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 | 成语词典 | 诗词大全 | 文言文翻译 | 小学语文 | 本站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试题 >>高考诗歌阅读与鉴赏 >>
广东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3月古代诗歌阅读汇编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4-04-01


广东省惠州市省示范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全市联考语文试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5-16 题。
临江仙·柳絮[注】
(清)曹雪芹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注]:《临江仙·柳絮》是清代著名文学家曹雪芹《红楼梦》中人物薛宝钗所作的一首词。该词为五首柳絮词之-。史湘云见暮春柳絮飞舞,偶成小令。诗社就发起填词,每人各拈一小调,限时作好。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白玉堂”形容贾府的富丽堂皇,也形容柳絮所处髙贵;“春解舞”写出了柳絮被春风吹散,翩翩起舞的情态。
B.“蜂团蝶阵乱纷纷”运用了借代和双关的手法,既指成群蜂蝶纷纷追随柳絮,也是变故来临时大观园里纷乱情景的象征。
C.儿曾随逝水,岂必委芳生。是对柳架品格的精颂,承上肩下,为全词定下一个乐观的基调,也为下网的情形抒发埋下伏笔。
D.这是一首味物词,作者借此休现出萨宝银乐观向上、洁身自好、坚持自我的品性,也借柳絮表明了自己的志向、意愿和理想。         
16.红楼梦》中林黛玉等人也写了柳絮词,多为悲调。薛宝钗反其道而行之:众人所写的词终不免过于丧败柳絮原是一件轻薄无根无件的东西,然依我的主意,偏蛋把他说好了,才不落俗套。“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本词写柳絮“不落俗套”的具体体现。(6分)
15  B“也是变故来临时大观园里纷乱情景的象征'错。“蜂团蝶阵乱纷纷'描写成群的蜂蝶纷纷追随柳絮是为了烘染春意喧闹的大好时光,并没有象征大观园纷乱情景的意思。
16 答案 1首句不落入描写柳絮随风乱舞的俗套,而是写出了柳絮的美丽姿态。“春解舞'把柳絮的零落看成美丽的舞蹈:“东风卷得均匀'不怨东风无情,却说“卷得均匀”。   
2中间不落人悲柳叹柳的俗套,而抒发对柳絮坚守自我品格的赞美。柳絮不曾“随逝水”,又不曾“委芳尘”不甘心同流合污:柳絮“终不改”,保持本色。
3结尾不落入借柳絮抒发个人悲愁的俗套,而是表达了乐观向上的品性。柳絮虽然“本无根”,但凭借“好风仍然可以“上青云”体现作者洁身自好、坚持自我的品性。
解析:题干要求分析薛宝钗写柳絮词的“不落俗套”,也就是分析这首词中所写的柳絮的不同于一般的柳絮开头“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白玉华堂前面,春风轻拂,漫天飞絮,翩翩起舞:舞姿轻盈优美,节奏均词之处。匀适度。柳絮飘飞的地点,是充满着富贵气象的“白玉堂前'--封建贵族家庭的住宅里:柳絮飘飞的姿态,是欢快轻盈、均优美的舞姿,流露出一种欢愉融洽的欣喜之情。中间”儿曾随逝水,岂必委芳生”:何曾随水逝去?怎会堕人尘土?这两句表面上借用了苏轼咏杨花词中”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的句意,却又在活用的基础上翻出一层,另辟新意,用“几曾'“岂必”的反问句式,使苏词中所表达的情感发生逆转,化消极的情调为积极的精神,表达了不愿意随波逐流、飘坠尘埃的志向结尾“韶华体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莫讥笑,春架儿无根无柢无依附;不断借助好风力,送我直上青云去!词人直接抒写出了柳絮凭借东风扶播直上的远大志向,抒发乐观自信的抒发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这样便使整首词的主题得到了升华,完成了对着柳絮生发感慨的整个心理流程的揭示。
         
广东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轮复习联考(一)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病中闻子由得告不赴商州三首·其一①
苏轼
病中闻汝免来商,旅雁何时更著行②
远别不知官爵好,思归苦觉岁年长。
著书多暇真良计,从宦无功漫去乡。
惟有王城最堪隐,万人如海一身藏。
【注】①科考后,苏轼到凤翔就任,苏辙(字子由)随后被任命到商州,商州在凤翔之东南。当时苏洵奉命修《礼书》,苏辙便请求留京侍奉父亲,获朝廷批准。②著行:排列成行。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是在病中听到苏辙留京的消息,写了三首诗寄给苏辙,可见二人兄弟情深。
B.诗人以“旅雁”喻指兄弟二人,“何时”则表达出不知兄弟何日能相见的期盼。
C.兄弟远别让诗人不觉得为官有何好处,思念家乡让他十分痛苦,感觉岁月漫长。
D.颈联写苏辙在京闲居可以著书立说.诗人很是羡慕,可见自己为官无暇之无奈,
16.有评论家认为,诗的尾联与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有异曲同工之妙,请谈谈你的理解。(6分)
15.C 【解析】“苦”不是痛苦之意,而是修饰“觉”,是“特别”之意。
16.①苏诗愿在京城万人之海隐藏自己,因“著书多暇”好过“从宦无功”。②陶诗愿在尘世中隐居,远离官场车马喧嚣。③两首诗同有保持自由本性,远离繁杂官场之意。
(评分参考: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广东省韶关市2024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小题。
送陆子履学士通判宿州
梅尧臣
雷雨初过草木新,汴堤杨柳绿阴匀。
已看画舸逐流水,不惜长条折与人。
淮境秋传蟹螯美,郡斋凉爱蚁醅醇。
睢南莫久留才子,宣室归来问鬼神①。
[注]①《汉书·贾谊传》:文帝思谊,征之。至,入见,上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谊具道所以然之故。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乃拜谊为梁怀王太傅。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描绘清新明丽、生意盎然的雷雨初霁景象,为全诗奠定感情基调。
B. 诗句“不惜长条折与人”表达了诗人在送别陆子履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C. 颈联实写美酒佳肴相伴的生活场景,意在委婉劝诫陆子履要勤于政务。   
D. 诗中既有现实之景,又有想象之境,虚实结合,构思巧妙,耐人寻味。
16. 本诗尾联和李商隐诗句“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都用了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的典故,二者用意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15. C    16. ①本诗尾联的意思是陆子履有贾谊一样的才华,不久将会被召回京城,得到朝廷重用,以此表达对陆子履的赞美和祝福。
②而李商隐诗句意为汉文帝半夜召见贾谊只问鬼神之事,不关心百姓疾苦,讽刺汉文帝不能真正重用贾谊,诗人以贾谊自况,表达怀才不遇的感慨。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C.“实写”和“委婉地劝诫陆子履要勤于政务”不准确。颈联是对陆子履在宿州美好生活的想象,寄托了诗人对陆子履的祝福。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本诗尾联“睢南莫久留才子,宣室归来问鬼神”的意思是睢南这个地方不会让才子久留于此,宣室(代指朝廷)一定会让你早日回返朝廷,向你尽情咨询鬼神的学问。从诗句意思可知,诗人在这里对“宣室问鬼神”并不排斥,反而是报以期待之意。再结合诗人对友人陆子履学士的情感可知,诗人对他是有着美好祝愿的。由此可见,诗人意在说明陆子履有贾谊一样的才华,不久将会被召回京城,得到朝廷重用,以此表达对陆子履的赞美和祝福。
李商隐诗句“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诗句意思是可惜文帝半夜移膝靠近贾谊听讲,不问百姓苍生之事,只问鬼神迷信之事。在这里,诗人将“可怜”与“虚”连用,增强语气,虽只轻轻一点,却使读者对汉文帝“夜半前席”的重贤姿态从根本上产生了怀疑,同时又对“不问苍生”与“问鬼神”进行鲜明对比——郑重求贤,虚心垂询,推重叹服,乃至“夜半前席”,不是为了询求治国安民之道,却是为了“问鬼神”的本原问题。结合诗人李商隐自身的人生经历,不难发现,诗句表面上似刺文帝,实际上又寓有诗人自己怀才不遇的深沉感慨。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3月一模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
辛弃疾
    客子久不到,好景为君留。西楼著意吟赏,何必问更筹。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鲸饮未吞海,剑气已横秋。
    野光浮,天宇迥,物华幽。中州①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谁念英雄老矣,不道功名蕞尔②,决策尚悠悠。此事费分说,来日且扶头。
   [注]①中州:指中原。②蕞尔:微小貌。
1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人与友人携手登楼远眺,吟诗赏月,皓月当空好不惬意。
B.澄澈明月映照“满怀冰雪”之愁,无处排遣选择“鲸饮”。
C. “野光浮,天宇迥,物华幽”,承上写景,启下叙事抒怀。
D. “扶头”是写酒醉后昏昏沉沉,写出了作者的失意和无奈。
16.本词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均是辛弃疾的“英雄之词”,但抒情手法相异。请以“谁念英雄老矣”与“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二句为例简要赏析。(6分)
15.B(“满怀冰雪”之愁错误。澄澈明月映照的我辈冰雪般纯洁的肝胆。可联系《过洞庭》“肝肺皆冰雪”来作答。)
16.①“谁念英雄老矣”是直接抒情(1分),作者眼看中原沦陷,同胞们愁意浓重,朝廷北伐却遥遥无期,又有谁还想到英雄已老、功名无成,直接表达出满腔悲愤。(2分)②“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借典抒情(1分),廉颇虽老,但为求重新起用在使者面前吃下一斗饭,作者借廉颇的典故自比,表达自己不服老,仍希望为国立功的情感。(2分)(指出抒情手法各1分,分析手法各2分。)
广东省深圳市新安中学2024届高三语文下学期3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诉衷情近
柳永   
雨睛气爽,伫立江楼望处。澄明远水生光,重叠暮山耸翠。遥认断桥幽径,隐
隐渔村,向晚孤烟起。
残阳里。脉脉朱阑静倚。黯然情绪,未饮先如醉。愁无际。暮云过了,秋光老
尽,故人千里。竟日空凝睇。
         
8.上片择取哪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江南水乡秋晚图?这样的描写给人以怎样的感受?(5分)
         
9.前人评说此词下片“思旧情,哀婉感人”。试简析之。(6分)
8.答案:择取“断桥、幽径、渔村、孤烟”等意象(1分),描绘了一幅平远开阔、疏淡优美的江南水乡秋晚图(2分)。这幅荒江日暮秋色图给人以荒寒、凄清、寂寞的感受(2分)。(简析:“雨晴气爽,伫立江楼望处 ”写的是:雨晴之后,溽暑已消,天高气爽,给人以舒适清新之感;“澄明远水生光,重叠暮山耸翠”是写目光所及的山水美景 。江水是“澄明”的,表现了秋水的特点,“生光”是波浪在落照中鳞鳞闪映所致;更远处是层层苍翠的远山,并通过“暮山”暗示了具体的时间 。“遥认断桥幽径”一句,再进一步描绘江上秋晚的景色。)
9.答案:下片以“残阳”的意象承上启下,转入抒情。(1分)“脉脉朱阑静倚”,是含情静倚楼阑,转入思索动了“黯然情绪”,“黯然情绪”即伤别情绪。(1分)无际的离愁已使人如未饮先醉了。“如醉”表现情感的陷溺而不能自拔的状态,“愁无际”,这黯然情绪是由“暮云过了,秋光老尽,故人千里”引起的。(2分)这是在现实中悲秋所生的迟暮之感与客处异乡所生的怀人的伤别意绪的混合。(1分)现实的景物增强了伤别意绪,因而无法消除,唯有“尽日空凝睇”以寄托对“故人”的思念。(1分)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西樵高级中学2023-2024高三下学期3月考语文试题
 
(二)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 16题。
燕支行①
王维
画戟雕戈百日寒,连旗大旆黄尘没。叠鼓遥翻瀚海波,鸣笳乱动天山月。
麒麟锦带佩吴钩,飒沓②青骊跃紫骝。拔剑已断天骄臂,归鞍共饮月支头③。   
汉兵大呼一当百,虏骑相看哭且愁。教战虽令赴汤火, 终知上将先伐谋④。
【注】①燕支:山名,即焉支山,今甘肃境内。②飒沓:迅疾貌。③月支头:月支即月氏。匈奴冒顿单于曾击败月氏,杀月氏王,以其头骨制成饮器。④伐谋:以智谋伐敌。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战士的兵戈辉映着边疆寒冷的日色,大军的旗帜被弥天的尘土淹没,既表现大军的雄壮气势,又渲染了行军的艰苦。
B. 远征大军日夜兼程,重叠的战鼓声和此起彼伏的胡笳声,震天动地,展现出一幅有声有色、充满动态的壮阔画面。
C. 将军腰系绣有神兽麒麟的锦带,锦带上挂着精致的吴钩,骑着高大的骏马,自诩为天骄,却被敌人持剑砍断了臂膀。
D. 汉兵大声呼啸着以一当百,胡虏的骑兵互相看着,哀号惨叫,满面愁容,诗人从正面和侧面两个角度表现汉兵的勇猛。
16. 本诗中的将军形象与高适《燕歌行》中的将军形象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6分)   
15.C(“自诩为天骄”错误,“天骄”应指对方主帅;“被敌人持剑砍断了臂膀”错误,“断天骄臂”是说汉将杀伤了敌军的主帅)
16.①本诗中的将军英武豪迈,奋勇杀敌,在作战中注重谋略,最终带领汉兵取得了胜利。(3分)②《燕歌行》中的将军则是一个得宠而骄、无能轻敌、贪图享乐、不恤战士的将领。(3分)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会员中心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栏目推荐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题库
  高中题库
 相关资料
高考语文复习之古诗词鉴赏--人物形象
古诗词常用意象100例及常见意象及寓意
高考诗歌鉴赏选择题七种常见错误类型分析及例题
2024届上海市各区高三一模诗歌鉴赏专题汇编
古代诗歌的常见七大题材鉴赏
高考古诗鉴赏之选择题解题指导
考场里如何快速读懂古诗词ppt课件
高考古代诗歌语言鉴赏ppt课件(68页)
高考诗歌鉴赏题型备考攻略
2016-2023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诗词鉴赏阅读
高考诗歌鉴赏复习:干谒诗专题指导与练习
高考古诗鉴赏之评证类专题训练
高中古诗词鉴赏答题九大模板
高考诗歌专项复习之鉴赏诗歌中的事物形象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诗歌专题训练思乡类
2023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诗词鉴赏阅读
高考必背古诗文易错易混字总结
高考诗歌鉴赏复习:意象专题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
高考古诗鉴赏高频意象(写景、咏物、伤春、作别诗常用意象)
高考古诗阅读练习之叙事类
高中古诗文阅读之诗歌鉴赏知识点及答题方法
高考古诗鉴赏考点汇编
重庆市2023届5月份高考模拟试题古诗鉴赏汇编
2022年全国高考诗歌鉴赏试题pptx课件
高考古诗词满分答题模板及举例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复习:有关乡村生活的诗词练习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客观题和主观题指导及练习
高考古诗鉴赏复习:反常态题型
统编版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诗歌鉴赏专项练习
高中诗歌鉴赏常考题型及答题技巧最全整理
高考复习:考场上如何使用已知条件多维立体快读准解古诗词ppt课件
新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和默写》满分答题指导
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各类题型解法指导
福建省各地2023届高三二模古诗阅读汇编
广东省各地2023年高三一模古诗阅读题汇编
河北省各地2023年高三一模古诗阅读汇编
山东省各地2023届高三一模古诗阅读汇编
高考古诗文阅读之必背名句默写专题训练
高考诗歌鉴赏思想感情训练
古代诗歌阅读复习:常见的13种借代形式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ppt课件(52页)
2022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诗词鉴赏阅读
高中诗歌鉴赏十三大类型全集
高考诗词鉴赏专题训练:虚实结合

   版权所有 我爱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