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 | 成语词典 | 诗词大全 | 文言文翻译 | 小学语文 | 本站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师 >>语文论文 >>
认清真问题,寻找新出路——也谈当今高中语文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jiangnanyige  上传者:jiangnanyige  日期:18-08-29


认清真问题,寻找新出路
——也谈当今高中语文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聂仲生(衡阳县第一中学 湖南 衡阳 421001)
 
 摘要:当今高中语文教育教学存在的真问题是“思维缺失”。其表现形式是考试化的教育教学。可以说整个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系统已被考试化的恶性失序绑架,已产生严重后果。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有:性质定位失准、考试评价失真、大众心理失常。必须有针对性地对现行高中语文教育教学实施深改革:把对“人”的教育作为最高目的,着眼于“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和使用”来开展一切相关的教育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找到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的新出路。
 关键词:高中语文   真问题   思维缺失   考试化  恶性失序   深改革
         
近年来,人们对高中语文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争议不少,批评很多。整体来看,这波争论有两个突出特征:其一,关涉的问题广细杂乱,解决问题的共识达成困难;其二,参与争论的专家学者多,一线师生少。这情形,无论放到哪个母语教学环境里都显得十分诡异。从前者看,我们的所有争论好像都缺少一个共有的逻辑范畴或者清晰的前提规定,争议既无序也无价值;从后者看,专家学者与一线师生并没有因为语文这个公共项而产生些许互动,好像专家学者的理论已失去实验的对象和场所,或者一线师生对难以证实的理论已失去耐心和信任:所谓“信专家失奖金,信考试评先进”,虽不合逻辑,但却合事实。事实是“考分好才是真的好”。“争什么争,想多了”“ 懒得理你”, 任你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我奋斗,我考试,这境况绝不是一个“淡定”可以解释的,只有用我行我素的考试化的语文教育教学才可以呈现其真实内涵。
一般说来,语文界内部这种理论与理论相对抗,理论与实践相冲突而引起的一系列问题,不知内情的外界是难以觉察到的.那么社会各界对高中语文教学的批评又是怎么来的?应该来自人们对社会不良文化现象形成原因的逆推:文风不正,学术不端,浮夸盛行,抄袭不断;吓尿体、跪求体哗众取宠,神剧烂片秀场刷屏;人云亦云,无独立思考,亦步亦趋,无批判精神;创新能力低,辩证法滥用;肆意妄为, 无规则意识;形式主义、马屁文化甚嚣尘上;群体无意识、社会低智力渐成时尚……这些足以摧毁我们自信心的怪状,与高中语文教育教学没有直接或间接联系吗?我们怕是难以作否定回答!无怪乎人们纷纷猜测高中语文教育教学可能存在种种问题:目的不明,任务过多,境界不高;阅读量不足,写作程式化……等等等等。应该说,反映了一些问题,但没有揭示出真问题。
那么当今高中语文教育教学存在的真问题是什么?对此,一线教师是最具发言权的。
众所周知,人类社会之所以不断进步,是因为人的智力得到了不断开发和利用。其中,教育起到了根本性的作用。正是从这点出发,人们公认: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本质是开发人的智力,并通过代际传承,不断丰富人类智慧。一切悖逆这个本质的教育都是伪教育。
有关人类大脑机能的科学实验已经证明:人脑细胞的活动能力,即思维力(有人叫学习力)可以作为标定智力的有效指标。也就是说,激活思维培养良好思维品质是开发使用智力的有效途径。
相对于其他学科教育,语文教育作为综合性最强的教育,最具激活思维培养良好思维品质的全部要素:材料无限,时空无限,方式灵活,作用多样,可以培养思维的条理性敏捷性,拓展思维广阔性,开掘思维的深刻性,树立思维的批判性创新性。轻忽这些优势,虚化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这样的语文教育教学就是假语文教育教学。
遗憾的是,这种假语文教育教学在高中已相当普遍,其核心是“思维缺失”。
“思维缺失”才是当今高中语文教育教学存在的真问题!
其表现形式倒是比较单一,那就是考试化的教育教学。
口号是:一切为了考试,考试就是一切。主要特征有:
1、目标任务实:与国考、省考、市县考、期中期末考对应的升学率和重本人数、合格率、优秀率、人平分要名列前茅,最好在同级别学校排名第一。
2、重点要求高:把提高考试成绩作为学校工作的核心支点。一切围绕领导转,领导围绕教师转,教师围绕学生转,学生围绕考试转。时间上不留空挡,空间上不留死角。要深刻认识考分与个人的利害关系。必须明确:千法万法最终就是考试法;千好万好不如考试好!考得好一切都好!
3、具体措施细:学校实行指标管理,把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的相关数据与评优评先、工资发放、职称评定、人事安排、奖金分配等直接勾连,坚定不移奉行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看过程更看结果。分管领导蹲点督导、检查、落实;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高效的行动方案并执行之。
4、考试名目多:入学考周考段考月考评估性考半期考期末考专题考纠错考综合考比赛考,还有一模、二模,甚至为了准备“一模”,又发明了一个“零模”, 学考高考之前还有“负一模”、“负二模”的适应性考试。有时不知道什么原因要考了,就干脆使用“考试一” “考试二”排列。
5、课程考试化:开课之初,学科教师通过什么《三年模拟五年真题》《状元宝典》《高分秘籍》《全真模拟》等来分析研究近几年的高考学考期中期末比赛考单元考的命题特点,预测本年度本学期考情的变化趋势及主要考点,列表分解到相关单元的重点文本。反复确定要考要背要默的课文(主要是古诗文),搜集与这些课文相关的默写专题。遵照“考什么教什么”的指示,决定文本的取舍。此后对要考的文本进行一系列考试化处理,那方法就五花八门了。其共同点是:怎么考就怎么教,怎么阅卷就怎么练。不求比狮子跑得快,只求比别人强0.005。经验告诉人们:古诗文默写、字音字形词语病句辨析必考,而且最有可能成为压垮别人或被别人压垮的最后一根稻草,深陷考试泥潭的人们对它们真是又爱又恨又恐惧,不得不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培养感情。硬背古诗文、识记字音、抄写文字、背诵成语、区分病句这些没有多少思维参与的知识性教学已然成为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的新常态。相反,最需要思维参与,最能培养学生思维品质,从而开发使用学生智力的、真正的阅读和写作在高中语文课堂里早已难觅踪影。可能有人不相信,但事实就是如此。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是高考阅读和写作评卷主观飘逸性的负面传导,高级别的思维能力的检测选拔最后沦落为最低级别的汉字书写的量与质、文字排版的好与坏、套路运用的优与劣的较量。次要原因是思维品质培养和训练有相对较高的成本代价。对教师来讲,要认真备课,统筹思考,要从整体到部分再从部分到整体,要披文入理,要内外勾连,要横向拓展,要纵向开掘,要创新表达,甚至还要考虑阅读写作一体化。艰苦如此,但其周期性较长的特性决定了它的成果不一定能在短周期的考试分数中显示出来。对学生来讲,答题套路已经熟知,思维定势早就形成,再翻动激活,不仅伤脑筋,还有可能伤精神。如此这般,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没人去做了。大家对语文课堂教学的避重就轻避难就易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你好我好大家好”。其结果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完全流于形式。这种流行的形式主义教学流程一般为:上课--教师用一段排比句导入新课—多媒体视频朗读--假讨论开始(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认认真真走过场:表面上热闹非凡,实则突然性、随机性大,没有目标,没有方向,答非所问、偷换概念、以偏概全、前提错误、强加因果、前后矛盾等等逻辑错误百出)--毫无预兆显示结构主题艺术特色—指出关键在于运用----PPT练习开始(照例语音题、文字题、成语题、病句辨析题、文化常识题)---布置作业(下发与本课有关的高考题答案。反复叮嘱:分条作答很重要,思考思考再思考)----下课。领导评价:实用性很强。更有甚者,模仿高考学考的样式直接把要背默的课文转化成试题,当堂考试,提供答案了事。登峰造极者,撇开课本,采用狂练的形式,全学期训练21题,表现出高一二三无差别教学样式。当然,无论哪种样式都毫无例外地回避了思维品质的培养,弱化甚至虚化了思维能力的训练。
这实际上是“剧场效应”在高中语文界的反映。“剧场效应”说的是一个剧场,大家都在看戏。每个人都有座位,大家都能看到演员的演出。忽然,有一个观众站起来看戏,周围的人劝他坐下,他置若罔闻,求助剧场管理员,管理员却不在岗位。于是,周围的人为了看到演出,也被迫站起来看戏。最后全场的观众都从坐着看戏变成了站着看戏。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的“剧场效应”是,某个学校某个班级某个教师采用考试化教育教学方式,幸运地最先追求到了最大利益,导致集体模仿,造成秩序失衡,最后形成整体悲剧。在这个过程中,人人既是秩序失衡的破坏者,又是秩序失衡的受害者。当今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系统“剧场效应”已泛滥成灾。可以说,整个系统已被考试化的恶性失序绑架,搞憨了搞傻了搞疯了搞狂了,并在每况愈下的情境中加速坠落。
直接后果明显的是:国家层面的关于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的一系列“方针” “纲要”“方案”“标准”形同虚设,整个高中语文界处于迷失状态;各级语文教育行政管理趋向简单粗暴;业务科研人员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全部精力用于出版试题集错题集;耗费大量资源建设的所谓新课程在灵活处理自主选择的借口下被束之高阁;师生成了考试的奴隶,刷题的机器,既没有时间读名著,也没有兴趣读教材,更没有习惯去观察社会,思考生活。阅读经验难得,写作欲望全无。教学这么多年,师生懒得去读懂一篇文章,也讲不好一个故事,议不好一段生活;其思路混乱,概念模糊,判断失真,胡乱类比暴露出表面化、片面化、简单化、情绪化倾向。就在上课时间不断延长、补课愈演愈烈、考试越来越狂、课后背默练不断重复中,老师们懵了倦怠了,因为他们不是神,而这种体力劳动简直无休无止;学生们傻了麻木了,因为他们不是机器,而这种机械运动又实在是“太单调”了。如此一来,本该读书、思考、讨论、滋养灵魂,激发思维,孕育智慧,开启一扇又一扇崭新的未来之窗的高中语文教育教学课堂,却成了制造背书机器,批量生产文盲,慢慢扼杀思想家的可怕秀场。从这个场所选拔出的“人才”,本身是不健康的。
   隐性存在的后果有:师生都可能因为投机性(运气、手气、猜题、押题)的存在而遭遇“逆淘汰”;逆淘汰会给师生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甚至颠覆“三观”。
间接后果是:全民不阅读。即使有“朗读者”示范,用“读书月”推动,立法规范,国民年平均阅读量也还是低得令人羞愧;连续多年国民综合素质排名在160多个国家中位列倒数,个体思维能力特别是逻辑思辨能力明显不足。
个体思维能力特别是逻辑思辨能力不足可能影响决策。思辨力的水平决定了一个人面对问题时所采取的措施与行动。由于错误的认识和判断,也就会采取错误的措施与行动。而对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决策者来说,按照错误的认识进行决策并制定政策、法规、制度,必然会发生失误,政策偏颇,法规不健全,漏洞百出,并因此造成严重损夫。
个体思维能力特别是逻辑思辨能力不足,也影响创新性的现代科学研究与现实。善于推理与证明,较强的理性思辨的能力,是现代科学创新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不论是自然科学领域还是社会科学领域都是如此。由于长期以来我们习惯性的思维方式和思辨力不足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直至今天,两大领域里的创新能力都不容乐观。面对小小芯片,我们面红耳赤、羞愧难当;面对土耳其的《野马》、法国的《超体》、美国的《猩球崛起》,我们也只有羡慕的份。
个体思维能力特别是逻辑思辨能力不足,还影响群体意识和行为。个体不会思考、不敢思考、不愿思考的结果是两个:一是盲。盲目从众,无论是非。这大概是当今道德滑坡,世风日下,人伦失范,人心不古,社会急功近利,利益至上的重要原因。盲目怀疑,无论优劣。这大概是大家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场有别于官场,不相信学术不等于权术,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不相信信仰的力量,不相信善良的价值,甚至怀疑人生理想不谈诗和远方的重要原因。二是浅。一切表达都快餐化语录化甚至愚乐化,常常把立场当观点,述而不作;强词夺理,无逻辑可言;连续排比,形式华丽,却空洞无物,思想浅陋。烂片“八股”就是这样生产的。
这些社会影响最终又反作用于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结果,高中语文教育教学被实际边缘化!部分学校不断减少语文课时就是明证。
至此,以考试化为表象,以思维缺失为内核的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的严重后果已无需多言!该把脉思维缺失的病根了。本人认为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一、性质定位失准
如前所述,基于人类发展要求,站在“人”的智力开发的高度,结合语文学科特色和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高中语文首先应有思维性质,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思维的发展展开。
但若干年来,语文性质定位都非如此。大家熟悉的主要有:
一是工具性。部分专家在解读老一辈相关论述时的片面结论常常被人奉为圭臬,并把它当成教条。如“说出来的是语,写出来的是文”,有人就认为语文语文就是说话写字学习交际,以致于片面强调工具性,死记语音文字词语句子并反复抄练就是这么来的。显然它忽视了语言仅仅是思维的物质外壳的特性。
二是人文性。由于对“人文”的理解不同,有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强力给高中语文教育教学附加了政治的、经济的、思想道德的、民族文化的、大众审美的、社会生活的、个体情感的等各种任务,以致于矮化了甚至掩盖了本学科培养思维能力开发智力的主体地位。从老教学大纲到《新课程标准》《中学生核心素养》都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
  有人说“语文就是人文”,接着就有人大做文章,阐述其“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思想、伦理、道德、传统、情感、审美等等的教化功能,以致于片面强调人文性中的价值判断,强化古诗文的背诵默写就是这么来的。显然它忘记了个体的理性思考才是接受说教并内化的关键。事实上任何没有经过个体的自由思考的一切观念之船,在思想情感的风浪中说翻就翻。
三是以上二者统一的综合性。它是人们最难把握的一种定位。
这些定位,相当于“剧场效应”里的“秩序”,不同的是,“秩序”不同一,本身有争议且都回避了人的智力开发中思维能力培养的核心因素。
 
二、考试评价失真
首先,评价尺度单一。考分是目前评价师生的硬指标。但考分并不能全面真实反映教与学的思维活动,而相反的经验却会刺激师生用最经济的办法如简单记忆来代替复杂的思维活动。
其次,评卷信度不高。除客观题机读以外,阅读题(主要是主观题)和写作题本该在思维条理性深广度批判性创新性方面具备很高区分度,但在阅卷费用、阅卷时间、进度一定的情况下,只有增加阅卷量,客观上造成阅卷速度过快、阅读答卷内容不细、甚至走过场的的情形,在这种氛围中,很少有人用心去比较答卷完全可以反映的思维品质之优劣。再加上阅卷程序分差警示功能的开启以及试卷赋分的非完全合理性影响,答卷的思维因素几乎被评卷者忽略,思维能力的区分度差不多为零。
这样一说,大家可以明白阅读题讲评为什么只大讲特讲数字标号层级、排列位置、答题套路,而不讲具体内容的原因了;应该也可以理解学生直接摘录试卷阅读文章里的段落组合成作文,竟然得到高分的笑话绝不是一般的黑色幽默了。
这种阅卷经验的扩散在加速高度实用主义、功利化传染的同时,直接造成目前最能培养思维能力的阅读写作教学的弱化甚至虚化。
三、大众心理失常
1、师生心理: 急躁心理、焦虑心理、侥幸心理、恐惧心理弥漫校园,师生已没有了正常宁静的思索空间。
2、社会心理:学生年龄小,心智不成熟,学习任务重,竞争很激烈,他们已经很辛苦了,何必教得这么多元,考得这么深刻?廉价的溺爱心理不时作祟!这也是高考作文题稍有哲理思辨性就深受社会指责的原因。
3、行政业务心理: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进退失据,欲罢不能;求稳求安,屈从将就。高考命题形式僵化、结构固化、内容浅化就是这种心理的外化典型。
一旦某年命题有些许变化(如涉及逻辑思维题)那一定事先会在《考试大纲》《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大肆渲染,生怕大家不知道而得罪了公众。“既然大家说考简单那就考简单吧。”保守从众本位主义心理或许就是高考试题思辨性不足、阅读题作文题阅卷不拉分差的深层原因。
此三者存在内在联系:学科定位偏差会导致本系统教育教学因过于复杂而无所适从;上上下下无所适从,会引发不良心理;加上阅读写作题阅卷的形式主义导致的评价失真,使得整个系统趋向于实用化简单化:以考代评催生以考代读、以考代练、以考代教。而此“练”“教”又是剔除了思维因素的纯知识性的简单重复。如此这般,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的训练培养就从高中语文教育教学中悄悄消失。难怪有人痛心地说:当今高中语文教育教学带着沉疴走进了死胡同!
 
有没有办法寻找到新的出路?专家学者们提出了很多想法。如实施“素质教育”,开展“大语文教学”,主张“翻卷课堂”,建立“真语文”体系,“增加阅读量”“开设名著课”“重构教材”“改革高考”等等;还有人建议引进国外教育教学形式。如“芬兰式”“以色列式”“ 新加坡式”“日本式”“美国式”。其中很多见解虽高屋建瓴,但又无法在实践中展开验证;有些理论虽已展开实验,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如江苏浙江的高考改革)。我想,各国的教育有它自身的规律,必须遵守;我们的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相对于其他学科又有其特殊性,应该顾及。因此,在寻找新出路时,可以在稳中求进的原则下,对现行的高中语文教育教学实施深改革:
 
一、学科性质深改—摆脱无谓争论,确立高中语文学科思维性质的核心地位。
新的时代和新的国际环境对新一代的中国人提出了新的高度和新的挑战。新一代中国人将肩负着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他们需要以一种更加开放的眼光和更加坚定的步伐迈向一个更加风云变幻的时代。他们不但要深刻的理解到文化竞争在全球化时代的重要性,更需要认识到文化竞争的决胜力量就是思考力的较量。新一代的中国人需要在思维速度、思维广度、思维深度、思想高度等方面有质的飞跃,因此,确立高中语文思维性质的核心地位,建立本学科教育教学的思考力体系和完善思维方式显得十分必要而迫切。如果确立,就有可能避免一些干扰,站到人类情怀温暖的高地上,借助世界眼光穿越时空,思考世间万物,真正把教学体制由片面的文化知识型转向全面的思维发展型。
当然,主张思维核心,并不是否认知识的基础作用,也不是否认语言的呈现作用,更不是否认文本关于爱国精神、民族情感、文化传统、乡土情怀、自由个性、生命价值等人文精神的承载和教化作用,相反,是想通过运用已有知识,解读语言,经过思考,使学生发自内心地获取人文熏陶、心灵浸润,从而自我成长,并在成长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获取新的知识,再运用新的知识思考,不断提高思想水平。
 
二、课程体系深改—围绕思维核心,重组更有利于思维训练的课程系统。
基本原则:以“课改”前后已有课程体系为基础,增删改调,建立以思维能力为轴心、以“知识-阅读-写作”为支点构成的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立体类倒金字塔式的课程系统。整体框架如图:
编排说明:相对集中、纵横关联、思维贯穿,有序提升、绝不重复
高一:全书整体上按文体编排,单元内按时序编排。分单元列举阅读书目。
上册:两单元----诗词单元、散文单元(从古至今)
下册:两单元----小说单元、戏剧单元(从古至今)
写作: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叙事类写作(我与诗歌散文、我与小说戏剧)
语基:汉语基础(语言元素的静态分析)+文学发展史
思维:形象的东西抽象化(语言形式的变换)
 
高二:全书整体上打破文体限制(诗词散文小说戏剧论说文)、按内容编排,单元内按时空(由古及今从中到外)编排。分单元列举阅读书目。
上册:两单元-----人与自然、人与人
下册:两单元-----人与社会、人与自我
写作:议论文写作----理性地表达对现实生活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看法。侧重于以下逻辑思维训练:
语基:汉语之美(语言的动态分析)
思维:逻辑基础(逻辑性+逻辑规律)
 
高三:阅读:安排两个比较阅读单元(古今文化、中西文化比较),分单元列举阅读书目。
写作:应用文写作+提升写作
 
三、课堂教学深改—祛除喧闹浮躁,真正打造活跃思维的高效课堂。
理想的状态是:宁静精读、多元探究、深度学习。在明晰的思维目标指引下,有“学例”“用例”环节;有“浅读、深读、体验、品味、思辨、整理”的过程;有活跃的“知识、语言、思维”的相互作用;有关涉人文内涵、审美价值、民族心理的发问、质疑、讨论;有内接外延的开掘。无多媒体肆意渲染,无表演滥用,无纯知识内容的读背记论,无远离课文、架空内容、天马行空地发表所谓独立见解的喧闹和浮躁。
追求的效果是:运用发散思维,穷尽文本功能。
1、文学作品阅读可嵌进的发散思维训练点例举
(1)改动调整补写续写选择语词或情节,比较思想情感的变化,体会原文的妙处。【训练思维的条理性、明确思想与语词的关系】
(2)概括归纳形象特点【由具体描述到抽象评点】,分析形象性格形成原因【抽象—形象—抽象】,整合群体形象特征形成的共同点,揭示形象背后隐含的深层意义【抽象递升】。并从中获得关于形象特征的自然的、社会的、文化的、宗教的、政治的、经济的、心理的、环境的种种影响因素和形象分析方法等新知识。
(3)以文本思想情感为点,列举类似现象扩展成面【横向联系抽象转化为形象】
(4)从思想、情感、结构、语言、写法等方面质疑【发散思维、批判思维】表达自己的观点、陈述理由【逻辑推理、辩论、反驳】
2、论说文阅读可嵌进的思维训练相对简单。如:
(1)理清论证思路、改变论证结构比较优劣
(2)补充论据、对论据进行再分析
(3)质疑论证、寻找逻辑错误
(4)转换语言形式,用逻辑知识分析其错误之处。
(5)整合思想,批判吸收形成自己特有的观点。
总之,有思辨性的理想课堂,绝不能是假教假学真考试!
 
四、考评机制深改—立足思维目标,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
所谓科学,就是考评要与增强个体思维能力,提高国民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不断发展的先进理念相适应。 
所谓合理,就是考评要公平公正,尽一切可能减少投机机会,减少背离教育本质的所谓“标准” “规则”的影响,抑制教育腐败。为此,老师们建议:
1、关于“考”
(1)非国家选拔性考试:
①可以取消语文学业水平考。从整体看学考扰乱了教学秩序,打乱了教学节奏。就语文学科来讲,高二的下学期就已开启学考模式,本学期原有的教学任务要么加压到前一学期,要么以语音文字词语背诵默写文言文的极简方式掠水而过,大量时间用于复习考试。之后不久的高三第一轮复习考试又接踵而至。除了重复教学、浪费资源、再煽考试之风、狂发各种资料之外,看不出它还有其他什么意义。有人说,学业水平测试,实质是否定了我们高中教育的乱折腾。就像计算机水平测试,应该是面向非计算机专业的,不应该是面向计算机专业的一样,学业水平考试本就不该面向在读高中学生。这话说得中肯,只是不知道有没有人听。
②禁止语文滥考乱考应急考。除期中期末考试外,不能想考就考。市县不得组织各种统考;教师更不能以考代教,以考应急。
 
(2)国家选拔性考试:从命题阅卷两个方面发挥语文高考指挥棒的作用。
命题:突出思维能力的有效考查。
无考前提示:不再特别制定语文考试大纲,更不炒作所谓的“考试说明”;
有鲜明特色:具备整合全国北津上苏浙卷的优势,吸取公务员考试逻辑思维能力考查的智慧。
结构更严谨:阅读板块+写作板块。阅读板块按时序以数字标码主客观题混编排列,赋分80分; 写作板块安排小大二题:小题考查应用文的评改(结合病句辨析、逻辑推理、名著名言引用的点评、相关文化常识等);大题考查有审题要求的材料作文(图表、漫画、文字等,尽量回避摹象类比,力求包含理性逻辑推理的过程,2018全国1卷的作文题是难得一见的好题);可以提出“能引用古诗文及名著更好”的要求。
材料更广泛:古今中外、在同一性材料中求异与其在其他科目中考语文,不如在语文中考各科。
内涵更丰富:力求在有限的版面内承载更多有思维深度、思想高度、思维广度、思维独创性的内容,并使之成为考生思维触发点,诱发他们以人类情怀、世界眼光、自由灵魂去内外勾连,思考民族特色、中国味道、文化传统、人生理想、创造精神、个体担当等。具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的自我教育功能,让试卷也成为“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颗心灵唤醒另一颗心灵”的最优平台。
必然要求:言简义丰、言近旨远。阅读量控制在5000字上下(考查一定的速度,更考查深广度及批判性);写作量(答题+作文)下限2000字。
写作更理性:隐含对考生思维品质的全面务实检测,要最具区分度。在稳妥的前提下,大胆引领创造力和想象力。为选出具备现代眼光、历史纵深感与国际视野、又能独立思考打通人文与科技、对人类自我、国家民族、个体未来具有责任感的真正人材提供强力支持。
2018全国卷1的作文就有这个功能。它力图引导考生审视历史、剖析现实,归纳出正确观点,并就此思考未来,为18年后的青年描绘前景、树立三观,告诫他们应将个体发展放到国家民族甚至人类发展的大格局中去演绎去行动。
国外的一些做法也值得我们参考。
a.日本高中教科书有这样一道题:日本跟中国100年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即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即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什么?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地方?输了是输在什么条件上?写一篇文章分析之。
b.法国作文:“人是否应该在独处中找到自我” “技术进步是否改变人?”
c.美国作文:“谁是你们这代的代言人?他或她传达了什么信息?你同意吗?”
d.新加坡作文:“全球暖化会如何影响今后的政治?”
e.香港作文:“世界联系越来越紧密,你认为现今对国际人才的要求是什么?”
 我们能不能有所借鉴,在地球环境、资源、能源、气候、人类心理智力的认知、社会科技进步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等的关系方面有所突破!
题型更灵活:形式化教学的重要推手是多年不变的题型。必须开发新题型:
a.多选题:选择题的答案不唯一,存在多个正确选项。
b.逻辑题:通过补写调序改文考查推理、论证、比较、评价等逻辑思维能力。
c.数据分析题:根据材料背景,以及相关数据,要求考生读懂材料,获取信息,根据材料给出的情境、原理以及猜测等,自主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并解决问题。
d.举例题:要求考生通过给出已知结论、性质和定理等条件,从题干中获取信息,整理信息,写出符合题干的结论或具体实例。
e.开放题:问答题开放设问,答案并不唯一,要求考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究,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
f、名著考查题:不单设,渗透到小大作文中,更加关注理解与意义而不是记忆。
总之,要将一切考点置于具体语言情境中,通过思维过程才能有效解答。
阅卷:提高主观题的阅卷质量
A.合理分配阅卷任务:让阅卷者心平气和阅完所有答卷文字,剔除形式主义倾向。
B.科学调整阅卷程序:设计时间间隔,开上下五卷并列窗口,关闭分差提醒功能。
C.加强行政业务监管:签署相关协议,做好后台抽样,及时反馈,共同纠错。
 
2、关于“评”
教育教学评价历来是最难的事,高中语文教学评价更是难之难者。因而也最易简单化。
(1)传统的简单化评价:定量定性评价。初衷是通过它建立竞争机制,利用人们的好胜逐利心理,推进语文教育教学。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渐变成了将师生划分为三六九等,并与职称职效、学校座位等挂起钩来。后果之严重,已波及幼升小。
  其运行的错误逻辑是:定量定性评价→结果评价→考分评价→忽视阅读写作思维因素的客观题评价→(语音文字词语句子古诗文默写+答题套路)评价→职称+职效→全面功利化的考试化教学→更精细的定量定性评价→
  这种评价机制,肤浅浮躁片面,极不合理,与新时代语文教学的要求格格不入,必须抛弃。
(2)现代的简单化评价:定向评价。这里的“向”指的是科学已经证明的思维矢量方向,由思维的速度深广度创新度批判性和思想的高度等合成,可以作为评价语文教育教学的主要指标,在对师生充分信赖的前提下显示教与学的效能。其目的不是划分师生层次和分配利益,而是评价思维能力发展的力度和向度,以便更好地展开教育教学活动,培养更好的思维品质。
其内在特征是:建立宁静环境,克服功利障碍。
其外在表现是:过程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教育教学计划评价,课程设计评价,学习结果评价(学生思维矢量、国民创新能力)。
这种评价机制,有利于教师在心灵宁静之中,展开深读、体验、品味、思辨和整理,从容不迫去开发自己和学生的智力,提升各自的思维能力。“学习结果评价”,更能从智力开发的后续社会影响方面客观地反映教育教学的真实效能。其科学性有目共睹,应该确立。
 
五、教研环境深改着眼民族未来,塑造勤精学术专注事业的良好环境。
民族的未来在教育,教育的未来在教师。教师是上一代与下一代、书本与实际、学校与社会、现实与理想、现代与未来的桥梁。教师勤精学术专注事业,我们的教育就有望,国家民族的未来就有望。但教师也是人,他们勤精学术专注事业需要平和的心理环境、稳定可预期的生活环境,以便凭健康的身心、饱满的热情去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然而,目前的职称评定制度、职效的设置方式都与之背离,加上诸如校内后勤服务社会化的交易性、人事安排的人情化、职称评定的暗操作、社会捐赠的潜规则等教育腐败因素的刺激,教师身心长期处在亚健康状态(语文教师尤甚)。这种状态直接滋生了教风不正、学术研究乏力、事业专注不足、甚至简单考试应付等老师们自己都不愿看到的现象。想要一小群或多或少患有身心疾病的人,来教出一大批身心健康、智力得到有效开发具有强大创新能力的人,如果不是自欺欺人,那就是痴心妄想!
可以有所改变吗?答案是肯定的。只要制定一个教师们不须惨淡经营职称生计、只须勤精学术专注事业而获得尊严的酬薪方案即可。最近几年,各界对此的呼声很高,甚至还设计了种种文案。其中一种颇引人注意:它借鉴了其他行业的思路,又考虑到了教育行业的特色,兼顾效率与公平,在有效抑制教育腐败的同时,能激发新老教师教书育人潜能,平衡优质教育资源的配置,节省大量的行政成本,又不陷于“有罪推定”的泥潭,因而被称为“阳光方案”。所谓的“阳光方案”可简化如下:
写到这里,想起德国二百年前的教育宣言: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人们适应传统的世界,不是着眼于实用性的知识和技能,而要去唤醒学生的力量,培养他们自我学习的主动性,抽象的归纳力和理解力,以便使他们在目前无法预料的种种未来局势中,自我做出有意义的选择。此宣言把对“人”的教育作为最高目的,着眼于“人”的未来。而这正是本文的出发点和追求的终极目标。
真问题,明摆着,熟视无睹,得过且过,最是冷漠。
新出路,在脚下,敢于挑战,勇往直前,是为关键!
虽然,本人躬耕一隅,原孤陋寡闻,不该多言,以免贻笑大方,但还是说得不少:一是良知使然。近几年来高中语文教育教学饱受诟病,作为一线教师,有必要反思;二是责任驱使。觉得有必要探求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的新出路,以维护母语教育教学的尊严;三是使命召唤。新时代高中语文教育教学承担着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材、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和谐进步的重大使命。为人类大智民族复兴计,身处其中的每个人都不该苟且。
   愿高中语文教育教学静悄悄地呈现出鲜活、美好、最有意义、最具思辨力的崭新面貌!
   望高中语文教育教学在新时代教育强国的旅途上,在新高考改革的进程中且行且珍惜!
 
(作者单位:湖南省衡阳县第一中学, 衡阳421001 电子邮箱niege6789117@163.com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会员中心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栏目推荐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题库
  高中题库
 相关资料
语文学习急需更新的几个理念
为教育,需自由
应试教育下的素质教育——实行美育中考改革所思
微信何以威信
小说创作应该有怎样的开头和结尾(一)
不要否定考试---正确认识我们的“科举制度”
这个诗人的诗魂,正是新中国的诗魂
闽南童谣在语文课程中的德育渗透作用
教育者要时刻保持教育的自觉
数字化教学思考
核心素养落地:让儿童站在学校正中央
从李白诗歌的色彩,看盛唐的审美趣尚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全面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邵二泉《墨竹诗》诗意解说
《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农村学生教育最优化实验与研究》课题研究中期研究报告
为学生卓越的发展服务
语文作业水很深
语文阅读设陷问题与逻辑思维ppt课件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职学校班主任谈话艺术初探
立德树人,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个性——语文教师的职业生命
从学到思从知到智──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智能创新模式
浅议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
从“我”字中认识什么?──认识汉字中的真善美爱之一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新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兼谈“小学语文感悟式教学”ppt课件

   版权所有 我爱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