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 | 成语词典 | 诗词大全 | 文言文翻译 | 小学语文 | 本站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题库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 >>
刘庆邦《挂在墙上的弦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者:刘庆邦  上传者:tomacc  日期:23-08-30


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挂在墙上的弦子
 
刘庆邦
 
高新月家里的墙上挂的弦子是一把曲胡。曲胡没有被装进琴盒,也没有被装进布袋,就那么无遮无盖地挂在床边的北墙上。
弦子属于高新月的丈夫潘明华,全家只有潘明华一个人会拉。如今潘明华外出打工去了,高新月不会拉,女儿更不会拉,弦子便上了墙,闲置下来。
当年潘明华要出去打工时,对他的弦子看了又看,摸了又摸,似乎有些不舍。
高新月看出了他的不舍,问他:“怎么,你想带着你的弦子吗?”
潘明华明白妻子的意思,承诺说:“你在哪里,弦子就在哪里,弦子我只拉给你一个人听,一辈子都是这样。”
潘明华在外面打工没有固定的地方,每年只有在过中秋节或过春节的时候,才回来一次或两次。潘明华每次回家,都会主动把弦子从墙上取下来,转一转轴子,调一调弦,为妻子拉上一曲两曲。
这年离中秋节还有三天,老天爷下起了雨。雨是秋雨,也是连阴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雨下得没黑没白,到处都湿漉漉的。地是湿的,天仿佛也变成了湿的。石榴树的叶子是湿的,连院子里那根晾晒衣服的铁丝,都挂满了晶亮透明的水珠。高新月转脸看见了挂在墙上的弦子,翻身起来,拿起鸡毛掸子,着手清理弦子。其实弦子干净得很,称得上一尘不染。因为她过一两天就用鸡毛掸子上上下下掸一遍,决不允许灰尘在弦子上停留。鸡毛掸子不是弓子,但高新月仿佛产生了幻觉,竟然听到弦子悠悠地响起来,一响就响得很远……
回过眼来,高新月看了一眼挂在墙上的弦子。琴码是用高粱莛子做成的,那么响在她脑子里的乐曲就是高粱曲。油绿的高粱苗子一天一个样,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满地嗞嗞作响,都是高粱拔节的声音。风来了,演奏正式开始。风小的一阵,它们的演奏嘈嘈切切,如同爱的低吟浅唱。风大的一阵,整块地里的高粱叶子哗哗作响,如千众欢呼,万众鼓掌。更大的一阵风来了,高粱叶子一路翻卷着向远方涌去,把乐曲带到了天边。雨来了,当密集的、珍珠般的大雨点子打在高粱叶子上时,每片高粱叶子无不欢快得浑身哆嗦,好哇,好哇,痛快,太痛快了!在大雨中,它们全身的每一个细胞似乎都跳起了舞蹈。随着夏天过去,秋天到来,高粱的穗头逐渐变红。当高粱的面孔红得像饱经风霜的老农,它便沉静下来,低下了头。至此,高新月脑子里响起的高粱曲就接近了尾声。
过了八月十五,月亮一天比一天升起得晚,到了八月十九这一天,高新月和女儿都吃过了晚饭,女儿都睡着了,月亮才慢慢地从东边升起来。月亮照得院子里白花花的,像撒了一地碎银。人间月亮共一轮,乡下有月光,城里也会有月光,她猜不着潘明华这会儿在月光下干什么。
入冬下第一场雪的时候,高新月收到了潘明华的一封信,说等他回家过年的时候,一定要好好地拉弦子给她和女儿听。高新月把信读了两遍,到墙边把琴杆摸了摸。琴杆十分光滑,比琢玉还要滑手。琴杆除了光滑温润如玉,还有些发红。高新月知道,琴杆如此光滑,都是潘明华的师傅和潘明华用手磨出来的。琴杆有些发红,那是因为琴杆里渗进了他们师徒的汗水和血液。看到梨木琴杆,高新月脑子里响起了梨花曲。因窗外下着雪,梨花曲自然而然地就过渡到了雪花曲。雪花不开则已,一开就是天也白,地也白,房也白,树也白,白得混混沌沌、苍苍茫茫。潘明华说了,过年要回来,雪花曲没让高新月觉得冷,反而让她感到了融融的暖意。
潘明华到家的时间是腊月二十八的晚上,他放下行李,拉开拉杆箱,从箱子里取出给妻子和女儿买的新衣,还有过年用的烟、酒、糖等,就去里间屋看那只挂在墙上的弦子。林高新月注意到,潘明华进家时,手上戴着一双黑色的皮手套。直到他用右手从墙上取下弦子,仍没有脱下手套。
“你的手怎么啦,没事吧?”
“没事儿,不耽误拉弦子。”
潘明华这才把手套摘下来了。
高新月一看见潘明华的手,顿时打了一个寒战,原来潘明华的右手残了,五个指头中,小拇指没了,无名指没了,中指只剩下半根。
“我的老天爷,你的手咋成了这样子!”
“没事儿,右手在工地上受了点儿伤,不耽误给你拉弦子听。幸亏没伤到左手,要是伤到左手就坏了,就拉不成弦子了。”
潘明华在床边坐下,为拉弦子移了码子,转了轴子,调准了弦音,右手两根半手指捏住弓子,左手在琴杆上下移动,就拉了起来。他拉了一会儿,眼泪从眼角涌出,顺着两边的鼻凹流了下来。
高新月的鼻子一酸,也禁不住流下了眼泪。她对潘明华说:“明华,咱不拉了好吗?不拉了好吗……”
潘明华没有中断拉弦子,他把弦子一直拉下去,拉下去。
(选自《小说月报》2022年第3期,有删改)
5.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高新月清扫一尘不染的弦子,一方面是因为勤劳,另一方面是因为她百无聊赖,以此打发时间。
B.“没有被装进琴盒,也没有被装进布袋”“无遮无盖”等细节为下文睹物思人的情节作铺垫。
C.小说通过描写高粱的情状,生动地表现了高粱曲张弛有度的美,侧面塑造了高新月热爱音乐的形象。
D.小说开头交代了潘明华打工的相关情况,表现了他谋生的艰难,为下文手指因工折断埋下伏笔。
6.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通过对雨、石榴叶、铁丝等的描写,突出了环境的“湿”,既表现了秋雨的连绵,也烘托了高新月孤独落寞的心境。
B.小说以潘明华“把弦子一直拉下去,拉下去”作结,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和思考空间,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
C.小说的语言通俗又不失细腻隽永,对月光、冬雪的描写富有诗意,主人公的名字“新月”“明华”彼此呼应,美好且有寓意。
D.小说意蕴丰富,既有对以潘明华为代表的农民工命运的同情,还通过潘明华及其师傅对弦子的珍爱引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思考。
7.请简要分析“弦子”在小说中的作用。
8.你认为潘明华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
5.B6.D    7.①是行文线索,贯穿始终,串联起高新月与潘明华的相思相守的故事。
②有利于丰富人物形象,夫妇俩爱弦子,体现了他们有高雅的情趣。
③具有象征作用,象征着夫妻二人琴瑟和谐、相濡以沫的感情。
④有利于凸显主题,表现对潘明华、高新月的坚韧品质、热爱生活的赞美。8.①热爱音乐(弦子)。潘明华每次回家都要拉弦子,他的手把琴杆磨得光滑如玉。
②坚韧。潘明华为了家庭外出务工,手指伤残,“他把弦子一直拉下去”体现了他在苦难前坚韧的态度。
③热爱生活。潘明华爱拉弦子,生活富有情趣,手指伤残后“把弦子一直拉下去”体现了他在苦难前仍热爱生活的态度。
④关爱家人(有家庭责任心)。为了谋生,潘明华常年外出打工,打工回来即从箱子里取出给妻女买的新衣,还有过年用的年货。
⑤深爱妻子。把弦子留在家中,承诺只为妻子拉弦子,可以看出对妻子的爱和忠贞。
【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内容的能力。
A.“另一方面是因为她百无聊赖,以此打发时间”错误,清扫弦子是睹物思人,以此寄托对丈夫的思念。
C.“热爱音乐的形象”错误,高新月脑海中浮现的高粱曲,是丈夫潘明华为她演奏过的曲调,表现的是她对丈夫的思念。
D .“埋下伏笔”错误。伏笔是指文章里前段为后段埋伏的线索,前后有一定的照应关系,潘明华外出打工和后来“断指”没有必然的关联。
故选B。
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作品艺术特色的能力。
D.“还通过潘明华及其师傅对弦子的珍爱引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思考”错误。对弦子的珍爱体现的是农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希望。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会员中心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栏目推荐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题库
  高中题库
 相关资料
林斤澜《竹》阅读练习及答案
乔叶《宝水》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衡《土炕》阅读练习及答案
陈村《老宅》阅读练习及答案
肖复兴《小院记事》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愿坚《村野的火星》阅读练习及答案
《切尔诺贝利的悲鸣》阅读练习及答案
张爱国《抉择》阅读练习及答案
沈从文《枫木坳》阅读练习及答案
郁达夫《怀鲁迅》巴金《秋夜》阅读练习及答案
鲍·瓦西里耶夫《和平,惊叹号》阅读练习及答案
冯骥才《枯井》阅读练习及答案
汪曾祺《小芳》阅读练习及答案
芥川龙之介《父亲》阅读练习及答案
冯至《人的高歌》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梁晓声《雪地猎狍》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棣花》阅读练习及答案
赵建平《可渡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建超《写家》阅读练习及答案
沈从文《边城》阅读练习及答案(六)
聂鑫森《雅赚》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晓声《“老兵”和军马》阅读练习及答案
宗璞《她是谁?》阅读练习及答案
萧红《林小二》阅读练习及答案
《阿Q正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吴伯箫《几棵大树》阅读练习及答案
汪曾祺《大淖记事》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安忆《花园的小红》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醒龙《凤凰琴》阅读练习及答案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刘庆邦《打麦场的夜晚》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庆邦《月光下的芝麻地》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庆邦《凤仙花》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庆邦《拉网》阅读练习及答案

   版权所有 我爱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