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 | 成语词典 | 诗词大全 | 文言文翻译 | 小学语文 | 本站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题库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 >>
沃尔特·李普曼《成见》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者:沃尔特·李普曼  上传者:tomacc  日期:22-12-09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
成见
沃尔特·李普曼
①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工作在这个地球的一隅,在一个小圈子里活动。我们对具有广泛影响的公共事件充其量只能了解某个方面或某一片段。我们的见解不可避免地涵盖着要比我们的直接观察更为广泛的空间、更为漫长的时间和更为庞杂的事物,这些见解是由别人的报道和我们自己的想象拼合在一起的。
②然而,即使是目击者也不可能原原本本地再现事件的全貌,因为经验似乎表明,他本人会对事后减弱了的现场印象作些添枝加叶的处理。实际上,更常见的并不是他凭想象去描绘一个事件,而是对它进行改编。绝大多数事实似乎都在某种程度上经过了有意加工。一篇报道乃是当事人和知情者的共同产物,其中那个旁观者的角色总是带有选择性倾向,通常还会带有创造性。我们对事实的认识取决于我们所处的地位和我们的观察习惯。
③在哥廷根曾召开过一次心理学会议,其间有一批据说是训练有素的观察家接受了一次饶有趣味的实验。主办方预先安排了一场“事件”:突然,会议厅大门被人撞开,一个小丑冲了进来,一个持枪黑人在后面狂追。他们在大厅中央停下厮打。整个事件持续了不到20秒钟,“演员们”离开大厅。会议主席要求在座各位当即写出一篇报告。交上来的40篇报告中,关于主要事实的错误低于20%的只有1篇,有14篇的错误为20%-40%,有12篇达40%-50%,13篇高达50%以上。而且,有24篇纯粹是杜撰了10%的细节描述,有10篇的杜撰率高于10%,低于10%的只有6篇。这样,40名老练的旁观者针对刚刚发生在眼前的这一事件写出了一篇很负责任的报道,却使大多数人了解到一次并未发生的事件。
④要想生动详尽地察看所有事物而不加以分类概括,这会使人筋疲力尽,而且,面对五花八门的事务也没有这种可能性。现代生活匆匆忙忙,五光十色,一些实实在在的差距使人们有了隔阂,既无时间也无机会进行密切交流,我们用头脑中已有的先入之见去填补画面。为了某种彻底单纯的生活方式而抛弃一切成见,可能会导致人类生活索然无味。
⑤最让人难以捉摸是创造并维护成见库的那些因素。我们在看到世界之前就被告知它是什么模样。我们在亲身经历之前就可以对绝大多数事物进行想象。而且,除非所受的教育能使我们具有敏锐的意识,否则这些先入之见就会强烈影响到整个感知过程。他是个煽动家,啊,煽动家就是这种人物,所以他就是这种人物。他是个知识分子;他是个富翁;他是个外国人。——这与以下说法就大不相同:他是个耶鲁人,但却是个平庸之辈。——我们对于他(她)的其他情况又有多少了解呢?问题出在成见的性质和我们运用成见时的那种轻信,假如没有切实可行的规则,那么,人为了进行观察而接受预见的习性,就只会导致错误而不会带来简捷。
⑥这些规则最终要取决于构成我们生活哲学的各种样板。如果我们的哲学认为,这个世界应当按照我们的某种法则去运行,那我们就很可能会喋喋不休地根据我们的法则,描绘世界。但若我们的哲学告诉我们,每个人都不过是这个世界无关紧要的一分子,他的智力程度充其量也只能理解一张粗糙的观念网络的皮相,那么,当我们使用成见的时候,我们就会明白那不过是些成见,就会迅速地控制它们,就会愉快地校正它们。
——(有删改)
3.依据第③段中的实验数据,分析、归纳出的实验结论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研究表明, 这使得大多数人了解到了一次并未发生的事件。
B.整个事件是预先安排好的,而且整个过程表现得生动逼真。
C.人们对事实的认识是失实的,是进行了改编、加工和创造。
D.这些报道有多半生动详尽地察看所有事物而具有确凿证据。
4.第⑤段中,作者试图通过画线句的隐含前提“_________________” 来证明可能导致错误的“成见”。(2分)
5.以下作者最不可能用来证明自己观点的一项是(    )。(2分)
A.研究表明某个种族的所有成员在一个外国游客眼中应该有着差异。
B.若一位画家“未能完全按照我们的方式描绘各种对象”,我们就不快。
C.孔子在《论语•子罕》中杜绝四种毛病“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D.心理学表明,人们习惯于根据所熟悉的某种艺术手法为观察对象造型。
6.本文说理层层推进,请加以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有人认为《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中林黛玉的行为和心理体现出了本文作者所说的“成见”,你是否认同?请说明理由。(5分)
且说黛玉自那日弃舟登岸时,便有荣国府打发了轿子并拉行李的车辆久候了。这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红楼梦》第三回《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3. C
4.耶鲁人一定是出类拔萃的
5. A
6. 本文围绕“成见”说理,层层推进。先指出人们对于公共事件的成见客观存在,成见由别人的报道和自我想象拼合而成(1分);接着进一步指出事件目击者的成见在于他对事实的带有创造性的改编、加工,而这种加工取决于其地位和观察习惯(1分),并用心理学实验加以证明(1分);同时承认成见存在的某种合理性(1分),在此基础上指出我们要正视成见带来的危害,并运用理性控制和矫正成见(1分)
7.成见是指先入之见、预见。是头脑中原先就有的看法,使人在亲身经历前就对事物、事件进行想象或分类概括。它能带来便捷也会导致错误。(2分)林黛玉在进贾府前就已经听闻贾府的种种,知道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这中预先的成见让她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预先规划,决定进入贾府后谨言慎行。(3分)评分说明:(成见:内涵2分;黛玉的心理变化分析:一点给2分,一共给满5分为止)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会员中心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栏目推荐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题库
  高中题库
 相关资料
高洪波《陀螺》阅读练习及答案
加西亚·马尔克斯《礼拜二午睡时刻》阅读练习及答案
路易吉·皮兰德娄《火车鸣笛》阅读练习及答案
米·萨多维亚努《一次小小的审问》阅读练习及答案
董夏青脊《在阿吾斯奇》阅读练习及答案
弗吉尼亚·伍尔夫《公爵夫人和珠宝商》阅读练习及答案(英)
费克《最后的山羊》阅读练习及答案
非亚《新变形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马克斯·苏萨克《世界的尽头》阅读练习及答案
《蒌蒿与河豚》阅读练习及答案
何塞·恩里克·罗多《坚硬的荒原》阅读练习及答案
叶开《清明、朱雀与家乡》阅读练习及答案
《菜园里的父亲》阅读练习及答案
阿瑟穆·小七《交际羊》阅读练习及答案
安妮·埃尔诺《地位》阅读练习及答案
胡安·鲁尔福《我们分到了土地》阅读练习及答案
拉斯金·邦德《列车上遇到的姑娘》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娟《羊的冬天》阅读练习及答案
加西亚·马尔克斯《一个长翅膀的老头》阅读练习及答案
希区柯克《机舱里的钟声》阅读练习及答案
安东尼斯·萨马拉基斯《界河》阅读练习及答案
爱丽丝·门罗《红裙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加西亚·马尔克斯《巨翅老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加西亚·马尔克斯《拉丁美洲的孤独》阅读练习及答案
卡·希尔兹《橘色的鱼》阅读练习及答案
兰斯顿·休斯《拯教》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前茶《原野上的柴火饭》阅读练习及答案
郭沫若《漆园吏游梁》阅读练习及答案
约翰·契弟《重逢》阅读练习及答案
《这城市已融入我的生命》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北京市高考题)
万方《我和父亲》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上海市高考题)
托马斯·沃尔夫《远和近》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广田《到橘子林去》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全国新高考Ⅱ卷)
扬·德尔达《更高原则》阅读练习及答案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阅读练习及答案
理查德·耶茨《体面的失败者》阅读练习及答案
石英《北方古镇,另一种风味》阅读练习及答案
蒲宁《静》阅读练习及答案
冈野金哉《世界上最好吃的江米条》阅读练习及答案
胡安·鲁尔福《你没有听到狗叫吗?》阅读练习及答案
国木田独步《巡查》阅读练习及答案
郭保林《大漠走笔》阅读练习及答案
朱文颖《桥头羊肉店》阅读练习及答案
《宝黛共读《西厢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指尖《骑自行车的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版权所有 我爱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