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 | 成语词典 | 诗词大全 | 文言文翻译 | 小学语文 | 本站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九年级下 >>鱼我所欲也 >>
《鱼我所欲也》教案2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5-11-17


枣庄   新华 

[教学目的]   

1、积累文言字词,品味语言情致。   

2、理解作者思想,思考现代人生。   

3、训练语言思维,强化朗读背诵。   

[教学重难点]   

1、对语句及中心的理解。   

2、对论证方法的理解。   

[教学时数]   两教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题目是编者加的。孟子(约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山东)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主张“法先王”。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留在《孟子》一书中。  

  《孟子》一书,《汉书·艺文志》著录十一篇,现存七篇,跟《论语》一样,也是用语录体写的,但体式有所不同,有些章论述当代的某些重要问题,篇幅比较长,论证也很充分,已经具有议论文的规模,不过仍在章首冠以“孟子曰”一语,《鱼我所欲也》即属于这一类。孟子长于言辞,在辩论中经常设譬,以小喻大,逻辑性很强,有极大的说服力;其文气势磅礴,笔带锋芒,又富于鼓动性,对后世散文有很大的影响。  

   解题: 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他认为人生而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理智”。本文就是从这种理论出发,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孟子认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义重就会做出各种不义的事情来。他对比了两种生死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     本文行文流畅,论证严密;引譬设喻,生动形象;排比铺陈,气势恢弘。体现了《孟子》一书文笔的特点。  

 二、 正课  

1、 朗读课文,注意读音 节奏 重音,要读得流畅,朗朗上口,读出语言的气势和感情。  

2、 请学生翻译第一段,注意下列字词的解释:  

   得兼:同时得到。         有甚于:比……更重要。      如使:假如,假使。  

   由是:按照这种方法。     是故:因此,由此可见。      非独:不仅仅。  

   勿丧:不丧失本心。  

3、 请学生翻译第二段。注意下列字词的解释:  

   箪: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              豆:古代盛饭或其它食品的器皿  

   蹴尔:用脚践踏着                    不屑:因轻佣豢辖邮?nbsp; 

4、 请学生翻译第三段。注意下列字词的解释:  

   万钟:钟,古代的一种计量器名,六斛四斗为一钟。本词是指很厚的俸禄。  

   何加:有什幺益处。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以前。全句:从前为了礼义宁死也不接受。  

   是亦不可以已乎:是,此、这的意思。已,停止、放弃。  

5、 请学生翻译整篇课文。  

6、 再次朗读课文。   

三、 小结  

1、 通假字  

(1) 辟通避,躲避。例:故患有所不辟  

(2) 辩通辨,辨别。例: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3) 得通德,感激。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4) 与通欤,语气词。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5) 乡通向,从前。例:乡为身死而不受  

2、 一词多义  

  为:为宫室之美(为了,介词)     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做,动词)  

  得:故不为苟得也(得到)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感激)  

  是:非独贤者有是心(此、这)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这是)  

  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欤”)  呼尔而与之(给予)  

3、 虚词(注意“之”、“而”、“于”的用法)  

五、 作业  

1、 完成课内练习二  

2、 熟读课文,并背诵。  

第二课时  



一、 预习  

1、 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2、 思考课后练习一、二、三题。  

二、 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经翻译了全文,疏通了文意,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探究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主题和写作特色。  

三、 正课  

  分析讨论课文第一段,提出论点,分析论证。  

  1.  前面我们说过,《孟子》的文章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通过刚才的整体感知,同学们一定有所感受。那么这篇文章所要论证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   

参考答案: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解说:要求引原文答,教师可适当点拔。回答过程中学生可以对第一、二节的内容进行质疑,教师应尽可能地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或相互讨论的方式解决问题。)   

  2.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明确:提出“生与义不可得兼,则舍生取义”的论点后,首先从正面指出人之所以能“舍生取义”,是因为人皆有“欲生不为苟得,恶死有所不辟”的思想。然后再从反面说明,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么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出来;可是事实上,“义”超过了“生”,所以人能够不贪生,不避死。这种羞恶之心,人人皆有,贤者更能保存而不丧失。接着举例说明,人即使在饥饿时仍有羞恶之心,自古以来就有宁死不食“嗟来之食”的人。最后,文章陡然一转,“乡为身死而不受”,现在“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又是为了什么呢?难道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先前为了“义”可以“舍生”,现在却为了高官厚禄和物质享受就舍掉了“义”,这种行为不是应该停止吗?  

总之,这段文章是说,能做到“舍生取义”是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辩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全文旨意就在这一劝勉上。  

3。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明确: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等。  

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它恰当地说明了在人们所喜爱的两件事物不能同时兼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一箪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说明饮食对饥饿者虽然重要,但不合乎礼义也宁死不食,从而证明了“义”重于“生”,突出了主题。对比。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排比。通篇皆是。既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论辩力量。  

4、引导学生讨论本文的论证方法。  

明确:1).用类比论证法提出论点。文章一开头,就提出“鱼”和“熊掌”都是好吃的东西,但如果两样不能同时得到,那就舍鱼而取熊掌。接着,提出“生”和“义”两样都很贵重,  

2).  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显出两类不同的人,有的能保持本心,有的则失去本心。  

第一部分中用假设的推理,第二部分中用前后两种不同的态度作对比,然后得出结论,使读者心悦诚服 、 

 3)、总结:第一段首先用喻证法提出论点,然后进行分析论证,运用推理的方法,分辨证、假设、因果三个层次进行说理,逻辑严密,善于借题发挥,因势利导;最后用层进式作结。全段紧紧围绕中心论点进行论证。在我们将要写的议论文写作中,要学习这些论证方法和段的结构形式。作文题:浅谈义与利。还可回顾借鉴一下前些时大学生关于“义大于利”还是“利大于义”的电视辩论大赛。质疑。   

附板书: 第一段:提出论点,分析论证。     

〈1〉 起始:提出论点:舍生取义。①设喻:所欲→鱼、熊掌→取熊掌②引出生、义→取义        

〈2〉 展开:分析论证,对待生与死的不同态度方法。  

一步:辨证分析〈正〉  

生,欲→甚于生(义)→故不苟得        ( 即,为了“义”可以  

死,恶→甚于死(不义)→故不避患       舍生。 )                                                                                               

二步:假设分析〈反〉  

由是则生→不用 (结果)→有甚于生者(原因)  

由是避患→不为         →甚于死者    

三步:因果分析  

所欲→莫甚于生(最喜生)→何不为(不择手段求生)  

所恶→莫甚于死(最恶死)→何不用(不择手段避祸)  

〈3〉结论:层进法。非贤者有→人皆有→贤者勿丧   

  四、延伸思考并布置作业  

  1.思考、讨论: 在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那么在我们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解说: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教育。)   

  2.背诵全文。  

   3.你过去一定也作过许多次选择,其中哪一次对你的影响最大,给你的印象最深?请以“选择”为话题写一篇小作文。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会员中心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栏目推荐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题库
  高中题库
 相关资料
《过零丁洋》《鱼我所欲也》《钱金玉舍生取义》阅读练习及答案
《鱼我所欲也》《墨子·贵义》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中考题)
《鱼我所欲也》《朱建论》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题)
《鱼我所欲也》《荀巨伯与友重义》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题)
《鱼我所欲也》ppt课件(32页)2
《鱼我所欲也》《梅花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题)
《鱼我所欲也》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题)
《鱼我所欲也》《史林测义》阅读练习及答案
《过零丁洋》《鱼我所欲也》《不苟取》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上海长宁区中考二模)
《鱼我所欲也》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东城区中考二模)
《鱼我所欲也》《文天祥千秋祭》 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佛山市禅城区中考一模)
《鱼我所欲也》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广州市中考一模)
《鱼我所欲也》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燕山地区中考一模)
《鱼我所欲也》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石景山区中考一模)
《鱼我所欲也》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延庆区中考一模)
《鱼我所欲也》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大兴区中考一模)
《鱼我所欲也》复习课ppt课件(35页)
统编版九下《鱼我所欲也》音频朗读2
统编版九下《鱼我所欲也》音频朗读
《鱼我所欲也》《睽车志》阅读练习及答案
《鱼我所欲也》思维导图(11张)
《鱼我所欲也》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题)
《鱼我所欲也》情景式默写
《鱼我所欲也》《荀巨伯与友重义》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四川省资阳市中考题)
《鱼我所欲也》阅读练习及答案(七)
《鱼我所欲也》练习题
《鱼我所欲也》《孟子见梁惠王》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题)
《鱼我所欲也》理解性默写2
《鱼我所欲也》《梁书·徐勉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过零丁洋》《鱼我所欲也》阅读练习及答案
《鱼我所欲也》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延庆零模)
《鱼我所欲也》阅读练习及答案(六)
《鱼我所欲也》练习课ppt课件(13页)
《鱼我所欲也》复习知识点
《鱼我所欲也》pptx课件(73页)
《鱼我所欲也》pptx课件(58页)
《鱼我所欲也》导学案4
《鱼我所欲也》理解性默写
《鱼我所欲也》课文知识点梳理
《鱼我所欲也》阅读练习及答案(五)
《鱼我所欲也》课堂教学设计17
《鱼我所欲也》ppt课件(27页)
《鱼我所欲也》阅读练习及答案(北京通州区2020届九年级上期末)
《鱼我所欲也》阅读练习及答案(四)
《鱼我所欲也》《苏武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版权所有 我爱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