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 | 成语词典 | 诗词大全 | 文言文翻译 | 小学语文 | 本站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必修下 >>齐桓晋文之事 >>
《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和译文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7-06-20


18 齐桓晋文之事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技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如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 

“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王笑而不言。 

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曰:“否,吾不为是也。”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王曰:“若是其甚与?” 

  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曰:“可得闻与?” 

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曰:“楚人胜。”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于?”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注释:
1.选自《孟子·梁惠王上》。齐桓,即齐桓公,名小白,春秋时期齐国国君;晋文,即晋文公,名重耳,当时晋国国君。两人都是春秋时的霸主,与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合称“五霸”。从本章中可以看出,孟子认为“王道”之未行,不是由于统治者的“不能”,而是由于他们“不为”。在他看来,只要统治者把不忍之心推广到百姓身上(即推恩),就可以王天下。  

2.齐宣王:姓田,名辟疆,战国初期齐国的国君。 闻:使……闻。   

3.仲尼之徒:孔子的弟子。道:述说,谈论。  

4.传:传述。焉:语气助词。  ⑤无以,则王(wàng)乎:(如果)不能不说,那么还是说行王道吧。以,同“已”,停止。王,动词,行王道以统一天下,即称王。

5.保:安。莫之能御:即“莫能御之”的倒装,意思是没有人能抵御他。莫,代词,没有人。  

6.若:像。乎哉:两个疑问语气词连用,加强疑问语气。  

7.何由:即“由何”,从哪里,通过什么途径。  

8.之:指下面的一番话。胡龁(hé):人名,齐宣王的近臣。  

9.何之:即“之何”,到哪里。之,到……去。  

10.衅钟:古代新钟铸成,宰杀牲口,取血涂钟行祭,叫做“衅钟”。 “以”后省略宾语“之”,指牛。  

11.舍:放开。觳觫(hùsù):恐惧发抖的样子。 若:好像。就:靠近,走向。好像没有罪过的人,却(平白地)走向杀场。  

12.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13.易:换。 

14.识:知道。诸:“之乎”的合音。  

15.是心:这种心。足以王:足够用来。  

16.以为:认为……是。爱:吝啬,吝惜。  ⒀固:确实。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17.然:对,正确。  

18.诚有百姓者:的确有这样(对我误解)的百姓。  

19.虽:虽然,尽管。褊(biǎn):狭窄。  

20.即:就(是)。  

21.无异:莫怪。异,对……感到奇怪。  

22.恶(wū):代词,表疑问,怎么。他们怎么了解(您的想法)呢?  

23.若:如果。隐:心里难过,哀怜。何择焉:即“择何焉”,挑选什么呢?  

24.是诚何心哉:这(指以小易大)真是什么想法呢?诚:的确,真是。  

25.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百姓之谓我爱宜乎”的倒装。宜,应该。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26.无伤:没有损害,等于说没有关系。乃:就是。仁术:仁道,行仁政的途径。  

27.之:衬字(音节助词),无意义。  

28.远:远离,作动词。庖厨:厨房。

29.说:同“悦”,高兴。  

30.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见《诗经·小雅·巧言》。别人有什么心思,我能够揣测到。忖,揣测。度:衡量。  

31.夫子之谓也:即“谓夫子”的倒装,提宾句。说的就是先生你啊。夫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孟子。……之谓,固定结构,意思是“说的就是……”  

32.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我于是(这样)做了,反过来探究一下我的这种行动,(我自己也)不了解自己的思想。夫,句首助词。乃,于是,就。  

33.戚戚:内心有所触动的样子。  

34.所以:……的原因。合:符合。  

35.复:报告。  

36.钧:古代重量单位,相当于现在的30斤。  

37.明:视力。秋毫:鸟兽秋天生的新绒毛,,最细。末:尖端。舆薪:整车的柴。  

38.许:相信,认可。  

39.功:功德,功绩。独何与:单单是为什么呢?独,单单、仅仅,副词。 

40.一羽之不举:“不举一羽”的倒装,下文“舆薪之不见”同。为:因为。百姓之不见保:百姓不被安抚。见,被。之:主谓之间。  

41.行:具体表现。何以异:“以何异”的倒装,用什么区分。  

42.挟:夹在胳膊下。太山:泰山。超:跳过。北海:渤海,在齐之北。语:告诉。诚:的确。  

43.为长者折枝:替长者按摩一下肢体。折,弯,使……弯。枝,通“肢”,肢体。一说指对老者弯腰作揖。一说,折枝,就是折取树枝。  

4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第一个“老”作动词,敬爱;第二个“老”作名词,老者。第一个“幼”作动词,爱护;第二个“幼”作名词,幼者,孩子。及:推及。  

45.天下可运于掌:天下可以在手掌上运转。比喻称王天下很容易。  ⒅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见《诗经·大雅·思齐》。给自己的妻子作榜样,推广到兄弟,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刑,通“型”,示范,作榜样。寡妻,寡德之妻,自己的妻子的谦辞。御,治理。  

46.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这是)说拿这种爱自己亲人的心加在别人身上罢了。举,拿。斯,这。诸,之于,合音词。推:推广。四海:代指整个天下。  

47.大过:大大胜过。他:别的。  

48.权:用秤称。度:用尺量。物皆然,心为甚:事物都是这样,心特别是这样。  

49.请:表敬副词。度:考虑。  

50.抑:连词,还是,或者。兴甲兵:使甲兵动起来,即发动战争。兴,使……起。危士臣:使士臣陷于危险。危,使……陷于危险境地。构:制造。

51.所大欲:最想得到的东西。  

52.为:因为。肥甘:指肥美的食品。轻暖:又轻又暖的衣服。  

53.抑:还是。连词,表示选择。采:同“彩”。  

54.便嬖(piánbì):君主左右受宠爱的人。  

55.岂:难道。  

56.⑥⑦已:同“矣”。  

57.辟:同“闢”,开辟。辟土地,即扩大领土。朝:使……朝见。朝秦楚,即使秦楚入朝称臣。  

58.莅中国:统治中原地区。莅,临、统治。中国,指中原。四夷:指四方少数民族。这是一种轻蔑的称呼。  

59.若:你。一说“如此,这样”。  ⑾缘木而求鱼:爬到树上去找鱼。缘:攀登。  

60.若是其甚与:即“其甚若是与”的倒装,主谓倒装。它的厉害像这样吗?  

61.殆:大概,只怕。表推测。焉:兼词,于此。  

62.尽:完,用完。  

63.固:本来。小、大、寡、众、弱、强:皆为名词。  

64.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海内,天下。地方,地域方圆。齐集有其一:齐国的土地总算起来,也只有九分之一。集,会集。  

65.服:使……降服。  

66.盖亦反其本矣: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来呢!盖,同“盍”,何不。亦,语气词,用在句首或句中加强语气。反,同“返”,回到。本,指王道。  

67.发政施仁:发布政令,施行仁义。  

68.仕者:做官的人。商贾:商人的统称。古代以贩卖货物者为商,藏货待卖者为贾。藏:囤积。行旅:外出行路的人。出:“出入”的省略。涂:同“途”。  

69.疾:憎恨。赴愬(sù):跑来申诉。愬,同“诉”。  

70.其:语气词,在这里可以译为“如果”。御:阻挡。

71.惛(hūn):同“昏”,不明白,糊涂。进于是:在这件事上进一步。  

72.辅吾志:帮助(实现)我的志愿。明以教我:明白地用王政之道教导我。  

73.敏:聪慧,通达。请:请允许我。  

74.恒产:长久可以维持生活的产业。恒,常、长久。恒心:长久不变的心,这里指善心。惟士为能:只有士是能够这样的。士,这里指有志之士。下面的“民”,指一般人。  

75.放辟邪侈:泛指一切不守封建社会“规矩”的行为。放,放荡。辟,同“僻”,指行为不正。邪,和“辟”同义。侈,和“放”同义。  

76.然后从而刑之:这以后才跟着对他施加刑罚。刑,施加刑罚,名词作动词。罔民:对人民张罗网,也就是使民自陷于罪的意思。罔,同“网”,用作动词,张罗网。  

77.制:规定。  

78.畜:养活。  

79.乐岁:丰年。凶年:收成不好的年份。  

80.驱而之善:驱使他们做好事。之,往、到。从之也轻:跟着国君走挺容易。之,指国君。轻,容易。  

81.此惟救死而恐不赡:这样,只把自己从死亡中救出来,却恐怕来不及呢。惟,只。赡,足。  

82.奚暇治礼义哉:哪里有空闲讲求礼义呢?奚,何。暇,空闲。治,讲求。 

83.树:种植。衣:穿,名词作动词。据说古代人一般到了五十岁,如果养蚕,就可以衣帛,否则只能衣麻。  

84.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豚,小猪。彘,猪。畜,家畜。时,指繁殖的时机。  

85.谨:谨慎,这里指谨慎从事。庠序:学校。殷代称序,周代称庠。教:教化。  

86.申之以孝悌之义:用孝悌之义反复地修“庠序之教”。申,反复。义,道理。  

87.颁白:同“斑白”,头发半白。负:背。戴:把东西顶在头上。  

88.黎民:百姓。黎,众。然而:这样却。  

89.未之有也:“未有之也”的倒。 

 

 

 

译文:
齐宣王问:“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可以讲给我听听吗?”

孟子回答说:“孔子的门徒中没有讲述齐桓公晋文公霸业的,所以后世不曾流传,我没有听说过。如果不能不说,那么还是说说王道吧。”

齐宣王问:“具备怎样的品德才能实行王道呢?”

孟子答道:“通过安抚百姓实行王道,没有谁能阻挡得了。”

齐宣王又问:“像我这样的人,可以安抚百姓吗?”

孟子说:“可以。”

齐宣王又问:“您怎么知道我可以呢?”

孟子回答说:“我听您的近臣胡说,有一次您坐在朝堂上,有人牵头牛走过堂下,您问:‘牵牛上哪儿去?’他回答说:‘要杀了它祭钟。’您说:‘放了它!我不忍心看它那恐惧发抖的样子,没有罪过却要往死地里送。’那人问:‘那就废除祭钟的仪式吧?’您说:‘怎么可以废除呢?用羊去换牛吧。’不知有没有这回事?”

齐宣王说:“有这回事。”

孟子说:“有这样的善心就足以实行王道了。老百姓都还以为是您吝啬,我本来就知道您是于心不忍呢!”

齐宣王说:“的确有这样(对我误解)的百姓。齐国虽然不大,我怎么会舍不得一头牛呢?就是因为不忍心看到它恐惧发抖的样子,没有过错却要往死地里送。所以才说用羊去换牛。”

孟子说:“您不要奇怪百姓以为您吝啬。用小的换大的,他们又怎么知道您的用意呢?您要是哀怜牲畜没有过错却往死地里送,那么用牛跟用羊又有什么区别呢?”

齐宣王笑道:“这真个是什么心理呢?我并不是吝惜钱财才拿羊去替换它(牛),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应该的。”

孟子说:“没有关系,这正是仁爱之道,(因为您只)见到牛没有见到羊。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对于禽兽,看到它们活着,就不忍心看着它们死去;听到它们鸣叫的声音,便不忍心吃它们的肉。所以,仁厚的人们总是远离厨房的。”

齐宣王高兴地说:“《诗》里面讲过:‘别人有想法,我能猜中它。’这话像是冲着您说的。我自己做了这件事,回过头来要探索做它的目的意义,反而得不出。经您这么一讲,我心里又感到有些触动了。这种心地为什么就能与王道仁政合拍呢?”

孟子说:“有人向大王禀白道:‘我的力气能够举起三千斤重的东西,却拿不起一根羽毛;(我的)视力能够看清秋天里刚换过的兽毛的末梢,却看不见一大车木柴。’您会同意(这种说法)吗?”

齐宣王说:“不,不会。”

(孟子紧接上去说:)“现在大王您一片仁心,使禽兽沾恩,而百姓却一无所得,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样看来,一根羽毛拿不起来,是因为不愿用力;一车木柴看不见,是因为不愿用视力;百姓不被爱护,是因为不愿广施恩泽。所以大王您不行王道,是不肯做,不是不能做。”

齐宣王问:“不肯做和不能做,从外表上说来,有什么不同呢?”

孟子说:“要人将泰山挟在腋下跳过渤海,他对人说:‘我不能做。’这的确是不能做。叫一个人向长辈弯腰作揖,他对人说:‘我不能做。’这是不肯做,不是不能做。所以大王您不行王道,不属于将泰山挟在腋下跳过渤海这类事情;您不行王道,属于向长辈弯腰作揖一类的事情。

“尊奉自己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奉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儿童,推广开去也爱抚人家的儿童。那么,治理天下便可以像把一件小东西放在手掌上转动那么容易了。《诗》里面说过:‘给自己的妻子作榜样,推广到兄弟,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这不过是说拿自己的一片爱心加到别人身上罢了。所以,能够推广恩泽就能保有天下,否则,就连自己的老婆孩子也保护不了。古代那些圣明的国君之所以能远远超过一般人,没有别的,只不过是善于推己及人罢了。现在大王您的恩泽能够泽被禽兽,而老百姓却得不到什么好处,这又是为什么呢?称一称,然后才知道轻重;量一量,然后才知道长短。凡是物体,没有不是这样的,心的长短轻重尤其需要衡量。请大王您掂量掂量吧!

“难道大王您要兴师动众,使您的臣下和士兵冒着生命的危险,和诸侯结下深仇大恨,然后才快活吗?”

齐宣王说:“不,我对这个有什么快活呢?我之所以这样做,是想借此得到我很想得到的东西。”

孟子问道:“大王您很想得到的东西,可以说给我听听吗?”

齐宣王笑而不答。

孟子问:“是因为好吃的东西不够吃吗?轻暖的衣着不够穿吗?还是因为文采美色不够看吗?琴瑟歌唱不够听吗?侍奉左右的宠臣不够用吗?大王您下面的臣子都能充分供给,您难道为的是这些么?”

齐宣王说:“不,我不是为这些。”

孟子说:“那么,您很想得到的东西我知道了,您是想扩张领土,使秦、楚等大国北面朝见您,然后统治整个中原地带,安抚四方边远部族地区。凭您现在的所作所为,去追求您所想得到的东西,简直像是爬到树上去捉鱼一样。”

齐宣王问道:“事情有这样严重吗?”

孟子说:“恐怕比这还严重哩。爬到树上去捉鱼,尽管捉不到鱼,却不会有什么后患;凭您的所作所为,去追求您很想得到的东西,要是尽心竭力地去做,必然会留下灾祸在后头。”

齐宣王说:“您可以把道理讲给我听听吗?”

孟子反问道:“假如邹国人跟楚国人开战,大王您认为谁会得胜呢?”

齐宣王回答道:“当然楚国胜。”

孟子说:“这样说来,小国本来就不可以抵挡大国,人数少的本来就不可以抵挡人数多的,势力弱的本来就不可以抵挡势力强的。现在天下拥有千里见方土地的国家一共只有九个,齐国的土地凑起来也不过只占九分之一。拿九分之一的地方去征服九分之八的地方,这跟邹国和楚国对抗又有什么两样呢?您又何不回到根本上去求得问题的解决呢?

“现在大王您如果发布命令,施行仁政,使天下想做官的人都愿意在大王您的朝中做官,耕田的人都愿意在大王您的田野里种地,经商的人都愿意到大王您的街市上做生意,旅行的人都愿意到大王您的国土上来游历,天下那些痛恨自己的国君的人,都愿向大王您诉说。要是真能做到这样,又有谁能跟您对抗呢?”

齐宣王说:“我糊涂,不懂得这个道理。希望先生帮助(实现)我的志愿,明确地教导我。我虽然不聪明,请让我试试看。”

孟子道:“没有可以长久维持生计的产业,却有一贯向善的思想,这只有有志之士才做得到。像一般人,只要失去了可以长久维持生计的产业,就会动摇一贯向善的思想。假使没有这种思想,那就会放荡邪僻,不守法纪,胡作非为,没有什么干不出来的。等到犯了罪,然后对他们施加刑罚,这等于设下网罗陷害老百姓。哪有仁爱的国君在位,却可以干出陷害老百姓的勾当呢?所以贤明的国君规定老百姓的产业,一定要使他们上足够奉养他们的父母,下足够养活他们的老婆孩子;遇上好年成终身饱暖,即使是凶年饥岁,也不至于饿死;然后要求他们走上向善的道路,所以老百姓也就容易服从了。现在所规定的老百姓的产业,上不够奉养父母,下不够养活老婆孩子;年成好也要终身困苦,遇上凶年饥岁,更免不了要饿死。这样就连救自己的性命还来不及,哪有空余时间去讲礼义呢?大王您既然想成就统一天下的大业,那就何不回到根本上来呢?在五亩大的住宅旁,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绵袄了;鸡和猪狗一类的家畜不要耽误它们繁殖生长的季节,上了七十岁的人就可以经常吃到肉了。一家一户种百亩的田地能及时得到耕种,八口人吃饭的人家,就可以不闹饥荒了。重视学校教育,反复地叮咛他们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再肩挑背负出现在道路上了。年老的人穿丝绵、吃肉食,一般老百姓也不至于少食缺衣。如果这样还不能得到人民的拥戴,以实现王道,那决不可能。”

 

 

 

 

 

结构层次

本文是一篇谈话记录,齐宣王提问,孟子回答,问与答紧密相连,不容易看出层次。这里根据内容,把课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王请度之”),主要说齐宣王未实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

这部分又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从开头到“则王乎”),提出并明确话题,以问“霸道”开始,转入说“王道”。齐宣王一见孟子,就迫不及待地问齐桓晋文称霸的事,正说明他有称霸的企图。齐桓公、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中的二霸。前者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后者曾定乱扶周,破楚救宋,都是当时的霸主。因为他们的行事不是靠仁政,而是凭武力,因此被儒家称为“霸道”,与“王道”相对立。所以问齐桓、晋文之事,等于问霸道之事,这对于崇尚王道的孟子来说,无异于劈头一瓢冷水。而孟子以“臣未之闻也”一句,轻轻把话题岔开,转而谈论王道。

第二层(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到“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提出“保民而王”的中心论点,肯定齐宣王能够保民而王。在孟子看来,王天下的关键在于行仁政,所以孟子首先提出“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张。然后再紧紧抓住齐宣王的“不忍”大做文章。在这里,孟子不是空泛的论述,而是抓住了齐宣王“以羊易牛”的事例加以阐发。老百姓看到“以羊易牛”,以小易大,认为王是爱财;孟子则不同,他肯定王有“不忍之心”,只是没有把为仁之事继续扩展下去。这说明齐宣王已经有了“保民”的基本条件,具备施行王道的基础。同时也为下文论说宣王没有实行“王道”,“是不为”而“非不能”埋下了伏笔。

第三层(从“王说”到“王请度之”),剖析齐宣王的仁心未及于民,未成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首先,孟子以一组巧妙的比喻,正面引出“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的结论。其次以“挟太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这组对照性比喻,进一步阐明“不为”和“不能”的区别。最后顺其理势,引经据典,加以正面晓喻。说明王道并不难,最基本的就是“推恩”,“推恩足以保四海”,为齐宣王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第二部分(“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从反面论述“霸道”的危害,敦促齐宣王彻底改弦易辙,放弃霸道,实行王道。齐宣王不能实行王道,不是方法问题,而是一心要实行“霸道”。孟子先以“兴甲兵”几句,不直说霸道,却列举了霸道的种种害处,使齐宣王不得不说出“吾何快于是”,从而引导他说出“大欲”。“笑而不言”四字,写出宣王欲霸天下而又躲躲闪闪,不那么理直气壮的神态,极尽传神之妙。孟子明知齐宣王的“大欲”仍是霸业,却故意以口腹声色之娱来揣度,形成文章的顿挫,然后道破其“大欲”乃是以力争霸天下,点明齐宣王的“大欲”后,旋即以“缘木求鱼”这个生动的比喻,彻底打碎了他的幻想,犹如当头棒喝,使文势如悬崖坠石,有千钧之力。宣王不禁惊言:有这么严重吗?孟子再步步进逼,以邹与楚战为喻,说明齐若与天下对抗,强弱不均之势显而易见,从而导出小不敌大、寡不敌众、弱不敌强的结论,以使齐宣王彻底放弃“霸道”。霸道的危害既已讲清,孟子再正面铺写行仁政王道的威力,就不能不令齐宣王怦然心动了。

第三部分(“王曰:‘吾,不能进于是矣。’”到篇末),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经过上文对王霸利弊的说明,齐宣王表示愿意就教,孟子这才水到渠成地拿出了他的仁政主张:“制民之产”和“谨庠序之教”。使百姓有恒产,足以饱身养家,然后再对他们施以礼义道德的教育。这一王道仁政模式,以排比句对称说出,说王道制度,极言其利。只要做到这一点,老百姓归附,犹如万条江河归大海,形成“孰能御之”之势。全篇最后以一幅王道乐土的美好画卷作结。

 

 

 

 


写作特点

本文是孟子的代表作品之一,颇能反映孟子散文结构严谨、中心突出、论点明确、说理充分、感情激越、气势磅礴这些基本特色。本文是对话体议论文,孟子要在与齐宣王的对话中,使他接受自己的政治主张,他就必须揣摸对方的心理,诱使对方顺着自己的思路来谈话。因此本文在写作上比较曲折委婉,层层深入,而且说理既逻辑严密,又注意形象生动。

①迂回曲折,层层深入,跌宕起伏。论述问题先从侧面、远处、外围入手,逐渐引向主旨,形成了迂回曲折、波澜起伏的论辩风格。本文意在宣扬王道,却不直言王道,而以齐宣王问齐桓晋文之事发端。这个开头既避免了平铺直叙,使文章产生了顿挫之感,又使文章形成驳辩的局面,引出孟子的一段立场鲜明的谈话。孟子的答语既表明了对霸道的态度,又机智委婉地把谈话引向王道。但下文又不正面谈王道,而以“以羊易牛”的事例肯定齐宣王有不忍之心,具备行王道的基本条件,借此打开话题,鼓起齐宣王行王道、施仁政的信心和兴趣。接着又宕开一笔,先言“百姓皆以王为爱”,再为齐宣王辩解,使谈话的气氛趋向缓和,进入谈话情境。再以“牛羊何择焉”,词锋一转,为百姓辩解。齐宣王只好无可奈何地自我解嘲。然后孟子好言安慰,以免使齐宣王失去对王道的兴趣。于是齐宣王赞孟子善察人心,悉心向孟子请教。这一段又打又拉,忽起忽落。百姓的揣度,宣王的辩解,孟子的分说,交错间杂,曲折起伏,颇有意趣,最终把齐王对齐桓晋文之事的注意转到对仁的注意上。孟子仍不直说自己的仁政学说,而是以一系列比喻,说明齐宣王不行仁政非不能而是不为。要使齐王真正倾心王道,必须根除他心中以霸道得天下的大欲。对此,孟子明知齐宣王的大欲是什么,却故意不直说,欲擒故纵,先说五种不足,才引出大欲。然后以缘木求鱼和邹与楚战,说明齐王之大欲的行不通和危害。至此,水到渠成,气势充沛地引出了自己的正面观点。行文真是千回百转,摇曳生姿。

②气势浩然,逻辑严谨。本文铺张扬厉,纵横恣肆,各段之间又联系紧密,一气呵成。孟子散文的气势源于他坚毅的人格,他对自己的主张,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广博的学问,气盛则言宜,所以谈起话来理直气壮,刚柔相济,词锋犀利。但本文不仅波澜起伏,气势磅礴,而且逻辑上十分严密,一环扣一环,表面上散漫无纪,实则始终围绕“保民而王”这一中心论点,层次清晰地步步深入,由齐宣王的不忍之心推出他有行王道的基础,进而论述不行王道是不为,而非不能。不为王道是因其心存霸欲,所以又力论霸道的不可行及其危害。至此,孟子才展开仁政蓝图,令齐王心动目眩,迫切希望实行王道,于是孟子又向齐宣王说出了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全文如滔滔江河,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③取譬设喻。孟子散文长于譬喻,本篇也是如此。如,“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缘木求鱼”“邹人与楚人战”等等,非常生动而又言简意赅地说明了道理。孟子这些比喻,并非实际存在的事物,而是凭空造说,带有寓言性和夸张性,却并不给人虚假之感,而是更显道理之真,情事之实。

此外,本文还在许多方面表现了孟子的论辩艺术和语言技巧。如以“以羊易牛”这种齐宣王亲身经历的事情说服齐宣王,不仅有故事性,使文章更生动形象,而且也更有说服力,更易被齐宣王所接受。再如文中句式不断变化,大量运用排比句式,而且单句和排比句交错使用,既有引经据典之句,更多明白浅显之语,使全文笔势灵活,文词富赡。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会员中心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栏目推荐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题库
  高中题库
 相关资料
《齐桓晋文之事》文言知识点归纳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阅读练习及答案
《齐桓晋文之事》知识点2
《齐桓晋文之事》教学设计7
《齐桓晋文之事》pptx课件(32页)
《齐桓晋文之事》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齐桓晋文之事》知识点总结
《齐桓晋文之事》文言知识点梳理2
《齐桓晋文之事》pptx课件(28页)
《齐桓晋文之事》pptx课件(38页)
《齐桓晋文之事》pptx课件(39页)
《齐桓晋文之事》pptx课件(56页)
《齐桓晋文之事》ppt课件(第二、三课时)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6
《齐桓晋文之事》知识点归纳
《齐桓晋文之事》基础过关练习
《齐桓晋文之事》pptx课件(10页)
《齐桓晋文之事》读后感
《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阅读练习及答案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课外练习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5
《齐桓晋文之事》教学设计4
《齐桓晋文之事》理解性默写
《齐桓晋文之事》知识点总结
《齐桓晋文之事》同步练习2
《齐桓晋文之事》作业练习
人教版2020新教材必修下册第一课《齐桓晋文之事》练习
《齐桓晋文之事》学案
《齐桓晋文之事》导学案2
《齐桓晋文之事》复习学案
《齐桓晋文之事》导学案
《齐桓晋文之事》赏析
《齐桓晋文之事》ppt课件6
《齐桓晋文之事》解题指导
《齐桓晋文之事》ppt课件5
《齐桓晋文之事》mp3音频课文朗读
《齐桓晋文之事》参考译文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3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2
理顺语脉,把握文气——谈人教版《齐桓晋文之事》的两处误译
关于《齐桓晋文之事》的两处标点
探析亚圣之辩的机智----谈孟子在《齐桓晋文之事》中的论辩技巧
《齐桓晋文之事》备课笔记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1

   版权所有 我爱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