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 | 成语词典 | 诗词大全 | 文言文翻译 | 小学语文 | 本站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高考复习教案 >>高考诗歌阅读与鉴赏 >>
高考诗歌鉴赏选择题七种常见错误类型分析及例题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4-03-24


高考诗歌鉴赏选择题七种常见设误类型    
通过总结近年全国卷真题,可以发现,诗歌鉴赏选择题从以下六个角度设置错误选项。
一、诗句内容理解有误。
2022年新高考Ⅱ卷,选用李白的《送别》,不正确选项为B项 ,“友人的风采正与这美景相称'有错。原诗“胜境由来人共传,君到南中自称美”的意思是:那里的美好风景一直为世人所传颂,您到了南中一定也会很喜欢。诗中并没有谈到“友人的风采”。
送别 李白
寻阳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
胜境由来人共传,君到南中自称美。
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
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
【注释】
寻阳:原为湓城县(又叫湓口城),唐武德四年改为浔阳县,治所在现今江西九江。
五溪:地名。指雄溪、樠溪、无溪、酉溪、辰溪。一说指雄溪、蒲溪、酉溪、沅溪、辰溪。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据本诗的内容可知,诗人的友人即将乘船出发,沿水路驶往三峡方向。
B.诗人表示友人将去的地方景色优美,而友人的风采正与这美景相称。
C.本诗最后两句的表达方式,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也曾使用。
D.诗中前后两次使用“君”,都是指即将离别的友人,含义并无不同。
          
2022年全国乙卷,选用王勃《白下驿饯唐少府》,不正确选项为A项, “诗人早年的知心好友”有错。据诗中“相知何用早”,可知两人认识时短,并非“早年”朋友。
白下驿饯唐少府
王勃
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
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
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
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系饯行之作,送别的对象为唐少府,是诗人早年的知心好友。
B. 诗人与唐少府都曾有过潦倒不得志的经历,这也是他们友谊的基础。
C. 颈联中的“低”“隔”,使得饯别场景的描写有了高低远近的层次感。
D. 颔联和尾联中的问句,使语气起伏,也增添了诗作的豪迈昂扬气概。
14.【解析】选A.“唐少府,是诗人早年的知心好友”理解错误,根据“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诗人说只要两个人心意相通,不需在乎认识的早或晚.。
15. 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别之作,但诗人排遣离愁的方法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对比分析类)15. 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别之作,但诗人排遣离愁的方法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审题:同一作者的两首送别诗的比较分析。分析点:排遣离愁的方法的不同之处。答题要求:结合内容进行分析。所以答题时要有两点意识,一是方法,一是内容。
15.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别之作,但诗人排遣离愁的方法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方法的不同是一方面,还有内容的不同。这里面题目要求结合内容简要分析,就包含了诗人排遣离愁的情感点的不同。也就是说,同是表达离愁,这离愁有什么区别。古人送别诗,情感也不是一样的,有的伤离别依依不舍,有的表达深挚的情谊,有的表达对友人的劝勉,有的表达对友有的同情、寄予的希望,还有的表达仕途不顺、韶光易逝的人生感叹(愤懑),等等。命题人的思维就是分析两首诗在抒情方式和抒发情感上找不同。
          
2021年全国甲卷,选用陈师道的《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错误选项为C项,“住在山中的僧人虽然不能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有误,颈联“不及鸟飞浑自在,美他僧住便平生”是写为官者身处官场(可具体指作者陈师道,也可理解为曾巩,或者泛指所有的为官者),会羡慕僧人一生隐居山间,终不能像山中鸟儿般自在飞翔,但主体不是僧人。
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
陈师道
  侧径篮舁两眼明,出山犹带骨毛清。    
白云笑我还多事,流水随人合有情。
不及鸟飞浑自在,羡他僧住便平生。
未能与世全无意,起为苍生试一鸣。
【注释】①南丰先生:即曾巩,陈师道敬重仰慕的师长。②侧径:狭窄的路,篮舁:竹轿。③骨毛清:谓超凡脱俗,具有神仙之姿。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出山之初的曾巩,展现出来的是一个明净爽利、风骨秀异的高士形象。
B.颔联两句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白云和流水对于曾巩出山的态度。
C.住在山中的僧人虽然不能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但其生活也令人羡慕。
D.陈师道在诗中书写了曾巩的人生志趣与处世情怀,笔端饱含敬佩之情。
15.在陈师道看来,曾巩是如何处理“仕”与“隐”的关系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14.C 
15.①在曾巩那里,仕与隐并非截然对立,而是可以兼容于一身的;②曾巩向往离世高蹈、超凡脱俗,但他又不能忘情于天下苍生,原意承担社会责任,有深厚的济世情怀。
【分析】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歌内容及艺术手法的能力。
C.“住在山中的僧人虽然不能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但其生活也令人羡慕”错误,原文“不及鸟飞浑自在,羡他僧住便平生”指的是身在官场,终不如山中飞鸟那般自由自在,隐居山中的僧人,这一生就可以悠然闲适地度过,这种生活真令人羡慕。并不是僧人不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而是作者自己身不如飞鸟自在。故选C。
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及处世态度的能力。
颈联和尾联转到曾巩对“出”与“隐”的看法。
颈联说:身在官场,终不如山中飞鸟那般自由自在,隐居山中的僧人,这一生就可以悠然闲适地度过,这种生活真令人羡慕。可以看出,曾巩对隐居生活是充满了向往的。
尾联“未能与世全无意,起为苍生试一鸣”可见,他与红尘俗世也并非全然了断,为了替天下苍生发声鸣不平,他最终还是放弃了隐居生活,决然出山。在“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之间,他选择了后者,把个人之乐暂且放下,将苍生之忧挂在心头。在这一点上,他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可谓异代同心。
              
2018年全国Ⅰ卷,选用李贺的《野歌》,不正确选项是B项,“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错,诗歌中“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穷”的意思是“身受压抑遭遇理想困窘,处境艰难”,又如“穷且益坚”。
          
二、炼字炼句释义有误。
2022年新高考卷Ⅰ卷,选用魏了翁的《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不正确选项是A项,“但因年老体弱,感到此行会比较困难”有误,命题者故意将原诗“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的“苦”做解释解读,“苦”的意思是执着寻找春色(尽管处处春色,还是要到南山寻觅),而并非“年老体弱,感到此行困难”。
(2022·新高考I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注]
魏了翁
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村村箫鼓家家笛,祈麦祈蚕,来趁元正七。
翁前子后孙扶掖,商行贾坐农耕织,须知此意无今昔,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
[注]人日:旧俗以农历正月初七日为人日。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在人日约朋友去南山探春,但因年老体弱,感到此行会比较困难。
B.在人日这天吹打奏乐,祈盼农桑丰收,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C.这首词以朴实的笔触描绘当时农村的风俗景况,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D.词人以议论入词,能够做到情由境出,情至论随,全词并无生硬之感。
2.词人在下阕发表议论,指出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天都是人日。词中谈到哪些做人的道理?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1.A
2.(1)人应当执着地追求幸福和美好;(2)“人”的实践和追求对于生活幸福至关重要,勉励人们追求不息生生不止;(3)要懂得长幼之序,懂得天理人伦等做人的道理。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A.“因年老体弱,感到此行会比较困难”错。此句意思是处处是春色,人们还要到南山去寻觅。“苦”,形容执著地追求,表达出了人们这种寻觅春色的执着。不是说词人年老体弱,感到此行会比较困难。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
词的末三句“须知此意无今昔,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是作者就此情此境所引发的感想,是此词的哲理所在,也正是作者的希望。首先,作者由“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感悟到人应当执着地追求幸福和美好。“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是说处处是春色,人们还要到南山去寻觅。词中的“南山”,大约指的是春光优美之处。这里可以象征为幸福、美好。“苦”字表达出了人们这种寻觅春色的执着。可以看做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执着追求。这是作者所肯定的。其次,作者由人们在人日这一天的祈求丰收、追求幸福的实践活动,提醒人们,“人”的实践和追求对于生活幸福至关重要,勉励人们追求不息生生不止。“村村”三句,以及下片“翁前”两句,写的是农村“人日”这一天的热闹景象,是作者“觅”春所见。“祈麦祈蚕”,就是祈求农事丰收,点出“村村箫鼓家家笛”这项活动的目的。他们要用这尽情的箫鼓和笛声表达他们心中的祈求。“商行贾坐农耕织”,这一组活动,由商、贾、农三种行当的人物组成,而作者用“行”、“坐”、“耕织”三个词,点明了三种行当人物的特征,语言简练。在古代,商人们分为行商和坐商两种。“耕织”则为“农”的本业。当然,这里不一定实写“人日”所见,而是作者由人们的祈求而联想到的各种自食其力的人所从事的争取丰收、幸福的实践活动。第三,作者由“翁前子后孙扶掖”,告诉我们要懂得长幼之序。“翁前子后孙扶掖”正是“来趁元正七”的老老少少,子子孙孙。从“翁”、“子”、“孙”的排列顺序中我们可以看到魏了翁对长幼之序极为重视。
【方法技巧】
1.读懂诗歌句意,能像翻译文言句子那样翻译出诗歌句子的大意,才能正确解答试题。考生在解题时,常常误解诗歌句子的意思,注意从以下方面切入。
(1)填充内容:补出诗歌语句中省略的主语、宾语、状语、过渡语等。
(2)调整语序:按照文字表面意思无法翻译通顺的时候,要学会调整词语的顺序。
(3)重视整体:翻译时不要拘泥于词语的细节,要联系前后句子,将诗歌语句的意思完整地翻译出来。
2.审好题干内容,注意题干中的隐含要求。
3.根据内容抓住诗歌中的重点词语,分类整合得出答案。
          
2021年全国乙卷,选用辛弃疾的《鹊桥仙·赠鹭鸶》,不正确选项是D项, “从听觉和视觉”有错,根据原诗可知,“听君飞去饱时来”的“听”是任凭,而非听觉。可联系《陈情表》中的“矜悯愚诚,听臣微志”。    
          
三、思想情感解读有误。
2021年新高考Ⅱ卷,选用陆游的《示儿子》,不正确选项是C项,“诗人认为,生逢‘明时’不必读书求仕,‘躬耕’才是一种理想状态”有错,诗歌原句是“道在六经宁有尽,躬耕百亩可无饥”,诗人只是鼓励儿子认真读书和耕种(劝读和劝耕是古人两大传统),但没有说“不必读书求仕”。
示儿子
陆游
禄食无功我自知,汝曹何以报明时。
为农为士亦奚异,事国事亲唯不欺。
道在六经宁有尽,躬耕百亩可无饥。
最亲切处今相付,热读周公七月诗。
【注】七月诗指《诗经·风·七月》是一首描写农民劳作和生活的农事诗。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的首联以问句领起全篇👍 自然引出下文诗人对儿子的谆谆教诲。
B.诗人指出不论是侍奉父母还是服务国家👍 “不欺”都是至关重要的。
C.诗人认为生逢“明时”不必读书求仕,“躬耕”才是一种理想状态。
D.诗人在最后“强调自己传授给”儿子的人生道“理是最为真切、确实的”。
16.诗人指出“道在六经宁有尽“,又让儿子“熟读周公七月诗”,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答案】15.C
16.诗人借助这两句对子孙提出要求:
①认真读书,广泛读书
②坚守道义,培养品德
③鞠躬尽瘁,为国为民
④知稼穑艰难,乐于劳动
          
2020年新高考Ⅰ卷(山东),选用杜甫的《赠别郑炼赴襄阳》,不正确选项是B, “日后仍有朋友的诗篇陪伴”有误。根据原诗“把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诗人在欣赏郑炼的诗中过日,指的是之前和当下的生活,不是日后的生活。诗人想到又是战乱,又是年老多病,一别将再难相见,所以“惊神”。    
赠别郑炼赴襄阳
唐·杜甫
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
把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
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
为于耆旧内,试觅姓庞人。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的首联简单交代了兵荒马乱的时代背景和诗人年老多病的艰难境况。
B.虽然日后仍有朋友的诗篇陪伴,但面对离别,诗人还是感到心惊神伤。
C.诗人请郑炼在襄阳寻访庞德公那样的高士,表达了对先贤的仰慕之意。
D.全诗情感表达含蓄蕴藉,格律谨严,比较典型地体现了杜甫诗的风格。
15. B
【解析】“面对离别,诗人还是感到心惊神伤”有误,“念此”的“此”应结合首联中“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一起理解,诗人不是为离别“心惊神伤”,而是想到在此战乱时期,自己又年老多病,一别将再难相见,故此“心惊神伤”。
          
2020年新高考Ⅱ卷 (海南),选用韩驹的《赠赵伯鱼(节选)》,不正确选项是B项,“对赵伯鱼的嘉许以及劝诫”有误, “劝诫”一说于诗无据。“劝诫”是指劝告人改正缺点错误,警惕未来。且诗中“后生可畏”有明显的褒义。《现代汉语词典》:青年人是新生的力量,很容易超过他们的前辈,令人敬畏。
          
四、表达技巧分析有误。
2022年全国甲卷,考的是欧阳修《画眉鸟》和文同《画眉禽》的对比阅读,不正确选项是A项,“都是以画眉鸟作为直接描写对象的咏物诗”有误。根据诗歌可知,欧诗是寄托情致的咏物诗,其中的描写、抒情都是围绕画眉鸟展开,是将画眉鸟作为直接描写对象;而文诗主要表现诗人闲适恬静悠然、摆脱纷繁公务的生活状态,画眉鸟是作为侧面烘托、渲染氛围而存在,并不是诗歌的“直接描写对象”。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画眉禽 文同
尽日闲窗生好风,一声初听下高笼。
公庭事简人皆散,如在千岩万壑中。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
A.欧诗和文诗题目大体相同,都是以画眉鸟作为直接描写对象的咏物诗。
B.欧诗所写的画眉鸟在花木间自由飞行,文诗中的画眉鸟则在笼中饲养。
C.欧诗认为鸟笼内外的画眉鸟,其鸣叫声有差别,而文诗对此并未涉及。
D.欧诗中的“林间”与文诗中的“千岩万壑”具有大致相同的文化含意。
2.这两首诗中,画眉鸟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分析】这两首诗都是咏物诗。学生在小学就学过《咏柳》、《竹石》、《墨梅》等咏物诗。所以学生对咏物诗这种诗歌类型并不陌生。咏物诗这种类型诗歌中咏物其实是写人。所以要抓住物与“人”的“共通点”。而这个共通点背后就是诗人所要表达的情志。所以,“托物言志”就成了咏物诗必定要使用的艺术技巧了。另外,这两首是宋诗,宋人诗歌擅长发议论。在诗歌教学中,不得不注意这个特点。
【参考答案】
①欧诗托物言志,通过对比画眉鸟在不同的环境中的叫声,将画眉鸟作为寄托情怀的对象,抒发的是诗人归隐山林、挣脱羁绊、向往自由的感情。
②文诗对画眉进行侧面描写,通过对比“公庭事简人皆散”前后对画眉鸟鸣声的听觉感受,衬托出了诗人高洁出尘、闲散淡泊、襟韵洒落的人物形象。
          
2021年新高考Ⅰ卷,选用杨巨源的《寄江州白司马》,不正确选项是B项,“第三句使用‘一衣带水’的典故,表现出朋友之间‘天涯若比邻’之意”有误,根据原诗“湓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可知,“似衣带”“胜香炉”,均是对具体景物的描绘,意思是:曾听说湓水萦绕如衣带。运用了比喻手法,而并非用典,也非表现朋友间亲密之意。而成语“一衣带水”是指一条衣带那样狭窄的水,形容一水之隔,往来方便。
          
五、形象意境概括有误。  
2018年全国Ⅱ卷,选用陆游的《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 》,不正确选项是D项,“砚台中磨出的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有误, “飞纵横”的应是诗人手中的巨笔,而非磨墨时溅出的墨汁,这才符合运笔如飞、酣畅淋漓的情境。试想,一个人写字弄得墨汁飞溅,也蛮恐怖的!除了电影《唐伯虎点秋香》里,唐伯虎可以做到。他用祝枝山的身体为笔作画,一时间墨汁四溅,祝枝山全身是墨,而唐伯虎滴墨不沾。    
          
六、语言风格鉴赏有误。
2023某名校模拟题,考查吴融的《闲望》,A项的表述是:“三点五点”“一枝两枝”,语言清丽典雅,朗朗上口,颇具音律复叠之美。而诗歌原句是“三点五点映山雨,一枝两枝临水花”,可知“语言清丽典雅”分析有误,“三点五点”“一枝两枝”是典型的口语化的通俗表达,并不“清丽典雅”。
闲 望
吴融
三点五点映山雨,一枝两枝临水花。
蛱蝶狂飞掠芳草,鸳鸯稳睡翘暖沙。
阙下新居成別业,江南旧隐是谁家。
东迁西去俱无计,却羡暝归林上鸦。
[注]①吴融年轻时曾离开家乡越州入长安求仕,在长安建有新居。此诗即作于长安新居建成之时。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点五点”“一枝两枝”,语言清丽典雅,朗朗上口,颇具音律复叠之美。
B.诗歌以“狂飞”写蛱蝶对芳草的喜爱,以“稳睡”言鸳鸯的愜意,用词形象贴切。
C.诗歌前四句是望中所见,通过对周围景物细致入微的描写,着力突出一个“闲”字。
D.颈联二句由新居闲望想到旧山隐居之所,语气中充满诗人对离别故园的懊悔伤感。
          
七、题材体裁辨析有误。
2012年上海卷,选用张九龄的《春江晚景》,B和C均为错误项,分别考查了诗歌的题材和体裁知识。B项“本诗以咏物为题材”有误,这首诗有写景,有抒情,但并非咏物诗。C项“颔联、颈联对仗工整,符合律诗的要求”有误,根据原诗“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可知,这首诗兼有五律和五古特征,但颔联和颈联都并非严格对仗。
 

标题: 高考诗歌鉴赏选择题七种常见错误类型分析及例题
文件大小: 14K
文件格式: zip
作者:
下载地址: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下载说明: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暂无图片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会员中心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栏目推荐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题库
  高中题库
 相关资料
2024届上海市各区高三一模诗歌鉴赏专题汇编
古代诗歌的常见七大题材鉴赏
高考古诗鉴赏之选择题解题指导
考场里如何快速读懂古诗词ppt课件
高考古代诗歌语言鉴赏ppt课件(68页)
高考诗歌鉴赏题型备考攻略
2016-2023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诗词鉴赏阅读
高考诗歌鉴赏复习:干谒诗专题指导与练习
高考古诗鉴赏之评证类专题训练
高中古诗词鉴赏答题九大模板
高考诗歌专项复习之鉴赏诗歌中的事物形象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诗歌专题训练思乡类
2023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诗词鉴赏阅读
高考必背古诗文易错易混字总结
高考诗歌鉴赏复习:意象专题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
高考古诗鉴赏高频意象(写景、咏物、伤春、作别诗常用意象)
高考古诗阅读练习之叙事类
高中古诗文阅读之诗歌鉴赏知识点及答题方法
高考古诗鉴赏考点汇编
重庆市2023届5月份高考模拟试题古诗鉴赏汇编
2022年全国高考诗歌鉴赏试题pptx课件
高考古诗词满分答题模板及举例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复习:有关乡村生活的诗词练习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客观题和主观题指导及练习
高考古诗鉴赏复习:反常态题型
统编版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诗歌鉴赏专项练习
高中诗歌鉴赏常考题型及答题技巧最全整理
高考复习:考场上如何使用已知条件多维立体快读准解古诗词ppt课件
新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和默写》满分答题指导
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各类题型解法指导
福建省各地2023届高三二模古诗阅读汇编
广东省各地2023年高三一模古诗阅读题汇编
河北省各地2023年高三一模古诗阅读汇编
山东省各地2023届高三一模古诗阅读汇编
高考古诗文阅读之必背名句默写专题训练
高考诗歌鉴赏思想感情训练
古代诗歌阅读复习:常见的13种借代形式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ppt课件(52页)
2022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诗词鉴赏阅读
高中诗歌鉴赏十三大类型全集
高考诗词鉴赏专题训练:虚实结合
高考诗词鉴赏专题之对比手法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全五册古诗词鉴赏精编归纳
高中诗词鉴赏常用典故40例

   版权所有 我爱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