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 | 成语词典 | 诗词大全 | 文言文翻译 | 小学语文 | 本站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题库 >>高考文言文阅读 >>
《谏逐客书》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1-08-1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谏逐客书
李斯
①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求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人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众,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②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③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问,裹足不入秦,此所谓“借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④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14.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疏士而不用________。
A.粗疏  B.疏忽  C.疏远  D.生疏
(2)是以太山不让土壤_______。
A.舍弃  B.任凭  C.谦让  D.责备
15.下列加点词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割膏腴之壤        何厌之有    (《烛之武退秦师》
B.而陛下说之        王笑而不言  (《齐桓晋文之事》)
C.却宾客以业诸侯    加之以师旅   (《子路、曾暂、冉有、公西华侍坐》)
D.士不产于秦        其时时于梦中寻我乎 (《与妻书》)
16.下面是一位同学就词类活用做的知识卡片,请你根据卡片内容为其补充类别,并从上述两份材料中为其选择相关例句并解释相关词义。
 
17.把第②段中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18.本文第②段论证层层推进,很有说服力,请简要分析。
 
 
 
 
答案:
14.    C    A    
15.D
16.(1)类别:名词作状语
②西取由余于戎   西: 向西
(2)类别:使动用法
②却宾客以业诸侯   业:使……成就功业
17.既然这样,那么(您)看重的只是美色、音乐、珠宝、玉器,而轻视的却是百姓。这不是用来统一天下、 制服诸侯的策略。
18.参考示例一:
首先以秦王对非秦国所产珍宝的喜爱设问,引发思考;接着,以珍宝、美女为喻从反面论述,论证非秦国所产便排斥的荒谬;然后以音乐为喻,论证弃秦声而取异国之乐在于快意、适观。进而以“取人”与上文“选物”作比较,突出“取人”不可“不问可否,不论曲直”一概逐之的不可取。最后,推进一步,分析秦王逐客的危害,放弃对人才的重视,影响秦的统一大业。层层推进,有力地驳斥逐客观点,论证“逐客”为“过”的中心论点,很有说服力。
参考示例二:
首先以秦王所好类比,以珍宝、美女、音乐设喻,反复论证非秦过所产便排斥的荒谬,选取的标准应该快意、适观,有益于人。其次,以“取人”与上文“选物”作比较,突出“取人”不可“不问可否,不论曲直”一概逐之的不可取。最后,推进一步,分析秦王逐客的危害,放弃对人才的重视,影响秦的统一大业。层层推进,有力地驳斥逐客观点,论证“逐客”为“过”的中心论点,很有说服力。
【分析】
14.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意义的把握。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
(1)“疏士而不用”的意思是疏远贤士而不加任用。其中“疏”,译为“疏远”。
故选C。
(2)“是以太山不让土壤”的意思是所以泰山不拒绝泥土。其中“让”,译为“舍弃”。
故选A。
15.
本题考查辨析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虚词的辨析方法如下:一、关注词性差异;二、把握位置不同;三、理解用法本质;四、结合具体语境。
A项,“之”:助词,的;助词,提宾的标志,不译。
B项,“而”:连词,表转折,但是;连词,连词,表并列,可不译。
C项,“以”:介词,让;介词,用、把。
D项,“于”:介词,在。
故选D。
16.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类活用的辨析。词类活用有名词动用,名词做状语,形容词用作动词、名词,动词用作名词,形容词、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动词的意动用法和数词的活用等。这道题要根据例句的提示,先得出属于哪种类别的词类活用,然后在从材料中找到有这样用法的句子,并解释句字中词类活用的那个词,最后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本题,(1)例句“夜缒而出”的意思是:在夜里,烛之武用绳子吊出城墙。根据“夜”译为“在夜里”可知“夜”是名词作状语。由此举例,“西取由余于戎”的意思是向西从西戎手里取得由余。其中“西”,名词作状语,向西。所以,类别处应填写“名词作状语”,②处可填写“西取由余于戎”和“西:向西”。
(2)例句“既东封郑”(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根据“封”译为“使……成为边境”,可知“封”是名词的使动用法。由此举例,“却宾客以业诸侯”的意思是把宾客拒之门外来成全其他诸侯的大业。其中“业”是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成就功业。所以,类别处应填写“名词的使动用法”,②处可填写“却宾客以业诸侯”和“业:使……成就功”。
17.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第一句关键点:“然则”,既然这样,那么;“重”,看重;“轻”,轻视;“此非……也”,判断句,这不是;“所以”,用来;“跨海内”,统一天下;“术”,策略。
 
参考译文:
我听说官吏在商议驱逐客卿这件事,私下里认为是错误的。从前秦穆公寻求贤士,西边从西戎取得由余,东边从宛地得到百里奚,又从宋国迎来蹇叔,还从晋国招来丕豹、公孙支。这五位贤人,不生在秦国,而秦穆公重用他们,吞并国家二十多个,于是称霸西戎。秦孝公采用商鞅的新法,移风易俗,人民因此殷实,国家因此富强,百姓乐意为国效力,诸侯亲附归服,战胜楚国、魏国的军队,攻取土地上千里,至今政治安定,国力强盛。秦惠王采纳张仪的计策,攻下三川地区,西进兼并巴、蜀两国,北上收得上郡,南下攻取汉中,席卷九夷各部,控制鄢、郢之地,东面占据成皋天险,割取肥田沃土,于是拆散六国的合纵同盟,使他们朝西侍奉秦国,功烈延续到今天。昭王得到范雎,废黜穰侯,驱逐华阳君,加强巩固了王室的权力,堵塞了权贵垄断政治的局面,蚕食诸侯领土,使秦国成就帝王大业。这四位君主,都依靠了客卿的功劳。由此看来,客卿哪有什么对不住秦国的地方呢!倘若四位君主拒绝远客而不予接纳,疏远贤士而不加任用,这就会使国家没有丰厚的实力,而让秦国没有强大的名声了。
陛下罗致昆山的美玉,宫中有随侯之珠,和氏之璧,衣饰上缀着光如明月的宝珠,身上佩带着太阿宝剑,乘坐的是名贵的纤离马,树立的是以翠凤羽毛为饰的旗子,陈设的是蒙着灵鼍之皮的好鼓。这些宝贵之物,没有一种是秦国产的,而陛下却很喜欢它们,这是为什么呢?如果一定要是秦国出产的才许可采用,那么这种夜光宝玉,决不会成为秦廷的装饰;犀角、象牙雕成的器物,也不会成为陛下的玩好之物;郑、卫二地能歌善舞的女子,也不会填满陛下的后宫;北方的名骥良马,决不会充实到陛下的马房;江南的金锡不会为陛下所用,西蜀的丹青也不会作为彩饰。用以装饰后宫、广充侍妾、爽心快意、悦入耳目的所有这些都要是秦国生长、生产的然后才可用的话,那么点缀有珠宝的簪子,耳上的玉坠,丝织的衣服,锦绣的装饰,就都不会进献到陛下面前;那些闲雅变化而能随俗推移的妖冶美好的佳丽,也不会立于陛下的身旁。那敲击瓦器,拍髀弹筝,乌乌呀呀地歌唱,能快人耳目的,确真是秦国的地道音乐了;那郑、卫桑间的歌声,《韶虞》《武象》等乐曲,可算是外国的音乐了。如今陛下却抛弃了秦国地道的敲击瓦器的音乐,而取用郑、卫淫靡悦耳之音,不要秦筝而要《韶虞》,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不是因为外国音乐可以快意,可以满足耳目官能的需要么?可陛下对用人却不是这样,不问是否可用,不管是非曲直,凡不是秦国的就要离开,凡是客卿都要驱逐。这样做就说明,陛下所看重的,只在珠玉声色方面;而所轻视的,却是人民士众。这不是能用来驾驭天下,制服诸侯的方法啊!
我听说田地广就粮食多,国家大就人口众,武器精良将士就骁勇。因此,泰山不拒绝泥土,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江河湖海不舍弃细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邃;有志建立王业的人不嫌弃民众,所以能彰明他的德行。因此,土地不分东西南北,百姓不论异国它邦,那样便会一年四季富裕美好,天地鬼神降赐福运,这就是五帝、三王无可匹敌的缘故。抛弃百姓使之去帮助敌国,拒绝宾客使之去侍奉诸侯,使天下的贤士退却而不敢西进,裹足止步不入秦国,这就叫做“借武器给敌寇,送粮食给盗贼”啊。
物品中不出产在秦国,而宝贵的却很多;贤士中不出生在秦,愿意效忠的很多。如今驱逐宾客来资助敌国,减损百姓来充实对手,内部自己造成空虚而外部在诸侯中构筑怨恨,那要谋求国家没有危难,是不可能的啊。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会员中心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栏目推荐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题库
  高中题库
 相关资料
《史记·李斯列传》《谏逐客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谏逐客书》pptx课件(51页)
《谏逐客书》阅读练习及答案(四)
《谏逐客书》ppt课件(67页)
《谏逐客书》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谏逐客书》pptx课件(33页)
《谏逐客书》《夏,齐孝公伐我北鄙》阅读练习及答案
《谏逐客书》ppt课件(42页)3
《谏逐客书》教案8
《谏逐客书》《李斯论》阅读练习及答案
《谏逐客书》pptx课件(39页)
《谏逐客书》ppt课件(42页)2
《谏逐客书》ppt课件(39页)
《谏逐客书》pptx课件(34页)
《谏逐客书》教学设计7
《谏逐客书》ppt课件(16页)
《谏逐客书》理解性默写(二)
《谏逐客书》理解性默写(一)
《谏逐客书》ppt课件(42页)
《谏逐客书》练习试题
《谏逐客书》ppt课件(37页)
《谏逐客书》教案6
《谏逐客书》教案5
《谏逐客书》pptx课件(35页)
《谏逐客书》教案4
《谏逐客书》pptx课件(24页)
《谏逐客书》ppt课件(40页)
《谏逐客书》导学案3
《谏逐客书》ppt课件(32页)
《谏逐客书》解说、赏析、教案资料汇编
《谏逐客书》导学案2
《谏逐客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谏太宗十思疏》《谏逐客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谏逐客书》导学案
《谏逐客书、与妻书》练习讲解ppt课件
《谏逐客书》教学设计3
《谏逐客书》ppt课件2
《谏逐客书》ppt课件1
李斯《谏逐客书》mp3音频朗读
《谏逐客书》教案2
《谏逐客书》教案1
李斯《谏逐客书》原文和译文

   版权所有 我爱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