幅幅画面,这些仪式的叙述都很简洁,但都有着历史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介绍了每一种仪式之后,作者总要引用一些背景材料,突出仪式本身的涵义。另外还有两段,一个是第4段,交代有关港督府的一些背景材料,一个是最后一段,作者又一次把历史的今昔放在一起相互对照,深化了主题。作者郑重地记录下这一历史时刻,含蓄地表达了一种祖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时的庄严与喜悦的心情。 

板书:            别了,“不列颠尼亚”

     下午4∶30    告别仪式    第一次降旗

       晚6时15分    告别仪式    第二次降旗

       子夜时分       交接仪式    降旗与升旗

       零点40分    “不列颠尼亚”号离港

5、作业布置

联系上下文,揣摩下面语句的内涵。

1.象征英国统治的“不列颠尼亚”号,与象征香港回归祖国的特别行政区区旗,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启示人们发现这一仪式的深刻内涵。 

2.大英帝国从上乘船登陆香港,开始了长达156年的殖民统治;1997年7月1日凌晨,香港顺利回归祖国,参加仪式的英国官员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开了香港,消失在南海的茫茫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也是一句概括性很强的话,把香港百年历史的沧桑巨变凝聚其中,暗含着历史和现实的对比。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会员中心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栏目推荐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题库
  高中题库
 相关资料
高二上《别了,“不列颠尼亚”》阅读练习及答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检测练习题
《别了,“不列颠尼亚”》ppt课件(27页)
《别了,“不列颠尼亚”》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别了,“不列颠尼亚”》ppt课件(22页)2
《别了,“不列颠尼亚”》《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教案1
《别了,“不列颠尼亚”》pptx课件(13页)
短文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ppt课件(66页)
《别了,“不列颠尼亚”》ppt课件(18页)
《别了,“不列颠尼亚”》rm(香港回归 )视频素材
《别了,“不列颠尼亚”》ppt课件(24页)
《别了,“不列颠尼亚”》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别了,“不列颠尼亚”》mp3音频朗诵2
《别了,“不列颠尼亚”》阅读练习及答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ppt课件(17页)
《别了,“不列颠尼亚”》导学案8
《别了,“不列颠尼亚”》ppt课件(22页)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14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实录
《别了,“不列颠尼亚”》学案7
《别了,“不列颠尼亚”》ppt课件(23页)
《别了,“不列颠尼亚”》ppt课件(19页)
《别了,“不列颠尼亚”》ppt课件(21页)
短文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导学案2
《别了,“不列颠尼亚”》学案6
《别了,“不列颠尼亚”》问题学案及答案
短文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研讨与练习
《别了,“不列颠尼亚”》导学案5
《别了,“不列颠尼亚”》导学案4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13
《别了,“不列颠尼亚”》导学案3
《别了,“不列颠尼亚”》ppt课件(25页)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12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11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10
短文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1
《别了,“不列颠尼亚”》导学案2
《别了,“不列颠尼亚”》ppt课件9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9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8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7
短文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ppt课件(98页)
《别了,“不列颠尼亚”》导学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学案
短文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导学案

   版权所有 我爱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