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 | 成语词典 | 诗词大全 | 文言文翻译 | 小学语文 | 本站手机版

  您的位置课外读物 >>诗词鉴赏 >>
于谦诗词代表作原文译文赏析
作者:于谦  上传者:tomacc  日期:21-09-15


于谦诗歌精选赏鉴


石灰吟
于谦 〔明代〕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万凿 一作:万击)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浑不怕 一作:全不怕)




译文
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才得以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气节留在人世间。


注释
石灰吟:赞颂石灰。吟:吟颂。指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
千、万:虚词,形容很多。
锤:锤打。
凿:开凿。
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若:好像、好似。
等闲:平常,轻松。
浑:全。
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
人间:人世间。




赏析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骨碎身浑不怕”。“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明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明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创作背景


  相传有一天,于谦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吟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于谦深有感触,便吟出了《石灰吟》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据说此时于谦的才十二岁,他写下这首诗不只是石灰形象的写照,更是他日后的人生追求。


咏煤炭
于谦 〔明代〕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译文
凿开混沌之地层,获得煤炭是乌金。蕴藏无尽之热力,心藏情义最深沉。
融融燃起之炬火,犹如浩浩之春风。熊熊洪炉之烈焰,照破灰沉之夜空。
钟鼎彝器之制作,全靠原力之生成。铁石虽然已死去,仍然保留最忠心。
只是希望天下人,都能吃饱又穿暖。不辞辛劳与艰苦,走出荒僻之山林。


注释
混沌(dùn):古代指世界未开辟前的原始状态。这里指未开发的煤矿。乌金:指煤炭,因黑而有光泽,故名。
阳和:原指阳光和暖。这里借指煤炭蓄藏的热力。意最深:有深层的情意。
爝(jué)火:小火,火把。浩浩:广大无际貌。
洪炉:大火炉。
鼎彝(yí):原是古代的饮食用具,后专指帝王宗庙祭器,引申为国家、朝廷。这里兼含两义。鼎,炊具;彝,酒器。元:通“原”,本来。赖:依靠。生成力:煤炭燃烧生成的力量。
“铁石”句:意谓当铁石被消融而化为煤炭的时候,它仍有为人造福之本心。古人误认为煤炭是铁石久埋地下变成的。
苍生:老百姓。




鉴赏


  这首咏物诗,是作者以煤炭自喻,托物明志,表现其为国为民的抱负。于写物中结合着咏怀。


  第一句:咏煤炭点题。


  第二句:正面抒怀,说这里蕴藏着治国安民的阳和布泽之气。“意最深”,特别突出此重点的深意。“春浩浩”承接“阳和”,“照破夜沉沉 ”,对照着写,显示除旧布新的力量。古人称庙堂宰相为鼎鼐,这里说宰相的作为,有赖于其人具有生成万物的能力,仍从煤炭的作用方面比喻。


  第三句:“铁石”句表示坚贞不变的决心,也正是于谦人格的写照。


  第四句:“但愿苍生俱饱暖”,从煤炭进一步生发,即杜甫广厦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之意而扩大之。末句绾结到自己出山济世,一切艰辛在所甘心历之的本意,即托物言志。


  综上:


  前四句描写煤炭的形象,写尽煤炭一生。后四句有感而发,抒发诗人为国为民,竭尽心力的情怀。全诗以物喻人,托物言志。诗人一生忧国忧民,以兴国为己任。其志向在后四句明确点出,其舍己为公的心志在后两句表现得尤为明显。综合全诗,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这样的志向:铁石虽然坚硬,但依然存有为国为民造福之心,即使历尽千辛万苦,他也痴心不改,不畏艰难,舍身为国为民效力。 

创作背景


  这首《咏煤炭》诗是明朝名臣于谦托物抒怀言志之作。现代有学者认为此诗是作者踏上仕途之始创作的。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明朝浙江杭州钱塘县人。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后释放,起为兵部侍郎。土木堡之变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师,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终迫也先遣使议和,使英宗得归。天顺元年因“谋逆”罪被冤杀。谥曰忠肃。有《于忠肃集》。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得归。天顺元年因“谋逆”罪被冤杀。谥曰忠肃。有《于忠肃集》。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北风吹》
明代于谦


北风吹,吹我庭前柏树枝。
树坚不怕风吹动,节操棱棱还自持。
冰霜历尽心不移,况复阳和景渐宜。
闲花野草尚葳蕤,风吹柏枝将何为?
北风吹,能几时?




译文
北风呼啸在院墙上吹个不停,摇撼着我这院子前面的柏树。
柏树坚定矗立不怕北风吹撼,枝干挺直依然刚劲而且突兀。
历尽冰霜而坚贞之心不改变,何况将迎来春天和煦的阳光。
闲花野草尚且能够蓬勃生长,北风肆虐又能把柏树怎么样?
尽管北风呼呼地吹个不停歇,可是又能够这样横行多久呢?


注释
节操:双关语,借柏树的枝干挺直刚劲来比喻自己坚定的气节操守。棱棱(léng léng):正直威严的样子。《新唐书·崔丛传》:“丛为人严伟,立朝棱棱有风望。”
冰霜历尽:指经历了整个冬天风雪的吹打考验。
阳和:指春天的暖气。《史记·秦始皇本纪》:“时在中春,阳和方起。”柳宗元《诏追赴都二月至灞亭上》:“诏书许逐阳和至,驿路开花处处新。”
葳蕤(wi ruí):草木茂盛的样子。
何为:能怎样呢?为,语气词。




赏析


  此诗开篇四句先以“吹”字上联下递,运用修辞学上的“顶真格”,写出北风对庭前柏树的肆虐,再以一个“吹”字与此相呼应,写出柏树的坚不可摧,一任北风肆暴,还是那么节操棱棱,威严方正,依然故我。借以喻诗人所蒙受谗邪们的诽谤,纷纷藉藉,而诗人依然刚正不阿,我行我素,反映了诗人对政局认识的清醒及其操守的坚贞。中间四句由忆往昔落墨,自远而写近,把问题引向了历史的纵深,谓柏树曾历尽冰霜而不改其清操,如今严冬已成过去,春光日渐宜人,闲花野草尚且呈现一片生机,北风猛吹柏树也不会有什么结果。借以喻诗人曾饱历忧患而不变其志。如今国祚已转危为安,谗邪们的中伤对我无可奈何,反映了诗人对谗邪之臣的轻蔑及其信念的坚定。最后二句紧承上文,虽纯系口语,却道出了一个朴素的真理:“春光已经返回大地,北风肆虐还会久吗?”借以喻正义必将战胜邪恶,反映了诗人一种誓与国运共安危的高尚情操与乐观情绪。


  通篇用比,以柏树自喻,以北风喻谗邪,以阳和喻国祚,于阳和初回,北风肆虐中突出了“节操棱棱还自持”的柏树形象。笔调古朴,风格雄放,不以秀词佳句和所谓意境来吸引人,而以完整形象和真实感情来激动人,在托物抒怀之作中别具一格。




创作背景
  此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据《明史》记载,于谦任兵部尚书时,外有也先入侵,内有战祸蜂起,“前后征调,皆谦独运”,“至性过人,优国忘身。上皇虽归,口不言功。”“诸御史以深文弹劾者屡矣,赖景帝破众议用之,得以尽所设施。谦性故刚,遇事有不如意,辄拊膺叹曰:‘此一腔热血,竟洒何地!’视诸选耎大臣,勋旧贵戚,竟颇轻之,愤者益众。又始终不主和议,虽上皇以是得还,不快也。”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锦池认为这就是此诗的写作背景,应断此诗为诗人晚期之作。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会员中心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栏目推荐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题库
  高中题库
 相关资料
林逋《湖上晚归》阅读练习及答案(2023年全国新高考Ⅱ卷)
厉鹗《归舟江行望燕子矶作》原文及翻译
陆游《书喜》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天津市高考题)
左河水《秋分》原文及翻译
杜甫《病柏》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北京市高考题)
刘禹锡《城中闲游》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上海市高考题)
李白《送别》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全国新高考Ⅱ卷)
《楼前》《过勤政楼》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浙江省高考题)
名篇名句默写(2022年全国甲卷高考题)
《画眉鸟》《画眉禽》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全国甲卷高考题)
王勃《白下驿饯唐少府》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全国乙卷高考题)
《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愁之懋之》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新高考全国I卷高考题)
刘因《秋莲》原文译文及赏析
邓剡《浪淘沙·疏雨洗天清》原文译文及赏析
宋祁《九日置酒》原文译文及赏析
晁补之《虞美人》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上海市高考题)
朱熹《念奴娇·用傅安道和朱希真梅词韵》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天津市高考题)
《和陶归园田居(其一)》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北京市高考题)
方岳《别子才司令》原文译文及赏析
《意难忘·山家》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浙江省高考题)
杨巨源《寄江州白司马》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新高考全国I卷高考题)
陈师道《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全国甲卷高考题)
《夜宴左氏庄》原文及译文
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原文译文及赏析
李纲《苏武令·塞上风高》原文译文及赏析
李白《折荷有赠》原文译文及赏析
魏野《送王专推官赴任河中》原文译文及赏析
顾炎武《酬朱监纪四辅》原文译文及赏析
保暹《秋径》原文译文及赏析
韦应物《简卢陟》原文及译文
查慎行《早过大通驿》原文译文及赏析
葛立方《卜算子·席间再作》原文译文及赏析
李白《寄东鲁二稚子》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北京卷高考题)
韩驹《赠赵伯鱼》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全国新高考II卷高考题)
柳宗元《红蕉》原文译文及赏析
邵二泉《墨竹诗》诗意解说
孔武仲《江上》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上海市高考题)
毛泽东《送瘟神》阅读练习及答案
杜甫《赠别郑炼赴襄阳》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全国新高考I卷高考题)
韦庄《纪村事》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天津市高考题)
《秋江送别》《送柴侍御》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浙江省高考题)
王安石《送沈康知常州》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江苏省高考题)
王安石《读史》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全国II卷高考题)
陆龟蒙《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全国I卷高考题)
《莲花坞·日日采莲去》原文译文及赏析

   版权所有 我爱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