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 | 成语词典 | 诗词大全 | 文言文翻译 | 小学语文 | 本站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中考试卷 >>中考文言文复习 >>
中考文言文句子翻译练习(附历年中考真题)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4-03-19


一、广东省广州市中考语文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乙】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正义》)
(2)把“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翻译成现代汉语。
 
二、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考语文真题
阅读《一钱太守》,完成下面小题。
一钱太守
刘宠任会稽太守,除苛政,禁非法,郡中大治,朝廷征为将作大匠①,山阴县有五六叟,自若耶②谷间出,人赍③百钱以送宠,曰:“山谷鄙人,未尝识朝政。他守时,吏索求民间,至夜不绝,或狗吠竟夕,民不得安,自明府④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年老值圣明,故相扶而送。”宠曰:“吾之政何能及公言邪?父老辛苦!”叟奉以钱,宠不能辞,遂各选一钱受之。
(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
注释:①将作大匠:主管土木工程的官员,②若耶:山名,③赍(jī):携带,④明府:对太守的尊称。
14.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三、湖北省十堰市中考语文试题
阅读文言文选段,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出师表
诸葛亮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四、江苏省宿迁市中考语文真题
文言文阅读。(14分)
王舆,合淝人。舆初为小校,从周本攻危全讽①。临战,本视贼水栅②,部分诸将,指旁山头一小营,谓舆曰;“尔往为我取彼。”舆唯唯③,而色不欲行。本曰:“尔惮往耶?”舆曰:“公必不以舆为不武,请得此柵破之,舍而趋彼何为?”本大喜曰:“尔亦知此为必争之地耶?吾本自行,今为尔功,劳而遣之。”舆乘轻舟,袭破其前锋,遂排栅入,诸军继址,贼大溃。
与监军甄廷坚不相得,会廷坚被诬告有贰志,烈祖④遣使械⑤廷坚。舆刺知之,密告廷坚,因为谋曰:“今独可即日乘轻舟,归阙待罪,毋与中使⑥遇。”廷坚恐惧,不暇为他谋,即从其计。至金陵,遇赦得免。
舆少从军攻润州,为巨弩所射,中右耳。矢自左耳出,又中旁一人,犹立死。舆扶归营,卧百余日复起耳至老不聩亦无瘢痍⑦。攻颍州,倚营门,仗剑驱士卒登城。城上机石发,中营门及铠之半,皆糜碎,而舆不伤,莫不异之。
(选自陆游《南唐书》,南京出版社,有删节)
【注】①周本、危全讽;均为人名。②栅:设置水寨时插在水中的木桩。③唯唯;应答声。④烈祖:指南唐皇帝李昇(biàn)。⑤械:特指枷锁、镣铐一类的刑具。此处作动词。⑥中使:皇帝派出的使者。⑦瘢痍(bān yí):创伤后留下的瘢痕。
9.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文雅觉得不大好懂,请你翻译。
舆少从军攻润州,为巨弩所射,中右耳。
 
五、四川省内江市中考语文真题
阅读《桃花源记》,完成下面小题。
9.翻译下面句子。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①,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绘图列说干②州官。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③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泥古者愚,何愚乃至是欤?何文勤公尝教昀曰:“满腹皆书能害事,腹中竞无一卷书亦能害事。国弈不费④旧谱而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而不离古方。”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有删改)
【注释】①角:较量。②干:这里是游说的意思。③洫:田间水道。④费:通“废”,废弃。
19.翻译下面句子。
泥古者愚,何愚乃至是欤?
 
六、山东省临沂市中考语文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欧阳公多谈吏事
张芸叟①初游京师,求谒先达之门,每听欧阳文忠公、司马温公、王荆公之论,于文史为多,唯欧阳公多谈更事。既久之,不免有请“大凡学者之见先生,莫不以道德文章为欲闻者②。今先生多教人更事,所未谕也。”公曰:“不然。吾子③皆时才,异日临事,当自知之。大抵文学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④。吾昔贬官夷陵,彼非人境也。方壮年,未厌学,欲求《史》《汉》一观,公私无有也。无以遣日,因取架阁陈年公案,反复观之,见其枉直乖错⑤,不可胜数。且夷陵荒远偏小,尚如此,天下固可知矣。当时仰天誓心曰,‘自尔遇事,不敢忽也。'迨⑥令三十余年,出入中外⑦。忝尘三事⑧,以此自将⑨。今日以人望我,必为翰墨致身:以我自观,亮是当年一言之报也⑩。”是时,老苏父子间亦在焉,尝闻此语。其后子瞻亦以吏能自任⑪,或问之,则答曰:“我于欧阳公处学来。
(选自宋代吴曾《能改斋漫录》,有改动)
[注释]①张芸叟官至吏部侍郎,是欧阳修的晚辈。②“莫不”句没有不把道德文章作为最想听的。③吾子:对别人的一“种尊称。④及物:造福社会。⑤枉直乖错:冤屈错误⑥迨(dài)至,到。⑦出入中外:指在朝廷和地方担任官职。⑧忝(tiǎn)尘三事:很惭愧位列三公。⑨以此自将:拿这句誓言自勉。⑩亮是当年一言之报也:亮,通“谅”,确实。报,回应,应合。⑪任:担任,胜任。
10.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方壮年,未厌学,欲求《史》《汉》一观,公私无有也。
七、安徽省中考语文真题
文言文阅读
【甲】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乙】陕西因洪水下大石塞山涧中,水遂横流为害。石之大有如屋者,人力不能去,州县患之。雷简夫为县令,乃使人各于石下穿一穴,度如石大,挽石入穴窖之,水患遂息也。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14.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2)水遂横流为害。
八、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语文真题
古诗文阅读
“旷达豪放苏东坡”专题学习活动,老师选择了苏轼的三篇作品进行专题
阅读,请完成下面小题。
【乙】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
【丙】
臣自颖移扬,过濠、寿、楚、泗等州,所至麻麦如云。臣每屏去吏卒,亲入村落。访问父老,皆有忧色,云:“丰年不如凶年。天灾流行,民虽乏食,缩衣节口,犹可以生。若丰年举催积欠,胥徒在门,枷棒在身,则人户求死不得。”言讫泪下,臣亦不觉流涕。又所至城邑,多有流民……
臣闻之孔子曰:“苛政猛于虎。”昔常不信其言以今观之殆有甚者。水旱杀人,百倍于虎;而人畏催欠,乃甚于水旱。臣窃度之,每州催欠吏卒,不下五百人。以天下言之,是常有二十余万虎狼散在民间,百姓何由安生?朝廷仁政何由得成乎?
(节选自《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天灾流行,民虽乏食,缩衣节口,犹可以生。
九、江西省中考语文真题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胡澹庵①见杨龟山,龟山举两肘示之曰:“吾此肘不离案三十年,然而于道有进。”张无垢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②,辄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如是者十四年。泊③北归,窗下石上,双趺④之述隐然,至今犹存。前辈为学,勤苦如此。然龟山盖少年事,无垢乃晚年,尤难也。
高适五十始为诗,为少陵⑤所推。老苏⑥三十始读书,为欧公⑦所许。功深力到,无早晚也。圣贤之学亦然,东坡诗云:“贫家净扫地,贫女巧梳头。下士晚闻道,聊以拙自修。”朱文公⑧每借此句作话头,接引穷乡晚学之士。
(选自《江西古文精华丛书》)
[注]①胡澹庵:人名。后文杨龟山、张无垢均为人名。②昧爽:天将亮未亮时。③泊(jì):及。④趺(fū):同“附”,足背。这里指脚。⑤少陵:即杜甫。⑥老苏:指苏洵。⑦欧公:指欧阳修。⑧朱文公:即朱熹。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张无垢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
(2)老苏三十始读书,为欧公所许。
十、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真题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7.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A.(通过这些)来感动(他的)内心,容忍(他的)性格,曾增加他的才干。
B.因此,感动(他的)内心,容忍(他的)性格,增加他的才干。
C.因此,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曾增加他的才干。
D.(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内心受到晨撼,使(他的)性格坚忍,增加他的才干。
十一、云南省昆明市中考语文真题
阅读【甲】【乙】两则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战国策·魏策四》)
【乙】
齐景公游于海上而乐之,六月不归,令左右曰:“敢有先言归者,致死不赦。”颜烛趋①进谏曰:“君乐治海上,不乐治国,而六月不归。彼傥②有治国者,君且安得乐此海也?”景公援戟将斫③之。颜烛趋进,抚衣待之,曰:“君奚不斫也?昔者桀④杀关龙逄⑤,纣⑥杀比干⑦;君之贤,非此二主也;臣之材,亦非此二子也。君奚不斫?以臣叁⑧此二人者,不亦可乎?”景公说,遂归。中道闻国人谋不内⑨矣。
(节选自《说苑·正谏》)
【注】①颜烛趋:春秋时齐国人。②傥:倘若、或者。③斫(zhuó):砍。④桀:夏朝末代君王夏桀,相传是个暴君。⑤关龙逄(páng):夏桀之臣,因谏止夏桀通夜狂饮而被杀。⑥纣:商朝末代君王商纣王,相传是个暴君。⑦比干:商代贵族,因屡次劝谏纣王,被剖心而死。⑧叁:这里指排在第三位。⑨内:同“纳”,接纳。不内,意思是不让他回国。
10.请用现代汉语翻译【甲】【乙】两文中画线的句子。
(1)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2)臣之材,亦非此二子也。
十二、重庆市中考语文真题
A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小石潭记
柳宗元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2)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十三、四川省达州市中考语文真题
文言文阅读
【甲】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吾)于堂左洁一室,为书斋,明窗素壁,泊如①也。设几二:一陈笔墨,一置香炉、茗碗之属。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书架书筲各四,古今籍在焉。琴磬尘尾诸什物,亦杂置左右。
甫②晨起,即科头③,拂案上尘,注水砚中,研磨及丹铅,饱饮墨以俟。随意抽书一帙④,据坐批阅之。倾至会心处,则朱墨淋漓渍纸上,字大半为之隐。有时或歌或叹,或笑或泣,或怒骂,或闷欲绝,或大叫称快,或咄咄诧异,或卧而思、起而狂走。家人窥见者,悉骇愕,罔测所指。乃窃相议,俟稍定,始散去。
婢子送酒茗来,都不省取。或误触之,倾湿书册,辄怒而呵责,后乃不复持至。逾时或犹未食,无敢前请者。惟内子时映帘窥余,得间始进,曰:“日午矣,可以饭乎?”余应诺。内子出,复忘之矣。羹炙皆寒,更温以俟者数四。及就食,仍夹一册与俱,且啖且阅,羹炙虽寒,或且变味,亦不觉也。至或误以双箸乱点所阅书,良久,始悟非笔,而内子及婢辈罔不窃笑者。夜坐漏常午⑤,顾童侍,无人在侧,俄而鼾震左右,起视之,皆烂漫⑥睡地上矣。
(郑日奎《醉书斋记》,有删改)
【注】①泊如:淡泊无欲望。②甫:才,刚。③科头:不戴帽子,光着头。④帙(zhì):原意是包书的套子,因谓一套书为一帙。⑤漏:古代计时器,此指时间。午:午夜,半夜。⑥烂漫:坦率自然貌。
1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
(2)或误以双箸乱点所阅书,良久,始悟非笔。
十四、重庆市中考语文真题B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十五、四川省德阳市中考语文真题
文言文阅读(17分)
蔬食
(清)李渔
声音之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为其渐近自然。吾谓饮食之道,脍①不如肉,肉不如蔬,亦以其渐近自然也。草衣木食,上古之风。人能疏远肥腻,食蔬蕨而甘之,是犹作羲皇②之民,鼓唐虞之腹,与崇尚古玩同一致也。所怪于世者弃美名不居而故异端其说谓佛法如是是则谬矣。吾辑《饮馔》一卷,后肉食而首蔬菜,一以崇俭,一以复古;至重宰割而惜生命,又其念兹在兹,而不忍或忘者矣。
论蔬食之美者,曰清,曰洁,曰芳馥,曰松脆而已矣。不知其至美所在,能居肉食之上者,只在一字之鲜。此种供奉,惟山僧野老躬治园圃者,得以有之。不论城市山林,凡宅旁有圃者,旋摘旋烹,亦能时有其乐。
(选自《闲情偶寄》,有制改)
[注]①脍:细切的肉。②羲皇:指伏羲。后文中的“唐虞”指唐尧与虞舜,都是上古时候的贤王。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不论城市山林,凡宅旁有圃者,旋摘旋烹,亦能时有其乐。
(2)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
十六、四川省泸州市中考语文真题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马说》 唐  韩愈
【乙】《爱莲说》北宋  周敦颐
【丙】
问说(节选)
清  刘开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句子。
(1)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十七、四川省眉山市中考语文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氏山房藏书记
苏轼
自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当是时,惟周之柱下史①老聃为多书。韩宣子适鲁,然后见《易象》与《鲁春秋》。季札聃②于上国③,然后得闻《诗》之风、雅、颂。士之生于是时,得见《六经》者盖无几,其学可谓难矣!而皆习于礼乐,深于道德,非后世君子所及。自秦汉以来,作者益众,纸与字画日趋于简便,而书益多,士莫不有,然学者益以苟简,何哉?余犹及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日夜诵读,惟恐不及。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学者之于书,多且易致如此,其文词学术,当倍蓰④于昔人,而后生科举之士,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此又何也?
余友李公择,少时读书于庐山五老峰下白石庵之僧舍。公择既去,而山中之人思之,指其所居为李氏山房。藏书凡九千余卷。公择既已涉其流,探其源,采剥其华实,而咀嚼其膏味,以为已有,发于文词,见于行事,以闻名于当世矣。而书固自如也,未尝少损。将以遗来者,供其无穷之求,而各足其才分之所当得。是以不藏于家,而藏于其故所居之僧舍,此仁者之心也。
余既衰且病无所用于世惟得数年之闲尽读其所未见之书而庐山固所愿游而不得者,盖将老焉。尽发公择之藏,拾其余弃以自补,庶有益乎?而公择求余文以为记,乃为一言,使来者知昔之君子见书之难,而今之学者有书而不读为可惜也。
(节选自《苏轼全集校注》,有删节)
(注)①柱下史:掌管王室藏书的官。老聃曾任东周王室柱下史。②季札聃:人名。③上国:中原地区的诸侯国,此指鲁国。④倍蓰:超过数倍。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士之生于是时,得见《六经》者盖无几,其学可谓难矣。
(2)公择既去,而山中之人思之,指其所居为李氏山房。
帮帮你:指:①手指;②指向:③指责;④意思,意图;⑤指称。
——《古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十八、四川省南充市中考语文真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孟子·告子上》)
【乙】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督相史忠烈公①知势不可为,集诸将而语之曰:“吾誓与城为殉,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副将军史德威慨然任之。忠烈喜曰:“吾尚未有子,汝当以同姓为吾后。吾上书太夫人,谱汝诸孙中。”
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诸将果争前抱持之。忠烈大呼德威,德威流涕,不能执刃,遂为诸将所拥而行。至小东门,大兵如林而至,马副使鸣騄、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阁部也。”被执至南门。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劝之。忠烈大骂而死。初,忠烈遗言:“我死当葬梅花岭上。”至是,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
(选自《梅花岭记》,有删改)
注:①【史忠烈公】明代督相史可法。忠烈,是他的谥号。因曾担任内阁大学士,故自称“阁部”。
18.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2)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
十九、四川省自贡市中考语文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讳、允之任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
诸葛孔明千载人,其用兵行师,皆本于仁义节制①,自三代以降,未之有也。盖其操心制行,一出于诚,生于乱世,躬耕陇亩,使无徐庶之一言,玄德之三顾,则苟全性命,不求闻达必矣。其始见玄德,论曹操不可与争锋,孙氏可与为援而不可图,唯荆、益可以取,言如蓍龟②,终身不易。二十余年之间,君信之,士大夫仰之,夷夏③服之,敌人畏之。上有以取信于主,故玄德临终,至云“嗣子不才,君可自取”;后主虽庸懦无立,而举国听之而不疑。下有以见信于人,后主左右奸辟侧佞充塞于中而无一人有心害疾者魏尽据中州,乘操、丕积威之后,猛士如林,不敢西向发一矢以临蜀,而公六出征之,使魏畏蜀如虎。司马懿案行其营垒处所,叹为天下奇才。
——(节选自洪迈《容斋随笔•诸葛公》)
【注】①节制:节度法制。②蓍龟:指卜筮。③夷夏:指少数民族和中原人。
1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2)(魏)不敢西向发一矢以临蜀,而公六出征之。
二十、湖南省怀化市中考语文真题
文言文阅读
【甲文】醉翁亭记(节选)
【乙文】
醒心亭记(节选)
曾巩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①,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义。既又直②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之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事之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
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
虽然,公之作乐,吾能言之。吾君③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皆为才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寄意于此也。
庆历七年八月十五日记。
【注】①涯:水边的陆地。②直:直接,径直。③君:君主,皇帝。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2)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
二十一、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语文真题
文言文阅读
麹祥,字景德,永平人。永乐①中,父亮为金山卫百户。祥年十四,被倭掠。国王知为中国人,召侍左右,改名元贵。遂仕其国,有妻子,然心未尝一日忘中国也。屡讽王入贡。宣德②中,与使臣偕来。上疏言:“臣夙遭俘掠,抱衅痛心,流离困顿,艰苦万状。今获生还中国,夫岂由人。伏乞赐归侍养,不胜至愿。”天子方怀柔远人,不从其请,但许给驿暂归,仍还本国。
祥抵家,独其母在,不能识,曰:“果吾儿,则耳阴有赤痣。”验之信,抱持痛哭。未几别去至日本启以帝意。国王允之,仍令入贡。祥乃复申前请,诏许袭职归养。母子相失二十年,又有华夷之限,竟得遂其初志,闻者异之。
(选自《明史·孝义》)
[注]①永乐,明第三帝成祖朱棣年号。②宣德,明第五帝宣宗朱瞻基年号。
13.翻译句子。
遂仕其国,有妻子,然心未尝一日忘中国也。
二十二、山东省泰安市中考语文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钱金玉官松江千总①,性刚果。道光壬寅鸦片衅起,钱方假归省亲,闻讯,即束装起行。其戚友尼②之曰:“军事方急,祸福不可知,君方在假,上官又未有文檄趣③君往,何急急为?”钱不听。既至吴淞从守西炮台与部卒同饮食卧起以力战相勖④。及东炮台陷,弹丸咸集于西炮台。钱奋勇督战,喋血数小时,左臂中三弹,曾不少却。其近卒泣陈:“公有老母在,不可死。”笑谢曰:“焉有食国之禄,而逃其难者乎?幸勿为吾母虑也!”未几,一弹来,中左乳,遂仆。弥留之际,犹大呼“贼奴误国”不置⑤。
(选文有删改)
【注】①千总:清朝武官名称。②尼:阻止。③趣:促。④勖(xù):勉励。⑤置:停。
2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道光壬寅鸦片衅起,钱方假归省亲,闻讯,即束装起行。
(2)焉有食国之禄,而逃其难者乎?幸勿为吾母虑也!
二十三、甘肃省武威市中考语文真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爱莲说》  周敦颐
芙蕖①
(清)李渔
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则不然。芙蕖自荷钱②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迨③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徂④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⑤;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
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
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
(选自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注释】①芙蕖:荷花的别称。②荷钱:生的荷叶,状如铜钱,故称“荷钱”。③迨(dài):及,到。④徂(cú)往,到。⑤异馥:特别的香味。
16.翻译下列句子。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
二十四、湖南省衡阳市中考语文真题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園,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的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戴嵩①画牛
苏轼
蜀中有杜处士②,好书画,所宝③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④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⑤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
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
【注释】①戴嵩(sōng):唐代著名画家。②处士:有才德而不愿做官的人。③宝:珍藏。④拊(fǔ)掌:拍手。⑤搐(chù):紧缩。
1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2)处士笑而然之。
二十五、陕西省中考语文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亭以雨名,志喜也。……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①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②。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③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
【注释】①雨麦:下麦雨。②有年:丰年。③忭(biàn):喜乐,欢欣。
17.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微斯人,吾谁与归?
(2)亭以雨名,志喜也。
 
 
参考答案
一、
【答案】选举有才能的人(为大家服务),讲究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
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
重点词:与,同“举”,推举,选举;信,诚信;修,培养。
二、
【答案】我的政绩怎么能比得上你们所说的呢? 
【解析】
此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翻译。
文言文句子翻译要点: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准确,尤其注意一些关键词的特殊用法,如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结合上下文,语句通顺,语意、语气不变;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词语有:
吾:我。政:政绩。及:比得上。
【点睛】参考译文:
刘宠担任会稽的太守,他废除烦琐的规章制度,禁止部属扰民等不法行为,郡中非常太平。朝廷征召他为将作大匠。山阴县有五六个老人,从若邪山谷之间走了出来,每人带着一百枚铜钱要送给刘宠,说:“我们是山谷里见识少的人,没有见过太守。别的太守在任时,官吏向百姓勒索,到了晚上也不停止,有时狗叫了整夜,百姓不得安宁。自从您到任以来,狗在夜里不叫了,百姓看不到官吏。我们年纪大了遇到清廉爱民的太守,因此互相搀扶的来送行。”刘宠说:“我的政绩怎么能比得上你们所说的那样好呢?你们辛苦了啊!”老人捧着钱,刘宠推辞不掉,就从每个老人那拿了一枚铜钱收下了。
三、
【答案】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西汉兴盛的原因。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翻译。
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
亲,亲近;远,疏远;此,这;所以,……的原因。
四、
【答案】王舆年少时跟随军队攻打润州,被巨大的弓弩射伤,射中右边耳朵。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重要词语:
从军:跟随军队;中:射中;为……所:表被动。
【点睛】参考译文:
王舆是合淝人。王舆起初担任小军官,跟从周本攻打危全讽。临近战斗,周本查看敌军的水栅,部署安排各位将领,指着旁边山头的一座小营地,对王舆说:“你前去替我攻下那里。”王舆唯唯应答,但从脸色上看不想前去。周本说:“你害怕前去吗?”王舆说:“您一定不认为我不勇武,请允许我前去攻破这个水栅,舍弃这样做却去攻打山头为了什么呢?”周本大喜说:“你也知道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吗?我本来是自己前去攻打,现在就把它作为你的功劳,劳烦派遣你前去。”王舆乘着轻便船只,突袭攻破敌军的前锋部队,于是排除水栅进入敌营,各路人马相继进军,敌军大败溃逃。
王舆和监军甄廷坚关系不和,恰逢甄廷坚被诬告有反叛之心,南唐烈祖李昪派使者用枷锁把甄廷坚抓回去。王舆探询知道了这件事,秘密告诉了甄廷坚,趁机为他谋划说:“你如今只有在今天乘坐轻便船只,回到朝廷等待治罪,不要和使者碰上。”甄廷坚感到害怕,没有闲暇制定其它谋略,就听从了他的计策。到了金陵,遇到赦免得以免罪。
王舆年少时跟随军队攻打润州,被巨大的弓弩射伤,射中右边耳朵。箭从左边耳朵射出,又射中旁边一个人,尚且立刻死去。王舆被搀扶着回到营地,躺了一百多天,又起来,耳朵到老了也不聋,也没有留下瘢痕。进攻颖州,王舆倚着营门,拿着剑驱使士兵登城。城上发射石块,射中营门以及一半的铠甲,都碎烂了,而王舆没有受伤,没有人不对此感到惊异。
五、
【答案】(他们)说自己祖先为了躲避秦时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
【解析】
此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在翻译句子时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先按照原句子的顺序翻译,然后再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语序调整。
句中:云:说。先世:祖先。率:率领。妻子:妻子和儿女。邑人:同乡(县)的人。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复:再,又。
【答案】拘泥于古人说法者是愚蠢,可怎么愚意到这种地步呢? 
【解析】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同时,还要注意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在此题中,要注意“泥(拘泥)、愚(愚蠢)、何(为什么)、至(到)、是(这)”的意思,必须翻译出来。
【点睛】参考译文:
刘羽冲偶然得到一部古代的兵书,伏案读了整整一年,自己认为可以统领十万人马。这时,恰逢有土匪强盗出没,他自己训练乡兵跟土匪强盗较量,结果全队溃败覆没,乡兵差不多被擒获。有一次,刘羽冲又找到一部古代有关水利建设的书,伏案读了整整一年,自认为可以使千里之地变成沃土。他绘画了水利图依次向州官游说,州官也喜欢多事,就派人在一个村子试行。沟渠才挖成,大水流到,顺着沟渠灌入村子,村民几乎都被淹死了。因此他郁郁寡欢,很不自在,他常常独自在庭院散步,摇头自言自语说:“古人难道会欺骗我吗!”像这样一天就说千百遍,只说这六个字。拘泥于古代成规或古人说法者是愚蠢,可怎么愚蠢到这种地步啊!何文勤先生曾经教导我说:“满腹都是书会妨害做事,腹中竟然没有一卷书,也会妨害做事。国手不会废弃旧的棋谱,而不偏执于旧的棋谱;国医不会拘泥于古代的药方,却不背离古代的药方。”
六、
【答案】(那时我)正年轻,不满足于学习,想找来《史记》《汉书》阅读,但公家私人都没有。 
【解析】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
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本题中注意句中重点词语“方(正当)、未(没有)、欲(想)”要正确理解。
【点睛】参考译文:
张芸叟当初到京城游学,求见拜见先达们,每次听欧阳修、司马温公、王荆公的评论,关于文史最多,只有欧阳修讲了许多为官的事情。久而久之,难免有请教“求学的人拜见先生,没有不想听听修身和作文之道的。现在先生指教了许多为官的事情,不明白是什么原因。”欧阳修说:“不能这样看。你们都是当今贤才,以后做官处理政事,就懂得我的话了。大致说来,文献经典仅限于提高自身的修养,处理政事则关系到百姓利益。我过去被贬到夷陵做官,那里不是一般人所能生活的地方。我正当壮年,不满足于学习,想找《史记》《汉书》来看看,但公府和私人都没有。没有什么可以消磨时光的,就从架阁上把过去的案卷拿下来,一次又一次地观看。我发现那上面颠倒是非的事情,多得数不完,有的把无说成有,有的把曲说成直,违反国法,顺从私情,丧失人伦,戕害公义,真是什么坏事都有。荒远偏小的夷陵尚且如此,整个天下的弊端就可想而知了。当时仰望苍天发誓,‘从此为官处事,不敢有丝毫疏忽’。至今三十多年,不论在京城还是在外地,担任了重要官位,始终拿这句誓言律已。现在在别人看来,认为我一定是通过诗文提高自己的。在我自己看来,其实是实践当年的一句誓言。”当时,老苏父子三人当中,也有人在场,曾听说过这些话。那以后,苏轼也以做一个称职的官吏自勉,有人问他,他就回答说:“这是我从欧阳修那学来的。”
七、
【答案】
(1)依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到那石兽。
(2)涧水于是四处流溢造成祸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
(1)如:按照;果:果然;数:几;
(2)遂:于是、就;横流:指四处流溢;为:造成;害:祸患。
【点睛】【甲】参考译文:
一位老河兵听说了讲学家的观点,又笑着说:“凡是落入河中的石头,都应当在河的上游寻找它。正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轻浮,水流不能冲走石头,水流反冲的力量,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侵蚀沙子形成坑洞,越激越深,当坑洞延伸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倾倒在坑洞中。像这样再冲刷,石头又会再次转动。像这样不停地转动,于是反而逆流朝相反方向到上游去了。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颠倒了(寻找石兽的位置);在石兽沉没的地方寻找它们,不是颠倒了吗?”。依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到那石兽。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根本道理的情况有很多,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
【乙】参考译文:
陕西因洪水冲下巨石,堵塞到山涧中,涧水于是四处流溢造成祸患。巨石有像房子那么大的,靠人力不能移开,州县都为此忧虑。雷简夫为县令,于是让人各在巨石下挖一坑穴,估计坑穴已像巨石那样大,就拉动巨石填入坑穴而窖起来,水患遂平息。
八、
【答案】
(1)庭院的地面好像积满了水,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交相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2)天灾流行,百姓虽然缺少粮食,俭省吃穿用度,还可以活下去。
【解析】
本题考查的翻译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重点字词:空明,清澈透明。藻,藻类植物。荇,荇菜。这里借指月色下的竹柏影。交横,交错纵横。盖,承接上文,解释原因,表示肯定,相当于“大概”,这里解释为‘原来是’。也:句末语气词,表判断。
(2)重点字词:虽,虽然。乏,缺少。犹,还。
【点睛】参考译文: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准备脱衣入睡,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照进来,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考虑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入睡,就一同在庭院里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的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院中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丙)我从颍州到扬州,经过濠、寿、楚、泗等地方,所到之处遍地都是麻和麦子(丰收景象)。我常常摒退身边的人,亲自进入村庄。(我)询问父老乡亲,(他们)脸上都有忧虑的神色,说:“丰收的年头还不如灾荒的年头。天灾流行,百姓虽然缺少粮食,俭省吃穿用度,还可以活下去。如果是丰收的年头,(官府)催缴积累的欠债,一群官府小吏上门,枷棒打在身上,一家人求死不能。”说完流下眼泪,我也忍不住落泪。(我)又到别的地方,看到很多流亡的百姓……
我听过孔子说:“苛酷的统治比老虎还凶猛。”过去我常常不信这话,根据现在(情形)看,大概比这更严重。水灾旱灾伤害百姓,比老虎凶猛百倍;然而百姓害怕催缴欠债,竟然比畏惧水灾旱灾更厉害。我私下揣测,每州催缴欠债的士卒,不少于五百人。拿整个天下的情况来说,这就是有二十多万的虎狼散落在民间,百姓怎么能够安心生活呢?朝廷的仁政怎么能够实现呢?
九、
【答案】
(1)张无垢被贬谪到横浦,寄宿在城西的宝界寺。
(2)苏洵三十岁才开始读书,被欧阳修赞许。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重点词语:谪:被贬谪。横浦:地名,寓:寄宿。
(2)重点词语:始:才。为……所:被。许:赞许。
【点睛】
参考译文
胡澹庵拜见杨龟山,龟山举起两肘给胡澹庵看,说道:“我的两肘三十年不离桌案,然后才在学业上有所精进。”张无垢被贬谪到横浦,寄宿在城西的宝界寺。在他的寝室里有一扇小窗,每天天刚亮,他就拿着书站在窗下,就着亮光学习,像这样做坚持了十四年。等到他回京城就职后,窗下的石板上,双脚鞋印的痕迹隐约可见,到现在还留存着。前辈们做学问,就勤恳刻苦到这样的程度。然而,龟山勤学是年少时的事,而无垢是年长之后,更加艰难罢了。
高适五十岁时才开始作诗,被杜甫推崇。苏洵三十岁才开始读书,被欧阳修赞许。功夫到了就会有提高,至于力到,则因人而异了,没有学习早晚的区别。有才学的人也是这样,苏东坡说:“贫家净扫地,贫女巧梳头。下士晚闻道,聊以拙自修。”朱熹常常借用这句话作为谈论的话题,鼓励贫穷的学习起步晚的读书人。
十、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
“动心忍性”在此处应为“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据此排除AB;“曾益”是一个词,“曾”通“增”,增加。据此排除C。故选D。
十一、
【答案】
(1)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哪里只是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呢?
(2)我的才能,也比不上(不如、不像)这两个臣子。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注意下列重点词语的意思:
(1)虽:即使;易:动词,交换;岂,难道的意思;直:同“只”只是,仅仅。
(2)臣之材:我的才能;亦非:也不是(比不了)。
【点睛】参考译文:
乙:齐景公在海上游玩得很高兴,过了六个月还不回到朝廷,并且命令身边的人说:“有敢于先说回去的人格杀勿论。”严斶小跑前去说:“君王在海上冶游很高兴,却不为因治理国而快乐,于是六个月了不回去。这时,如果有另外的人做了国君,君王你那里还能够在海上玩得高兴!”齐景公拿起戟就要刺他,颜斶再跑向前,抚弄着自己的衣服等待他说:“君王为什么不刺呢?过去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君王你的才干比不上这两个人,我的才能也比不上被杀掉的两个人,君王为什么不刺呢?让我和这两个人并列在一起,不是很值得吗?“齐景公被说高兴了,于是就回到齐国。在途中听说国人正在谋划不让他回国。
十二、
【答案】
(1)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向下看见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
(2)(鱼儿)静止不动,忽然又向远处游走。
【解析】
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
(1)句重点词语:伐,砍伐;取,这里指开辟;见,看见;下,向下;尤,格外,特别;清冽,清凉。
(2)句重点词语:佁然,静止不动的样子;俶尔,忽然。
十三、
【答案】
(1)马生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写了一封长信作为礼物,文辞很顺畅通达。
(2)甚至有时误用一双筷子在读的书上乱点画,过了许久才醒悟过来不是笔。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的翻译。注意以下字词的含义即可:
(1)谒:拜访;贽:礼物;辞:文辞;
(2)或:有时;箸:筷子;
【点睛】译文:
【乙】 在堂屋左侧收拾干净一间屋子作为书斋,明亮的窗户,洁白的墙壁,很安静。摆放了两个几案,一个放笔墨,一个放置香炉茶碗竿。一张竹床,用来坐;一张木榻,用来躺卧。还摆放了书架和书筒各四个,古今的书籍都存放在里边。琴、磬和麈尾等各种什物,也都交错摆放在旁边。
早晨刚起床,就不戴帽子拂去几案上的灰尘,把水倒进砚台里面,研磨好墨和丹砂、铅粉,将笔蘸饱满做好准备。随意抽出一卷书,靠坐在案边读起来。一会儿读到自己有领悟的地方,就提笔在纸上尽情批注,书上的字迹大半因此而看不清楚了。有时候唱起歌来,有时候发出感叹;有时候大笑,有时候哭泣;有时候生气痛骂,有时候郁闷得要死;有时候大声叫嚷口称痛快,有时候连连惊叹感到诧异;有时候躺着静静思考,有时候起身一阵乱跑。家人看见这些情景都感到害怕惊讶,猜不出我是什么意思,于是偷偷地议论,等到我渐渐平静下来,才散开离去。
婢女送来酒和茶,都记不得端来喝。有时候不小心碰到,打翻后弄湿了书本,就很生气地责骂,后来就不再端来了。有时候过了时间我还没有吃饭,也没有人敢上前请我去吃。只有妻子有时通过过门帘观察我,找到间隙才走进来,说:“时间已经是正午了,可以吃饭了吗?”我答应了。妻子出去后,又忘掉了。汤、肉都凉了,多次拿去重新加热等着我去吃。等到去吃饭仍然带着一本书一道前往,边吃边看,汤和肉即使凉了,或者味道都快变了,也不察觉。甚至有时误用一双筷子在读的书上乱点画,过了许久才醒悟过来不是笔,妻子及婢女们没有不偷着笑的。晚上坐着读书常常到午夜,回头看仆人,没有人在旁边,一会儿身边鼾声震响,起身一看,他们都散乱地睡在地上了。
十四、
【答案】
(1)出自淤泥却不沾染,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娇艳。
(2)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说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重点词有:
(1)染:沾染(污秽);濯:洗;涟:水波;妖:艳丽。
(2)之:的;鲜:少;闻:听说。
十五、
【答案】
(1)不管是城市还是山林,只要住所旁边有菜圃的人家都可以种,随时摘随时吃,也可以时时享受这种乐趣。
(2)我和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一直通向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
【解析】
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1)重点词语:圃:园子。旋:随时。亦:也。乐:乐趣。
(2)重点词语:汝:你,你们。多用于称同辈或后辈。毕:尽、全。指:直。豫:豫州,古地名,今河南黄河以南一带。阴,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与“阳”相对。
【点睛】参考译文:
声音的基本理念,是弹弦不如吹奏,吹奏不比歌唱,这是因为它一步步更加合乎天地万物自在生长的道理。吾认为饮食的基本原则,是脍不如肉,肉不如蔬,也是因为它一步步更加合乎天地万物自在生长的道理。以草为衣,以木为食,上古的风俗。人能疏远肥腻的食物,只吃蔬菜而感到甘甜,不使腹中的蔬菜受肉腥践踏。这就如同做了伏羲氏时代的百姓,像唐尧、虞舜时代那样吃饱肚子,这与崇尚古玩是同样的趣味。这被世人觉得奇怪,放弃美名而不要,却认为这种说法是异端邪说,认为像佛法一样,这是很错误的啊。我编辑了《饮馔》一卷,认为肉食在其次,而蔬菜为首选,一是为了崇尚节俭,一是为了恢复古风;至于看重宰割(牲畜)而珍惜生命,又因为想着这一点,而不忍心或忘掉了啊。
要讲到蔬菜的美味,就是清淡、干净、芳香、松脆这几样。人们不知蔬菜的美味是在肉食之上,可以用鲜这个字来形容。这种享受,只有山里的和尚、野外的人家和那些亲自种植的人才能够得到。不管是城市还是山林,只要住所旁边有菜圃的人家都可以种,随时摘随时吃,也可以享受这种乐趣。
十六、
【答案】
(1)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而不能靠近赏玩它啊。
(2)不学就不会发现疑问,不问就不能增长知识。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重点字词:
(1)益,更加;植,竖立;而,表转折;亵,亲近却不庄重。
(2)非学,不学习;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致疑,提出疑难;广识,增长知识。
【点睛】参考译文:
【丙】一个有见识的人,他做学问必然喜欢向别人提问请教。“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道理明白了,可是还不能应用于实际,认识了那些大的(原则、纲领、总体),可是还可能不了解那些细节,(对于这些问题)除了问,怎么能解决问题呢? 
(对于)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向他们问,借以破除那疑问,(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对于)不如自己的人,向他们问,借以求得一点正确的见解,(这就是曾子)所说的以高才能向低才能(的人)问,以道德高知识多向道德低知识少(的人)问。(对)同自己水平相等的人,向他们问,借以共同研究,(这就是《中庸》)所说的互相诘问,详细地考察,明确地分辨它。《尚书》不是说吗?“喜爱问(的人,学问知识)就丰富。”孟子论述:“找回自己的放纵散漫的心”(的时候),并提“学问之道”,“学”之后(就)紧跟着“问”。子思谈“重视品德修养”(时),归结到要(好)问(勤)学,(在他的提法中)“问”并且在“学”的前面。 
认为自己对,别人不对,(这是)世俗人的共同毛病,学习有未贯通(不理解的地方),(却)偏偏以为理解,(所持的)道理有不稳妥(的地方),(却)胡乱地凭主观猜测,像这样,就终生几乎(都)没有(什么)可问的事(了)。(对)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就)妒忌他,不愿意向他问,(对)不如自己的人,(就)轻视他,(认为)不值得向他问,(对)同自己水平相同的人,抱着嬉戏的态度而不敬重他,不甘愿向他问,像这样,就天下几乎没有可以问的人了。
聪明的人考虑一千次,(也)一定会出现一次错误。圣人所不了解(的事物),普通的人不一定也不了解;普通的人所能做的,圣人不一定能做。真理不专门存在于某人,学习是没有止境的,那么,“问”可以少得了吗?《周礼》(说),朝堂之外(要)询问百姓(对朝政的意见),国家的大事还问到平民。所以地位高的人可以问身份低的人,道德才能高的人可以问道德才能低的人,老人可以问年轻的人,只考虑道德学问方面的成就罢了。
孔文子不以向比他低下的人请教为耻辱,孔子认为他道德学问高。古人把“问”作为美德,而并不认为它是可耻的,后代的君子反而争先把“问”当作耻辱,那么古人所深深地(感到)羞耻的(事),后代人却做着而不以为耻的(就)多了,可悲啊!
十七、
【答案】
(1)读书人生在这个时代,能见到《六经》的大概没有多少,他们的求学是多么困难啊。
(2)李公择离开后,山中人怀念他,将他住过的僧房称为“李氏山房”。
【解析】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1)句中的“士(指读书人)、是(这)、盖(大概)”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2)句中的“既去(已经离开)、思(思念)、为(称作,称为)”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点睛】参考译文:
从孔子开始,圣人的学习一定从读书开始。在这个时候,只有周朝的柱下史老聃掌管很多书。韩宣子到鲁国,然后见到《易象》和《鲁春秋》。季札聃被中原诸侯国邀请,然后才能听到《诗经》的风、雅、颂。读书人生在这个时代,能见到《六经》的大概没有多少,他们的学习可说是很困难的。然而他们对礼乐都很熟悉,道德修养都很深厚,不是后代的君子所能赶上的。从秦汉以来,写文章的人更多,造纸方法和文字笔画一天比一天趋向简便,而书也更多,世人没有谁不拥有,然而学习的人愈加地马虎不认真,什么原因呢?我还赶上看见老儒先辈,自称他们年轻时,要想求取《史记》《汉书》而不能得到,侥幸得到了,都亲手抄写,日夜诵读,惟恐来不及读。近年书商辗转翻刻,诸子百家的书,一天要流传一万张纸。书对学习的人来说,多而且容易获取到这样的地步,他们的文章学术,理应超过前人好多倍,然而年轻的科举士子,都把书捆起来不读,谈吐没有根底,这又是什么道理呢?
我的朋友李公择,年轻时在庐山五老峰下白石庵的僧房中读书。公择离开后,山中人怀念他,把他住过的僧房命名为“李氏山房”。藏书共九千多卷。公择涉猎其流,探索其源以后,吸取它们的精华,咀嚼它们的韵味,而转化为自己的学养,表述在文章上,落实在行动上,而在当代出名了。然而书还是和先前一样,未曾稍有损坏。他将它赠送给后来之人,供他们无穷无尽地索求,而满足不同才分的人各自相应的需求。因此不把书藏在家中,而藏在先前所居的僧房。这是仁者的心思啊!
我既衰弱又生病,没有什么可给世人用,希望能有数年的空闲,全部读完那些未曾见过的书。而本来想去庐山游览但不能成行,(如能成行)大概我将终老在那里了。我将全部打开公择的藏书,拾取他丢弃的书来充实自己,或许有益吧?公择要求我写篇文章以作藏书记,我于是替他写了几句,让后来的人知道从前君子读书的困难,而现在求学的人有书却不读是可惜的。
十八、
【答案】
(1)优厚的俸禄却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2)但(在)匆忙慌乱中不能落在敌人的手里死去,谁(能)替我在城破时完成这个(为国而死)的大节呢?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
(1)万钟:优厚的俸禄;辩:同“辨”,辨别;何加:有什么益处;
(2)然:但是;仓皇:匆忙慌乱;为:替。
【点睛】【甲】参考译文:
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因此有的灾祸我也不躲避。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能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祸患的办法为什么不可以做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想要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心,人人都有,只不过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
一碗食物,一碗汤,得到它就能活下去,得不到它就会饿死。如果盛气凌人地呼喝着给他吃,饥饿的行人也不愿接受;用脚踢给别人吃,就连乞丐也会因轻视而不肯接受。优厚的俸禄却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以前有人为了大义宁死也不愿接受,现在却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为了大义宁死也不愿接受,现在却为了妻妾的侍奉接受了它;以前有人为了大义宁死也不愿接受,现在为了认识的穷人感激自己接受了它。这种做法难道不应该停止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之心。
【乙】参考译文:
顺治二年乙酉(年)四月,江都被(清兵)围困的(形势)很危急。督相史忠烈公知道局势(已)不可挽救,(就)召集众将领告诉他们说:“我发誓与扬州城同作殉国(之物),但(在)匆忙慌乱中不能落在敌人的手里死去,谁(能)替我在城破时完成这个(为国而死)的大节呢?”副将军史德威悲痛激昂地(表示愿意)担负这一任务。忠烈高兴地说:“我还没有儿子,你应当凭同姓的关系作我的后嗣。我(要)写信(禀告)太夫人,把你(的名字)记入(我的)家谱,排在(太夫人的)孙儿辈中。”
二十五日,(江都)城沦陷,忠烈抽出刀来自刎。众将领果然争着上前抱住他(不让他自杀)。忠烈大声呼唤德威,德威(悲痛)流泪,不能举刀,于是被众将领簇拥着走。到小东门,清兵像密林般地到来,副使马鸣骤、太守任民育和都督刘肇基等众将领都战死了。忠烈就瞪着眼看敌人说:“我就是(大明朝的)史阁部”。被(俘)押到南门,和硕豫亲王用“先生”(的名称)称呼他,劝他投降。忠烈大骂而死。当初,忠烈(留下)遗言:“我死后应葬(在)梅花岭上。”到这时,德威寻找史公的尸骨不能找到,就拿(他的)衣冠(代替尸骨)埋葬他(在梅花岭上)。
十九、
【答案】
(1)三次到草庐中来拜访我,向我询问天下大事。
(2)(魏国)却不敢派一兵一卒发一支箭到蜀国,而诸葛亮却率领大军六出岐山、讨伐魏国。
【解析】
本题考查翻译语句的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重点词:顾,拜访、探望;咨,询问;以,拿、把。本句为倒装句,翻译时调整语序为“三于草庐之中顾臣,以当世之事咨臣”。
(2)重点词:发,发射;矢,箭;临,到;而,然而;征,讨伐。
【点睛】参考译文:
诸葛孔明是千载伟人,他用兵行军,指挥作战,都以仁义之道为本,这是自夏商周三代以来未曾有过的。他的思虑行为,全都出于(对刘备和恢复汉室事业的)忠诚,他生在乱世,亲自耕田谋生,假如没有徐庶一句话的推荐,刘玄德三顾茅庐的热忱,那么他苟且保全性命,不求扬名显达就是一定的。诸葛亮在隆中第一次会见刘玄德,纵论天下大势时,就提出不可和曹操较量高低,对孙权也只能互相支援,不可图谋,只有荆州、益州可以夺取。这些论断像占卜一样准确,终其一生的政治经历看,真是不容变更之论。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国君信任他,士大夫仰慕他,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百姓都信服他,敌人畏惧他。对上,他以忠诚取得信任,所以刘备临死时甚至对他说:“如果我的儿子确实不具备做国君的才能,你可以自取帝位。”即使后主刘禅平庸懦怯,无所建树,也把整个国家交给诸葛亮而毫无怀疑。对下,他的才德威望为部属所信服,后主左右奸佞之臣充塞宫中,却没有一个人有嫉恨暗害诸葛亮之心。当魏国完全占领中州之地以后,还挟有曹操、曹丕父子生前的积威,军中勇猛的将士如林,却不敢派一兵一卒发一支箭到蜀国,而诸葛亮却率领大军六出岐山、讨伐魏国,致使魏国上下畏惧蜀国如同畏虎。敌帅司马懿仔细考察诸葛亮军营壁垒后,叹服他是天下奇才。
二十、
【答案】
(1)野花开了,散发出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看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
(2)啊,这大概可以称得上是善于在山水之间寻找快乐。    23.C    24.与民同乐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重点词语:芳:香花。发:开放。佳木:好的树木。秀:植物开花、结实。繁阴:一片浓密的树荫。
(2)重点词语:噫:啊。其:指欧阳修。可:可以。谓:称得上。善:擅长。取乐:寻找快乐。于:从。
【点睛】参考译文
【乙文】在滁州的西南面,一泓泉水的旁边,欧阳公任知州的第二年,建造了一个名叫“丰乐”的亭子,并亲自作记,以表明这个名称的由来。不久以后,又在丰乐亭的东面几百步,找到一个山势较高的地方,建造了一个叫“醒心”的亭子,让我作记。
每逢欧阳公与州里的宾客们到这里游览,就肯定要到丰乐亭喝酒。有时喝醉而且疲劳的时候,就一定要登上醒心亭眺望。来看那里群山环抱、云雾相生、旷野无垠、草木茂盛、泉水嘉美,所见到的美景使人眼花缭乱,所听到的泉声使人为之一振。于是心胸顿觉清爽、洒脱而酒醒,更想久留而不返回了。所以就根据这个缘故给亭命名为“醒心亭”,是取自韩退之的《北湖》诗。啊,这大概可以称得上是善于在山水之间寻找快乐,又用所见到的美景来给它命名吧,这就更有水平了。
尽管这样,我是能够说出欧阳公真正的快乐的。我们的皇帝在上悠然自得,无为清静;我们的百姓在下丰衣足食,心无不满;天下的学者都能成为良材;四方的少数民族以及鸟兽草木等生物都各得其宜。这才是欧阳公真正的快乐啊!一个山角落,一汪清泉水,哪里会是欧阳公的快乐所在呢?他只不过是在这里寄托他的感想啊!
宋仁宗庆历七年八月十五日记。
二十一、
【答案】
于是在那个国家(倭国)做官,有了妻子、儿女,但是内心不曾有一天忘记中原祖国。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作答时注意要遵循语境原则(即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和“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对句中的重点实词,如“遂(于是)、妻子(妻子和儿女)”等要准确翻译,翻译后的句子要做到文通句顺。
【点睛】参考译文:
麹祥,字景德,永平人。永乐年间,他的父亲麹亮担任金山卫百户。在麹祥十四岁的那年,麹祥被倭寇掳走。倭国国王知道他是中原人,诏令他在身边侍奉,把他改名元贵。于是他在倭国做了官,有了妻子和儿女,但(麹祥)内心没有一天忘记自己是中原人。(他)多次劝谏倭国国王(让他)到中原进贡。宣德时期,(他)与倭国使臣一起到明朝来。向皇帝上疏说:“我曾经遭到倭寇的掳掠,处于嫌疑危难之中自责心痛,流离失所困顿不堪,非常艰苦。现在能够活着回到中原,怎么还能任由别人安排。我请求您让我回家侍奉父母,(我)没有比这更大的愿望了。”皇帝正用恩德使远处的人来归附,不恩准他的请求,但是然他回驿站后可暂且归家,(然后)仍然返回倭国。
麹祥回到家里,只有母亲在家,(母亲)已不认识他,说:“果真是我的儿子,就是(他)耳后有赤痣。”验证以后果然有,(母子)抱头大哭。不久告别(母亲)离开,到了日本,(向倭国国王)陈述明朝皇帝的意思。倭国国王应允了他,仍让他进贡。麹祥就再次(向朝廷)请求之前的愿望(侍奉母亲),皇帝下诏允许他承袭父亲的职位归养家中。他和母亲失散二十多年,又有华夏和蛮夷的限制,最终能够实现他当初的意愿,听到的人都认为这件事很奇异。
二十二、
【答案】
(1)道光壬寅年间鸦片战争爆发,钱金玉正在休假回乡探亲,听到消息,立即收拾行装动身。
(2)哪里有享受国家俸禄,却在国家有难时逃避的道理呢?希望你不要为我母亲担心。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
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注意重点字词。重点字词有:
(1)衅起,挑起事端,引申为战争爆发;假,休假;省亲,回家乡或到远处看望父母或其他尊亲;束装,整理行装。
(2)焉,哪里;逃,逃避;幸,希望;虑,担心。
【点睛】参考译文:
钱金玉做松江县的千总官,性情刚毅果敢。道光壬寅年间(1842年)鸦片战争爆发。钱金玉正在休假回乡探亲,听到消息,立即收拾行装动身。他的亲友阻止他说:“战事正紧急,是祸是福不可知晓,您正当休假,上级官员又没有文件催促您前去,为什么急急忙忙地回去呢?”钱金玉不听,回到吴淞口后,就跟从军队守卫西炮台,和士兵一起吃饭睡觉,一起行动,他们用努力作战的话相互勉励。到了东炮台陷落后,枪弹炮弹全都落到西炮台。钱金玉奋勇指挥战斗,浴血奋战几个小时,左臂中了三弹,竟然毫不后退。他身边的士兵哭着说:“您有老母亲在,不能死。”钱金玉笑着辞谢说:“哪里有享受国家俸禄却在国家有难时逃避的道理呢?希望你不要为我母亲担心。”不久,一颗枪弹飞来,击中了钱金玉的左胸,他于是倒下了。在临死的时候,他还不停地大呼“卖国贼害了国家”。
二十三、
【答案】
(1)(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淤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2)等到荷花凋谢之后,也可以向主人禀告说,(我)没有什么过错。   
【解析】
本题考查句子翻译。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1)重点词:染,沾染(污秽);濯,洗;涟,水波;妖,艳丽。
(2)重点词:及,等到;既,已经;亦,也;于,向。
【点睛】参考译文:
芙蕖
在花的最佳观赏时节,只在花开的那几天,在此以前、以后都属于无人问津的时候。芙蕖就不是这样:自从荷叶出水那一天,便把水波点缀得一片碧绿;等到它的茎和叶长出,则又一天一天地高起来,一天比一天美丽。有风时就作出飘动摇摆的神态,没风时也呈现出轻盈柔美的风姿。这样,我们在花未开的时候,便先享受它那无穷的逸致情趣了。等到花苞开花,姿态娇嫩得简直要滴水,(花儿)先后相继开放,从夏天直开到秋天,这对于花来说是它的本性,对于人来说就是应该得到的享受了。等到花朵凋谢,也可以告诉主人说,没有对不住您的地方;于是又在花蒂下生出莲蓬,蓬中结了果实,一枝枝独立,还像未开的花一样,和翠绿的叶子一起挺然屹立(在水面上),不到白露节下霜的时候,它所擅长的本领不会停止。以上都是说它适于观赏的方面。
适宜鼻子(的地方),那么还有荷叶的清香和荷花特异的香气;(以它来)避暑,暑气就因它而减退;(以它来)纳凉,凉气就因它而产生。
至于它可口的地方,就是莲籽与藕都可以放入盘中,一齐摆上餐桌,使人满口香味芬芳。      
只有霜打的枯萎的叶子,七零八落很不好看,好像成了被遗弃的废物;但是把它摘下贮藏起来,又可以在明年用来裹东西。
二十四、
【答案】
(1)我并没有别的(本事),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2)杜处士笑了,认为(牧童的话)是对的。   
【解析】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1)句中的“亦(也)、惟(只)、尔(罢了)”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2)句中的“笑(苦笑)、然(认为正确)、之(代牧童的话)”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点睛】参考译文:
(二)蜀中有一位杜处士,喜好书画,珍藏的书画作品有数百件。其中有戴嵩画的《斗牛图》一幅,他特别喜爱,于是用锦缎作画套,又用玉装饰卷轴,并经常随身携带。有一天,他晾晒书画,一个牧童看到了这幅画,拍手大笑,说道:“这画上画的是角斗的牛吗?牛在互相争斗时,力量用在角上,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中间,但这幅画却画成牛摇着尾巴互相争斗,错了。”杜处士笑了笑,认为牧童的话是对的。
古人说:“种田要问耕种的农民,织布要问织绢的婢女。”这个道理是不变的。
二十五、
【答案】
(1)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2)亭子用雨来命名,是为了记载这件喜事。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重点词语为:
(1)微,如果没有;谁与归,就是“与谁归”。
(2)以,用;名,命名;喜,喜庆,值得欢喜。
【点睛】参考译文:
【乙】
这座亭子用雨来命名,是为了纪念喜庆的事件。……我到扶风的第二年,才开始造官邸,在堂屋的北面修建了一座亭子,在南面开凿了一口池塘,引来流水,种上树木,把它当做休息的场所。这年春天,在岐山的南面下了麦雨,占下此事,认为今年会是丰年。然而此后整整一个月没有下雨,百姓才因此忧虑起来。到了三月的乙卯日,天才下雨,甲子日又下雨,百姓们认为下得还不够。丁卯日又下了大雨,一连三天才停止。官吏们在院子里一起庆贺,商人们在集市上一起唱歌,农夫们在野地里一起欢笑,忧愁的人因此而高兴,生病的人因此而痊愈,而我的亭子也恰好造成了。
 

标题: 中考文言文句子翻译练习(附历年中考真题)
文件大小: 46K
文件格式: zip
作者:
下载地址: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下载说明: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暂无图片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会员中心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栏目推荐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题库
  高中题库
 相关资料
文言文中常用的102个常用词
中考专题复习:文言文课内外关联阅读ppt课件
中考语复习:85个文言文一词多义全汇总(表格式)
2024年上海市各区中考一模卷汇编:文言文、诗词
统编版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分册汇编
初中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分类汇编100篇
历届中考真题汇编:课外文言文阅读(2021-2023年)
历届中考真题汇编:文言文比较阅读(2021-2023年)
初中语文必背文言文简答题
初中课外文言文原文及翻译20篇
初中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及断句技法
2023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94份)
九年级上册语文专题——欧阳修人物
2024届中考重点实词简表
文言文之字如何取消句子独立性ppt课件
初中文言文出错率高的实词(100个)
初中文言文训练
《史记》常考疑难文言实词(75组)
2023届上海市各区中考二模文言文题汇编
2022-2023学年度北京市各区中考一模文言文阅读汇编
初中文言文断句技巧
2022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146份)
敬辞与谦辞ppt课件(57页)
初中课外古文人物品质、性格特征词语整理
2023年上海市16区中考一模课外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中的人物形象词语总结
2022年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78页)
2022年全国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专题:文言文阅读
初中文言文七个背诵技巧
中考文言文复习:课外古文人物品质、性格特征整理
2022年广东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初中文言文阅读整合(按内容分类)ppt课件
2022年北京市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
济南市2022年中考模拟试卷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
2022届北京市各区中考一模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
2021年中考“课内+课外”比较阅读67卷
初中文言文翻译技巧
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40题)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况钟传、夏日学书说、庄周家贫)
中考文言文专题复习——多义词
初中文言文翻译的十个方法
2022年青岛市中考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
2022年中考语文23篇文言文重点句子整理
2018各地中考试题精选78套——文言文阅读
2021年上海市中考二模文言文汇编

   版权所有 我爱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