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 | 成语词典 | 诗词大全 | 文言文翻译 | 小学语文 | 本站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试题 >>高考诗歌阅读与鉴赏 >>
福建省各地2023届高三二模古诗阅读汇编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3-03-21


福建省福州市2023年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新荷叶李清照
薄露初零,长宵共、永昼分停。绕水楼台,高耸万丈蓬瀛。芝兰为寿,相辉映、簪笏盈庭。花柔玉净,捧觞别有娉婷。  鹤瘦松青,精神与、秋月争明。德行文章,素驰日下声名。东山高蹈,虽卿相、不足为荣。安石①须起,要苏天下苍生。
[注]①安石:东晋政治家谢安,字安石,隐居后屡诏不仕,“淝水之战”的指挥者。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中“蓬瀛”与“海客谈瀛洲”中的“瀛洲”具有相似的文化意味。
B.嘉宾在寿宴上进献芝兰、簪笏等贺礼,表达祝贺长寿富贵的美好心意。
C.上阕描写了环境、祝寿人、侍女的不同凡俗,烘托了寿主的名望之高。
D.易安词以婉约著称,但这首祝寿词寄怀高远,蕴含着一股壮气豪情。
16.该词并非一般祝寿之作,而是别有寄寓。请结合下阕内容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B
(2)本词下片是对寿者的祝愿之词,但末尾两句的意思是,你是像谢安一样的人,你一定要告别隐居生活,出山为官,力挽狂澜,拯救天下黎民。这两句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才能的赞赏之情和对友人为国为民效力的劝勉之意,也含蓄地表达了词人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
 
译文:
       薄露初降,昼夜平分的秋分时节,曲水环绕的楼台,犹如海外仙山蓬莱瀛洲。兰芝一般的子侄们前来贺寿,身居高位的官员们充满庭院。侍女们像花朵一般柔美,玉石一般洁净,捧着酒杯前来侍奉,格外美丽。
      祝你像仙鹤一般长寿,像松树一般常青,精神明朗能与秋月争辉。你的德行与文章,向来在京城驰名。如今隐居此处,即使卿相般的高官也不能使你动心。希望你能像谢安一样重新出仕,解救危难只为天下苍生。
 
 
福建省泉州市2023届高中毕业班质量监测(二)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和白侍郎送令狐相公镇太原①  刘禹锡
十万天兵貂锦衣,晋城风日斗②生辉。
行台③仆射深恩重,从事中郎旧路归。
叠鼓蹙成汾水浪,闪旗惊断塞鸿飞。
边庭自此无烽火,拥节还来坐紫微④。
[注]①本诗作于大和六年(832)。白侍郎,即白居易;令狐相公,即令狐楚,时任检校右仆射,兼太原尹等职。②斗:通“陡”。③行台;指出征时在驻地设立的代表中央的政务机构。④紫微:指中书省。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句使用“衣锦还乡”的典故,借“貂锦衣”写出十万将士重归太原时的意气风发。
B.“晋城风日斗生辉”看似俗套之语,用于此处却可以恰当地表达对友人的赞颂之意。
C.从第二联可以看出,令狐楚以前曾任“从事中郎”,此次履新“仆射”是一次升迁。
D.本诗虽标题有“和白侍郎”之语,但诗句却不涉白居易,而围绕为令狐楚壮行抒写。
16.本诗第三联与“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李贺《雁门太守行》)都写到了“鼓”和“旗”,但描写的场景和表达的情感却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A
(2)①本诗写“叠鼓”激起水浪,“门旗”惊断塞鸿之飞,表现军队奔赴边境的宏大场景,表达了诗大对季狐楚治军之能的赞美。
②李诗写红旗半卷,鼓声不起,表现军队偃旗潜行、不畏艰难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边境将士视死如归精神的赞美。
 
福建省漳州市2023届高三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同朱五题卢使君①义井②
高适
高高义唯良牧,深仁自下车。
宁知凿井处,还是饮冰馀。
地即泉源久,人当汲引初。
体清能鉴物,色洞每含虚。
上善滋来往,中和浃里闾。
济时应未竭,怀惠复何如。
[注释]①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②义井,供公众汲用之井。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开篇用“高义”“深仁”等词直接表达作者对卢使君的敬仰之情。
B.五、六句写水在地下很久,需要人汲取才能使用,暗指友人的怀才不遇。
C.七、八句着力描写水的澄清透明,侧面赞扬卢使君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D.全诗运用议论、描写、抒情多种表达方式,缘事入情,具有独特的魅力。
16.前人论此诗,认为“上善”“中和”两句诗意蕴丰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
 
 
15.【参考答案】B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准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能力。
【解题思路】“暗指友人的怀才不遇”过度解读。从诗歌题目和诗歌内容来看,诗歌表达的都是对卢使君的褒赞,并未体现“友人的怀才不遇”。
16.【参考答案】“上善”一词,结合前文“凿井”可联想到“上善若水”,一语双关,(2分)作者借写井水给百姓带来润泽,使乡里和睦,(2分)委婉含蓄地赞颂卢使君为百姓造义井是一种泽被乡里的至善德行。(2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感受和体验文学作品的语言、情感之美,理解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
【解题思路】结合第三句“宁知凿井处”可联想到上善若水,“中和”可理解为“和睦”;答题时需紧扣题干中的“意蕴丰富”思考,在翻译通顺诗歌的前提下,把作者的情感表达清楚即可。
【诗歌鉴赏】
高适的《同朱五题卢使君义井》是一首赞颂友人造福一方的诗。诗中的“使君”是对州郡长官的称呼。
“高义唯良牧,深仁自下车”两句开门见山,盛赞友人为“良牧”,有“高义”与“深仁”。“下车”为新官上任,友人一到任就做此义举,引出下文凿井取水之事。“宁知凿井处,还是饮冰馀”两句中,“宁”应理解为“哪里”,用反问的口气表达汲水一事对百姓的重要性。“地即泉源久,人当汲引初”两句写出水在地下已经贮藏很久,不过依然需要像卢使君这样的人来汲取,暗指卢使君为民着想,善于理政。“体清能鉴物,色洞每含虚”两句中,“鉴物”写出井水的清澈幽深,“含虚”写出井水的幽深,侧面赞扬卢使君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上善滋来往,中和浃里同”两句,对仗工整,意蕴丰富。“上善”和“中和”取自古代典籍,“上善若水”一语双关,而“中和”是指社会和谐太平。作者借写井水给百姓带来润泽,同时使乡里和睦,委婉含蓄地赞颂卢使君为百姓造义井是一种泽被乡里的至善德行。“济时应未竭,怀惠复何如”两句,借写井水不会干涸,表达百姓会久久怀念卢使君为百姓凿井的义举。全诗运用议论、描写、抒情多种表达方式,缘事入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福建省厦门市2023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听 筝
张九龄
端居正无绪,那复发秦筝。纤指传新意,繁弦起怨情。
悠扬思欲绝,掩抑态还生。岂是声能感,人心自不平。
高楼夜弹筝
常建
高楼百馀尺,直上江水平。明月照人苦,开帘弹玉筝。
山高猿狖急,天静鸿雁鸣。曲度犹未终,东峰霞半生。
15.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诗前两句写听筝前的悠闲情绪,常诗写的则是弹筝之处的高远空阔。
B. 张诗中 “岂是”与“那复”相呼应,开阖自然,情感表达得曲折有致。
C. 常诗中“玉筝”与“明月”都有明澈清冷之感,色调和谐,意境清幽。
D. 张诗尾句直抒胸臆,常诗则以破晓时分霞光初现之景收结,含蓄蕴藉。
16. 这两首诗的五、六句以不同方式描写筝乐,表达效果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
15. A
16. 张诗描写筝声的悠扬和低沉,直接描写弹筝的艺术表现力。常诗通过环境的衬托、猿猴与鸿雁的哀鸣,从侧面描写筝乐的感染力。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A.“悠闲情绪”错,“端居正无绪”说的是闲居时的百无聊赖。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张诗“悠扬思欲绝,掩抑态还生”,“悠扬”是说筝声悠扬,“思欲绝”传达出哀思欲绝的情绪;“掩抑”是弹筝的指法,声音低沉,“态还生”表现筝乐传达的哀伤情态,这两句直接正面描写弹筝的艺术表现力。
常诗“山高猿狖急,天静鸿雁鸣”中,“山高”“天静”创设空旷静谧的环境,“急”与“鸣”描写闻筝后猿猴与鸿雁的哀鸣,从侧面描写筝乐的感染力。
 
福建省莆田市2023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15~16题。
木末王安石
木末北山烟冉冉,草根南涧水泠泠。
缲①成白雪桑重绿,割尽黄云稻正青。
插秧歌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注]①缲:同“缫”。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诗一、二两句描写北山烟雾迷蒙、南涧流水清凉的景象,意境幽远冷寂。
B.王诗三、四两句以“白雪”喻蚕丝,以“黄云”喻成熟的稻麦,形象贴切:
C.杨诗写一家四口齐心协力冒雨插秧,紧张忙碌,干得热火朝天而秩序井然。
D.两诗语言各具特色,王诗对仗工整,音韵和谐,杨诗善用口语,明白晓畅。
16.两诗都写到农事活动,但蕴含的感情同中有异,请简要分析。(6分)
 
 
 
15.(3分)A
【解析】
这两首诗的作者分别为王安石、杨万里,《插秧歌》选自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上第二单元,为课内篇目。《木末》选自《王安石诗集》,为课外篇目。两诗内容均涉及农事与劳动,通过群文阅读,充分体现了立德树人与教考衔接的考查理念。《木末》一诗,描写了田野风光。首两句状写山与水,“木末”即树梢,“冉冉”迷离的样子,“泠泠”写水声清越、水流清凉,山姿水态被作者描绘得有声有色,动静相宜,整个意境清丽幽远而不乏生机,故A项关于意境“冷寂”特点的说法是错误的,为本题的正选项。《木末》描写了农事的繁忙和农作物的生长,其中以“白雪”喻蚕丝,以“黄云”喻成熟的稻麦,十分形象贴切,再加上“绿”“青”,色彩尤显鲜明,更见工致凝练,显示出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力,故B项的表述是正确的。《插秧歌》选取日常劳动场景,描绘了一家四口趁着农时冒雨插秧的紧张生活,他们齐心协力,分工合作,干得热火朝天而秩序井然,富有生活情趣,故C项的表述是正确的。两诗虽然都写农事,但在语言风格上明显不同。《木末》虽为绝句,却二二句两两对仗,同时运用“冉冉”“泠泠”叠词,使全诗音韵和谐,朗朗上口,富有音乐感。《插秧歌》则采用民歌的手法,通篇运用口语,浅白质朴流畅,富有自然、新鲜的意趣,故D项的表述也是正确的。
16.(6分)
①同:两诗都表达了对农事的关切与对劳动的赞美;
②异:王诗重在表达对既有收成的喜悦与对未来丰收的憧憬,杨诗重在表达对农人辛苦劳作的悯恤与对吃苦耐劳、勤奋乐观精神的赞美。
【解析】
两诗都写农事与劳动的场景,王安石把蚕丝比作“白雪”,把成熟的稻麦比作“黄云”,凸显出农家劳动成果之美,杨万里则连用“抛”“接”“拔”“插”等动词以及“兜鍪”“甲”等喻体,字里行间都洋溢着封建士大夫们对农事的关切与对劳动的赞美。这是两诗思想感情的共同之处。值得注意的是,《木末》三、四句在场景描写时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繰成白雪”“割尽黄云”为诗人看到眼前“桑重绿”“稻正青”一派田野风光、满目葱茏后的想象之景。彼时家家户户正为缫丝、收割而忙里忙外,表达了诗人对既有收成的喜悦,而此时鲜绿的桑叶重新挂满枝头,稻苗正在田野里茁壮成长,诗人对未来丰收的憧憬之情跃然纸上。至于《插秧歌》对农家的感情则更为复杂,既表达了对他们吃苦耐劳、勤奋乐观精神的赞美,又饱含着对他们辛苦劳作的怜悯与体恤,这从全诗均可看出。
 
 
福建省龙岩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3月教学质量检测(二模)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点绛唇
王禹偁【注】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
【注】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983年登进士第。性刚直,遇事敢言,曾三次遭贬黜。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在江南的雨天,登楼凭栏,面对眼前的景色,思绪万千,即景抒怀。
B.词人远眺天边大雁,想起自己的种种过往,因无人领会他的心情而倍感愤恨。
C.“雨恨云愁”采用比拟手法,寓情于景,即所谓“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
D.这首词绘景抒情用语自然,格调清新旷远,多重情感交织,幽微动人。
16、此词虽略带伤感,但《竹林纪事》评价云:“情丽可爱”。请从情感、景物两个角度做简要分析。
1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B.“因无人领会他的心情而倍感愤恨”错误。应是因无人领会他的感情而感到孤独。故选B。
16、答案:(1)情之可爱。落寞处境中的昂扬奋进之情。天边大雁,首尾相连,款款而飞,充满生机,寄寓词人积极用世,渴望有所作为的政治抱负。虽然无人理解他的“凭栏意”,知音难觅,但依旧希望被理解和重用。(2)景之美丽。渔市孤烟,高飞大雁营造清丽意境。即使是弥漫着恨和愁的云雨,在作者眼里依旧是美丽的。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中诗人情感的能力。“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水天相连的远处,一行大雁,首尾相连,款款而飞。但如此佳丽的景色,却未能使词人欢快愉悦,因为“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这里,词人遥见冲天远去的大雁,触发的是“平生事”的联想,想到了男儿一生的事业,王禹中进士后,只当了长洲知县。这小小的芝麻官,无法实现他胸中的大志,于是他恨无知音,愁无双翼,不能像“征鸿”一样展翅高飞。天边大雁,首尾相连,款款而飞,充满生机,寄寓词人积极用世,渴望有所作为的政治抱负。虽然无人理解他的“凭栏意”,知音难觅,但依旧希望被理解和重用。落寞处境中的昂扬奋进之情,足见情之可爱。“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云、雨并无喜怒哀乐,但词人觉得,那江南的雨,绵绵不尽,分明是恨意难消;那灰色的云块,层层堆积,分明是郁积着愁闷。即使是这弥漫着恨和愁的云雨之中,江南的景色,依旧是美丽的。渔市孤烟、天际征鸿等营造清丽意境,可见景之美丽。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会员中心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栏目推荐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题库
  高中题库
 相关资料
高考古诗鉴赏考点汇编
重庆市2023届5月份高考模拟试题古诗鉴赏汇编
2022年全国高考诗歌鉴赏试题pptx课件
高考古诗词满分答题模板及举例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复习:有关乡村生活的诗词练习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客观题和主观题指导及练习
高考古诗鉴赏复习:反常态题型
统编版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诗歌鉴赏专项练习
高中诗歌鉴赏常考题型及答题技巧最全整理
高考复习:考场上如何使用已知条件多维立体快读准解古诗词ppt课件
新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和默写》满分答题指导
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各类题型解法指导
广东省各地2023年高三一模古诗阅读题汇编
河北省各地2023年高三一模古诗阅读汇编
山东省各地2023届高三一模古诗阅读汇编
高考古诗文阅读之必背名句默写专题训练
高考诗歌鉴赏思想感情训练
古代诗歌阅读复习:常见的13种借代形式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ppt课件(52页)
2022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诗词鉴赏阅读
高中诗歌鉴赏十三大类型全集
高考诗词鉴赏专题训练:虚实结合
高考诗词鉴赏专题之对比手法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全五册古诗词鉴赏精编归纳
高中诗词鉴赏常用典故40例
高考古典诗歌开放性题型答题指导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古典诗词中的炼字
高考语文复习:千古兴亡多少事——咏史怀古诗复习
考场上如何使用已知条件多维立体快读准解古诗词ppt课件
高中诗词鉴赏答题答题技巧
2022年北京市高三上学期期末古诗阅读汇编
2023届高考第一轮复习: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高考古诗鉴赏常规习题答题模式
高中古典诗歌鉴赏知识汇总表
高考古诗词鉴赏--景物形象
高考语文复习之古诗词鉴赏--人物形象
2023届高考一轮复习课后习题:古代诗文参照式阅读与对比鉴赏
新高考备考之诗歌鉴赏专项训练
2022年上海新高考语文学科专题复习:诗歌鉴赏
新高考诗歌鉴赏之各地高三一模情境化试题汇编
2022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二模古诗阅读汇编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解题失误原因分析
高考复习:古诗词鉴赏中意象类对比练习
2019至2021高考真题诗歌鉴赏汇编
高考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

   版权所有 我爱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